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注重道德实践 增强德育实效
- 1
-
-
作者
张武华
-
机构
湖北省安陆市实验小学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3年第7期40-41,共2页
-
文摘
目前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常常忽视由知到行的转化,德育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说教,缺少道德实践,德育工作成效不明显,部分学生嘴上能说一套大道理,可一旦面临现实道德情境时却不知所措。注重道德实践,使教育生活化,让学生真正地行动起来,是使德育产生实效的最有效方法。
-
关键词
道德建设
德育工作
实践意识
实践意识
道德实践能力
学校管理
-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浅谈品德教育中的道德能力培养
- 2
-
-
作者
安子立
-
机构
调兵山市职业中专
-
出处
《成才之路》
2007年第23期81-81,共1页
-
文摘
在对职业中专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只重视对学生的书本教育。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
-
关键词
职业中专学生
品德教育
道德实践能力
道德能力
引导学生
品德心理结构
邓小平理论
毛泽东思想
自我教育能力
德育
-
分类号
G71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被引量:1
- 3
-
-
-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
文摘
道德哲学在开放之时代尤要。——毛泽东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习近平。
-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
道德实践能力
道德哲学
思想道德建设
道德情感
道德责任
道德判断
毛泽东
-
分类号
D64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德育如何走进课堂
- 4
-
-
作者
朱道兴
-
机构
湖北丹江口市教研室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1年第8期33-33,共1页
-
文摘
在多元、多变、多彩的信息化时代,中小学德育如何充分发挥主渠道——课堂教学的作用,在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品德,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道德判断力和道德实践能力呢?这就需要德育走进课堂,让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磨砺意志的道德演练场。
-
关键词
中小学德育
课堂
培养学生
道德判断力
行为习惯
道德实践能力
信息化时代
修身养性
作用
获取
-
分类号
D-4
[政治法律]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政治课教学的知与行
- 5
-
-
作者
曹其端
-
机构
安庆师范学院大专部
-
出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105-106,共2页
-
文摘
师范政治课教学的知与行是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实践能力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 ,有的放矢 ,面向社会 ,循序渐进。
-
关键词
政治课
教学
知行合一
师范院校
教学原则
教学过程
政治素质
道德实践能力
-
Keywords
politics subject
teaching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
分类号
D-4
[政治法律]
-
-
题名浅谈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
- 6
-
-
作者
李会军
-
机构
卢龙县刘田各庄镇中学
-
出处
《成才之路》
2009年第23期69-69,共1页
-
文摘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较大幅度增加了实践活动的要求,以加强实践教学。其中明确规定:在教学时间安排中,初中至少有20%的时间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在教学方法中。强调要增加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成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在学习评价中,强调了对学生行为表现和道德实践能力的评价,通过评价.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学习的氛围。将七至九年级教学要求中的。运用”层次,全部改为“活动”,强调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适当增加了开展活动的具体要求。
-
关键词
政治活动课教学
社会实践活动
道德实践能力
学生活动
九年义务教育
学习评价
时间安排
思想政治课
-
分类号
G63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