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语》中的对话式道德教育方法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马忠
黄建军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72,共5页
《论语》充满大量生动对话,这是极具生命力、可供不断解释挖掘、富有中国气质的文化原点。目前学界对《论语》中道德教育的研究很多,但是就对话式道德教育方法的研究较少,且缺乏提炼。经过文本分析,发现《论语》中的对话式道德教育方法...
《论语》充满大量生动对话,这是极具生命力、可供不断解释挖掘、富有中国气质的文化原点。目前学界对《论语》中道德教育的研究很多,但是就对话式道德教育方法的研究较少,且缺乏提炼。经过文本分析,发现《论语》中的对话式道德教育方法有其独特的特点、方式和策略。特点有:话题丰富、内容朴素;语言精彩,风格多样;神情并茂,惟妙惟肖。形式包括"生问-师答式"、"师问-生答式"、"生问-师避而不答式"、"师导引生问-后师答式"、"多向易境式"、"多人会谈式"、"生问—师令生自答—后师答式"、"独答式"。策略包括"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问同答异、各有用意";"留有余地、点到为止";"设情造景、意象结合";"事理相通、以小见大";"以问代答、逐步引入";"褒贬有度、方式巧妙";"似答非答、假中求真";"将错就错、发现新知";"借题发挥、由此及彼"。可以看出,研究对于建构中国的对话式道德教育理论,以及改变当前道德教育方式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对话
式
道德
教育
特点
形式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话:提升道德教育实效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
6
2
作者
牛晓琴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55,共4页
当代社会迅猛发展,价值多元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也必然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背景之一。同时,道德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也历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纵观其走向,大致经历了道德对话盛行—道德独语蔓延—道德对话诉求的过程...
当代社会迅猛发展,价值多元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也必然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背景之一。同时,道德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也历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纵观其走向,大致经历了道德对话盛行—道德独语蔓延—道德对话诉求的过程。道德教育对话是一种平等意义上的对话,是开放的交流,道德教育对话的目标是道德自觉。实施道德教育对话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仔细地寻找对话点及对话源;创设良好的对话环境;拓宽受教育者的对话渠道和发声机会;提升教育者道德引领水准和对话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
道德
教育
对话
道德
教育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德教育:从灌输走向对话
被引量:
10
3
作者
邱勤
袁云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5年第4期61-64,共4页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道德教育必须由灌输走向对话。对话式的道德教育倡导关系思维、对话态度,又是一种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立德性的生成观...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道德教育必须由灌输走向对话。对话式的道德教育倡导关系思维、对话态度,又是一种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立德性的生成观,实现教师角色的自我转换,道德教育联系实际生活,是构建对话式道德教育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教育
道德
灌输
对话
式
道德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德学习共同体:当代德育的情境构建
被引量:
5
4
作者
陈志兴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39,共7页
当代德育不可能再通过自上而下压制与服从型的传统德育模式来开展,而必须依靠构建一种道德学习共同体,以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平等主体进行道德对话和交流,并最终使对话各方获取尽可能大的道德共识和理解。道德学习共同体无论在成...
当代德育不可能再通过自上而下压制与服从型的传统德育模式来开展,而必须依靠构建一种道德学习共同体,以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平等主体进行道德对话和交流,并最终使对话各方获取尽可能大的道德共识和理解。道德学习共同体无论在成员结构、成员内部达成相互理解的方式,还是成员的身份形成方式,都与传统共同体有着根本的区别。为了确保道德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和维系,共同体内部有必要达成和确立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一些"伦理规则"。道德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还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者主体的价值引导作用,促使受教育者主体在多元价值观的碰撞中增强对主流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学习共同体
传统共同体
情境构建
道德对话
价值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社会道德冲突的教育反思与德育应对
被引量:
2
5
作者
刘烨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15-17,共3页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多元道德文化形态登上德育舞台,它改变了传统非黑即白的道德观,使个体道德冲突发生在"两善"之间,其所引发的心理压力对学生自我道德心理的稳定性和承受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而传统德育思维定势让学生真实的...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多元道德文化形态登上德育舞台,它改变了传统非黑即白的道德观,使个体道德冲突发生在"两善"之间,其所引发的心理压力对学生自我道德心理的稳定性和承受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而传统德育思维定势让学生真实的、独立的、与时俱进的道德动机难以建立,成为道德冲突产生的根源。当代德育应从道德"正误"选择到道德"两善"选择构建德育理念,促使多元价值取向的有机统一,确立互补共生的德育追求;应基于"道德承受"设置"道德变通"的德育内容,积极提升学生的道德心理承受和变通能力;德育策略上应推动道德管理走向道德对话,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质疑能力和道德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社会
道德
冲突
道德
价值观
道德
心理
道德
创新
道德
文化形态
道德
心理承受力
道德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语》中的对话式道德教育方法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马忠
黄建军
机构
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学院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72,共5页
基金
2012年教育部青年项目"甘青地区藏民的政治认知与接收心理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CZH151)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思想领导能力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12BKS035)]
文摘
《论语》充满大量生动对话,这是极具生命力、可供不断解释挖掘、富有中国气质的文化原点。目前学界对《论语》中道德教育的研究很多,但是就对话式道德教育方法的研究较少,且缺乏提炼。经过文本分析,发现《论语》中的对话式道德教育方法有其独特的特点、方式和策略。特点有:话题丰富、内容朴素;语言精彩,风格多样;神情并茂,惟妙惟肖。形式包括"生问-师答式"、"师问-生答式"、"生问-师避而不答式"、"师导引生问-后师答式"、"多向易境式"、"多人会谈式"、"生问—师令生自答—后师答式"、"独答式"。策略包括"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问同答异、各有用意";"留有余地、点到为止";"设情造景、意象结合";"事理相通、以小见大";"以问代答、逐步引入";"褒贬有度、方式巧妙";"似答非答、假中求真";"将错就错、发现新知";"借题发挥、由此及彼"。可以看出,研究对于建构中国的对话式道德教育理论,以及改变当前道德教育方式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论语》
对话
式
道德
教育
特点
形式
策略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话:提升道德教育实效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
6
2
作者
牛晓琴
机构
晋中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55,共4页
文摘
当代社会迅猛发展,价值多元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也必然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背景之一。同时,道德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也历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纵观其走向,大致经历了道德对话盛行—道德独语蔓延—道德对话诉求的过程。道德教育对话是一种平等意义上的对话,是开放的交流,道德教育对话的目标是道德自觉。实施道德教育对话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仔细地寻找对话点及对话源;创设良好的对话环境;拓宽受教育者的对话渠道和发声机会;提升教育者道德引领水准和对话技巧。
关键词
对话
道德
教育
对话
道德
教育实效
Keywords
dialogue
moral education dialogu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德教育:从灌输走向对话
被引量:
10
3
作者
邱勤
袁云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5年第4期61-64,共4页
文摘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道德教育必须由灌输走向对话。对话式的道德教育倡导关系思维、对话态度,又是一种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立德性的生成观,实现教师角色的自我转换,道德教育联系实际生活,是构建对话式道德教育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道德
教育
道德
灌输
对话
式
道德
教育
Keywords
moral education
moral inculcation
conversational moral education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德学习共同体:当代德育的情境构建
被引量:
5
4
作者
陈志兴
机构
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39,共7页
基金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多元文化视野下我国学校理解德育体系的构建研究"(JY1126)
江西省高校德育重点研究基地江西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2011年专项委托课题"多元文化视野下我国高校理解德育体系的构建研究"
文摘
当代德育不可能再通过自上而下压制与服从型的传统德育模式来开展,而必须依靠构建一种道德学习共同体,以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平等主体进行道德对话和交流,并最终使对话各方获取尽可能大的道德共识和理解。道德学习共同体无论在成员结构、成员内部达成相互理解的方式,还是成员的身份形成方式,都与传统共同体有着根本的区别。为了确保道德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和维系,共同体内部有必要达成和确立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一些"伦理规则"。道德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还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者主体的价值引导作用,促使受教育者主体在多元价值观的碰撞中增强对主流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关键词
道德
学习共同体
传统共同体
情境构建
道德对话
价值引导
Keywords
the community of moral learning
traditional community
situation construction
moral dialogue
value guidance
分类号
B82-059 [哲学宗教—伦理学]
D64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社会道德冲突的教育反思与德育应对
被引量:
2
5
作者
刘烨
机构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15-17,共3页
文摘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多元道德文化形态登上德育舞台,它改变了传统非黑即白的道德观,使个体道德冲突发生在"两善"之间,其所引发的心理压力对学生自我道德心理的稳定性和承受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而传统德育思维定势让学生真实的、独立的、与时俱进的道德动机难以建立,成为道德冲突产生的根源。当代德育应从道德"正误"选择到道德"两善"选择构建德育理念,促使多元价值取向的有机统一,确立互补共生的德育追求;应基于"道德承受"设置"道德变通"的德育内容,积极提升学生的道德心理承受和变通能力;德育策略上应推动道德管理走向道德对话,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质疑能力和道德创新意识。
关键词
当代社会
道德
冲突
道德
价值观
道德
心理
道德
创新
道德
文化形态
道德
心理承受力
道德对话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语》中的对话式道德教育方法研究
马忠
黄建军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对话:提升道德教育实效的有效途径
牛晓琴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道德教育:从灌输走向对话
邱勤
袁云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道德学习共同体:当代德育的情境构建
陈志兴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当代社会道德冲突的教育反思与德育应对
刘烨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