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作干扰下的非可信中继与全双工目的节点系统的遍历安全容量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谭星 赵睿 +1 位作者 王聪 袁毅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32-740,共9页
研究了一种非可信放大转发中继与全双工目的节点相结合的传输模型。为提升系统安全性能,提出了全双工目的节点干扰(full duplex-destination based jamming,FD-DBJ)策略。同时结合半双工目的节点干扰策略以及放大转发中继策略对比分析... 研究了一种非可信放大转发中继与全双工目的节点相结合的传输模型。为提升系统安全性能,提出了全双工目的节点干扰(full duplex-destination based jamming,FD-DBJ)策略。同时结合半双工目的节点干扰策略以及放大转发中继策略对比分析系统安全性能。在瑞利衰落信道下,通过合理的近似分析推导出三种策略遍历安全容量的近似闭合表达式。分析与仿真结果显示,在高信噪比下,理论分析曲线与蒙特卡洛仿真结果基本吻合,并对三种策略的性能进行对比,凸显出FD-DBJ策略的性能优越性。并分析了FD-DBJ传输策略的最优功率分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层安全 协同通信 目的端干扰 遍历安全容量 天线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加权分数傅里叶变换的安全传输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黄永新 房宵杰 沙学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17,共7页
从无线通信系统的安全性角度出发,为了进一步提升传统加权分数傅里叶(weighted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WFRFT)的抗截获性能,引入二维加权分数傅里叶变换(two-dimensional weighted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2DWFRFT)。2DWF... 从无线通信系统的安全性角度出发,为了进一步提升传统加权分数傅里叶(weighted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WFRFT)的抗截获性能,引入二维加权分数傅里叶变换(two-dimensional weighted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2DWFRFT)。2DWFRFT在原有一维变换基础上,其核心算法通过进行多次不同参数的横纵维度变换以进一步提升单参数加权分数傅里叶变换的抗扫描特性。本文给出了信号的生成方法,推导出特定情况下的矩阵表达式,并详细阐述了本方案的实现计算复杂度以及星座旋转特征优势。理论分析方面,为了充分说明本方案的抗截获性能,从物理层安全信息理论角度分析了MISO窃听信道模型下的遍历安全容量。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单参数一维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2DWFRFT变换阶数由多个参数向量组成,仅以有限的计算复杂度为代价便可获得抗截获性能的有效提升,同时在星座混淆方面可突破原点数限制,提供更加丰富的星座变换特征。相比于传统物理层安全领域中的人工噪声方法,本文方案具有安全容量高、无需额外消耗噪声信号功率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层安全 一维加权分数傅里叶变换 二维加权分数傅里叶变换 星座旋转 抗截获 遍历安全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中继选择系统的物理层安全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程英 李光球 +1 位作者 沈静洁 韦亮 《电信科学》 2021年第9期95-104,共10页
针对合谋窃听场景下单天线多中继修改转发(MF)协作无线系统的安全性能较差问题,提出一种合谋窃听场景下联合源节点发送天线选择(TAS)和多中继选择的MF协作物理层安全系统,考虑最优的最大化主信道信噪比(SNR)和次优的最大化源节点-中继... 针对合谋窃听场景下单天线多中继修改转发(MF)协作无线系统的安全性能较差问题,提出一种合谋窃听场景下联合源节点发送天线选择(TAS)和多中继选择的MF协作物理层安全系统,考虑最优的最大化主信道信噪比(SNR)和次优的最大化源节点-中继节点链路SNR两种中继选择方案,推导其安全中断概率(SOP)和遍历安全容量(ESC)的解析表达式。最优或次优中继选择的MF安全中继系统的SOP和ESC的数值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吻合,验证了上述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同时也表明源节点发射天线数和中继节点数越多、窃听节点数越少,最优或次优中继选择的MF安全中继系统的物理层安全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送天线选择 中继选择 物理层安全 修改转发 安全中断概率 遍历安全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移动终端协同干扰下的安全传输增强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腾月 文红 +1 位作者 唐杰 宋欢欢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77-882,共6页
终端用户移动是移动网络的一个主要特征。目前,关于物理层安全的研究很少考虑用户移动性对通信安全性能的影响。该文研究了随机移动用户的协同干扰物理层安全机制,推导了随机移动场景中协同干扰下的遍历安全容量,并与静态场景下的协同... 终端用户移动是移动网络的一个主要特征。目前,关于物理层安全的研究很少考虑用户移动性对通信安全性能的影响。该文研究了随机移动用户的协同干扰物理层安全机制,推导了随机移动场景中协同干扰下的遍历安全容量,并与静态场景下的协同干扰方案进行了比较。通过数学证明,揭示了具体参数对安全性能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随机移动场景下协同干扰机制的安全容量和安全能效均有提高,实现了传输安全性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干扰 遍历安全容量 物理层安全 随机移动模型 安全能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