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致造血损伤及潜在治疗药物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钧栋 杨波 +8 位作者 陈浩然 王紫宁 陈熙勐 智鹏 张皓旻 迟小华 郭斌 王毅兴 卢学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47-956,共10页
目的分析预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所致造血损伤及潜在的治疗药物,为临床救治SARSCoV-2感染所致造血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筛选SARS-CoV-2感染相关的全基因组表达数据,使用R语言包对数据进行差异分析... 目的分析预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所致造血损伤及潜在的治疗药物,为临床救治SARSCoV-2感染所致造血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筛选SARS-CoV-2感染相关的全基因组表达数据,使用R语言包对数据进行差异分析以及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通过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数据库(STRING)在线分析网站进行蛋白互作(PPI)网络分析,筛选核心基因。应用自主研发的表观精准治疗预测平台(EpiMed)进行疾病、药物和关联靶基因分析。结果共筛选出差异基因222个,其中上调172个,下调50个。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与Ⅰ型干扰素反应、细胞周期调节、炎性细胞迁移、先天免疫反应、血液微粒和囊泡分泌、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等有关。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与病毒感染、心肌损伤、补体及凝血级联、细胞趋化、血小板活化、急性炎症、免疫反应、细胞信号转导等相关信号通路有关。PPI网络分析筛选得到STAT1、IL-6、IRF7、TNF、MX1、ISG15、IFIH1、IRF9、DDX58和GBP1等10个核心基因。EpiMed平台筛选出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药物包括冬凌草、西罗莫司、糖皮质激素、鱼腥草、何首乌、赤芍、维甲酸、甘草、环孢素A、氟伐他汀等。结论SARS-CoV-2感染可通过改变一系列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造血系统,据此筛选出的潜在治疗药物可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造血损伤 药物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氟尿嘧啶诱导的造血损伤中骨髓基质重建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
2
作者 赵路 吴坤 +7 位作者 宁金玲 王婷 沈莹 胡雅彬 邵联波 李园园 王宜强 沈若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48-851,共4页
目的:探究胞外基质重建相关基因在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诱导的造血损伤重建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C57BL/6小鼠腹腔注射5-FU(200 mg/kg)建立造血损伤模型。注射后3、6、9、15、21、27 d常规检测外周血象;在相同时间点用TR... 目的:探究胞外基质重建相关基因在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诱导的造血损伤重建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C57BL/6小鼠腹腔注射5-FU(200 mg/kg)建立造血损伤模型。注射后3、6、9、15、21、27 d常规检测外周血象;在相同时间点用TRIzol法提取骨髓总RNA,反转录后以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检测胞外基质重建相关基因的mRNA水平,包括细胞外基质(ECM-1)、明胶酶(MMP-2)、基质降解素(MMP-3)、胶原酶(MMP-13)、组织金属酶抑制剂(TIMP-1)基因。结果:小鼠经5-FU注射后外周血出现典型的造血损伤与修复过程,且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损伤修复的动态不同;RT-q PCR显示在5-FU损伤期骨髓胞外基质重建相关基因的表达均显著上调,MMP-2在注射5-FU后第3天时表达最高,MMP-3、MMP-13、TIMP-1、ECM-1在第6天表达最高;MMP-3在骨髓中表达较低,但损伤后上升幅度最大。结论:在5-FU建立的骨髓造血损伤模型中,胞外基质重建相关基因可能参与造血损伤和随后骨髓基质的重构过程,且不同基因发挥的时段和作用对象不同,但彼此协同为造血损坏后重建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造血损伤 细胞外基质 MMP TIM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132对小鼠电离辐射造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学东 张肇和 +1 位作者 邢献志 罗荣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164-164,共1页
体外试验中,Ge-132对正常及注射环磷酰胺后小鼠骨髓CFU-GM产率均有促进作用,本文观察了Ge-132在体内试验中对辐射所致造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BAL B/C小鼠由第一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雌雄各半,体重20±2g,8~12周龄,照射源为直... 体外试验中,Ge-132对正常及注射环磷酰胺后小鼠骨髓CFU-GM产率均有促进作用,本文观察了Ge-132在体内试验中对辐射所致造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BAL B/C小鼠由第一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雌雄各半,体重20±2g,8~12周龄,照射源为直线加速器,剂量率为0.896Gy/min,总剂量为5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损伤 骨髓 造血功能损伤 锗132 CFU G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6基因敲除对辐射诱导小鼠造血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4
作者 戴洋洋 邢爽 +6 位作者 栾皓 杨锦坤 乔子肢 张雪文 熊国林 申星 余祖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55-1261,共7页
目的:研究白介素⁃6(IL⁃6)基因敲除对辐射诱导小鼠造血损伤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观察比较^(60)Coγ射线照射前后IL⁃6基因敲除(IL⁃6^(-/-))和野生型(IL⁃6^(+/+))小鼠的外周血象、骨髓中造血干/祖细胞含量、血清IL⁃6和G⁃CSF表达水平,... 目的:研究白介素⁃6(IL⁃6)基因敲除对辐射诱导小鼠造血损伤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观察比较^(60)Coγ射线照射前后IL⁃6基因敲除(IL⁃6^(-/-))和野生型(IL⁃6^(+/+))小鼠的外周血象、骨髓中造血干/祖细胞含量、血清IL⁃6和G⁃CSF表达水平,分析经8.0 Gyγ射线照射后IL⁃6^(+/+)和IL⁃6^(-/-)小鼠30 d存活率。结果:IL⁃6^(+/+)小鼠血清中IL⁃6水平[(98.95±3.85)pg/ml]明显高于IL⁃6^(-/-)小鼠[(18.36±5.61)pg/ml](P<0.001)。照射前成年IL⁃6^(-/-)与IL⁃6^(+/+)小鼠外周血象、血清G⁃CSF水平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8.0 Gyγ射线照射后6 h,IL⁃6^(-/-)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数和血清G⁃CSF水平较IL⁃6^(+/+)小鼠显著下降(P<0.001);8.0 Gyγ射线照射后30 d,IL⁃6^(+/+)和IL⁃6^(-/-)小鼠存活率分别为62.5%和12.5%,死亡鼠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16.0±1.0和10.6±5.3 d。6.5 Gyγ射线照射后14 d,IL⁃6^(+/+)和IL⁃6^(-/-)小鼠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分别为每根股骨(10.0±1.2)×10^(6)和(8.3±2.2)×10^(6)(P>0.05);与IL⁃6^(+/+)小鼠比较,IL⁃6^(-/-)小鼠骨髓中Lin-Sca⁃1-c⁃kit+(LK)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但Lin-Sca⁃1+c⁃kit+(LSK)比例显著下降(P<0.05)。结论:IL⁃6对小鼠造血辐射损伤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IL⁃6基因缺失抑制辐射诱导的内源性G⁃CSF水平升高,加重电离辐射引起的小鼠造血干细胞损伤和外周血成熟血细胞的减少,导致致死剂量照射小鼠存活时间缩短、存活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6 电离辐射 急性放射病 骨髓抑制 造血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IL-6和IL-3联合促进灵长类动物由化疗导致的造血损伤恢复的效应观察
5
作者 蔡荣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4-14,共1页
肿瘤患者放、化疗后严重的毒副作用是造血功能受到严重抑制,以致外周血循环细胞数量减少。这样临床医生不得不降低化疗药物及放射线剂量,因而影响丁对肿瘤的疗效。重组人细胞因子,例如GM—CSF,G—CSF等可以减少肿瘤患者放、化疗导... 肿瘤患者放、化疗后严重的毒副作用是造血功能受到严重抑制,以致外周血循环细胞数量减少。这样临床医生不得不降低化疗药物及放射线剂量,因而影响丁对肿瘤的疗效。重组人细胞因子,例如GM—CSF,G—CSF等可以减少肿瘤患者放、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但不能改善血小扳减少。最近研究发现IL-6能刺擞骨髓粒细胞和臣核细胞造血祖细胞增殖,使外周血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上升。IL-3不仅是多克隆细胞刺激因子,而且是单细胞克隆刺激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IL-6 IL-3 灵长类动物 化疗 造血损伤 肿瘤 治疗4
全文增补中
γ射线照射与环磷酰胺对骨髓造血系统损伤效应的比较研究——Ⅰ.放射与CTX对小鼠粒、巨噬系造血损伤的研究
6
作者 李惠平 汪有蕃 +1 位作者 克晓燕 贾廷珍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39-140,共2页
本文观察了5Gy^(60)Coγ,射线急性照射和不同剂量环磷酰胺(CTX)对小鼠粒、巨噬系造血祖细胞的损伤特点,发现CFU-GM是观察造血损伤修复能力的最敏感指标;CTX有很强的拟放射线的特性,在本文所用的剂量范围内,其对粒系的损伤比放射所致的... 本文观察了5Gy^(60)Coγ,射线急性照射和不同剂量环磷酰胺(CTX)对小鼠粒、巨噬系造血祖细胞的损伤特点,发现CFU-GM是观察造血损伤修复能力的最敏感指标;CTX有很强的拟放射线的特性,在本文所用的剂量范围内,其对粒系的损伤比放射所致的损伤持续时间短、恢复快,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实验还表明,追踪观察白细胞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反应骨髓的造血恢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 环磷酰胺 造血系统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茶提取液对电离辐射损伤造血系统的防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志允 勾文峰 +3 位作者 郭江红 许飞飞 李祎亮 侯文彬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91,共10页
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和总抗氧化能力检测(ABTS)两种方法体外检测藤茶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然后进行生存率实验,将4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照射组、照射+藤茶提取液低、中、高剂量组(0.8 g/kg、1.6 g/kg、2.4 g/kg)... 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和总抗氧化能力检测(ABTS)两种方法体外检测藤茶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然后进行生存率实验,将4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照射组、照射+藤茶提取液低、中、高剂量组(0.8 g/kg、1.6 g/kg、2.4 g/kg),所有小鼠均进行致死剂量7.2 Gy照射,检测藤茶提取液对照射后小鼠的生存影响;随后在电离辐射损伤造血系统实验中将5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照射组、照射+藤茶提取液低、中、高剂量组,经4 Gy全身照射后,观察藤茶提取液对电离辐射后小鼠脏器指数、造血指标等的影响,并测定肝脏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谷胱甘肽(GSH)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藤茶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4.35%,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93.14%,能够提高7.2 Gy照射下小鼠的生存率(照射组生存率为30%,低剂量组生存率为100%,中剂量组生存率为90%,高剂量组生存率为90%),并改善4 Gy全身照射所导致造血系统损伤小鼠的脏器指数和造血指标,还能升高照射小鼠肝脏中T-SOD活力以及GSH的含量。藤茶提取液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能提高电离辐射后小鼠的生存率,并改善其引起的造血系统损伤,有望成为电离辐射导致造血系统损伤的中药防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提取液 抗氧化能力 造血损伤 电离辐射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大力对^(60)Coγ射线致小鼠造血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晓白 王晓平 +1 位作者 赵仕花 韦舒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52-1856,共5页
目的探讨牛大力对60Coγ射线致造血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小鼠分为阴性对照组、辐射模型组、牛大力低[5 g/(kg.d)]、中[10 g/(kg.d)]、高[20 g/(kg.d)]剂量组。除阴性对照组外,用5 Gy的60Coγ射线对各组小鼠进行一次性全身均匀... 目的探讨牛大力对60Coγ射线致造血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小鼠分为阴性对照组、辐射模型组、牛大力低[5 g/(kg.d)]、中[10 g/(kg.d)]、高[20 g/(kg.d)]剂量组。除阴性对照组外,用5 Gy的60Coγ射线对各组小鼠进行一次性全身均匀照射以建立辐射损伤模型。牛大力组小鼠在照射前4 d及照射后10 d,以相应剂量的牛大力煎煮液连续灌胃14 d,最后一次灌胃24 h后取血并处死小鼠,检测各组小鼠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小板数、淋巴细胞数,计算脾指数和胸腺指数,通过彗星试验检测小鼠脾、骨髓细胞的DNA损伤。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辐射模型组、牛大力各剂量组小鼠的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小板数、淋巴细胞数、胸腺指数、脾指数明显减少(P<0.01或P<0.05),脾、骨髓细胞的尾部DNA百分率和尾矩明显增大(P<0.01);但与辐射模型组比,牛大力剂量组小鼠的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小板数、淋巴细胞数、胸腺指数、脾指数明显增加(P<0.01或P<0.05),脾、骨髓细胞的尾部DNA百分率和尾矩明显减少,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牛大力对60Coγ射线致小鼠造血系统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和保护作用,但不能完全拮抗造血系统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大力 60Coγ射线 造血系统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抑制在射线损伤造血功能中的作用
9
作者 邹仲敏 罗成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6-136,141,共2页
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抑制在射线损伤造血功能中的作用Theroleofapoptosisandcelproliferationsuppresioninradio┐inducedhematopoieticdysfuncti... 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抑制在射线损伤造血功能中的作用Theroleofapoptosisandcelproliferationsuppresioninradio┐inducedhematopoieticdysfunction邹仲敏罗成基(第三军医大学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 造血功能损伤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2.3Gy中子γ射线混合照射比格犬存活和造血重建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明 余祖胤 +11 位作者 邢爽 欧红玲 熊国林 谢玲 赵燕芳 韩阿如娜 善亚君 柳晓兰 赵振虎 王欣茹 从玉文 罗庆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991-998,共8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大剂量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中子-γ射线混合照射比格犬的治疗作用。13只比格犬用90%裂变中子(n∶γ=10.6∶1)单侧一次照射2.3 Gy。实验分为照射对照(n=4)、对症治疗(n=5)和rhG-CSF治疗(n=4)3组。rhG-CSF... 本研究旨在观察大剂量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中子-γ射线混合照射比格犬的治疗作用。13只比格犬用90%裂变中子(n∶γ=10.6∶1)单侧一次照射2.3 Gy。实验分为照射对照(n=4)、对症治疗(n=5)和rhG-CSF治疗(n=4)3组。rhG-CSF治疗组照射后0.5和24小时2次皮下注射rhG-CSF 200μg/kg。结果表明,2.3 Gy 90%裂变中子照射可致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照射后50天3组动物分别活存1/4、3/5和4/4;rhG-CSF给药可使动物存活率由对症治疗组的60%提高至100%。与对症治疗组比较,照射后24小时内2次给予rhG-CSF可缩短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提高中性粒细胞最低值,并促进其恢复。rhG-CSF治疗组照射后3天外周血有核细胞形成集落数量(CFU-GM、CFU-E和BFU-E)明显增加,为对症治疗组的2-5倍。照射后50天,胸骨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显示,rhG-CSF治疗动物造血全部恢复正常,而对症治疗组动物仍然存在造血细胞数量严重减少。结论:照射后早期大剂量rhG-CSF 2次皮下注射联合对症治疗可明显促进2.3 Gy裂变中子-γ射线混合照射比格犬造血功能恢复,提高其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裂变中子 γ ray 造血损伤 重度急性放射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2对辐射损伤小鼠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利 翟瑞仁 +2 位作者 逄朝霞 张超 余长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27-1031,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组鼠白介素12(rmIL-12)对辐射损伤小鼠的防护作用。56只雄性BALB/c小鼠均给予60Coγ线6.0 Gy一次全身照射,然后随机分为照射对照组rmIL-12治疗组和重组鼠血小板生成素(rmTPO)治疗组。rmIL-12治疗组小鼠于照射前24 h腹... 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组鼠白介素12(rmIL-12)对辐射损伤小鼠的防护作用。56只雄性BALB/c小鼠均给予60Coγ线6.0 Gy一次全身照射,然后随机分为照射对照组rmIL-12治疗组和重组鼠血小板生成素(rmTPO)治疗组。rmIL-12治疗组小鼠于照射前24 h腹腔注射rmIL-12(分为5、20μg/kg 2个剂量组),rmTPO治疗组于照射后30 min和24 h分别皮下注射rmTPO 15μg/kg,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无菌PBS。每日2次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每3d检测1次外周血细胞数,分别于照射后14和28 d收集骨髓细胞进行集落培养。结果表明,rmIL-12治疗组小鼠一般情况较对照组改善,外周血血小板(Plt)下降速度慢于对照组,Plt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11 d∶14 d),且Plt最低值明显高于对照组(15.9%∶8.1%,18.2%∶8.1%,P<0.01);rmIL-12治疗组白细胞(WBC)恢复速度快于对照组;rmIL-12 5μg/kg组与rmTPO组WBC、Plt恢复速度相当,20μg/kg组的WBC、Plt恢复速度快于5μg/kg组及rmTPO组(P>0.05)。骨髓有核细胞集落培养显示,照射后14和28 d rmIL-12治疗组CFU-Mix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rmTPO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28 d rmIL-12 5μg/kg组和rmTPO组CFU-GM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低于20μg/kg组(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mIL-12对辐射损伤小鼠具有明显的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 血小板生成素 辐射损伤 造血损伤 辐射防护 Γ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辅助大剂量化疗后造血功能恢复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明徽 陶群 +4 位作者 于益芝 弭静 赵勇 黄欣 曹雪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59-263,共5页
为研究基因治疗在造血功能损伤后恢复中的应用,本课题以携带小鼠IL-3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骨髓基质细胞,对大剂量化疗后的小鼠进行脾内移植观察造血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缺陷型腺病毒载体能有效地转染小鼠原代骨髓基... 为研究基因治疗在造血功能损伤后恢复中的应用,本课题以携带小鼠IL-3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骨髓基质细胞,对大剂量化疗后的小鼠进行脾内移植观察造血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缺陷型腺病毒载体能有效地转染小鼠原代骨髓基质细胞,转染效率在80%以上(MOI=10);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分泌IL-3的水平可达110U/ml/10~6细胞/24小时;在大剂量环磷酰胺治疗后脾内移植IL-3基因修饰的基质细胞能有效地升高实验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病理检测发现IL-3基因修饰的基质细胞治疗组小鼠脾脏和骨髓中细胞增生较其它组明显活跃;经IL-3基因修饰的基质细胞治疗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对ConA反应明显增强.结果提示IL-3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体内移植对大剂量化疗后机体造血与免疫功能的恢复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染 骨髓基质细胞 造血功能损伤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总皂苷对放射所致骨髓造血细胞衰老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龙轩 官涛 +4 位作者 李春莉 左国伟 姜蓉 闫玲玲 王建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278-2282,共5页
目的探讨人参总皂苷(total saponins of panax ginseng,TSPG)抗放射(6.5 Gy)所致骨髓造血细胞损伤衰老的作用。方法 40只雄性C57BL/6小鼠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放射(irradiation,IR)组、IR+T50(TSPG 50 mg/kg)组、IR+T200(TSPG 200... 目的探讨人参总皂苷(total saponins of panax ginseng,TSPG)抗放射(6.5 Gy)所致骨髓造血细胞损伤衰老的作用。方法 40只雄性C57BL/6小鼠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放射(irradiation,IR)组、IR+T50(TSPG 50 mg/kg)组、IR+T200(TSPG 200 mg/kg)组。先给药3 d,然后照射,照射后继续给药7 d,检测外周血的变化情况,计数各组骨髓单个核细胞数、骨髓造血细胞集落生成单位(CFU)的数量,观察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周期变化;回收CFU细胞进行β-半乳糖苷酶衰老(SA-β-gal)染色和细胞免疫荧光分析p16Ink4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IR组比较,给药处理后,IR+T200组的白细胞数增加至(2.19±0.87)(P<0.05),但各组之间红细胞与血小板均无明显变化(P>0.05);IR+T200组的单个核细胞数及集落个数均明显增加(P<0.05);骨髓造血细胞周期G1期细胞比例随药物浓度增加有减少的趋势;SA-β-gal染色和p16Ink4a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均显示,IR+T200组的CFU中细胞阳性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合适剂量的TSPG(200 mg/kg)对放射引起的造血细胞损伤衰老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 造血细胞损伤与衰老 人参总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BMP-2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造血恢复的促进作用
14
作者 高巧艳 王靖 +2 位作者 邢万里 戴凯 刘昌胜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47,共6页
探究了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对再障小鼠的治疗作用。采用5-FU联合白消安建立小鼠再障模型,通过干预rhBMP-2进行治疗。考察了各实验组小鼠白细胞数、骨髓单核细胞数、体重、存活率、脾系数、粒系-巨系细胞集落(CFU-GM)数以及... 探究了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对再障小鼠的治疗作用。采用5-FU联合白消安建立小鼠再障模型,通过干预rhBMP-2进行治疗。考察了各实验组小鼠白细胞数、骨髓单核细胞数、体重、存活率、脾系数、粒系-巨系细胞集落(CFU-GM)数以及骨髓单核细胞中CD34+细胞比例,进行股骨、脾脏HE切片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再障对照组,rhBMP-2治疗组小鼠的白细胞数、存活率、CFU-GM集落数及骨髓单核细胞数显著提高,并且骨髓单核细胞中的CD34+细胞含量也提高,显著改善脾脏功能和缓解骨髓抑制,证实rhBMP-2能够促进再障小鼠造血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损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2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应用对急性放射病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利 翟瑞仁 +2 位作者 逄朝霞 张超 余长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95-999,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重组鼠白介素12(rmIL-12)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应用对γ射线急性放射病小鼠的治疗作用。56只BALB/c小鼠给予60Coγ射线6.0 Gy一次全身照射,然后随机分为照射对照、rmIL-12治疗、G-CSF治疗和rmIL-12+G-CSF治疗... 本研究旨在探究重组鼠白介素12(rmIL-12)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应用对γ射线急性放射病小鼠的治疗作用。56只BALB/c小鼠给予60Coγ射线6.0 Gy一次全身照射,然后随机分为照射对照、rmIL-12治疗、G-CSF治疗和rmIL-12+G-CSF治疗4组。rmIL-12治疗组小鼠于照射后1 h及此后每3 d 1次腹腔注射rmIL-12 20μg/kg,共5次;G-CSF治疗组小鼠于照射后2 h开始每天1次皮下注射G-CSF 100μg/kg,共14 d;联合治疗组给予rmIL-12+G-CSF治疗,方法同上。每天2次观察小鼠一般情况,3 d检测1次外周血细胞数,分别于照射后14 d和28d收集骨髓细胞进行集落培养。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WBC)数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7 dvs 11 d),恢复速度与G-CSF治疗组相当,血小板(Plt)数开始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11 d vs 14 d),且Plt最低值明显高于对照组(16.5%vs 8.1%,P<0.01),恢复速度与rmIL-12治疗组相当。照射后14和28 d骨髓有核细胞集落培养结果提示,联合治疗组CFU-GM、CFU-Mix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mIL-12与G-CSF联合应用可明显促进急性放射病小鼠造血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2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急性放射病 造血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