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水资源成本约束视角的中国造林增汇研究
- 1
-
-
作者
汪宗顺
岳超
杨红强
李强
张寒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
出处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659-3671,共13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4&ZD108,23&ZD10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2022YFF130220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23HHZX005)。
-
文摘
造林增汇对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已经将扩大森林面积确定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策略之一。但已有研究多从自然条件出发识别可造林区域,而忽视了经济因素特别是水资源成本对造林的约束。基于GIS数据和统计数据,将水资源成本纳入造林经济决策模型,评估其对中国自然和经济双重可行的造林面积和碳汇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自然和经济双重可行的造林面积和碳汇潜力分别为1509.31万hm~2和75.18 Mt CO_(2)/a,水资源成本会导致两者分别减少约50%和30%,产生了显著的约束作用。(2)在水资源成本约束下,当前中国碳市场仅能促使造林增汇的碳中和贡献从3.16%—4.91%提升到3.75%—5.83%,激励作用比较有限。(3)水资源成本约束下的中国再造林碳汇潜力为43.07 Mt CO_(2)/a,高于新造林。并且水资源成本导致再造林碳汇潜力下降幅度为27.54%,低于新造林的38.91%,对再造林碳汇潜力的约束作用弱于新造林。综上,应尽快将水资源成本纳入造林决策之中,并完善碳交易市场体系,重点发挥再造林的增汇优势。研究对提高中国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制定灵活的生态修复政策以及科学认知和发挥造林增汇的碳中和贡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关键词
造林
碳汇潜力
水资源成本
碳中和
造林决策模型
-
Keywords
forestation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water resource cost
carbon neutrality
forestation decision model
-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