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血”与“造血”的协同——中国农村扶贫模式的演进趋势 被引量:55
1
作者 谭贤楚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6-228,共3页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基于农村社会发展的客观差异和认识的深化,农村的扶贫模式及其实践由"输血"模式转向了"造血"模式。然而,实践却表明,单一实施这两种模式都具...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基于农村社会发展的客观差异和认识的深化,农村的扶贫模式及其实践由"输血"模式转向了"造血"模式。然而,实践却表明,单一实施这两种模式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应对农村社会及其贫困问题的新变化,"输血与造血的协同互动"模式是较好治理农村贫困问题的必然选择和趋势,并据此初步提出了"政府扶贫的主体责任、完善农村的社会救助及其保障体系、建立科学的农村贫困瞄准机制"等政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模式 造血模式 “输血造血互动”模式 政策含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变“造血”: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本新内生性发展路径研究
2
作者 卓越 刘春秀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76,共10页
新内生性发展对于推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绩效渐进式提升、推进乡村善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乡村全面振兴目标,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模式逐渐由外源式“输血”转向内生式“造血”模式。然而,政策依赖形成路径锁定、人力资本再生机制受阻、城乡... 新内生性发展对于推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绩效渐进式提升、推进乡村善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乡村全面振兴目标,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模式逐渐由外源式“输血”转向内生式“造血”模式。然而,政策依赖形成路径锁定、人力资本再生机制受阻、城乡流动存在制度壁垒和城乡间存在“数字鸿沟”等“输血”悖论制约着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发展。为克服这些悖论,可以从教育、产业、制度、技术等方面多维探索,构建分层分类培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协同发展、优化投资激励保障机制和突破人力资本发展瓶颈,实现农村人力资本的循环“造血”,持续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悖论 造血模式 乡村全面振兴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新内生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根本出路:“输血型”向“造血型”资助模式的转变 被引量:26
3
作者 梁军 何丽萍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年第4期129-131,共3页
从我国高校现行贫困生资助的现状出发,通过对"输血型"贫困生资助模式的弊端进行分析,认为该模式的核心是对贫困生进行直接的经济解困,忽略了对贫困生能力、心理上的解困,最后提出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根本出路是"输血型"... 从我国高校现行贫困生资助的现状出发,通过对"输血型"贫困生资助模式的弊端进行分析,认为该模式的核心是对贫困生进行直接的经济解困,忽略了对贫困生能力、心理上的解困,最后提出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根本出路是"输血型"向"造血型"资助模式的转变,以期更好地解决贫困生的资助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输血型”资助模式 造血型”资助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助力精准脱贫攻坚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飞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36,共6页
横向生态补偿,是精准扶贫脱贫模式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的重大理论创新。补偿主客体的确定,是横向生态补偿助力精准脱贫的核心问题。根据主客体的不同,横向生态补偿可分为流域、矿产资源开发、重点生态功能区... 横向生态补偿,是精准扶贫脱贫模式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的重大理论创新。补偿主客体的确定,是横向生态补偿助力精准脱贫的核心问题。根据主客体的不同,横向生态补偿可分为流域、矿产资源开发、重点生态功能区等三大类。目前,我国仅在少数地方试点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基于环境会计基本理论,三大类补偿的方式也应不同。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方式应以协商补偿为主,以水权交易、飞地产业园、贫困户就业安置等手段为辅;矿产资源开发横向生态补偿,应探索通过生态补偿费的方式使矿产资源受益的东部地区补偿相对贫困而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横向生态补偿,应探索利用排污权交易的方式,使享受生态品的"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补偿提供生态品的"限制开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脱贫攻坚 横向生态补偿 造血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