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道德想象到伦理实体——近代“中华民族”形态嬗变的思想史考察 被引量:3
1
作者 胡芮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49,共7页
中国民族历史悠久,尽管称谓各异,但"民族"作为一个重要概念维系着数千年的历史叙事。近代以来,由于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民族"意义并不完全重合,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与传统民族观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张力,传统"... 中国民族历史悠久,尽管称谓各异,但"民族"作为一个重要概念维系着数千年的历史叙事。近代以来,由于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民族"意义并不完全重合,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与传统民族观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张力,传统"民族"与西方现代"nation"意涵不同的事实甚至也造成了中国近代民族认同的意识危机。在试图打造中西方、传统与现代"民族"概念一体化"巴别塔"的进程中,中国思想界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华民族"这一具有国族(nation)意义的概念。"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被建构的意识形态,与传统"民族"概念存在着从"道德想象共同体"到"伦理实体"的嬗变轨迹。传统"民族"概念本身的道德意蕴应该重新加以重视,同时还需注意的是,"中华民族"作为伦理实体的现实形态,在理想国家哲学层面意义上的建构也还处于未完成的状态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道德意涵 想象共同体 “中华民族” 伦理实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