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小康社会前期人的道德层次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
1
作者 李佳圣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64-66,共3页
层次性是道德生活复杂性的一个重要侧面,它要求特定社会的道德发展、道德研究和道德教育应该区分不同的层次。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人们的道德层次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必须通过有针对性的道... 层次性是道德生活复杂性的一个重要侧面,它要求特定社会的道德发展、道德研究和道德教育应该区分不同的层次。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人们的道德层次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必须通过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方式提升人们的道德层次,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社会前期 道德层次 道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理论层次入手 理解马克思的道德哲学——反观马克思道德理论争论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天恩 李梅敬 《理论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17,共5页
马克思道德哲学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但关于马克思道德哲学的研究目前存在较大争论。本文从马克思道德理论的争论入手,详细论述了这一争论从正义之争到道德之争,以及之后的不断发展,并通过反观这一争论的全过程,... 马克思道德哲学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但关于马克思道德哲学的研究目前存在较大争论。本文从马克思道德理论的争论入手,详细论述了这一争论从正义之争到道德之争,以及之后的不断发展,并通过反观这一争论的全过程,提出对马克思道德哲学的理解必须有道德理论层次上的提升。马克思道德哲学中的道德理论属于不同理论层次,是超越一般理论层次的道德哲学,包含了从个体到类的层次提升,以及从单纯的道德理论到整体理论中的道德蕴涵两个方面。从道德理论层次入手理解马克思的道德哲学,无疑将为理解这一争论提供一条新的思路。这对于推进马克思道德哲学研究,意义不言而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道德 争论 道德理论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争鸣应分清认识与道德两个不同范畴、层次
3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1-31,共1页
任风在《学术刊物建设探略》一文中(《学术月刊》1992年第8期)这样指出: 在百家争鸣问题上,我们必须分清认识与道德两个不同的范畴与层次。学术研究属于认识范畴,因而不能操着道德来批评。在道德层次上,对与错,善与恶,臧否褒贬,截然分明... 任风在《学术刊物建设探略》一文中(《学术月刊》1992年第8期)这样指出: 在百家争鸣问题上,我们必须分清认识与道德两个不同的范畴与层次。学术研究属于认识范畴,因而不能操着道德来批评。在道德层次上,对与错,善与恶,臧否褒贬,截然分明,而在认识领域即使是谬误同样具有发现、逼近真理的价值。牛顿的物理学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因斯坦 道德层次 善与恶 真理 相对论 学术研究 范畴 百家争鸣 学术刊物 认识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的层次性刍议
4
作者 王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88年第4期14-16,共3页
共产主义道德具有层次性,已是理论界所公认的。但对道德的层次性存在的客观依据是什么,以及是什么样的内容规定性等,认识并不一致。本文想就这些问题谈一点粗浅之见。一、道德层次性存在的客观依据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是一个从低级往高... 共产主义道德具有层次性,已是理论界所公认的。但对道德的层次性存在的客观依据是什么,以及是什么样的内容规定性等,认识并不一致。本文想就这些问题谈一点粗浅之见。一、道德层次性存在的客观依据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是一个从低级往高级、从低层次往高层次渐进的过程,这是我们认识道德层次性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层次 道德境界 性存 道德原则 社会主义道德 极端利己主义 人类道德 无产阶级道德 道德教育 社会公共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与现代道德嬗变的走势
5
作者 萧鸿江 张斌 《大连大学学报》 1998年第3期24-29,共6页
社会主义社会转型下的“道德失范”,标志着儒学传统伦理的失效和儒学的终结。扬弃传统,转换创新,走向规范,追求基本,是中国现代道德及其作用方式的嬗变走势。 社会结构、阶层结构的变迁,引发道德由“人情良知”走向“基于规范”。“基... 社会主义社会转型下的“道德失范”,标志着儒学传统伦理的失效和儒学的终结。扬弃传统,转换创新,走向规范,追求基本,是中国现代道德及其作用方式的嬗变走势。 社会结构、阶层结构的变迁,引发道德由“人情良知”走向“基于规范”。“基于规范”的基本保证是由笼统的政治道义说教到实现道德的层次性、普适性。建议把建设初级阶段的基本道德确定为“义务道德”或“责任道德”,在全民中开展基础文明工程建设。同时设立“追求道德”。 道德构建的规范化层次化,体现在干部层面上则是“为官之道”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道德嬗变 儒学传统 基于规范 道德层次 基础文明工程 “为官之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苔丝”悲剧的伦理视角分析
6
作者 齐荣军 单士坤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1年第25期7-10,共4页
关于苔丝悲剧的根源,历来众说纷纭,但从伦理道德角度分析苔丝悲剧的原因,更加符合文学产生的动因。规则功利论的代表人物布兰特把道德因素分为社会、社会组织和个人三个层次,本文借助该道德层次划分方法分析了《苔丝》中关键人物对伦理... 关于苔丝悲剧的根源,历来众说纷纭,但从伦理道德角度分析苔丝悲剧的原因,更加符合文学产生的动因。规则功利论的代表人物布兰特把道德因素分为社会、社会组织和个人三个层次,本文借助该道德层次划分方法分析了《苔丝》中关键人物对伦理道德的违背,揭示了苔丝悲剧的必然性。同时,作为文学作品,该小说起到了应有的社会警示作用并实践了其所承担的伦理道德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丝 悲剧 伦理视角 道德层次 伦理道德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耻感与耻感教育之困境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宏斌 《榆林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8-12,共5页
耻感是人之为人的内在精神活动和道德约束力量,是古今中外伦理文化都褒扬的道德品格。耻感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社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它有助于养成良好的道德人格,过滤和净化社会不正之风,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目前... 耻感是人之为人的内在精神活动和道德约束力量,是古今中外伦理文化都褒扬的道德品格。耻感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社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它有助于养成良好的道德人格,过滤和净化社会不正之风,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目前,耻感教育面临着市场经济的"利益中心"导向、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缺失和文化环境的多元复杂三方面道德困境,但最根本的是道德教育自身的单一和表层。摆脱困境的关键在于澄清道德教育价值认知范畴和实践理性范畴的特性,并在德育过程中充分认识道德的层次性,关注德育的可接受性和发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耻感 耻感教育 道德困境 道德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流行舞的教学方法
8
作者 何堃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3年第4期138-139,共2页
在流行舞教学方面,我们要借鉴其他舞蹈好的教学方法,同时注意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层次、理论和文化修养,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使他们更好、更快地掌握流行舞。
关键词 教学方法 道德层次 文化修养 言传身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独白还是对话?
9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9-59,共1页
许纪霖在《上海文化》1995年4期上发表了《后现代:独白还是对话?》一文,文章的内容摘要如下:在这个没有时尚的后现代,据说独白已成为知识分子话语的唯一表达方式.所谓独白,其实就是自说自话.它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即各有各的话语,各有各... 许纪霖在《上海文化》1995年4期上发表了《后现代:独白还是对话?》一文,文章的内容摘要如下:在这个没有时尚的后现代,据说独白已成为知识分子话语的唯一表达方式.所谓独白,其实就是自说自话.它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即各有各的话语,各有各的叙事,无所谓对错高下,一片混沌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知识分子话语 表达方式 自说自话 道德层次 遵守规则 上海文化 叙事 1995年 对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