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道家诗学原论——兼论道家哲学由认知向审美的衍变
被引量:
2
1
作者
赵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26-134,共9页
道家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学派之一,在学术思想上,它与儒家各树一帜,蔚然成为传统文化的两大宗派。当古今一大变革之会,“道术将为天下裂”的春秋战国之世,在争鸣的百家之中,紧握“天人”机枢的儒家与道家,在社会与自然。
关键词
庄子
道家诗学
道家
哲学
审美个性
学术思想
儒家诗论
传统文化
春秋战国
美学追求
逍遥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弼的阐释学思想与经学玄学化的破坏性误读──兼论儒道诗学的“内道外儒”人格构成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乃乔
《浙江学刊》
CSSCI
1996年第5期91-95,104,共6页
在中国古典阐释学的发展历程中.由两汉经学向魏晋玄学转向所引起的经学的玄学化是以王迅为肇事的历史界标的。儒家士人主体“立言”的经典文本在王迅的破坏性读解下开始走向意义的解构。王迅以玄妙的清谈即把先秦两汉多少巨儒封闭在经...
在中国古典阐释学的发展历程中.由两汉经学向魏晋玄学转向所引起的经学的玄学化是以王迅为肇事的历史界标的。儒家士人主体“立言”的经典文本在王迅的破坏性读解下开始走向意义的解构。王迅以玄妙的清谈即把先秦两汉多少巨儒封闭在经典文本中的儒家文化世界和儒家诗学世界颠覆得支离破碎,从而引起了一个民族文化形态和诗学理论思维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诗学
破坏性误读
阐释学思想
经典文本
经学玄学化
“意”
“言”
道家诗学
儒家经典
“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寻思维之窗 叩表达之门——叶维廉有限至无限道家诗艺之路的解读
3
作者
刘跃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6-89,共4页
叶维廉以对东西方语言思维及文化的敏感思考,不懈追寻中国山水诗中道家的诗学中轴,并以对道家诗学传统超乎常人的理解、感受及怀恋,以诗人的触角与智慧不断地尝试古老的道家诗境语言的魅力。其语言思维上,寻求美感生成;表达方式上,应和...
叶维廉以对东西方语言思维及文化的敏感思考,不懈追寻中国山水诗中道家的诗学中轴,并以对道家诗学传统超乎常人的理解、感受及怀恋,以诗人的触角与智慧不断地尝试古老的道家诗境语言的魅力。其语言思维上,寻求美感生成;表达方式上,应和有无本真。追求一种象出于自然的物我通明,吸取一种更加澄澈心慧的秘响旁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维廉
山水诗
道家诗学
以物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家诗学原论——兼论道家哲学由认知向审美的衍变
被引量:
2
1
作者
赵明
机构
青岛大学中文系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26-134,共9页
文摘
道家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学派之一,在学术思想上,它与儒家各树一帜,蔚然成为传统文化的两大宗派。当古今一大变革之会,“道术将为天下裂”的春秋战国之世,在争鸣的百家之中,紧握“天人”机枢的儒家与道家,在社会与自然。
关键词
庄子
道家诗学
道家
哲学
审美个性
学术思想
儒家诗论
传统文化
春秋战国
美学追求
逍遥游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弼的阐释学思想与经学玄学化的破坏性误读──兼论儒道诗学的“内道外儒”人格构成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乃乔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1996年第5期91-95,104,共6页
文摘
在中国古典阐释学的发展历程中.由两汉经学向魏晋玄学转向所引起的经学的玄学化是以王迅为肇事的历史界标的。儒家士人主体“立言”的经典文本在王迅的破坏性读解下开始走向意义的解构。王迅以玄妙的清谈即把先秦两汉多少巨儒封闭在经典文本中的儒家文化世界和儒家诗学世界颠覆得支离破碎,从而引起了一个民族文化形态和诗学理论思维的转型。
关键词
儒家
诗学
破坏性误读
阐释学思想
经典文本
经学玄学化
“意”
“言”
道家诗学
儒家经典
“象”
分类号
B235.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寻思维之窗 叩表达之门——叶维廉有限至无限道家诗艺之路的解读
3
作者
刘跃平
机构
合肥学院学报编辑部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6-89,共4页
文摘
叶维廉以对东西方语言思维及文化的敏感思考,不懈追寻中国山水诗中道家的诗学中轴,并以对道家诗学传统超乎常人的理解、感受及怀恋,以诗人的触角与智慧不断地尝试古老的道家诗境语言的魅力。其语言思维上,寻求美感生成;表达方式上,应和有无本真。追求一种象出于自然的物我通明,吸取一种更加澄澈心慧的秘响旁通。
关键词
叶维廉
山水诗
道家诗学
以物观物
Keywords
Ye Weilian
landscape poetry
Taoist poetics
observing thing as itself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道家诗学原论——兼论道家哲学由认知向审美的衍变
赵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王弼的阐释学思想与经学玄学化的破坏性误读──兼论儒道诗学的“内道外儒”人格构成
杨乃乔
《浙江学刊》
CSSCI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寻思维之窗 叩表达之门——叶维廉有限至无限道家诗艺之路的解读
刘跃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