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早期造血功能重建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69
1
作者 刘晓 武正炎 范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4期281-284,共4页
目的 研究中药黄芪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早期造血功能重建有无促进作用。方法 以致死量辐照并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 BAL B/ c小鼠为模型 ,移植后给予黄芪注射液 10 g/ kg或 2 0 g/ kg腹腔注射 ,或粒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 ( G-... 目的 研究中药黄芪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早期造血功能重建有无促进作用。方法 以致死量辐照并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 BAL B/ c小鼠为模型 ,移植后给予黄芪注射液 10 g/ kg或 2 0 g/ kg腹腔注射 ,或粒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 ( G- CSF,商品名 :惠尔血 ) 2 0 0μg/ kg皮下注射 ,连续 15天 ,观察 4周内外周血常规的恢复情况 ,并对骨髓造血微环境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黄芪组、惠尔血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恢复均快于对照组 ,但黄芪组慢于惠尔血组 ,血小板的恢复各组间无显著差异 ,两个黄芪剂量组间无显著差异 ;电镜检查发现黄芪组小鼠骨髓内皮细胞、网状细胞的损伤轻于对照组和惠尔血组 ,内皮细胞、网状细胞与造血原始细胞间的接触也较对照组和惠尔血组紧密。结论 黄芪能促进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早期白细胞的重建 ,其机理可能是通过保护和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 ,改善骨髓基质细胞与造血干细胞间的接触 ,并促进 G- CSF等内源性细胞因子的分泌 ,从而促进干细胞的增殖 ,而惠尔血则直接作用于干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功能重建 G-CSF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多糖促进骨髓移植小鼠造血功能重建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牛雪芳 廖奎 +6 位作者 汪子铃 侯吉颖 曾娣 肖含先之 杜坤航 王璐 王亚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621-1628,共8页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s,ASP)对接受供体骨髓细胞移植后受体小鼠的造血功能重建及其初步机制。方法取10只20~25 g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供体小鼠,提取其骨髓细胞;将30只8~10周龄同系受体雌性小鼠经8.0 Gy的...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s,ASP)对接受供体骨髓细胞移植后受体小鼠的造血功能重建及其初步机制。方法取10只20~25 g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供体小鼠,提取其骨髓细胞;将30只8~10周龄同系受体雌性小鼠经8.0 Gy的X射线(一次性致死剂量)全身辐射后,将供体小鼠的骨髓细胞通过尾静脉输入受体小鼠体内来构建小鼠骨髓移植模型,随后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受体小鼠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Ctrl组):受体小鼠辐射后不移植骨髓细胞;骨髓移植组(BMT组):受体小鼠辐射后移植骨髓细胞(5×10^(6)个/只);骨髓移植+当归多糖组(TASP组):辐射剂量与移植骨髓细胞数同骨髓移植组,同时给受体小鼠腹腔注ASP(100 mg/kg×9 d)。期间动态测量受体小鼠体质量变化。移植骨髓细胞后第9天,PCR方法鉴定受体鼠脾集落细胞和骨髓细胞的Y染色体基因。采集受体小鼠眼眶血,检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数量。取受体小鼠股骨,计数每只股骨有核细胞数,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细胞周期。培养受体鼠骨髓基质细胞,观察基质细胞贴壁情况,EDU法检测骨髓基质细胞增殖能力,并计数成纤维细胞集落生成单位(CFU-F)。ELISA法检测受体鼠血清和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相关造血因子含量。结果对照组小鼠7 d内全部死亡,BMT组与TASP组小鼠全部存活。两个移植组的小鼠体质量5~6 d降至最低后开始恢复,TASP组恢复更快(P<0.05)。在雌性受体小鼠脾集落细胞和骨髓造血细胞中检测到Y染色体基因。TASP组小鼠外周血WBC、RBC、HGB数量与每只股骨有核细胞数均显著高于BMT组(P<0.05;P<0.01),且骨髓细胞G_(0)/G_(1)期细胞比例下降,S期和G_(2)/M期细胞比例增高(P<0.05)。TASP组受体小鼠的骨髓基质细胞贴壁数量、增殖能力和形成CFU-F集落数量也明显高于BMT组(P<0.05),且小鼠血清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3(IL-3)以及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GM-CSF和干细胞因子(SCF)含量显著增高(P<0.05)。结论ASP可促进移植骨髓细胞在受体小鼠体内造血功能的重建,其初步机制可能与改善造血微环境和促进造血因子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骨髓移植 造血功能重建 造血微环境 造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造血重建及血细胞形态观察1例
3
作者 林静华 吴映娥 +3 位作者 焦晓阳 蔡应木 黄美俊 周昭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1期1242-1243,共2页
关键词 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 造血功能重建 血细胞形态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5例护理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爱民 蔡林 付秀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9年第2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护理。方法5例患者在100级层流病房内全环境保护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在治疗期间进行一系列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直到造血功能重建、植活稳定后迁出层流室。结果5例患者移植期间无明显发热...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护理。方法5例患者在100级层流病房内全环境保护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在治疗期间进行一系列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直到造血功能重建、植活稳定后迁出层流室。结果5例患者移植期间无明显发热、出血、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造血功能顺利重建。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的护理工作对移植的成功具有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护理 治疗期间 造血功能重建 严重并发症 病情观察 关键作用 结论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曹聪 董英海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278-281,共4页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由于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骨、软骨、肌肉、肌腱、神经、脂肪、支持造血的骨髓基质及肺、脾、胸腺等组织的基质等,而且MSCs是良好的基因治疗载体,因此备受关注.然而,外周血中...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由于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骨、软骨、肌肉、肌腱、神经、脂肪、支持造血的骨髓基质及肺、脾、胸腺等组织的基质等,而且MSCs是良好的基因治疗载体,因此备受关注.然而,外周血中的MSCs研究较少,远没有外周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和骨髓中的MSCs研究深入,故本文就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间充质干细胞 研究进展 造血功能重建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