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思马克思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基于历史存在论的考察 被引量:6
1
作者 夏巍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15,共5页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马克思在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展开范畴批判、廓清社会科学研究具体路径的基础上确立起来。范畴的逻辑次序与历史进程相统一的知性科学的阐释遮蔽了这一方法的真实内涵。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前提的"劳动一般"...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马克思在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展开范畴批判、廓清社会科学研究具体路径的基础上确立起来。范畴的逻辑次序与历史进程相统一的知性科学的阐释遮蔽了这一方法的真实内涵。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前提的"劳动一般"范畴,其理论和现实的产生过程生动地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作为感性活动的劳动即实践是建构人类世界的根基,从实践出发发现抽象范畴及其所表达的社会存在的起源,并由此说明知识的形成是马克思历史存在论视域的基本观点,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这一视域观照下的产物。从历史存在论视域看,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强调的是"历史"的基础性地位;在人们的实践中建构而来的生活世界才是历史的真实内涵;"相统一"意味着逻辑植根于生活世界并能动地再现它。达成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具体路径是政治经济学批判与现象学经验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历史存在论 政治经济学批判 实践 生活世界 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历史阶段理论中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2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23-128,共6页
马克思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运用在政治经济学和历史阶段理论中,其安排理论范畴的逻辑次序的依据是不同的,前者是社会的横向结构方面,后者是历史的纵向过程方面。人类历史中的各种事物之间,存在着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次序... 马克思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运用在政治经济学和历史阶段理论中,其安排理论范畴的逻辑次序的依据是不同的,前者是社会的横向结构方面,后者是历史的纵向过程方面。人类历史中的各种事物之间,存在着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次序:发展次序和自然次序。马克思的历史阶段理论范畴的逻辑次序,表达的是历史发展次序,而非历史中的自然次序。马克思的“五形态”理论,就是用逻辑的方法对“人类历史”的阶段划分,各形态之间是一种发展次序。逻辑的方法是有其限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历史阶段理论 马克思 历史发展 逻辑的方法 逻辑次序 经济范畴 理论范畴 历史过程 发展次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政策科学的逻辑起点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春福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1-53,共3页
试论政策科学的逻辑起点王春福要科学地建构政策科学的理论体系,必须首先确定它的逻辑起点。逻辑起点直接关系到一门科学逻辑发展的“上限”和“下限”,关系到它的基本内容、结构体系和概念的排列顺序等一系列根本问题。政策科学的研... 试论政策科学的逻辑起点王春福要科学地建构政策科学的理论体系,必须首先确定它的逻辑起点。逻辑起点直接关系到一门科学逻辑发展的“上限”和“下限”,关系到它的基本内容、结构体系和概念的排列顺序等一系列根本问题。政策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政策的本质及其规律,不言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科学 社会问题 逻辑起点 科学理论体系 现实状态 研究对象 理想状态 历史过程 政策问题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逻辑尽处显奥秘 于微观中见宏大──评高新民新著《贝克莱哲学及其重构》
4
作者 储昭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124-124,共1页
逻辑尽处显奥秘于微观中见宏大──评高新民新著《贝克莱哲学及其重构》储昭华在西方哲学史上,贝克莱无疑是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常常被视为极端唯心主义的代名词。可能是由于涉及哲学党性问题以及研究者的主观偏好等... 逻辑尽处显奥秘于微观中见宏大──评高新民新著《贝克莱哲学及其重构》储昭华在西方哲学史上,贝克莱无疑是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常常被视为极端唯心主义的代名词。可能是由于涉及哲学党性问题以及研究者的主观偏好等方面的多重原因,长期以来,在我国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克莱 经验主义哲学 主观唯心主义 思想文化背景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认识论根源 哲学思想 逻辑结构 历史唯物主义 新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两个基本方法问题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玉生 周世兴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20,共5页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研究应遵从的两个基本方法。坚持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考察人权,就是既要把人权理解为抽象的"权利的最一般形式",又要把抽象的人权规定上升为思维的具体,由此形成&q...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研究应遵从的两个基本方法。坚持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考察人权,就是既要把人权理解为抽象的"权利的最一般形式",又要把抽象的人权规定上升为思维的具体,由此形成"多样性的统一"的科学的人权概念;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考察人权,就是既要看到人权曾是资产阶级的特权的历史事实,又不能把它仅仅归结为资产阶级的专利,应当看到,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进步,人权必然的也应当成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普遍享有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 方法论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社会主义人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关于干部人事工作的开拓性专著——读吕锐锋的《深圳干部制度改革论》
6
作者 刘景泉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3期158-159,共2页
一部关于干部人事工作的开拓性专著———读吕锐锋的《深圳干部制度改革论》刘景泉在一般人看来,干部人事工作是纯政治性、技术性的,没有理论性可言。然而,从吕锐锋(中共深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新著《深圳干部制度改革论》(40万... 一部关于干部人事工作的开拓性专著———读吕锐锋的《深圳干部制度改革论》刘景泉在一般人看来,干部人事工作是纯政治性、技术性的,没有理论性可言。然而,从吕锐锋(中共深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新著《深圳干部制度改革论》(40万字,1997年10月海天出版社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人事 干部制度改革 改革论 公务员制度 深圳 历史逻辑统一 历史逻辑统一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班子建设 政治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与金融》教学体系的研究
7
作者 沈超红 赵凡湘 《大学教育科学》 1995年第2期49-51,共3页
《财政与金融》教学体系的研究沈超红,赵凡湘(中南工业大学)《财政与金融》是管理、经济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传统的《财政与金融》教材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缺陷:一是体系结构逻辑性不够强,缺乏一环套一环的理性美;二是内容描述性... 《财政与金融》教学体系的研究沈超红,赵凡湘(中南工业大学)《财政与金融》是管理、经济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传统的《财政与金融》教材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缺陷:一是体系结构逻辑性不够强,缺乏一环套一环的理性美;二是内容描述性的多,而解释性和探索性的少,因而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与金融》 教学体系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可能性空间 国家预算 组织教学内容 生产性支出 公理化方法 重组教学内容 商业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需要理论与理论需要实践——《市场人口学》评介
8
作者 曹景椿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3-64,共2页
实践需要理论与理论需要实践———《市场人口学》评介曹景椿由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著名人口学家张纯元教授与曾毅教授主编的《市场人口学》一书,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由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的作者们共同编写的近40万字的力... 实践需要理论与理论需要实践———《市场人口学》评介曹景椿由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著名人口学家张纯元教授与曾毅教授主编的《市场人口学》一书,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由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的作者们共同编写的近40万字的力作。它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人口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践需要 计划生育工作 理论联系实际 市场营销策略 市场需求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宏观与微观分析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来祥美学理论体系刍议
9
作者 封孝伦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19,共6页
在中国当代美学的两次大讨论中,周来祥先生“美是和谐”的理论体系悄悄地崛起。他采用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使他的思想理论在逐渐呈现出体系的过程中显示出巨大的深度和力度。但“和谐”一词在此以前指的是客体诸因素的某种组合方式,... 在中国当代美学的两次大讨论中,周来祥先生“美是和谐”的理论体系悄悄地崛起。他采用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使他的思想理论在逐渐呈现出体系的过程中显示出巨大的深度和力度。但“和谐”一词在此以前指的是客体诸因素的某种组合方式,而周来祥则把它确立为一个对美的本质进行界定的最简明的表达。因为他所说的“和谐”,是一种关系,是审美关系的和谐。美的本质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统一。它在艺术中,就是主观和客观、表现与再现、感情与认识、真与善的统一。这种理论要求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所以在重视美学理论的同时也必然深入地考察历史,周来祥的审美历史观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从大的范畴上来看,周来祥的美学思想体系属于“实践派”.但在许多方面又与国内的“实践派”美学理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正因为如此,周来祥以自己的美学体系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来祥 美学理论 美的本质 “和谐” 中国美学 辩证逻辑思维方法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理论体系 审美关系 美是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哲学的历程》简评
10
作者 林乐昌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37-37,共1页
《中国哲学的历程》简评国内的中国哲学通史著作对哲学家或学派及其思想的研究,近年几乎形成了一套通用的模式:人物记传加"块块"结构(即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历史观等几大块)。这样各历史时代的哲学主题及其特征。不同时期哲... 《中国哲学的历程》简评国内的中国哲学通史著作对哲学家或学派及其思想的研究,近年几乎形成了一套通用的模式:人物记传加"块块"结构(即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历史观等几大块)。这样各历史时代的哲学主题及其特征。不同时期哲学思想的内在逻辑联系就难以彰显。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心性本体论 心性论 宋明理学 哲学思想 玄学本体论 汉代哲学 伦理本体化 哲学主题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美学体系的新建构──评顾永芝新著《审美概论》
11
作者 成四海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现代美学体系的新建构──评顾永芝新著《审美概论》成四海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在拂去政治实用主义和美学教条主义所蒙上的庸俗社会学的尘埃之后,已经恢复其历史的本来面目。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石的马... 现代美学体系的新建构──评顾永芝新著《审美概论》成四海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在拂去政治实用主义和美学教条主义所蒙上的庸俗社会学的尘埃之后,已经恢复其历史的本来面目。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石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因其对审美基本问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活动 美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 新建构 审美关系 科学主义 合力论 人文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思维与美学研究
12
作者 周然毅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1-5,共5页
辩证思维与美学研究周然毅人类思维的发展,经历了古代素朴辩证思维、近代形而上学思维、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三大阶段。素朴的辩证思维方法使人们于对对象的混饨的整体把握,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则偏于对对象各组成部分的孤立的静止的研... 辩证思维与美学研究周然毅人类思维的发展,经历了古代素朴辩证思维、近代形而上学思维、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三大阶段。素朴的辩证思维方法使人们于对对象的混饨的整体把握,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则偏于对对象各组成部分的孤立的静止的研究,各有其局限性。黑格尔的辩证法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思维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美学研究 逻辑起点 美的本质 系统方法 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 理论体系 辩证法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