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善恶是分明的吗?——康德道德哲学中的“严格主义”和“折中主义” 被引量:3
1
作者 袁辉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7-153,共7页
康德在《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中持"道德严格主义"立场,认为道德必须善恶分明,没有中性状态。但是,他在其他著作中却持"折中主义"立场,认为善恶有程度差异,甚至认为存在道德中性状态。这两种不同的立场所基于的... 康德在《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中持"道德严格主义"立场,认为道德必须善恶分明,没有中性状态。但是,他在其他著作中却持"折中主义"立场,认为善恶有程度差异,甚至认为存在道德中性状态。这两种不同的立场所基于的是两种不同的道德判断,它们不仅互不冲突,而且可以统一。第一种立场所基于的道德判断标准的是道德的理想,对象是人在本体世界的意念,意念不纯即为恶;而第二种的标准是道德力量的强弱,对象是人在现象世界的德性或恶习,大小因人而异。两种立场涉及人在理想和现实两个层面的道德本质,因此它们并不矛盾。现实生活中折中的道德判断最后还要经受理想层面的严格的审判与指引,因此它们可以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道德严格主义 折中主义 德性 意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