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道德二重性——一种人性论的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仁贵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18,共4页
人是为他性存在与为己性存在的统一,人的道德是为他性道德与为己性道德的二重统一。为他性道德基于人的类性和群体性存在,强调个体对于群体和类的责任和义务;为己性道德基于人的个体性存在,强调个体存在的权利和个体合理利益满足的正当... 人是为他性存在与为己性存在的统一,人的道德是为他性道德与为己性道德的二重统一。为他性道德基于人的类性和群体性存在,强调个体对于群体和类的责任和义务;为己性道德基于人的个体性存在,强调个体存在的权利和个体合理利益满足的正当性。道德的二重性理论有效地克服了道义论和功利主义的片面性困境。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他性道德和为己性道德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但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逐渐走向协调发展。道德二重性理论要求在当今的道德建设中,对道德体系进行分层处理,兼顾为他性道德和为己性道德的统一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二重性 为他性道德 为己性道德 人的三重属性 道德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赛道德二重性的哲学思考
2
作者 朱海云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9,共4页
在西方哲学思维下,竞赛道德在竞赛中被形式化为竞赛道德规则;竞赛道德问题被理解为竞赛道德规则失范问题。但是,事实上通过制订竞赛道德规则并未有效约束不道德竞赛行为的产生,这说明人们需要从根本上重新寻找反思竞赛道德的思路。从中... 在西方哲学思维下,竞赛道德在竞赛中被形式化为竞赛道德规则;竞赛道德问题被理解为竞赛道德规则失范问题。但是,事实上通过制订竞赛道德规则并未有效约束不道德竞赛行为的产生,这说明人们需要从根本上重新寻找反思竞赛道德的思路。从中国传统的形而上学视角审视竞赛道德现象,通过揭示竞赛道德所蕴含的竞赛价值永远性和竞赛道德行为的恰切性,厘清竞赛道德规则无法有效约束不道德竞赛行为的根本原因,澄清人们以往对竞赛道德的误解。用道家思想中"无为"的观念,构建了竞赛主体效法竞赛自然,竞赛道德与竞赛行为"知行合一"的理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哲学 竞赛道德 竞赛价值 道德二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