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话:提升道德教育实效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6
1
作者 牛晓琴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55,共4页
当代社会迅猛发展,价值多元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也必然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背景之一。同时,道德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也历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纵观其走向,大致经历了道德对话盛行—道德独语蔓延—道德对话诉求的过程... 当代社会迅猛发展,价值多元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也必然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背景之一。同时,道德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也历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纵观其走向,大致经历了道德对话盛行—道德独语蔓延—道德对话诉求的过程。道德教育对话是一种平等意义上的对话,是开放的交流,道德教育对话的目标是道德自觉。实施道德教育对话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仔细地寻找对话点及对话源;创设良好的对话环境;拓宽受教育者的对话渠道和发声机会;提升教育者道德引领水准和对话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 道德教育对话 道德教育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中的对话式道德教育方法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马忠 黄建军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72,共5页
《论语》充满大量生动对话,这是极具生命力、可供不断解释挖掘、富有中国气质的文化原点。目前学界对《论语》中道德教育的研究很多,但是就对话式道德教育方法的研究较少,且缺乏提炼。经过文本分析,发现《论语》中的对话式道德教育方法... 《论语》充满大量生动对话,这是极具生命力、可供不断解释挖掘、富有中国气质的文化原点。目前学界对《论语》中道德教育的研究很多,但是就对话式道德教育方法的研究较少,且缺乏提炼。经过文本分析,发现《论语》中的对话式道德教育方法有其独特的特点、方式和策略。特点有:话题丰富、内容朴素;语言精彩,风格多样;神情并茂,惟妙惟肖。形式包括"生问-师答式"、"师问-生答式"、"生问-师避而不答式"、"师导引生问-后师答式"、"多向易境式"、"多人会谈式"、"生问—师令生自答—后师答式"、"独答式"。策略包括"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问同答异、各有用意";"留有余地、点到为止";"设情造景、意象结合";"事理相通、以小见大";"以问代答、逐步引入";"褒贬有度、方式巧妙";"似答非答、假中求真";"将错就错、发现新知";"借题发挥、由此及彼"。可以看出,研究对于建构中国的对话式道德教育理论,以及改变当前道德教育方式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对话道德教育 特点 形式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教育:从灌输走向对话 被引量:10
3
作者 邱勤 袁云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5年第4期61-64,共4页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道德教育必须由灌输走向对话。对话式的道德教育倡导关系思维、对话态度,又是一种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立德性的生成观...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道德教育必须由灌输走向对话。对话式的道德教育倡导关系思维、对话态度,又是一种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立德性的生成观,实现教师角色的自我转换,道德教育联系实际生活,是构建对话式道德教育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道德灌输 对话道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