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水杉造林历史和造林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 1
-
-
作者
王希群
马履一
郭保香
-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资源学院
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
-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2-88,共7页
-
文摘
对1949年以来我国发表的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育苗造林的有关文献进行综述。对水杉原生母树都是历史上由当地群众移植天然下种的野生苗于四旁隙地,经人工培育而成长起来的结论给予肯定,并提供了历史学和测树学的证据。系统介绍了在水杉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以及各地结合本地实际进行的研究和创新,包括在水杉抚育、他感作用、抗性、农林复合系统的研究以及国家标准。
-
关键词
水杉
造林历史和技术
研究进展
-
Keywords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dies
history and silviculture
research progress
-
分类号
S791.350.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广西红树林恢复历史、成效及经验教训
被引量:28
- 2
-
-
作者
范航清
莫竹承
-
机构
广西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
出处
《广西科学》
CAS
2018年第4期363-371,387,共10页
-
基金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子课题“中国滨海湿地资源及其主要生态环境效益综合调查”(2013FY111805)
广西特聘专家科研费(厅发[2017]40号)资助
-
文摘
回顾了广西红树林人工造林历史,通过收集资料和调查评估了广西红树林人工造林成效。结果表明,1980年以前广西有红树林人工林274.7hm2,1980-2001年新增818.2hm2。2002-2015年的14年间,广西营造了3 984.5hm2的红树林,成林1 338.9hm2,保存率为33.6%,其中乡土红树林和外来无瓣海桑林分别贡献了73.86%和26.14%。与此同时,广西红树林天然林比例从2001年的86.95%迅速下降到2015年的66.82%,年均下降1.34%。在广西红树林总面积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天然林比例的快速下降,反映出15年间人工林逐渐替代天然林的现象严重。论文总结了广西红树林造林的经验教训,重新评估了宜林滩涂的潜力,将红树林恢复细分为自然恢复、人工修复和重建造林3大类。自然恢复、人工修复有利于改善红树林质量,重建造林则重在扩大红树林数量。最后,给出了中越边界困难滩涂乡土红树林重建的成功范例。
-
关键词
红树林
造林历史
造林成效
经验教训
生态恢复分类
中国广西
-
Keywords
history of mangrove plantation
achievement evaluation
lessons learnt
classificationof restoration
Guangxi of China
-
分类号
P753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