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百年中国新文学的道德形而上与形而下问题争鸣(续一)——“道德形而上主义”之争与文学的两难选择 |
潘正文
|
《河北学刊》
CSSCI
|
2004 |
0 |
|
2
|
道德形而上主义与百年中国新文学 |
张光芒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8
|
|
3
|
百年中国新文学的道德形而上与形而下问题争鸣(续二)——道德形而上主义的三重境界 |
张光芒
|
《河北学刊》
CSSCI
|
2004 |
10
|
|
4
|
从“五四”到“文革”:道德形而上主义的终结——对一个“启蒙”与“反启蒙”命题的破解 |
张宝明
|
《河北学刊》
|
2003 |
12
|
|
5
|
环境伦理的道德形而上学基础 |
路强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6
|
百年中国新文学的道德形而上与形而下问题争鸣(续三)——启蒙、道德与文学——一种可能的解释 |
何中华
|
《河北学刊》
CSSCI
|
2004 |
2
|
|
7
|
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第Ⅰ章中三条原理的分析 |
邓晓芒
|
《哲学分析》
|
2010 |
8
|
|
8
|
诗与哲学的转换——论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与弥尔顿《哀失明》的关联 |
马玉凤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9
|
康德政治哲学的道德形而上学属性 |
詹世友
占姗兰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8 |
2
|
|
10
|
启蒙,启蒙:启蒙的两难——我为什么不是一个道德形而上主义者 |
张宝明
|
《河南社会科学》
|
2004 |
1
|
|
11
|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对功利主义原则的“求助”及其实质论析 |
曹宝睿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2
|
道德形而上主义:反思百年文学“启蒙”问题的可能与限度 |
符杰祥
|
《河北学刊》
CSSCI
|
2004 |
0 |
|
13
|
百年中国新文学的道德形而上与形而下问题争鸣(续一)——道德形而上缺失与“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世俗化 |
张全之
|
《河北学刊》
CSSCI
|
2004 |
0 |
|
14
|
百年中国新文学的道德形而上与形而下问题争鸣(续一)——道德形而上主义与人文精神的资源 |
杨庆东
|
《河北学刊》
CSSCI
|
2004 |
0 |
|
15
|
“道德形而上主义文学”:究竟要不要精神的底线? |
武善增
|
《河北学刊》
CSSCI
|
2004 |
0 |
|
16
|
道德形而上学、道德哲学何以必要与如何可能? |
晏辉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7
|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读与解 |
邓晓芒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8
|
论“正当优先于善”的道德形而上学前提 |
王艳秀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9
|
“道德形而上主义文学”的精神陷阱——当前学术界“二张”关于启蒙争论之我见 |
武善增
|
《河南社会科学》
|
2004 |
0 |
|
20
|
道德形而上视角对于文学的意义 |
罗宗宇
|
《河北学刊》
|
200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