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道德主体性与伦理他者性的融合:儒家伦理思想的德育价值转化 |
崔振成
李志前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8
|
|
2
|
“他者”伦理与大学教师的道德主体性 |
李义胜
叶牡丹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3
|
道德现场的运用与当代大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培育——对当前高校伦理学课程教学方式的一种探究 |
费尚军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4
|
血液透析室护士职业认同在医院伦理氛围与道德敏感性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张聪聪
刘建平
于雁
姜玲
赵会丽
孙一凤
崔超
|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医院伦理氛围对护士道德敏感性影响的研究 |
陈鑫
杨如师
胡恒瑜
武明月
李珍
张东军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德育活动中儿童的主体性及其作用 |
邱高
|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7
|
伦理的“主体性困境”探析 |
朱武振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8
|
个体道德的主体性及其实现 |
章海山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3
|
|
9
|
真诚性、创发性是儒家道德主体性的根本 |
肖群忠
|
《哲学分析》
|
2016 |
2
|
|
10
|
建构医学生的主体性道德素质 |
周柳亚
|
《中国医学伦理学》
|
2003 |
1
|
|
11
|
道德哲学:模式变革及其趋向——兼论狭义道德主体性模式的缺陷 |
任平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2
|
建构医学生的主体性道德素质 |
周柳亚
|
《中国医学伦理学》
|
2003 |
0 |
|
13
|
从主体性的角度审视道德权利 |
谢福秀
谢晓晖
|
《重庆工学院学报》
|
2005 |
4
|
|
14
|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逻辑理念:从主体性、他者性到主体间性 |
赵唱
薛勇民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9 |
3
|
|
15
|
死亡观从身体性向涉身主体性转变的伦理运动 |
郭玉宇
张雪莹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16
|
主体性的增强是道德进步的标志 |
黄立峰
黄桂华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0 |
|
17
|
康德伦理学的主体性思想及其影响 |
程惠莲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3 |
1
|
|
18
|
本科护生伦理敏感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董妞
郑元
吕阳
|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从公理到德性:伦理与道德的差异化同构 |
魏则胜
陈南坤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20
|
医学道德的式微与重建——兼论德性伦理、机构伦理和制度伦理关系 |
邹明明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