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昆仑早—中二叠世生物礁建造特征
被引量:
14
1
作者
田树刚
范嘉松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5-154,T001,T002,共12页
本文从造礁群落演替、层序地层和海平面升降等方面,结合大地构造引起基底沉降的证据,论述了东昆仑早—中二叠世生物礁的建造特征。东昆仑生物礁中包含6种造礁群落,各群落生物组成和结构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4个生物礁发育阶段中群落演替...
本文从造礁群落演替、层序地层和海平面升降等方面,结合大地构造引起基底沉降的证据,论述了东昆仑早—中二叠世生物礁的建造特征。东昆仑生物礁中包含6种造礁群落,各群落生物组成和结构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4个生物礁发育阶段中群落演替关系显著。礁相地层中可识别SB_1层序界面1个和SB_2界面4个,可划分出5个三级层序。层序的沉积相序显示清晰,按曲线形态将海平面升降归为4个周期。据区域地层和相分布资料反映的古地理环境变迁,推论出石炭纪至早—中二叠世造礁期柴达木地块与羌塘地块间聚合离散的4个构造期。东昆仑生物礁的生长发育与造礁群落的演化阶段、海平面升降周期和大地构造期彼此吻合,证明生物礁建造与各控制因素间具密切制约关系。海西中—晚期柴达木地块与羌塘地块的开—合转换,为生物大规模造礁创造了长期稳定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礁
早-中二叠世
控制因素
造礁作用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珊瑚藻在珊瑚礁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李银强
余克服
+1 位作者
王英辉
王瑞
《热带地理》
2016年第1期19-26,共8页
珊瑚藻是钙化红藻中的主要类群,是珊瑚礁中的重要组分,并在珊瑚礁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珊瑚藻为珊瑚礁体建造提供大量的钙质物源,壮大了珊瑚礁钙质体;2)珊瑚藻具强依附粘结等作用,能将破碎的生物残体等进行裹覆胶合和绑结,构建成...
珊瑚藻是钙化红藻中的主要类群,是珊瑚礁中的重要组分,并在珊瑚礁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珊瑚藻为珊瑚礁体建造提供大量的钙质物源,壮大了珊瑚礁钙质体;2)珊瑚藻具强依附粘结等作用,能将破碎的生物残体等进行裹覆胶合和绑结,构建成抵御强风浪的珊瑚礁体格架;3)珊瑚藻坚硬的钙质面为珊瑚幼虫的附着生长提供硬质基底;4)珊瑚藻通过光合作用,提升珊瑚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5)珊瑚藻的高初级生产力,维持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高效物质循环。当前珊瑚藻的研究重点包括珊瑚藻对全球变暖、海洋酸化等环境胁迫的响应,以及珊瑚藻的群落结构、种类多样性、时空变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等。对珊瑚藻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揭示其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多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藻
珊瑚
礁
造礁作用
生态功能
海洋酸化
全球变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沙群岛中新世藻礁白云岩植物格架、储层特征和成礁模式
3
作者
陈舒
许红
+3 位作者
卢树参
张海洋
马亚增
罗进雄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53,共14页
传统生物礁成因理论质疑钙藻形成坚固生物礁抗浪结构的能力,将钙藻归类于附礁生物群落。文章利用微焦X射线扫描成像技术(X-CT),研究“西科1井”、“西永2井”中新世红藻珊瑚藻科南海奇石藻(新种)格架岩和绿藻仙掌藻节片岩岩芯。通过三...
传统生物礁成因理论质疑钙藻形成坚固生物礁抗浪结构的能力,将钙藻归类于附礁生物群落。文章利用微焦X射线扫描成像技术(X-CT),研究“西科1井”、“西永2井”中新世红藻珊瑚藻科南海奇石藻(新种)格架岩和绿藻仙掌藻节片岩岩芯。通过三维层析成像直观透视图像,发现钙藻生物营造的藻礁抗浪结构,包括典型红藻柱状格架结构、障积结构和绿藻仙掌藻节片结构,证实钙藻植物是主要的造礁造岩生物。通过三维孔隙重构,获得总孔隙体积、面孔率、孔隙度的物性参数,验证了藻礁是南海沉积盆地中新世重要的油气储集层。提出了藻礁成因模式:造礁钙藻适应海面升降逐步演替–取代,经过钙化–埋藏化石化–白云石化,沉积生成藻礁云岩,造成中新世西沙礁纵向序列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群岛
钙藻生物格架
藻类
造礁作用
三维层析成像
孔渗层三维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昆仑早—中二叠世生物礁建造特征
被引量:
14
1
作者
田树刚
范嘉松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5-154,T001,T002,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 49872001)
文摘
本文从造礁群落演替、层序地层和海平面升降等方面,结合大地构造引起基底沉降的证据,论述了东昆仑早—中二叠世生物礁的建造特征。东昆仑生物礁中包含6种造礁群落,各群落生物组成和结构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4个生物礁发育阶段中群落演替关系显著。礁相地层中可识别SB_1层序界面1个和SB_2界面4个,可划分出5个三级层序。层序的沉积相序显示清晰,按曲线形态将海平面升降归为4个周期。据区域地层和相分布资料反映的古地理环境变迁,推论出石炭纪至早—中二叠世造礁期柴达木地块与羌塘地块间聚合离散的4个构造期。东昆仑生物礁的生长发育与造礁群落的演化阶段、海平面升降周期和大地构造期彼此吻合,证明生物礁建造与各控制因素间具密切制约关系。海西中—晚期柴达木地块与羌塘地块的开—合转换,为生物大规模造礁创造了长期稳定的环境。
关键词
生物
礁
早-中二叠世
控制因素
造礁作用
东昆仑
Keywords
East Kunlun reefs
the Early-Middle Permian
reef-building factors
分类号
P578 [天文地球—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珊瑚藻在珊瑚礁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李银强
余克服
王英辉
王瑞
机构
广西大学珊瑚礁研究中心
广西大学环境学院
广西大学海洋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出处
《热带地理》
2016年第1期19-26,共8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3CB956102)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025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1428203)
文摘
珊瑚藻是钙化红藻中的主要类群,是珊瑚礁中的重要组分,并在珊瑚礁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珊瑚藻为珊瑚礁体建造提供大量的钙质物源,壮大了珊瑚礁钙质体;2)珊瑚藻具强依附粘结等作用,能将破碎的生物残体等进行裹覆胶合和绑结,构建成抵御强风浪的珊瑚礁体格架;3)珊瑚藻坚硬的钙质面为珊瑚幼虫的附着生长提供硬质基底;4)珊瑚藻通过光合作用,提升珊瑚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5)珊瑚藻的高初级生产力,维持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高效物质循环。当前珊瑚藻的研究重点包括珊瑚藻对全球变暖、海洋酸化等环境胁迫的响应,以及珊瑚藻的群落结构、种类多样性、时空变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等。对珊瑚藻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揭示其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多重功能。
关键词
珊瑚藻
珊瑚
礁
造礁作用
生态功能
海洋酸化
全球变暖
Keywords
coralline algae
coral reefs
reef-building function
ecological function
ocean acidification
global warming
分类号
Q178.53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沙群岛中新世藻礁白云岩植物格架、储层特征和成礁模式
3
作者
陈舒
许红
卢树参
张海洋
马亚增
罗进雄
机构
长江大学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北省地震局保定中心台
出处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53,共1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FY201407)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CB956004)
+1 种基金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11ZX05025-002-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6064)。
文摘
传统生物礁成因理论质疑钙藻形成坚固生物礁抗浪结构的能力,将钙藻归类于附礁生物群落。文章利用微焦X射线扫描成像技术(X-CT),研究“西科1井”、“西永2井”中新世红藻珊瑚藻科南海奇石藻(新种)格架岩和绿藻仙掌藻节片岩岩芯。通过三维层析成像直观透视图像,发现钙藻生物营造的藻礁抗浪结构,包括典型红藻柱状格架结构、障积结构和绿藻仙掌藻节片结构,证实钙藻植物是主要的造礁造岩生物。通过三维孔隙重构,获得总孔隙体积、面孔率、孔隙度的物性参数,验证了藻礁是南海沉积盆地中新世重要的油气储集层。提出了藻礁成因模式:造礁钙藻适应海面升降逐步演替–取代,经过钙化–埋藏化石化–白云石化,沉积生成藻礁云岩,造成中新世西沙礁纵向序列的增长。
关键词
西沙群岛
钙藻生物格架
藻类
造礁作用
三维层析成像
孔渗层三维重构
Keywords
Xisha Islands
calcareous algae organic framework
algal reef-building
three-dimensional tomography
porosity-permeability layer 3D reconstruction
分类号
P736.3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昆仑早—中二叠世生物礁建造特征
田树刚
范嘉松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珊瑚藻在珊瑚礁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李银强
余克服
王英辉
王瑞
《热带地理》
201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西沙群岛中新世藻礁白云岩植物格架、储层特征和成礁模式
陈舒
许红
卢树参
张海洋
马亚增
罗进雄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