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尾松采伐迹地速生用材树种造林效果分析
1
作者 王跃土 《防护林科技》 2025年第3期65-68,共4页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采伐迹地开展卷荚相思(Acacia cincinnata)和桉树(Eucalyptus spp.)造林试验,3a后调查卷荚相思和桉树林分树高、胸径、冠幅和枝下高等指标,测算各器官及林下地被层生物量,分析不同...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采伐迹地开展卷荚相思(Acacia cincinnata)和桉树(Eucalyptus spp.)造林试验,3a后调查卷荚相思和桉树林分树高、胸径、冠幅和枝下高等指标,测算各器官及林下地被层生物量,分析不同坡位对2种速生树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下坡位时,2种速生树种的树高、胸径、枝下高及干、叶生物量、林下地被层生物量、总生物量均高于其他坡位;2树种的树高与胸径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干生物量与总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生物量与枝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凋落物层生物量与总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2种速生树种在下坡位的生长情况较好,相同林龄的桉树,其生长量及生物量均大于卷荚相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采伐迹地 卷荚相思 桉树 造林效果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植方式对薛家庄林场油松人工林土壤及造林效果的影响
2
作者 符亚文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3期156-158,共3页
为了分析栽植方式对薛家庄林场油松人工林土壤及造林效果,在薛家庄林场油松人工林研究样地开展试验研究,依据不同栽植方式分为不同处理,CK(保持样地原始状态)、D1(栽植管理)、D2(栽植管理+水肥管理)、D3(栽培管理+水肥管理+疏伐抚育),... 为了分析栽植方式对薛家庄林场油松人工林土壤及造林效果,在薛家庄林场油松人工林研究样地开展试验研究,依据不同栽植方式分为不同处理,CK(保持样地原始状态)、D1(栽植管理)、D2(栽植管理+水肥管理)、D3(栽培管理+水肥管理+疏伐抚育),分析不同栽植方式对油松人工林土壤以及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证实,四个处理的pH值差异不明显(P>0.05)。D3处理的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D3处理的含水率以及毛管孔隙度高于其他处理,土壤容重低于其他处理;不同栽植方式均能促进油松人工林生长,整体呈D3>D2>D1>CK的趋势;不同栽植方式对油松人工林的单株材积以及林分蓄积均产生显著影响,栽培管理+水肥管理+疏伐抚育措施可增加林木的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整体造林效果优势突出。由此可知,栽培管理+水肥管理+疏伐抚育的综合性的栽植管理,促进油松人工林生长,造林效果更突出,可改善林地土壤,保证土壤养分充足,可在薛家庄林场油松人工林栽植管理中推广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植方式 油松人工林 林地土壤 造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荷良种造林效果早期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建明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66-70,148,共6页
为评估木荷1代无性系种子园良种改良的成效,优化良种造林模式和配套栽培技术措施,于2020—2021年在福建省明溪县结合营建木荷良种推广示范林,设置良种与普通商品种、不同苗龄(规格)良种容器苗和不同坡位良种测定试验林,于2022年底对2~3... 为评估木荷1代无性系种子园良种改良的成效,优化良种造林模式和配套栽培技术措施,于2020—2021年在福建省明溪县结合营建木荷良种推广示范林,设置良种与普通商品种、不同苗龄(规格)良种容器苗和不同坡位良种测定试验林,于2022年底对2~3年生试验林的生长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木荷良种造林的效果显著好于普通商品种,良种幼林的树高、地径、冠幅等生长指标均显著大于普通商品种。不同坡位木荷良种幼林地径、树高和冠幅生长总体上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但各坡位之间的树高生长差异不显著;下坡位的地径和冠幅生长均极显著大于中坡和上坡(P<0.01),中坡与上坡之间差异不显著。木荷良种2年生轻基质营养袋中苗造林在树高、地径和冠幅等生长量均显著高于1年生轻基质营养袋小苗造林(P<0.05)。综合结果表明,营造木荷速生丰产林应尽量选择良种容器中苗,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地造林,可提早1 a即造林的第2年郁闭成林,实现高效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良种 容器苗 坡位 苗龄 造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地类型划分对威宁自治县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中华山松造林效果的影响
4
作者 赵大燕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4期125-127,共3页
威宁自治县自2014年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以来,陆续种植用材林华山松,于2020年8月9月组织相关人员,针对不同海拔高度下不同坡度的华山松造林效果进行调查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可知:高中山海拔区斜坡的成活率稍高于陡坡,但陡坡的成... 威宁自治县自2014年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以来,陆续种植用材林华山松,于2020年8月9月组织相关人员,针对不同海拔高度下不同坡度的华山松造林效果进行调查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可知:高中山海拔区斜坡的成活率稍高于陡坡,但陡坡的成活率也达到了理想的标准。中山海拔区域斜坡的成活率是43%,中山海拔区陡坡成活率是41%,和陡坡对比,斜坡成活率稍高,但无明显差距。高中山区域陡坡病害率稍高于斜坡,但整体无明显差距,说明高中山区域在斜坡种植华山松切实可行。中山海拔区陡坡病害情况稍微明显,但整体而言,无较大差距,说明斜坡陡坡均可种植。结果证实立地类型划分是营林和造林设计中最重要的工作,通过立地研究可选择最有生产力的造林树种,提出合适的育林措施,从而达到持续高效发展林业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地类型 退耕还林 华山松 造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季施肥对油松容器苗和裸根苗生长与造林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苏佩 《中国林副特产》 2024年第3期26-27,30,共3页
油松是我国重要的林木资源,本身具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在当前的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人们对油松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在油松的育苗造林过程中,容器苗和裸根苗是两种最为常见的苗木类型,两种苗木在应用过程中各有其优势。研究秋... 油松是我国重要的林木资源,本身具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在当前的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人们对油松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在油松的育苗造林过程中,容器苗和裸根苗是两种最为常见的苗木类型,两种苗木在应用过程中各有其优势。研究秋季施肥对油松容器苗和裸根苗造林效果,为油松造林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容器苗 裸根苗 造林效果 秋季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枫香混交林造林效果及生长影响分析
6
作者 胡平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4期124-126,共3页
对比了杉木枫香混交与纯林杉木的造林效果及对杉木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混交林造林模式下杉木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及保存率,且混交林中的杉木的各项指标均高于纯林杉木。
关键词 杉木 枫香 造林效果 生长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对红锥幼苗生长及造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陈琳 曾杰 +2 位作者 贾宏炎 蒙彩兰 黎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6-83,共8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条件下1,2年生红锥幼苗生长及造林效果对比分析,为2种年龄红锥苗木培育筛选出适宜的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亦为其造林适宜苗龄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种容器规格和11种基质配方分别培育1,... 【目的】通过对不同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条件下1,2年生红锥幼苗生长及造林效果对比分析,为2种年龄红锥苗木培育筛选出适宜的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亦为其造林适宜苗龄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种容器规格和11种基质配方分别培育1,2年生红锥苗,测定红锥苗期的生长动态,并开展造林试验,调查其早期生长表现。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探明不同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条件下红锥幼苗生长差异,应用相关分析揭示红锥苗期生长与造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显著影响1,2年生红锥苗的苗高、地径、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P<0.05),且两者交互作用对1,2年生幼苗的苗高、地径、根生物量以及2年生幼苗的总生物量具有显著影响。1年生红锥苗造林当年,各基质配方的造林保存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幼树高差异显著;造林第2年,各基质配方的造林保存率和幼树高差异不显著,而地径差异显著。2年生红锥苗造林当年,各容器规格的造林保存率、幼树高和地径均差异显著,各基质配方的造林保存率差异不显著,而幼树高和地径差异显著。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的交互作用对2年生红锥苗造林当年幼树高具有显著影响。1年生红锥苗造林,当年幼树高、第2年幼树高和地径与造林前苗高、地径、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且当年和第2年幼树高与造林前幼苗根冠比呈显著负相关。2年生红锥苗造林,容器规格1(8 cm×12 cm,直径×高)当年幼树高、地径与造林前苗高和总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容器规格2(12 cm×15 cm,直径×高)当年幼树高与造林前苗高、地径、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当年幼树地径与造林前总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红锥苗木质量显著影响其前两年造林效果。【结论】容器规格与基质配方对1,2年生红锥苗木生长存在交互作用,因此红锥苗期适宜基质配方选择应依据苗龄和容器规格而定。培育1年生红锥苗,建议采用容器规格1和基质配方10(50%沤制树皮+25%黄心土+25%锥林表土);培育2年生红锥苗则采用容器规格2和基质配方7(50%沤制树皮+50%锥林表土)。在杂灌控制及时的良好立地,采用容器规格1培育1年生红锥苗,其造林效果优于容器规格2培育的2年生红锥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锥 苗龄 苗木质量 生长动态 造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育苗容器对木荷生理生长及造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郑坚 陈秋夏 +2 位作者 王金旺 钱仁卷 张旭乐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58,共6页
以7种类型、规格的容器为变量,通过测定不同容器规格下基质的理化性质,苗木的苗高、地径等形态指标、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以及与裸根苗的造林效果比较,筛选出适宜木荷生长的最佳容器类型及规格。结果表明:不同容器类型及规格对苗木的生... 以7种类型、规格的容器为变量,通过测定不同容器规格下基质的理化性质,苗木的苗高、地径等形态指标、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以及与裸根苗的造林效果比较,筛选出适宜木荷生长的最佳容器类型及规格。结果表明:不同容器类型及规格对苗木的生长形态和造林效果有显著影响,塑料营养钵(D×H=10 cm×12.0 cm)的苗高、地径、质量指数和总鲜质量显著优于其他容器育苗;而无纺布(D×H=4.5 cm×12.0 cm)的高径比、根系活力以及造林成活率则显著性的优于其他容器育苗。因而,综合评价分析,生产上应首先选择无纺布D×H=4.5 cm×12.0 cm进行当年生木荷容器苗培育,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最高和造林初期生长量的较大,且成本和效益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容器苗 类型 规格 苗木质量 造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叶切除与苗圃施肥对栓皮栎容器苗造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史文辉 李国雷 +3 位作者 苏淑钗 刘勇 贾黎明 尚治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4-73,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子叶切除强度和苗圃施肥对栓皮栎容器苗造林效果的影响,为丰富苗木质量调控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设置3种子叶切除强度(E1/3、E1/2、E2/3)和不切除对照(E0)设置,同时2种苗圃施肥处理(N0、N100),施... 【目的】探究不同子叶切除强度和苗圃施肥对栓皮栎容器苗造林效果的影响,为丰富苗木质量调控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设置3种子叶切除强度(E1/3、E1/2、E2/3)和不切除对照(E0)设置,同时2种苗圃施肥处理(N0、N100),施入相同量的磷钾肥和微量肥料,调查分析生长季末栓皮栎苗高、地径和生物量以及造林1年后苗木形态、养分积累和光合特性。【结果】苗圃不施肥条件下,子叶切除处理均降低造林苗木生物量、养分含量和光合特性。苗圃施肥条件下,E1/3、E1/2处理苗木造林1年后主根生物量较对照(E0)分别增加21.9%、31.7%,侧根生物量分别增加41.4%、45.2%;E1/3、E1/2处理还提高造林苗木根系养分含量和光合特性,促进苗木对光能的利用与碳同化;E1/2处理对单株生物量和养分含量也有显著促进,对光合特性的促进效果比E1/3更佳;而E2/3处理苗木造林后生长受到严重抑制,苗圃施肥并未起到缓解作用,表明子叶自身养分对于苗木发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苗圃施肥效果有赖于子叶养分丢失程度。从苗圃和造林2个阶段评价子叶切除效应更为可靠;在子叶切除对造林苗木生长的影响评价过程中,苗木光合特性和生物量、养分含量同等反映苗木生长状况,是评价子叶切除效应的有效、便捷指标。【结论】适度切除子叶结合苗圃施肥有利于提高栓皮栎容器苗造林效果,切除1/2子叶结合苗圃施肥(每株100 mg N)培育栓皮栎容器苗造林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皮栎子叶切除 苗圃施肥 苗木生长 造林效果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松苗龄型对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7
10
作者 李国雷 祝燕 +3 位作者 李庆梅 刘勇 邹尚庆 黄有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41,共7页
以春季播种、2年生红松苗(S2-0),春季播种、2年后移栽、再培育1年的3年生红松苗(S2-1),春季播种、2年后移栽、再培育2年的4年生红松苗(S2-2)、秋季播种、2年生红松苗(F2-0)为对象,研究不同苗龄间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与S... 以春季播种、2年生红松苗(S2-0),春季播种、2年后移栽、再培育1年的3年生红松苗(S2-1),春季播种、2年后移栽、再培育2年的4年生红松苗(S2-2)、秋季播种、2年生红松苗(F2-0)为对象,研究不同苗龄间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与S2-0相比,S2-1苗高、地径、FOLR、单株生物量分别增加100%,108.2%,100%和398.4%,单株氮、磷、钾含量分别增加368.6%,646.2%和349.3%;S2-0造林成活率仅为67.5%,S2-1比S2-0造林成活率提高20.6%。S2-0移栽2年后,苗木质量提升幅度较移栽1年小;S2-2与S2-1造林成活率、地径生长量无显著差异。F2-0的苗高较S2-0大35.4%,造林成活率提高5.6%,秋季播种红松可促进苗木质量的提高。S2-2,S2-1,S2-0,F2-0的FOLR分别为18,14,7和7,FOLR与造林成活率、苗高、地径均显著相关,FOLR是评价红松苗木质量的简易、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苗龄 苗木质量 造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器类型和胚根短截对栓皮栎容器苗苗木质量及造林初期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佳嘉 李国雷 +1 位作者 刘勇 尚治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7-55,共9页
【目的】容器类型和胚根短截可有效调控苗木质量,同时采用2种措施培育苗木,从苗圃和造林2个阶段探讨对苗木质量的叠加效应,为丰富苗木质量的调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栓皮栎容器苗为研究对象,将胚根短截(RP)和不短截对照(CK)的种子... 【目的】容器类型和胚根短截可有效调控苗木质量,同时采用2种措施培育苗木,从苗圃和造林2个阶段探讨对苗木质量的叠加效应,为丰富苗木质量的调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栓皮栎容器苗为研究对象,将胚根短截(RP)和不短截对照(CK)的种子分别播在2种容器(D40,Slit)中,测定苗圃阶段栓皮栎根系结构、生长、养分浓度和造林效果。【结果】容器类型和胚根短截的交互作用对根系结构和养分浓度影响显著,D40-CK组合促进<2 mm径级根系发育,并提高根系总表面积和体积,而D40-RP组合有利于提高K浓度,证实2种育苗方式组合研究的必要性。主效应表明,D40容器更加有利于2~5 mm径级根系发育和苗木地上部分的生长,但导致苗木根茎比下降;造林1年后依然促进幼树高和地径生长;造林2年后,促进作用消失。胚根短截抑制>5 mm径级根系发育,并且对苗高、地径和根生物量有负面影响;造林1年后,对幼树高和地径的抑制作用依然存在;造林2年后,胚根短截处理的成活率显著降低,但促进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结论】苗木根系结构、生长、养分和造林初期效果证实采用容器类型和胚根短截组合调控苗木质量的必要性。培育主根发达树种栓皮栎的最佳组合为D40容器和胚根不短截(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皮栎 容器类型 胚根短截 根系结构 造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肥和灌溉方式对栓皮栎容器苗苗木质量及造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9
12
作者 孙巧玉 刘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7-144,共8页
[目的]探讨控释肥和灌溉方式对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容器苗生长、养分含量、基质电导率(EC)及2年造林效果的影响,为培育高质量苗木提供参考。[方法]以栓皮栎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置5个施肥水平(以... [目的]探讨控释肥和灌溉方式对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容器苗生长、养分含量、基质电导率(EC)及2年造林效果的影响,为培育高质量苗木提供参考。[方法]以栓皮栎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置5个施肥水平(以N元素含量为基准,5个施肥水平分别为:25、75、125、175、225 mg·株^(-1))和2种灌溉方式(上方喷灌(O)、底部渗灌(S)),测定栓皮栎容器苗形态指标、养分含量、根系生长、基质EC值及连续2年造林效果。[结果]表明:(1)施肥量和灌溉方式二者对苗木形态指标影响存在交互效应,225-O处理的苗木地径、根生物量、单株生物量最大,但根生物量、单株生物量在225-O、125-S、175-O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225-S处理的苗高、茎生物量、茎根比最大,茎生物量在225-S与225-O之间差异不显著。(2)苗木茎、根的氮磷钾浓度和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施肥量125、175、225 mg·株^(-1)处理之间的根氮、磷含量及单株磷含量差异不显著。(3)增加施肥量促进苗木根系的生长,施肥量为125、175、225 mg·株^(-1)处理之间的根系表面积、体积差异不显著。(4)基质EC值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底部渗灌显著提高了基质上层、下层的EC值,基质上层、下层的最大EC值分别为4. 69、0. 56d S·m-1,没有对苗木生长产生不利影响。(5)和上方喷灌相比,底部渗灌显著地促进造林第1年幼树的树高、地径生长;造林第1年、第2年的树高和地径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造林第2年,施肥量125、175、225 mg·株^(-1)处理之间的树高、地径差异不显著。[结论]底部渗灌提高了栓皮栎容器苗体内的养分含量,促进了造林第1年幼树树高、地径的生长。施加控释肥有利于苗期苗木质量的提高及造林后苗木的快速生长。综合考虑苗木质量、经济效益、环境利益,培育栓皮栎容器苗可选择底部渗灌和控释肥量为125 mg·株^(-1)的组合(以N元素含量为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肥 底部渗灌 栓皮栎容器苗 苗木质量 造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木荷混交造林效果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黄文超 黄丽莉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6-320,共5页
我国南方立地条件差的低丘岗地,营造马尾松纯林易遭病虫危害,水土流失严重,林地肥力降低,难于成材,为此,对江西高安县9年生马尾松-木荷混交林及其纯林进行了综合调查研究,设立标准地,进行林分生长量、生物量、叶面积、根系、土壤、植被... 我国南方立地条件差的低丘岗地,营造马尾松纯林易遭病虫危害,水土流失严重,林地肥力降低,难于成材,为此,对江西高安县9年生马尾松-木荷混交林及其纯林进行了综合调查研究,设立标准地,进行林分生长量、生物量、叶面积、根系、土壤、植被、病虫害、枯落物、水土流失、小气候等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的树高、胸径、每公顷立木蓄积量分别比纯松林大30 9%、31 7%、10 7%,生物量是纯松林的2 24倍,枯落物是纯松、荷林的3 37、1 96倍,病虫害的株发生率、水土流失、小气候等的改善均优于纯松林。松 荷混交林是我国亚热带地区,尤其是低丘岗地上值得推广的优良针阔混交类型。在生产上,建议进行株间、行间或小块状混交,或星散状混交,马尾松、木荷混交比例为5~3∶1,初植株行距为1 2m×1 2m、1 5m×1 5m或2m×2m,密度为4440~6944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木荷 混交林 造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毛竹混交林造林效果评价 被引量:19
14
作者 陈礼光 连进能 +3 位作者 洪伟 郑郁善 陈开伍 杨汉章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09-312,共4页
对不同密度的杉木毛竹混交林及其人工纯林进行调查 ,依据生态学原理 ,分析了各混交林及纯林的林分生长状况、单株和林分生物量变化以及林分的空间分布格局演变 .结果表明 :杉木密度为 1 80 0株· hm-2的混交林中 ,营养空间利用充分 ... 对不同密度的杉木毛竹混交林及其人工纯林进行调查 ,依据生态学原理 ,分析了各混交林及纯林的林分生长状况、单株和林分生物量变化以及林分的空间分布格局演变 .结果表明 :杉木密度为 1 80 0株· hm-2的混交林中 ,营养空间利用充分 ,叶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达 1 7.70 %;生物量最大为 78.43t· hm-2 ,生长最好 ,表现出较高的林分生产力和林分生长量 ,混交效果最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毛竹 混交林 造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马尾松造林效果及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被引量:23
15
作者 丁贵杰 严仁发 齐新民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06-512,共7页
分不同地位指数级,对比分析了广西容县种源和贵州龙里种源马尾松人工林的林分结构和生长效果的差异。以现实林分蓄积量为基础,结合材种出材量(率)预测模型和研究区的技术经济指标,用动态分析方法进行了经济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在... 分不同地位指数级,对比分析了广西容县种源和贵州龙里种源马尾松人工林的林分结构和生长效果的差异。以现实林分蓄积量为基础,结合材种出材量(率)预测模型和研究区的技术经济指标,用动态分析方法进行了经济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在贵州引种广西容县种源是可行的,在相同立地条件,容县种源林分生产力高于贵州龙里种源,树高、胸径、蓄积量分别高15.0—21.7%、5.4—19.1%和28—40%。经济效益、净现值高38.96—61.28%和69.78—91.76%。两种源单株材积随林龄加大,差异增大,但增长百分比随之减少。经济效益、净现值、益本比均随地位指数的增大而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种源 造林效果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效果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江泽鹏 张乃燕 +2 位作者 陈国臣 赵海鹄 王东雪 《广西林业科学》 2009年第1期52-54,共3页
针对新造油茶林幼苗成活率不高的问题,进行了油茶容器苗和裸根苗的对比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容器苗造林比裸根苗造林在成活率、抽梢率、树高、冠幅表现出显著差异。容器苗比裸根苗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适生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油茶 容器苗 裸根苗 造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效果调研 被引量:6
17
作者 拓俊绒 曹雪峰 +2 位作者 段治全 王健 叶跃年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5-36,共2页
按照立地条件的不同,采用随机抽样法,对齐家川水土保持工程重点示范区南小河沟流域油松容器苗与裸根苗的造林效果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油松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幼树高生长量均高于裸根苗,而且不同坡位间两种苗木... 按照立地条件的不同,采用随机抽样法,对齐家川水土保持工程重点示范区南小河沟流域油松容器苗与裸根苗的造林效果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油松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幼树高生长量均高于裸根苗,而且不同坡位间两种苗木造林成活率差异呈现自下坡而上坡递减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容器苗 裸根苗 造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不同种苗类型造林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方乐金 宋曰钦 +2 位作者 叶双峰 陈黎 程晓阳 《竹子研究汇刊》 2003年第2期36-40,共5页
研究以母竹无性苗和 级、 级毛竹实生苗为试材 ,探讨不同竹苗类型的造林效果。造林第 3年结果表明 ,毛竹实生苗林分在新竹数、地径、冠幅、枝盘数和单株叶片数等 5个性状 ,与母竹无性苗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级、 级实生苗当... 研究以母竹无性苗和 级、 级毛竹实生苗为试材 ,探讨不同竹苗类型的造林效果。造林第 3年结果表明 ,毛竹实生苗林分在新竹数、地径、冠幅、枝盘数和单株叶片数等 5个性状 ,与母竹无性苗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级、 级实生苗当年新竹数均显著优于母竹无性苗 7.2~9.4倍 ,冠幅较母竹无性苗大 90 .6 %~ 1 0 7.2 %。林分郁闭度高达 0 .77~ 0 .82 ,为毛竹实生苗林分的2 6 .9%~ 2 8.7%。地径、枝盘数和单株叶片数 3项指标均为母竹无性苗优于实生苗 ,枝盘数显著大于 级、 级实生苗 ;单株叶片数显著大于 级实生苗 ,与 级实生苗比较并不显著。地径与 级、 级实生苗比较均不显著。母竹无性苗虽然胸径、全高、枝下高大于实生苗 ,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立竹密度、叶面积指数、生物量 3项指标差异巨大 , 级、 级实生苗立竹密度分别比母竹无性苗大7.4倍和 9.2倍 ;叶面积指数分别大 4 .4 9倍和 3.0 6倍 ;生物量分别大 5 .5倍和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实生苗 母竹无性苗 竹苗类型 造林效果 叶面积指数 立竹密度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肇庆市降香黄檀早期造林效果初报 被引量:25
19
作者 吴永彬 翟翠花 +2 位作者 庄雪影 梁胜耀 伍伯良 《广东林业科技》 2010年第6期36-40,共5页
降香黄檀是我国南方大力推广的乡土珍贵树种之一。2009年12月在广东省肇庆市国有林业总场属下的怀集县大坑山林场、封开县大水口林场和肇庆市北岭山林场进行了降香黄檀造林效果的调查。结果表明:降香黄檀在肇庆市的生长表现良好,能适应... 降香黄檀是我国南方大力推广的乡土珍贵树种之一。2009年12月在广东省肇庆市国有林业总场属下的怀集县大坑山林场、封开县大水口林场和肇庆市北岭山林场进行了降香黄檀造林效果的调查。结果表明:降香黄檀在肇庆市的生长表现良好,能适应当地的立地和气候条件,生长较快。不同的林场因立地差异在生长上有一定的差异,以大水口林场的降香黄檀林生长最快,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为0.97 cm,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1.15 m,冠幅年平均生长量为0.80 m;北岭山林场和大坑山林场的生长量小,但两地生长相差不大。调查结果还显示,抚育的同时适当修枝有利于幼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贵树种 降香黄檀 造林效果 修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种苗类型秋茄造林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坚 陈秋夏 +3 位作者 王金旺 梁锦艳 卢翔 夏海涛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8期1221-1222,1355,共3页
以广东雷州半岛、福建福鼎、浙江苍南的3种秋茄胚轴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源地秋茄及广东雷州半岛秋茄不同种苗类型(容器苗、胚轴苗)和不同栽植密度的造林效果。结果表明,造林生产中,本地种浙江苍南的造林效果及生长情况显著优于其他... 以广东雷州半岛、福建福鼎、浙江苍南的3种秋茄胚轴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源地秋茄及广东雷州半岛秋茄不同种苗类型(容器苗、胚轴苗)和不同栽植密度的造林效果。结果表明,造林生产中,本地种浙江苍南的造林效果及生长情况显著优于其他种源地秋茄树种;且秋茄胚轴苗扦插造林的保存率及冠幅等显著优于容器苗。在栽植密度的研究中,以0.5 m×1.0 m的生长量最高,造林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秋茄 种苗类型 种源 栽植密度 造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