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器以载道——从“开光”形制的形成看装饰的从属性
被引量:
5
1
作者
蔡花菲
宁钢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4-108,共5页
《周易》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陶瓷"开光"以其"器"的形态,诠释对"道"的感悟和探索,"有形"器物的丰富性与多样性都根源于其"见象"的装饰之"道"...
《周易》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陶瓷"开光"以其"器"的形态,诠释对"道"的感悟和探索,"有形"器物的丰富性与多样性都根源于其"见象"的装饰之"道"。"开光"形制的形成过程中,装饰从属于适用和造型的规律之下的,是社会功能和时代审美、多元文化等深层因素的影响。开光跨越了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至现代陶艺的时间维度和东西方文化的地域空间,是传统装饰之道在当代的传承,可为相关领域提供典范性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与器
陶瓷艺术
装饰
开光形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察器求道 转识成智:质性教育研究五年述评与学术共同体的使命展望
被引量:
7
2
作者
陈霜叶
王奕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6-77,共22页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引入质性研究方法以来,教育研究中的质性研究越来越多。自2015年至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发起的“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进一步推动了质性研究以及包含质性部分的混合研究的发展。本文先以“...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引入质性研究方法以来,教育研究中的质性研究越来越多。自2015年至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发起的“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进一步推动了质性研究以及包含质性部分的混合研究的发展。本文先以“道”与“器”为比喻,区分了学术共同体的科学精神追求与质性研究的形制特征,建议在学术共同体层面重新理解“科学化”与中国学术研究的使命。然后,我们以2015—2019年在教育学CSSCI期刊上发表的质性研究论文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从研究设计、抽样方式、质性数据获取、质性数据分析、研究信效度与研究伦理等形制特征,在纵向上与2000—2014年发表的教育学CSSCI期刊论文、在横向上与2015—2019年英国、美国及欧洲大陆的四本教育学综合期刊论文进行比较,揭示了自“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开办五年来国内质性教育研究的发展特征与趋势。最后,我们希望推动国内学术共同体凝聚“察器求道,转识成智”的共识,推进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化、中国化与多样化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性研究
混合研究
道与器
学术共同体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器以载道——从“开光”形制的形成看装饰的从属性
被引量:
5
1
作者
蔡花菲
宁钢
机构
景德镇陶瓷学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4-108,共5页
文摘
《周易》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陶瓷"开光"以其"器"的形态,诠释对"道"的感悟和探索,"有形"器物的丰富性与多样性都根源于其"见象"的装饰之"道"。"开光"形制的形成过程中,装饰从属于适用和造型的规律之下的,是社会功能和时代审美、多元文化等深层因素的影响。开光跨越了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至现代陶艺的时间维度和东西方文化的地域空间,是传统装饰之道在当代的传承,可为相关领域提供典范性的启发。
关键词
道与器
陶瓷艺术
装饰
开光形制
Keywords
Dao and utensils
Ceramic arts
Decoration
Blank-Leaving formation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察器求道 转识成智:质性教育研究五年述评与学术共同体的使命展望
被引量:
7
2
作者
陈霜叶
王奕婷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6-77,共22页
文摘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引入质性研究方法以来,教育研究中的质性研究越来越多。自2015年至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发起的“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进一步推动了质性研究以及包含质性部分的混合研究的发展。本文先以“道”与“器”为比喻,区分了学术共同体的科学精神追求与质性研究的形制特征,建议在学术共同体层面重新理解“科学化”与中国学术研究的使命。然后,我们以2015—2019年在教育学CSSCI期刊上发表的质性研究论文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从研究设计、抽样方式、质性数据获取、质性数据分析、研究信效度与研究伦理等形制特征,在纵向上与2000—2014年发表的教育学CSSCI期刊论文、在横向上与2015—2019年英国、美国及欧洲大陆的四本教育学综合期刊论文进行比较,揭示了自“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开办五年来国内质性教育研究的发展特征与趋势。最后,我们希望推动国内学术共同体凝聚“察器求道,转识成智”的共识,推进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化、中国化与多样化的使命。
关键词
质性研究
混合研究
道与器
学术共同体
研究综述
Keywords
qualitative research
mixed research
Dao and Qi
scholarly community
systematic review
分类号
G40-03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器以载道——从“开光”形制的形成看装饰的从属性
蔡花菲
宁钢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察器求道 转识成智:质性教育研究五年述评与学术共同体的使命展望
陈霜叶
王奕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