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造粒方法对造粒藤茶功能性成分浸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温晓 魏媛媛 +1 位作者 李伟业 于华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藤茶碎末制备颗粒茶的最佳造粒方法。[方法]通过测定总黄酮、二氢杨梅素(DMY)在80、90、100℃条件下浸提1、2、3、4、5、15、30、60 min的浸出率和浸出速度,确定藤茶的最佳造粒方法。[结果]沸腾造粒法制备的藤茶颗粒茶在100... [目的]探讨藤茶碎末制备颗粒茶的最佳造粒方法。[方法]通过测定总黄酮、二氢杨梅素(DMY)在80、90、100℃条件下浸提1、2、3、4、5、15、30、60 min的浸出率和浸出速度,确定藤茶的最佳造粒方法。[结果]沸腾造粒法制备的藤茶颗粒茶在100℃下浸提时浸出率和浸出速度均高于80和90℃,功能性成分总黄酮浸出率最高(98.5%)。沸腾造粒藤茶总黄酮和DMY浸出率、浸出速度均高于湿法挤压造粒和滚筒造粒。[结论]藤茶碎末造粒制备颗粒茶的最佳造粒方法为沸腾造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碎末 造粒方法 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造粒方式对颗粒梗产品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资文华 刘坚 +2 位作者 王保兴 吴晓华 李军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3-28,共6页
为评价不同造粒方式对烟用颗粒梗产品质量的影响,采用锤片式、剪切式和R型造粒设备进行了微波膨胀烟梗造粒试验,并对造粒过程中的物料损耗率和得率、生产能力和耗电量、成品物理特性和感官质量进行了系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造粒方... 为评价不同造粒方式对烟用颗粒梗产品质量的影响,采用锤片式、剪切式和R型造粒设备进行了微波膨胀烟梗造粒试验,并对造粒过程中的物料损耗率和得率、生产能力和耗电量、成品物理特性和感官质量进行了系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造粒方式对生产过程的物料损耗率、生产能力、耗电量、合格颗粒得率及成品填充值的影响较大(P<0.01),但对产品的内在感官质量影响较小。锤片式造粒不仅能够保障产品具有相对较高的填充值,而且生产效能和颗粒梗产品的生产得率也相对较高,是颗粒梗产品制备工艺中一种较好的造粒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梗 造粒方法 填充值 得率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水分散粒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谢毅 郭凡 +1 位作者 康占海 吴学民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5年第12期26-29,共4页
农药水分散粒剂因其安全性好,对环境污染小,具有传统农药剂型的优点,被认 为是农药剂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简述了水分散粒剂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对其助 剂、配制方法、造粒方法的发展动态进行了初步讨论。
关键词 水分散粒剂 剂型 配制方法 造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技术及其在茶饮料中应用前景的综述 被引量:2
4
作者 方元超 《茶叶通讯》 1999年第2期19-22,共4页
本文对微胶囊的组成、功能、造粒方法与步骤、微胶囊技术在茶饮料中的应用作了全面的论述。
关键词 微胶囊 茶饮料 应用前景 微胶囊技术 组成 功能 造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