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7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造纸工业碳中和技术与路径”专刊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焕彬 满奕 王玉涛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17-I0018,共2页
造纸行业兼具“原料可汇碳、产品可固碳”绿色属性与能源密集型特点,既是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突破口。以往关于造纸行业碳中和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一技术或局部环节,缺乏用大系统思维对全产业链多尺度优化进行系统性探... 造纸行业兼具“原料可汇碳、产品可固碳”绿色属性与能源密集型特点,既是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突破口。以往关于造纸行业碳中和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一技术或局部环节,缺乏用大系统思维对全产业链多尺度优化进行系统性探讨。同时,针对不同企业特点的减碳方案及其经济性、可持续性的评价方法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导致研究成果的普适性和可推广性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产业链 造纸工业 造纸行业 碳中和 多尺度优化 碳排放 统一标准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AI技术推动造纸工业节能减碳:基于大系统思维的探讨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焕彬 李继庚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造纸工业作为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业,面临着日益严格的碳减排压力和环保要求。而工业AI技术则为低碳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本文以造纸工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大系统思维和“数实融合闭环系统”的理念,探讨工业AI技术在碳减排中的应用,从... 造纸工业作为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业,面临着日益严格的碳减排压力和环保要求。而工业AI技术则为低碳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本文以造纸工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大系统思维和“数实融合闭环系统”的理念,探讨工业AI技术在碳减排中的应用,从数据价值化、工艺AI技术到大系统思维的实践,分析其对生产效率、资源利用和碳排放的影响。分析表明大系统思维和工业AI技术的结合,可显著提升造纸工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助力造纸工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工业 工业AI技术 碳减排 大系统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法烟草薄片天然多糖助留剂研究进展
3
作者 姚建武 李盼 +7 位作者 王晚霞 高颂 童宇星 魏烁果 李丹 王凯悦 黄民慧 杨楠 《中国造纸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40,共10页
造纸法烟草薄片原料中含有大量的细小纤维、碎片和矿物填料,其易在加工过程中流失,使得原材料消耗和水处理负荷增加,影响烟草薄片品质。天然多糖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可生物降解,可以用作烟草薄片的助留剂。本文综述了天然多糖助留剂在... 造纸法烟草薄片原料中含有大量的细小纤维、碎片和矿物填料,其易在加工过程中流失,使得原材料消耗和水处理负荷增加,影响烟草薄片品质。天然多糖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可生物降解,可以用作烟草薄片的助留剂。本文综述了天然多糖助留剂在烟草薄片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单元、双元及多元助留体系,并从微观结构出发,总结了天然多糖助留剂发挥作用的机理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薄片 造纸 助留剂 天然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视域下传统手工造纸工艺的活态传承
4
作者 董海斌 潘子墨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I0031-I0032,共2页
中国传统手工造纸技艺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历代古人的智慧和经验积累发展起来的。传统手工造纸技艺促进了知识的传承和保存,对社会发展和文化演变起到了积极作用。从非遗的角度去传承传统手工造纸技艺,是传统技术技艺的传承更是... 中国传统手工造纸技艺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历代古人的智慧和经验积累发展起来的。传统手工造纸技艺促进了知识的传承和保存,对社会发展和文化演变起到了积极作用。从非遗的角度去传承传统手工造纸技艺,是传统技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艺术的传承。本文从非遗保护视角分析传统手工造纸技艺活态传承方法,以期为传统手工造纸技艺的活态传承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艺传承 活态传承 传统手工造纸 文化艺术 非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产业转型升级能力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
5
作者 魏文光 黄鹏 +3 位作者 陈梓康 万兵 缪艳芬 刘鸿斌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4-180,共7页
本课题探讨了造纸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提出了“产业转型升级能力”的概念,构建出升级能力的评价模型。该模型使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权重分配和综合评价。以华泰集团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华泰集团2019—2022年的相关数... 本课题探讨了造纸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提出了“产业转型升级能力”的概念,构建出升级能力的评价模型。该模型使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权重分配和综合评价。以华泰集团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华泰集团2019—2022年的相关数据结合评价模型进行评估(综合评分依次为0.254、0.359、0.560、0.745),显示出华泰集团的转型升级能力逐年提升,尤其在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生产过程数据打通和远程协同控制方面表现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产业 转型升级 评价模型 自动化与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造纸》2024年发表论文述评
6
作者 董凤霞 吕子露 +8 位作者 罗敏 魏琳珊 杨苗秀 宋佳翼 蔡慧 刘振华 陈丽卿 张景雯 黄举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1-178,共8页
2024年,《中国造纸》期刊紧跟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发展,全年发表论文276篇,出版2期行业热点专刊,累计发布高质量微信公众号推文170余次,不断推动期刊融合出版。本文主要对《中国造纸》2024年投稿及发表论文进行分类与统计,并对《中国造纸... 2024年,《中国造纸》期刊紧跟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发展,全年发表论文276篇,出版2期行业热点专刊,累计发布高质量微信公众号推文170余次,不断推动期刊融合出版。本文主要对《中国造纸》2024年投稿及发表论文进行分类与统计,并对《中国造纸》2024年刊发的各领域论文、《中国造纸》2024年度优秀论文进行了介绍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造纸 造纸行业 优秀论文 专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造纸杂志社2025年征订启事
7
《中国造纸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发行部:(010)64778173;广告部:(010)64778166/8168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启阳路4号院中轻大厦607室;邮政编码:100102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造纸学报》期刊《中国造纸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造纸学会主办、中国制浆造... 发行部:(010)64778173;广告部:(010)64778166/8168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启阳路4号院中轻大厦607室;邮政编码:100102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造纸学报》期刊《中国造纸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造纸学会主办、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6年。期刊扎根制浆造纸学科,并不断与林产化学、材料学、环境学等学科交叉、融合,主要刊登制浆造纸及生物质专业研究论文及综合性学术评述,反映我国造纸工业及相关的生物质资源领域在造纸纤维原料分析及利用、制浆造纸工艺技术、纸基功能材料、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清洁分离及高值化利用、纳米纤维素制备与应用、木质纤维基复合材料、废液综合利用及污染控制、节能减排技术及装备、造纸工艺和质量控制自动化等方面的前沿进展和创新成果,是一本理论性强、学术水平高的学术性期刊。固定栏目有:研究论文与综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基功能材料 制浆造纸工艺 中国造纸学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桂黔非遗构树皮造纸技术工艺比较分析与活化传承策略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军 雷明 +5 位作者 周在峰 陶章 兰青叶 庞梓新 陈婷 蔡玉结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0-180,共11页
滇桂黔三省(区)非遗构树皮造纸技术工艺保留了传统古法手工造纸工艺。现代造纸技术及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传统古法手工造纸技术工艺面临传承人老龄化、传统技术工艺流程更改、资源匮乏、市场低迷与经费短缺等困境与挑战。本研究通过对滇... 滇桂黔三省(区)非遗构树皮造纸技术工艺保留了传统古法手工造纸工艺。现代造纸技术及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传统古法手工造纸技术工艺面临传承人老龄化、传统技术工艺流程更改、资源匮乏、市场低迷与经费短缺等困境与挑战。本研究通过对滇桂黔三省(区)传统构树皮造纸技术工艺的比较分析,根据构树原料特点,结合构树皮纸的实际使用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提出了加强教育与培养青年传承人、建立研究团队、还原非遗构树皮造纸工艺、活态数据库档案建设等非遗技术工艺复现的活态保护策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资源保障、环保工艺改造、非遗产品创新研发、文旅思维创新、非遗与新媒体融合推介、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市场开拓与创新活化传承策略,为非遗技术工艺保护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技术工艺 构树皮造纸 活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效率SBM-ML模型的5个造纸大国生态效率测算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沙沙 乔元波 +1 位作者 谢运生 邓蕙菁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6,共12页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造纸行业资源环境利用效率亟待提升,本研究基于2010—2019年美国、中国、日本、巴西和加拿大5个造纸大国的面板数据,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造纸行业的生态效率,选用Malmquist-Luenberger(ML)指...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造纸行业资源环境利用效率亟待提升,本研究基于2010—2019年美国、中国、日本、巴西和加拿大5个造纸大国的面板数据,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造纸行业的生态效率,选用Malmquist-Luenberger(ML)指数模型探索其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国家造纸行业生态效率差异大且各具不同演变特征:美国、日本、巴西、加拿大、中国造纸行业的生态效率10年均值分别为0.9327、0.8951、0.7541、0.4853、0.3462。美国造纸行业生态效率呈现波动上升的“W”型变化态势;中国造纸行业生态效率呈现逐年递增的变化态势;日本和巴西的造纸行业生态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变化态势;加拿大造纸行业生态效率呈现先下降后平稳变化态势。各国家造纸行业生态效率变化受到效率改进和技术进步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美国、日本、巴西和加拿大4个国家造纸行业生态效率的ML指数受技术进步(TC)指数的影响更大,中国则受到效率改进(EC)指数的影响更大。表明资源利用和管理极大地影响着生态效率的高低,同时政策和市场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且可持续的。最后从技术革新、资源利用管理以及污染物防控等方面提出了造纸行业的未来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行业 生态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 非期望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造纸》杂志
10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0-200,共1页
《中国造纸》是我国造纸行业的权威学术期刊,由中国造纸学会、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中国造纸杂志社编辑出版;期刊办刊历史悠久,前身为《造纸技术通讯》,创刊于1956年;1982年改版为《中国造纸》。自创刊以来,《中国造纸... 《中国造纸》是我国造纸行业的权威学术期刊,由中国造纸学会、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中国造纸杂志社编辑出版;期刊办刊历史悠久,前身为《造纸技术通讯》,创刊于1956年;1982年改版为《中国造纸》。自创刊以来,《中国造纸》一贯秉承科学、创新的办刊宗旨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致力于服务我国造纸及相关行业。《中国造纸》除及时报道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在科研理论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与前沿进展外,还注重报道各制浆造纸厂引进或自行研究探索的新工艺、新技术。《中国造纸》将理论与技术有机结合,积极发挥了制浆造纸行业科技信息和创新知识重要载体的作用,为推动我国造纸工业技术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威学术期刊 造纸技术通讯 中国造纸学会 制浆造纸 制浆造纸行业 办刊历史 我国造纸工业 科研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上市公司低碳竞争力指数构建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易祥发 翁荻尧 +3 位作者 常海鹏 朱玮晗 戴永务 黄衍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2,共8页
构建科学的造纸上市公司低碳竞争力指数是准确评估低碳竞争力的基础,可为制定提升策略提供决策参考。本文考虑低碳作为双碳背景下企业发展的制约要素,构建了造纸上市公司低碳竞争力指数,并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其测度。结果表明:2... 构建科学的造纸上市公司低碳竞争力指数是准确评估低碳竞争力的基础,可为制定提升策略提供决策参考。本文考虑低碳作为双碳背景下企业发展的制约要素,构建了造纸上市公司低碳竞争力指数,并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其测度。结果表明:2018—2022年造纸上市公司低碳竞争力指数整体水平较低,呈波动上升趋势。一级指标中,低碳管理水平较高,企业绩效增长明显,其余指标处于中间水平。相比传统竞争力指数,低碳竞争力指数能更准确、全面地反映双碳背景下造纸上市公司的竞争力状况。本文提出了优化环保意识形态、倡导绿色产品消费、加快原料结构调整、科学推进清洁生产、加强科技研发投入、提升节能减排支持等政策启示,以期提升造纸上市公司低碳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竞争力 评价指标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动态综合评价 造纸上市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广西速生乡土阔叶树种制浆造纸性能研究
12
作者 李智 胡拉 +8 位作者 应广东 徐慧兰 吴东山 陈虎 颜培栋 王跃 何水淋 陈杏娟 杨章旗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9-126,共8页
以5~15年生米老排、黑格和大叶栎为研究对象,7年生尾巨桉为对照,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树种和林龄样木的木材基本密度、纤维形态、制浆特性及造纸性能,综合评价了不同原料的制浆造纸适用性。结果表明,基于坐标综合评定法获得的3个速生阔叶树... 以5~15年生米老排、黑格和大叶栎为研究对象,7年生尾巨桉为对照,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树种和林龄样木的木材基本密度、纤维形态、制浆特性及造纸性能,综合评价了不同原料的制浆造纸适用性。结果表明,基于坐标综合评定法获得的3个速生阔叶树种纸张物理强度得分值(0.59~19.91)小于桉木(21.25),均为较优的制浆造纸原料。不同树种相比,米老排的纤维长度(1.53~1.70 mm)较大,但纸张整体强度指标未表现出明显优势;黑格的木材基本密度(0.442~0.586 g/cm3)较大,残碱量(10.0~13.8 g/L)和卡伯值(18.0~21.4)较高;大叶栎的木浆黏度(1 066~1 237 m L/g)较高,纸张整体强度指标也较优。不同林龄样木相比,5年生和12年生米老排、6年生黑格以及6~13年生大叶栎的制浆造纸综合性能较优,而13年生米老排、10年生黑格以及15年生大叶栎的纸张整体强度指标较低,表明3个速生阔叶树种适于培育短轮伐期纸浆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老排 黑格 大叶栎 林龄 制浆造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深度学习的造纸废水出水指标预测模型研究
13
作者 王金咏 王新元 +6 位作者 魏文光 张凤山 黄鹏 周景蓬 万兵 牛国强 刘鸿斌 《中国造纸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3-182,共10页
为克服单一模型的局限性、提高模型鲁棒性,针对小型造纸厂单一工段的废水处理数据集,首先利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降维技术,有效提取数据关键特征,再采用装袋集成(Bagging)算法集成多个可有效建模废水时间序列特征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 为克服单一模型的局限性、提高模型鲁棒性,针对小型造纸厂单一工段的废水处理数据集,首先利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降维技术,有效提取数据关键特征,再采用装袋集成(Bagging)算法集成多个可有效建模废水时间序列特征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学习器,建立KPCA-Bagging-LSTM造纸废水出水指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KPCA-Bagging-LSTM模型的决定系数(R2)达0.76,显著优于其他方法;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为3.55 mg/L和4.01%,表明该模型具有更低的预测误差和更高的精度。本研究通过特征降维和集成学习提升了KPCA-Bagging-LSTM模型的性能,为造纸废水COD等出水指标预测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废水过程处理 数据降维 长短期记忆网络 集成学习 软测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图像的厂区尺度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模型:以制浆造纸企业为例
14
作者 胡松 李继庚 +1 位作者 洪蒙纳 韩育林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1,158,共8页
本研究以制浆造纸企业为例,构建了一种融合了卫星图像和机器学习方法的厂区尺度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模型。首先通过卫星图像将制浆造纸企业分成原生纤维制浆企业、高定量纸张生产企业、低定量纸张生产企业和特种纸企业4类;然后采用Lasso算... 本研究以制浆造纸企业为例,构建了一种融合了卫星图像和机器学习方法的厂区尺度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模型。首先通过卫星图像将制浆造纸企业分成原生纤维制浆企业、高定量纸张生产企业、低定量纸张生产企业和特种纸企业4类;然后采用Lasso算法,将厂区面积与碳排放进行拟合,4种不同类型企业的R^(2)均在0.74以上。采用碳排放核算模型对全国重点排放单位名单中的112家造纸企业,进行了厂区尺度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结果表明,112家造纸行业重点排放单位之间温室气体排放差异较大,最小排放量为4.45万t CO_(2)eq,最大排放量达426.01万t CO_(2)eq,该方法也为厂区尺度的碳排放核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图像 机器学习 厂区尺度 温室气体排放 制浆造纸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污泥协同处置中含氮物质转化和迁移的机理研究
15
作者 刘祖豪 杨康 李辉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74-1582,共9页
在“双碳”目标下,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是促进工业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造纸污泥在工业窑炉协同处置的过程中会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转化,产生NO_(x)等污染。探究工业窑炉协同处置造纸污泥过程中NO_(x)的生成机理,分析其含氮官能团的赋存形... 在“双碳”目标下,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是促进工业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造纸污泥在工业窑炉协同处置的过程中会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转化,产生NO_(x)等污染。探究工业窑炉协同处置造纸污泥过程中NO_(x)的生成机理,分析其含氮官能团的赋存形态和迁移特性,可为控制NO_(x)污染排放提供新的思路。本文通过核磁共振(NMR)分析和梯度温度倒推法等手段,对造纸污泥及不同温度热解情况下含氮官能团的转化和迁移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含氮官能团的释放主要集中在250~300℃。200~250℃释放亚胺和R_(3)—CN=、RCH_(2)—N=,250~300℃释放硫脲、R_(2)CH—N=、RCH_(2)—N=、R_(3)C—N=,300~350℃释放CH_(3)—N=、碳化二亚胺和氰酸酯,350~400℃释放硫氰酸酯、异氰酸酯和CH_(3)—N=。TGA/DSC曲线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些官能团的释放,研究成果可为环境治理和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污泥 含氮官能团 梯度温度倒推法 污泥处置 核磁共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造纸工业隐含碳排放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梁湘瑶 何正磊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80,共9页
本研究通过构建碳排放投入产出模型与LMDI分解模型,对我国造纸工业进行隐含碳排放核算和主要影响因素贡献进行探究,为造纸工业全面制定绿色转型策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造纸工业隐含碳排放远高于直接碳排放,研究期间,间接碳排放占比70%... 本研究通过构建碳排放投入产出模型与LMDI分解模型,对我国造纸工业进行隐含碳排放核算和主要影响因素贡献进行探究,为造纸工业全面制定绿色转型策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造纸工业隐含碳排放远高于直接碳排放,研究期间,间接碳排放占比70%以上且逐年上升,到2020年间接碳排放占比突破90%。造纸工业对能源供应行业碳排放的拉动量最高,对其他制造产品和废品废料业的碳排放拉动量不断增加。间接碳排放强度效应对造纸工业隐含碳排放起最大程度负向驱动作用,经济发展效应对造纸工业隐含碳排放起最大程度正向驱动作用,技术进步和能源结构效应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同时提出了政府要强化政策引导,推动节能减排技术发展,重视国内造纸工业产业链中间投入的碳减排工作等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工业 投入产出表 隐含碳 LMDI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造纸行业环境政策主题演变特征的量化分析——基于1990—2023年相关政策文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杜昭川 马富荣 于畅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4,共9页
本研究系统收集了1990—2023年政府颁布的造纸行业环境政策文件,综合运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量化分析不同时期中国造纸行业环保政策的变化,旨在揭示政策演变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990—2023年,造纸行业的规范类和指导类政策在各... 本研究系统收集了1990—2023年政府颁布的造纸行业环境政策文件,综合运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量化分析不同时期中国造纸行业环保政策的变化,旨在揭示政策演变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990—2023年,造纸行业的规范类和指导类政策在各时期的新增数量上均有增加,反映了政府对行业环境影响的重视及对技术升级的推动。政策发布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体现了跨部门合作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政策内容从环保意识提升和技术改进,向严格环境标准和法规实施过渡,最终发展到绿色低碳和循环经济,展现了从单一污染治理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演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 政策变迁 环境政策 文献计量 文本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对造纸废水厌氧消化的促进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先宝 杜欣 +3 位作者 甘晓娟 宋白莎 刘茜羽 张安龙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6,共7页
赤泥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铁,具有提高电子传递效率和促进厌氧产甲烷的潜力.本实验通过向半连续反应器中投加不同浓度梯度的赤泥,探究其对造纸废水厌氧消化的促进效果.结果表明:赤泥投加量为5 g·L^(-1)、10 g·L^(-1)、20 g·L... 赤泥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铁,具有提高电子传递效率和促进厌氧产甲烷的潜力.本实验通过向半连续反应器中投加不同浓度梯度的赤泥,探究其对造纸废水厌氧消化的促进效果.结果表明:赤泥投加量为5 g·L^(-1)、10 g·L^(-1)、20 g·L^(-1)和40 g·L^(-1)时,造纸废水厌氧消化过程中COD去除率分别提高了7.2%、11.4%、16.1%和12.5%,产甲烷量分别提高了19.6%、31.8%、32.8%和29.8%;赤泥的添加促进了丙酸和丁酸的分解,减少了体系中酸的积累;投加赤泥增强了颗粒污泥代谢活性,与对照组相比辅酶F420含量提高41.8%;添加赤泥的反应器中EPS的氧化还原活性物质浓度大于对照组,且具有更强的电子接受能力和更低的传输阻力,有效提高了厌氧消化系统电子传递速率,从而提高造纸废水厌氧消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 赤泥 造纸废水 电子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浆造纸废水排放对水生态系统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石柳 汪光 +4 位作者 于棋 韩东晖 武宇辉 赵文博 陈曦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6-173,共8页
本研究通过理化分析和底栖动物群落调查,评估了制浆造纸废水排放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通过相关性分析,识别了干扰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结果显示,受制浆造纸废水排放影响,沉积物样品总氮(TN)、总磷(TP)及有机碳(OC)呈现排污... 本研究通过理化分析和底栖动物群落调查,评估了制浆造纸废水排放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通过相关性分析,识别了干扰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结果显示,受制浆造纸废水排放影响,沉积物样品总氮(TN)、总磷(TP)及有机碳(OC)呈现排污口处高,上、下游低的趋势;排污口S4处的UV254值(波长254 nm处吸光度,用于表征芳香类污染物)最高,是上游S1处的4.25倍。各采样点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47~1.8,Pielou均匀度指数范围为0.47~0.92,均处于较低水平;排污口S4处底栖动物类群仅有2种,密度(56.00 ind/m^(2))及生物量(4.18 g/m^(2))均低于上游,且耐污能力较强的多毛纲是单一的底栖动物类群;pH值、TP、UV254及荧光区域Ⅱ的积分标准体积(Φ2,5)是影响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以上结果表明,制浆造纸废水排放不仅改变了河口沉积物的化学组分,甚至会破坏底栖动物的栖息环境,降低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废水 河口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Si-Al高级氧化催化剂非均相Fenton处理造纸废水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育星 罗清 +5 位作者 张安龙 段超 宗晓宁 井天昊 刘雨恺 王旭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4,45,共8页
造纸废水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COD_(Cr)排放量较大.目前,常规均相Fenton工艺在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该工艺存在硫酸亚铁用量较高和污泥产量较大的问题.本文将常规Fenton污泥为主要原料制取的Fe-Si-Al高级氧化催化剂应... 造纸废水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COD_(Cr)排放量较大.目前,常规均相Fenton工艺在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该工艺存在硫酸亚铁用量较高和污泥产量较大的问题.本文将常规Fenton污泥为主要原料制取的Fe-Si-Al高级氧化催化剂应用于非均相Fenton处理造纸废水,以COD_(Cr)的去除率和污泥产量作为评价指标,并利用SEM、XRD、FT-IR等现代仪器手段,研究其应用工艺及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当反应体系初始pH值为3、催化剂投加量10 g/L、m(COD_(Cr))∶m(H_(2)O_(2))=1∶1、反应时间90 min时,COD_(Cr)的去除率可达73.6%,污泥产量较常规Fenton降低了91.8%.催化剂中的铁铝尖晶石(FeAl_(2)O_(4))和铁橄榄石(Fe_(2)SiO_(4))为体系提供Fe^(2+).催化剂经过10次循环利用,COD_(Cr)去除率仍保持在70%左右,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循环利用性能.非均相Fenton降解有机物的种类较均相Fenton更多,可破坏苯环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污泥 造纸废水 非均相FENTON Fe-Si-Al高级氧化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