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逻辑斯蒂回归模型的鹭科水鸟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20
1
作者 邹丽丽 陈晓翔 +2 位作者 何莹 黎夏 何执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722-3728,共7页
近年来湿地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湿地水鸟及其生存空间日益受到威胁。以香港米埔-后海湾湿地为例,收集2003年1月份与鹭科水鸟密切相关的15个自变量和鹭科水鸟实测数据作为因变量构建逻辑斯蒂回归模型,通过筛选获取9个变量因子,分... 近年来湿地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湿地水鸟及其生存空间日益受到威胁。以香港米埔-后海湾湿地为例,收集2003年1月份与鹭科水鸟密切相关的15个自变量和鹭科水鸟实测数据作为因变量构建逻辑斯蒂回归模型,通过筛选获取9个变量因子,分别为土地利用,NDVI,坡度,降雨,TM4纹理,TM3纹理,道路密度,道路距离,人居密度。经Nagelkerke R2检验模型精度达到0.743,拟合度较高。利用模型结果快速聚类,对栖息地进行适宜性分级,分级结果与同期鹭科水鸟实测数据做拟合,精度达到77.4%。最后采集2009年1月份各变量因子数据对回归方程进行时间尺度检验,与同期实测鹭科水鸟数据拟合精度同样达到75.8%,模型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斯蒂回归模型 鹭科水鸟 栖息地 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地理加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分析浙江区域野火的相关因子 被引量:3
2
作者 彭徐剑 靳全锋 +1 位作者 詹庆斌 郭福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7-66,共10页
野火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干扰因子,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结构关键因子,也是对森林资源、大气环境和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主要因子。以2001—2018年浙江区域MODIS野火数据为研究基础,运用地理加权逻辑斯蒂回归方法,结合气象、植... 野火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干扰因子,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结构关键因子,也是对森林资源、大气环境和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主要因子。以2001—2018年浙江区域MODIS野火数据为研究基础,运用地理加权逻辑斯蒂回归方法,结合气象、植被和地形等自然因素,分析浙江野火时间变化特征及相关因子。结果表明:浙江区域野火时间变化不均匀,导致防火期提前,当年10月至次年4月野火发生占全年总火点的95.28%,其它月份仅占4.72%。防火期对野火的发生影响显著的因子主要有日最高地表气温、日平均风速、日降水量、日平均气压、日最低温度、日最小相对湿度、年平均降水量、海拔、坡度和植被覆盖度;非防火期对野火发生影响显著的因子主要有日最高地表气温、日降水量、日照时间、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气温、海拔、坡向指数和前一年植被覆盖度。防火期和非防火期的高火险区域主要集中在温州中部和东部、温州与丽水市交汇区域、绍兴市与宁波市交汇区域,说明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可以采取不同的野火管理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地理加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 野火 气象因子 地形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若尔盖草原湿地狼巢址选择
3
作者 张云巧 王婉 +6 位作者 杨奕欣 周么措 智美吉 肖俊侯 于渊 张振阳 戴强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1-780,共10页
若尔盖草原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其生态功能重要、生态系统脆弱。狼作为区域中的大型食肉动物,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中起关键作用。但目前高寒草原湿地的狼巢穴选址特征尚不明确,严重限制了该区域保护策略的制定。本研究于2022年8月至202... 若尔盖草原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其生态功能重要、生态系统脆弱。狼作为区域中的大型食肉动物,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中起关键作用。但目前高寒草原湿地的狼巢穴选址特征尚不明确,严重限制了该区域保护策略的制定。本研究于2022年8月至2023年5月通过样线法和红外相机调查记录到50个狼巢穴分布点,并使用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狼巢址选择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狼更偏好选择在上坡或台地及山顶或高岭、坡度更陡、TRI(地形崎岖度指数)和粗糙度高的区域、距建筑物近但远离农田的区域及远离沼泽和永久水体的区域建立巢穴。各类变量中,坡向30 m分辨率、TPI(地形位置指数)(93-183)、距建筑物距离、距农田距离、距永久水体距离、距裸地距离、距裸地距离平方以及距草地距离等8个变量的重要性最高。与生活在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狼相比,若尔盖草原湿地的狼在巢址选择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本研究丰富了对狼巢址选择行为的理解,也为若尔盖草原湿地狼繁殖期栖息地的保护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尔盖草原湿地 巢址选择 逻辑斯蒂回归模型 模型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森林火灾驱动因子及火险区划研究
4
作者 张国琛 张佳男 +1 位作者 石宽 白夜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03-1609,共7页
建立湖南省林区的森林火灾发生预测模型,为该省的林火防控和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提取湖南省2016-2020年森林火灾热点监测卫星数据,利用ArcGIS 10.7软件建立与火点形成1:1数据的随机点,使数据符合二项分布,对日平均最高气温、... 建立湖南省林区的森林火灾发生预测模型,为该省的林火防控和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提取湖南省2016-2020年森林火灾热点监测卫星数据,利用ArcGIS 10.7软件建立与火点形成1:1数据的随机点,使数据符合二项分布,对日平均最高气温、日平均降水量、日照时长、海拔等24类驱动因子进行空间信息提取,并利用GWR 4.0软件进行GWLR预测,分析影响湖南省森林火灾发生的驱动因子,构建该地区的森林火灾发生预测模型,利用AIC值、BIC值、ROC曲线和AUC值进行模型拟合检验,对该地区进行火险区划。研究结果表明:“日平均风速”“日平均气压”“日照时间”“日平均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海拔”和“归一化指数值”等9个变量是影响湖南省森林火灾发生的驱动因子;GWLR模型在湖南省森林火灾发生预测中拟合效果良好,模型的AUC值为0.966,最佳划分阈值为0.810;在火险区划中,中高火险地区主要集中在湖南省中部和南部地区,该区域应进一步加强护林防火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野外用火管控制度、加强重点火险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森林火灾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预测 地理加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 林火驱动因子 火险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村镇居民跨区域出行与乡村地域系统调查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赵鹏军 于昭 贾雨田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8-508,共11页
村镇居民出行特征是反映乡村生活质量的关键指标,是乡村地域系统的主要组成要素,也是乡村交通规划的重要依据。采用2016年住建部全国小城镇调查的村镇居民调查数据,分析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未含港澳台地区数据)119个建制镇的村... 村镇居民出行特征是反映乡村生活质量的关键指标,是乡村地域系统的主要组成要素,也是乡村交通规划的重要依据。采用2016年住建部全国小城镇调查的村镇居民调查数据,分析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未含港澳台地区数据)119个建制镇的村镇居民的跨区域出行规律,揭示村、镇、县、市之间相互联系特征,并应用多水平有序逻辑斯蒂回归模型(Meologit),分析个体社会经济属性、小城镇服务设施供给、区位和对外交通便利性对村镇居民跨区域出行频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乡村地区传统地域系统正在发生变化,虽然"村-镇-县"等级结构模式依然是主体,但"村-县"和"镇-市"的联系在增强;对村庄居民来说,县城一级服务地的服务和商品的重要性凸显;乡村居民跨区域出行特征存在地区差异,东部沿海和西部大城市周边的村镇居民的出行频率高于中部地区,平原和丘陵地区居民出行频率高于山地、高原地区,地区间差异随出行目的地等级提高而更加明显;随着"村村通公路"的基本全覆盖,地理区位和交通设施条件不再是影响居民城乡联系的主要因素,居民的高品质生活出行需求、收入增加和小汽车拥有率提升等因素对居民跨区域出行的影响在增强,通过"大修大建"乡村公路来促进城乡联系的传统做法需要进一步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居民 跨区域出行 乡村地域系统 多水平有序逻辑斯蒂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的滇中灌木林火灾发生预测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魏建珩 赵恒 +5 位作者 高仲亮 王何晨阳 马泽南 王秋华 舒立福 杨红梅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9-116,共8页
滇中地区原植被破坏严重,易燃灌木连片生长。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以灌木林为主的森林火灾频发,因此预测灌木林火对保护滇中地区森林资源有着重要作用。以云南省滇中地区1999—2019年灌木林火发生及其对应的气象数据为基础,选择自适应模糊... 滇中地区原植被破坏严重,易燃灌木连片生长。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以灌木林为主的森林火灾频发,因此预测灌木林火对保护滇中地区森林资源有着重要作用。以云南省滇中地区1999—2019年灌木林火发生及其对应的气象数据为基础,选择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推理系统(Adaptive Neuro Fuzzy Inference System,ANFIS)、逻辑斯蒂回归模型(Logistic Regression,LR),利用MATLAB、SPSS 25等软件,建立基于气象因子的滇中地区灌木林火发生预测模型,其中70%数据用于建立模型,30%用于模型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将9个气象因子形成3个主成分作为ANFIS模型输入因子,3个主成分能解释9个气象因子77.663%的信息;LR模型经过多重共线性检验,依据VIF<10,得出24小时降水量、平均2分钟风速、日平均相对湿度、日最小相对湿度为LR模型的自变量输入。由2种模型的气象因子筛选结果可知,影响滇中地区灌木林火发生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温度、风速、湿度。对比ANFIS,LR模型拟合结果,ANFIS模型训练集准确率大于LR模型12%,测试集准确率高于LR模型10%。ANFIS模型训练集、测试集AUC值分别为0.961,0.884;LR模型训练集、测试集AUC值分别为0.875,0.816。对比2种模型拟合结果,利用ANFIS模型建立滇中地区气象因子与灌木林火发生模型具有更好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能可为滇中地区灌木林火灾预测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子 逻辑斯蒂回归模型 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算法 灌木林火 滇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外导师何以影响研究生实践能力?——基于广东省全日制专硕的调查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晖 郑天敏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69,共11页
校外导师与研究生实践能力发展的内在理路是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广东省全日制专硕的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有序逻辑斯蒂回归模型,研究了校外导师的设置及其参与情况对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影响效应与影响路径。研究发现:... 校外导师与研究生实践能力发展的内在理路是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广东省全日制专硕的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有序逻辑斯蒂回归模型,研究了校外导师的设置及其参与情况对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影响效应与影响路径。研究发现:设置校外导师对于全日制专硕实践能力发展的平均影响效应从大到小依次是职业胜任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且校外导师参与程度与全日制专硕实践能力发展程度之间显著正相关。相较于学校层次而言,学科门类显著影响全日制专硕的实践能力发展,且校外导师可以通过嵌入到课程教学中,或通过提供资源设施与实践机会,进而提高全日制专硕的实践能力。展望未来,应以政府督导的形式,将校外导师设置纳入高校考核体系,加强校外导师参与度,构建校内校外导师协同培养研究生模式,并以能力为导向构建研究生质量评价体系,注重提升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校外导师 实践能力 倾向得分匹配 有序逻辑斯蒂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羊和马鹿对人与机动车反应的差异分析
8
作者 黄师梅 滕丽微 +3 位作者 张致荣 苏云 王晓勤 刘振生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2-279,共8页
人为干扰会对野生动物种间关系、个体适合度、群落结构和繁殖成功率等产生中长期的影响。因此,研究野生动物反干扰行为对于我们认识该物种对其生境的行为适应和进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11—12月在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人为干扰会对野生动物种间关系、个体适合度、群落结构和繁殖成功率等产生中长期的影响。因此,研究野生动物反干扰行为对于我们认识该物种对其生境的行为适应和进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11—12月在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通过建立多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研究了岩羊(Pseudois nayaur)、马鹿(Cervus elaphus)的反干扰策略,本研究共设置33条样线,记录了10种在人为干扰下可能会影响岩羊、马鹿反应行为的变量,经模型分析发现影响岩羊反应行为的变量有5种,影响马鹿反应行为的变量有4种,共同影响因子分别是干扰源、性别、头的朝向和地形特征,而植被类型则只对岩羊产生影响。最后根据逻辑模型得出的数据计算发生比,从而了解各个分类变量与反应行为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羊 马鹿 人为干扰 多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