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蓝型油菜脂肪酸碳链延长酶BnaA.FAE1与BnaC.FAE1的底物特异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淮东欣 张园园 +2 位作者 张椿雨 Edgar B.CAHOON 周永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4-632,共9页
研究脂肪酸碳链延长酶(FAE1)的底物特异性,旨在为改良油料种子脂肪酸提供信息,将甘蓝型油菜A、C基因组的BnaA. FAE1和BnaC. FAE1分别在亚麻荠种子中表达。其转基因种子中,山嵛酸与芥酸含量的比值(C22∶0/C22∶1)分别为0. 18和0. 88,表明... 研究脂肪酸碳链延长酶(FAE1)的底物特异性,旨在为改良油料种子脂肪酸提供信息,将甘蓝型油菜A、C基因组的BnaA. FAE1和BnaC. FAE1分别在亚麻荠种子中表达。其转基因种子中,山嵛酸与芥酸含量的比值(C22∶0/C22∶1)分别为0. 18和0. 88,表明BnaA. FAE1对单不饱和脂肪酸亲和力较高,而BnaC. FAE1则对饱和脂肪酸亲和力较高,这种差异在各转基因世代表现稳定。通过分析T3转基因家系种子中酰基辅酶A(Acyl-Co As)的组成,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结论。但是在拟南芥中分别异源表达上述基因,并没有观察到类似的底物特异性差异。在甘蓝型油菜祖先种,白菜型油菜和甘蓝种子中调查其C22∶0/C22∶1比值,同样未发现其FAE1底物特异性存在差异。综上认为BnaA. FAE1和BnaC. FAE1在亚麻荠中存在底物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FAE1 异性 脂肪酸 亚麻荠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3种α1,2岩藻糖转移酶的底物特异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林蓓 齐藤真木子 岩森正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1-766,共6页
目的对比小鼠3种GDP岩藻糖O!半乳糖苷"112-岩藻糖转移酶("112-FT)的底物特异性。方法利用RT-PCR方法克隆小鼠3种"112-FT基因编码区MFUT-Ⅰ、MFUT-Ⅱ、MFUT-Ⅲ,测序后分别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cDNA3.1的多克隆位点,构建表达... 目的对比小鼠3种GDP岩藻糖O!半乳糖苷"112-岩藻糖转移酶("112-FT)的底物特异性。方法利用RT-PCR方法克隆小鼠3种"112-FT基因编码区MFUT-Ⅰ、MFUT-Ⅱ、MFUT-Ⅲ,测序后分别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cDNA3.1的多克隆位点,构建表达载体pcDNA3.1-MFUT-Ⅰ、pcDNA3.1-MFUT-Ⅱ及pcDNA3.1-MFUT-Ⅲ;采用磷酸钙法将其转染于COS-7细胞进行表达,通过检测3种酶对不同种底物特性比较酶的特异性。结果小鼠基因MFUT-Ⅰ、MFUT-Ⅱ、MFUT-Ⅲ分别与人类H基因(77%)、Se基因(79%)和Sec1基因(75%)具有序列同源性。MFUT-Ⅰ和MFUT-Ⅱ基因转染后的COS-7细胞均具有"112-FT活性1而MFUT-Ⅲ基因转染的COS-7细胞无此活性。MFUT-Ⅱ同时对底物缺乏唾液酸的神经节苷脂(GA1)及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存在活性1分别生成产物岩藻糖基化GA1(FGA1)及岩藻糖基化神经节苷脂GM1(FGM1)<而MFUT-Ⅰ仅对底物GA1存在活性。MFUT-Ⅱ对GA1的比活性约为MFUT-Ⅰ的80~90倍。MFUT-Ⅱ对GA1的比活性为GM1的10 ̄20倍。MFUT-Ⅱ不仅具有合成Ⅳ型H抗原FGA1及FGM1活性,同时具有对乳丁糖神经酰胺(Lc4Cer)及异乳丁糖神经酰胺(nLc4Cer)的活性,可合成Ⅰ型及Ⅱ型H抗原。结论MFUT-Ⅱ是小鼠的主要"112-FT,具有合成Ⅳ型H抗原FGA1及FGM1的功能;MFUT-I仅有合成Ⅳ型H抗原FGA1的功能;MFUT-Ⅲ无"112-FT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α1 2-岩藻糖转移酶 基因 糖脂 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HS1基因EPEP插入多态性检测 被引量:3
3
作者 董忠生 李素娟 +2 位作者 佘红纯 金湘东 魏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8-839,共2页
关键词 造血细胞特异性lyn底物1 系统性红斑狼疮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高甘油三酯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PAI-1活性变化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淑艳 李长贵 苗志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799-801,共3页
目的 探讨伴高甘油三酯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PAI-1) 活性变化及机制。方法 对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分别运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扩增技术测定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 发色底物法测定... 目的 探讨伴高甘油三酯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PAI-1) 活性变化及机制。方法 对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分别运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扩增技术测定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 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PAI-1活性。结果 (1) 伴高甘油三酯血症的2型糖尿病组患者血浆PAI-1活性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对照组(P<0. 001); (2) 伴高甘油三酯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不伴者的4G/4G、5G/5G基因型频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 .05); (3)血浆PAI-1活性与4G/5G基因多态性及空腹胰岛素存在显著相关性(P<0. 01); (4) 甘油三酯与PAI-1活性的相关性与基因类型有关, 4G/4G基因型者甘油三酯与PAI-1活性密切相关(r=0.42,P<0. 01), 4G/5G和5G/5G者相关性不明显(P>0 .05)。结论 糖尿病患者PAI-1活性升高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高甘油三酯和PAI-1活性的相关性与4G/5G基因多态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甘油三酯血症 2型糖尿病患者 活性变化 PAI-1活性 机制探讨 纤溶酶原激活抑制 4G/5G多态性 PCR扩增技术 等位基因异性 基因多态性 基因启动子区 患者血浆 发色 基因型频率 空腹胰岛素 相关性 基因类型 遗传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1,3-葡聚糖酶的结构与催化性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瑞 杨君 杨青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314-320,共7页
β-1,3-葡聚糖酶广泛存在于细菌、真菌、植物和无脊椎动物中,因来源的差异,β-1,3葡聚糖酶的生理功能多样,如参与植物生长发育、提高或诱导抗病性、提供菌体营养、调节真菌细胞壁稳定性和刚性、参与病毒释放和入侵等。酶的结构研究是探... β-1,3-葡聚糖酶广泛存在于细菌、真菌、植物和无脊椎动物中,因来源的差异,β-1,3葡聚糖酶的生理功能多样,如参与植物生长发育、提高或诱导抗病性、提供菌体营养、调节真菌细胞壁稳定性和刚性、参与病毒释放和入侵等。酶的结构研究是探索酶催化反应机理、挖掘酶催化特性以及酶理性设计改造的基础。本文对晶体结构研究最充分的GH16家族细菌β-1,3-葡聚糖酶的结构特征及催化机理进行综述,并通过与GH17家族植物来源β-1,3-葡聚糖酶的结构比较,揭示细菌β-1,3-葡聚糖酶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改造和利用该酶,实现其在植物保护、食品和制药等领域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 3-葡聚糖酶 晶体结构 催化机制 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优化策略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杜邦嗜热菌脂肪酶 被引量:1
6
作者 汪步青 陈洲 +4 位作者 王亚森 许向阳 高晓冬 藤田盛久 李子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5-131,共7页
杜邦嗜热菌脂肪酶(LIP1)是一种在洗涤行业、生物柴油制备、油脂改性等领域具有良好应用潜力的碱性脂肪酶,然而其天然产量极低,难以满足产业化需求。采用组合优化策略筛选出高效表达LIP1的毕赤酵母重组菌株。首先,构建毕赤酵母密码子偏... 杜邦嗜热菌脂肪酶(LIP1)是一种在洗涤行业、生物柴油制备、油脂改性等领域具有良好应用潜力的碱性脂肪酶,然而其天然产量极低,难以满足产业化需求。采用组合优化策略筛选出高效表达LIP1的毕赤酵母重组菌株。首先,构建毕赤酵母密码子偏好性优化的LIP1基因,通过高浓度G418抗性平板和BMMY-罗丹明B定性平板筛选出脂肪酶活性较高的重组菌株;其次,利用信号肽优化和分子伴侣共表达优化筛选得到一株高效表达的重组毕赤酵母菌株GS115/pPIC9K-Mss-SSA4-LIP1,采用碱滴定法测定其酶活,采用比色法测定其底物特异性。结果表明,经组合优化策略筛选出的菌株在摇瓶和5 L发酵罐中发酵最高分泌酶活分别达到1 136 U/mL和12 150 U/mL。底物特异性结果显示重组脂肪酶LIP1最适底物为C8链长的对硝基苯酚酯。综上所述,基于组合优化策略实现了LIP1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为未来LIP1的产业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邦嗜热菌脂肪酶(LIP1) 组合优化策略 毕赤酵母 高密度表达 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