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产保护视角下衰败历史城镇再复兴方式探讨——以道口古镇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白瑞 殷俊峰 尤涛 《中外建筑》 2015年第10期103-105,共3页
通过对道口古镇价值与特色的发掘,提出道口古镇保护面临的困境;从遗产保护的角度,提出在整体保护的前提下,协调保护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在进行有效建设控制的同时,积极利用相关遗产的再复兴方式,从而为其他衰败历史城镇的再复兴提供借鉴。
关键词 道口古镇 遗产保护 衰败历史城镇 再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运河滑县段道口古镇的保护与利用问题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平勋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56-59,共4页
大运河滑县段申遗的成功,唤醒了运河沿岸千年的文化记忆,实现了道口古镇由棚户区向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世界级遗产区的转变,也为道口古镇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目前存在政府对道口古镇保护利用缺少正确认知、管理缺位、保护不力等问题... 大运河滑县段申遗的成功,唤醒了运河沿岸千年的文化记忆,实现了道口古镇由棚户区向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世界级遗产区的转变,也为道口古镇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目前存在政府对道口古镇保护利用缺少正确认知、管理缺位、保护不力等问题,不利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道口古镇的复兴。建议从利用资源、抢抓机遇、形成体制、完善规划、加强宣传等方面做好大运河滑县段道口古镇的保护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 道口古镇 保护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哺”模式下的历史地段保护更新设计——以“遇见什刹海”活动引发的对河南道口古镇复兴的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郑婉营 董学娜 《居业》 2018年第5期37-38,共2页
2017年北京国际设计周,"遇见什刹海"再度回归,在什刹海地区城市整体改造工作初见成效的基础上,通过活动对院落居住、办公、生活的新观念、新模式进行探讨。基于此,结合河南省滑县道口古镇的特有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地域文化特色... 2017年北京国际设计周,"遇见什刹海"再度回归,在什刹海地区城市整体改造工作初见成效的基础上,通过活动对院落居住、办公、生活的新观念、新模式进行探讨。基于此,结合河南省滑县道口古镇的特有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地域文化特色,提出了"反哺"模式的历史地段保护更新设计,将其运用于河南道口古镇的复兴探讨,其目的是希望道口古镇在失去历史运河灌输活力的情况下,逆转原有的发展模式,利用针对性的城市设计激发既有地域文化特色,再推动城市发展未来历史的活力与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哺”模式 道口古镇 城市复兴 历史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与传统文化IP相结合”的道口古镇发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卓艺 邓子玥 +1 位作者 胡维铮 杨赟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9期195-197,共3页
面对当下古镇发展热潮和现存古镇旅游同质化等问题,文章以道口古镇为例,尝试打破常规的城镇规划与更新思路,以"城镇文化IP"为切入点,进行多领域多学科跨界融合,提出"与传统文化IP相结合的特色小镇发展模式",并对其... 面对当下古镇发展热潮和现存古镇旅游同质化等问题,文章以道口古镇为例,尝试打破常规的城镇规划与更新思路,以"城镇文化IP"为切入点,进行多领域多学科跨界融合,提出"与传统文化IP相结合的特色小镇发展模式",并对其可行性及实操流程进行分析阐述,最后总结出该模式的特点,并为今后的古镇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镇规划 文化IP 特色古镇 道口古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寻道口古镇文化及其建筑风格的魅力所在
5
作者 刘萍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9年第5期25-27,共3页
道口古镇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境内。相传4000多年前,道口地处古渡口,因摆渡人姓李,而被人们称为“李家道口”。到明清时期因卫河的航运能力而享誉全国,享有“小天津”的美誉,并于2014年3月被列入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但是近些年由... 道口古镇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境内。相传4000多年前,道口地处古渡口,因摆渡人姓李,而被人们称为“李家道口”。到明清时期因卫河的航运能力而享誉全国,享有“小天津”的美誉,并于2014年3月被列入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但是近些年由于卫河航运功能下滑,对于古镇的历史已经很少有人再去讲述。笔者通过现场走访、深入郑州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和网络搜集等方式,细致地了解关于古镇的“非遗”文化,同时也是希望古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自己的方式,给予保护和发扬,让更多的人认识古镇、了解古镇、走进古镇,让古镇全方位地呈现给大众,成为滑县对外宣传的新名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口古镇 火神庙会 建筑装饰 建筑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学+”视角下的古镇保护与开发研究--以河南省道口古镇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方栩彬 马悦 《城市建筑》 2021年第22期20-23,共4页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交织让古镇逐渐衰落,历史古镇的保护开发也走向了同质化的发展模式,造成了传统古镇文化失真。如何在保留原有历史风貌特点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好地推动古镇发展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话题。为保护...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交织让古镇逐渐衰落,历史古镇的保护开发也走向了同质化的发展模式,造成了传统古镇文化失真。如何在保留原有历史风貌特点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好地推动古镇发展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话题。为保护、传承和发扬传统历史文化,本研究从“研学+”教育的角度出发,提出基于道口古镇的研学模式,分别对道口古镇的文化要素、空间格局和居民行为方式等古镇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做出“研学+”视角下的道口古镇规划设计,最终提出基于道口古镇研学的规划设计,为各个历史古镇提供可依据的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学+” 道口古镇 规划设计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