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道德认知发展水平、职业使命与审计伦理行为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薛文艳
-
机构
太原学院
-
出处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6-42,3,共8页
-
基金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社会审计伦理研究”(项目编号:2020YJ219)。
-
文摘
审计师不道德的伦理行为不仅直接降低审计项目质量,还会影响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发挥。财管与审计类专业大学生作为审计人才的后备力量,在面临道德困境时,有哪些个体因素会影响他们做出符合道德的伦理行为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运用情景模拟和问卷调查法对财务管理与审计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道德认知发展水平、职业使命与伦理行为显著相关。道德认知发展水平高、具有崇高职业使命的个体,在面对道德困境时,更倾向于做出符合道德的伦理行为,职业使命对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与伦理行为的关系存在正向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加强学生审计职业道德与伦理困境情景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使命观,促进学生提高道德认知水平与伦理决策能力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关键词
道德认知发展水平
职业使命
审计伦理行为
-
分类号
F239.2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审计师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与伦理决策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杨书想
曾繁英
-
机构
国立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出处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8-84,共7页
-
基金
福建省教育科技规划重点项目(项目编号:FJJKCGZ14-053)
华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JB-SK1126)
福建省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241]资助
-
文摘
审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进退两难的道德困境,而陷入利益冲突的漩涡之中,难以进行道德判断并做出恰当的决策。本文基于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采用一种基于审计案例的确定问题测验(DIT)工具,首次实证调查和测试中国审计师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与伦理决策的关系。研究发现,道德认知发展水平较高的审计师,在面对道德困境时更能做出客观的职业判断。这为提高审计质量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个体在做出道德或者不道德行为时,大体上会经历四个阶段:(1)伦理认知,即意识到决策情景中伦理问题的存在;(2)伦理判断,即从伦理道德上对特定行为做出是正确还是错误的判断;(3)伦理意图,即决策者主观上选择伦理还是非伦理的行为;(4)伦理行为,即实施意图,表现出道德或者不道德的行为。
-
关键词
审计师
道德认知发展水平
伦理决策
DIT
-
分类号
F239.2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儿童体育道德发展过程中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5
- 3
-
-
作者
贺亮锋
-
机构
安阳师范学院体育系
-
出处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4-96,共3页
-
文摘
采用较好信度和效度的量表对小学三年级、五年级和初中二年级 6个班的 30 0学生 (其中男 16 1人 ;女 139人 )进行测量 ,其目的是探明体育道德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性别差异 ,以便在体育教学中对男女学生采用不同道德教育手段和方法。结果表明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得分存在着性别差异。
-
关键词
少年儿童
道德发展水平
体育
性别差异
-
Keywords
children
moral development
physical education
gender difference
-
分类号
G803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G804.8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
-
题名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理论评述
被引量:2
- 4
-
-
作者
黄佳芬
李伯黍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120-125,共6页
-
文摘
儿童的道德发展是儿童与教育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世纪二十年代末,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出版了《儿童的道德判断》(1932)一书,为现今儿童发展研究领域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和一套研究方法。
-
关键词
皮亚杰
早期儿童
道德发展水平
儿童道德判断
儿童道德发展理论
社会交往
社会合作
发展研究
成人
公正观念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未成年人的道德发展与犯罪
- 5
-
-
作者
何剑
-
出处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32-34,共3页
-
文摘
道德发展是指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随年龄的增加而学到的是非判断标准,以及按该标准去表现道德行为的过程。也就是说,道德发展过程应包涵二层含义,其一属于“知”的道德,即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另一属于“行”的道德,即对道德理念的具体实践。就“知”的道德而言,必须在个体的认识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下才可能学,所以它与一定的年龄阶段相一致。而“行”的道德,则影响因素更多、更复杂。
-
关键词
未成年人
道德发展水平
未成年罪犯
心理成熟度
“知”
道德水平
犯罪行为
道德行为
行为目的
“行”
-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从道德的视角看员工对印象管理的运用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刘艳
唐莉莉
范雪青
李涛
-
机构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外语学院
-
出处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61,共7页
-
文摘
印象管理的研究文献中迄今几乎没有从道德的视角研究员工对印象管理的运用。本文借用道德理论和社会影响理论来提出如下命题:(1)道德认知发展水平高的员工运用印象管理策略的可能性要低于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低的员工。(2)员工对道德推理的使用在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与印象管理策略运用之间的关手上起到调节作用。(3)使用印象管理策略的员工比不使用者达到所希冀的结果的可能性要大。(4)道德领导在印象管理策略对所希冀的结果的作用上起到调节作用。
-
关键词
印象管理
道德认知发展水平
道德领导
社会影响理论
-
Keywords
impression management
cognitive moral development
ethical leadership
social influence theory
-
分类号
C936
[经济管理—管理学]
-
-
题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与调动教师积极性
- 7
-
-
作者
高孝传
-
机构
淄博市张店区教委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1999年第Z1期109-109,共1页
-
文摘
需要层次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首先提出的。它的基本内容是: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其主要论点是:①人们最迫切的需要是激励其行为的原因和动力。这五种需要的次序是按由低到高逐级上升的。②需要是一种...
-
关键词
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
教师积极性
教职工代表大会
人本主义心理学
激励问题
道德发展水平
需要满足
教学质量
知识分子政策
-
分类号
G443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