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向法律的转化与制度专业化假说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清津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0-192,共13页
个体选择和社会选择都是基于理性的,作为公共选择的制度的产生旨在增进社会福利。制度大致可分为道德和法律两部分。道德和法律的分野也是理性的结果,即:当某项社会约束的整体社会收益大于执行成本时,宜于采用法律的形式;否则,则宜于采... 个体选择和社会选择都是基于理性的,作为公共选择的制度的产生旨在增进社会福利。制度大致可分为道德和法律两部分。道德和法律的分野也是理性的结果,即:当某项社会约束的整体社会收益大于执行成本时,宜于采用法律的形式;否则,则宜于采用道德的形式。道德与法律的分界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受到专业化分工水平的制约。社会分工程度越高,则个体搭便车动机越强,采用法律约束就越有利。随着社会分工水平的日益加深,有一个原属于道德范畴的社会约束转化为法律约束的趋势,即制度专业化趋势。制度专业化会造成更大范围内的制度趋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的理性 道德与法律的分界和转化 制度专业化 制度趋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体系转化的专题教学模式 被引量:3
2
作者 姜友维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8-29,32,共3页
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践中,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实际、师资实际和学校实际,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践中,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实际、师资实际和学校实际,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用专题教学模式建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体系,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真正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疑难问题,使该门课程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体系 转化 专题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师生互动教学及转化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马平均 贺广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3-35,共3页
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目标体系和任务要求看,全部的课程知识体系既是认知体系,又是价值体系、信仰体系、情感系统和行为方式,而互动教学本身是契合如何将课程知识体系转化为主体认知体系、价值体系、信仰体系、情... 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目标体系和任务要求看,全部的课程知识体系既是认知体系,又是价值体系、信仰体系、情感系统和行为方式,而互动教学本身是契合如何将课程知识体系转化为主体认知体系、价值体系、信仰体系、情感系统和行为方式的有效方式,也是实现情感融汇、理性贯通和主客观通达的过程。遵循教学系统内在互动因素的内生驱动作用、外在因素促进作用的内外协同规律,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互动教学及转化的出发点和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 互动教学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秩序转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贾文彤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11,共5页
运用秩序理论对我国体育秩序转化问题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我国体育秩序分为体育道德秩序和体育法律秩序,由于体育道德分裂,目前正经历从体育道德秩序向体育法律秩序的转化,体育道德法律化是主要路径之一。在这条转化主线之下还应该关... 运用秩序理论对我国体育秩序转化问题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我国体育秩序分为体育道德秩序和体育法律秩序,由于体育道德分裂,目前正经历从体育道德秩序向体育法律秩序的转化,体育道德法律化是主要路径之一。在这条转化主线之下还应该关注体育自治问题、建立以多元为基础的等级秩序以及关注个体秩序。最后,从体育道德秩序向体育法律秩序转化过程中体育道德秩序依然起作用,只是回到了它应有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秩序 体育道德秩序 体育法律秩序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解、诉讼与公正——对现代自由社会和儒家传统的反思 被引量:73
5
作者 陈弘毅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4,共12页
调解作为一种解决纷争的做法和制度 ,是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尤其是儒家法律文化的重要部分。在现代法治社会中 ,调解否已经过时 ?本文首先介绍中国的调解传统的哲学基础、理论和实践 ,然后从现代自由主义和法治理想的角度 ,对传统的调解提... 调解作为一种解决纷争的做法和制度 ,是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尤其是儒家法律文化的重要部分。在现代法治社会中 ,调解否已经过时 ?本文首先介绍中国的调解传统的哲学基础、理论和实践 ,然后从现代自由主义和法治理想的角度 ,对传统的调解提出批判。本文进而指出 ,调解在当代的中国以至西方仍有顽强的生命力 ,西方学者对调解作为“解决纠纷的另类选择”之一提出了多种理论依据 ,其中不少与儒家传统的睿见不谋而合。本文的结论是 ,经过“创造性转化”后的调解理论与实践能对现代文明作出贡献 ,由此可见 ,传统文化遗产在现代仍是十分宝贵和有用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解 诉讼 传统法律文化 儒家 法治 自由主义 创造性转化 权利 正义 公正 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礼法融合论略 被引量:3
6
作者 史广全 《求是学刊》 CSSCI 1999年第2期59-62,共4页
所谓礼法融合,系指儒家法律文化和诸家法律文化的融合。礼法融合贯穿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发展始终,并使其逐渐儒家化。一、礼法融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线和根本特征儒家继承了奴隶社会强调宗法血缘的传统,主张“亲亲,尊尊”,代... 所谓礼法融合,系指儒家法律文化和诸家法律文化的融合。礼法融合贯穿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发展始终,并使其逐渐儒家化。一、礼法融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线和根本特征儒家继承了奴隶社会强调宗法血缘的传统,主张“亲亲,尊尊”,代表着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政治要求;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法融合 法律文化 法律意识 法律文化传统 创造性转化 儒家 法律道德 中国传统 董仲舒 性恶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