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组件GIS的造林决策支持系统的构架 被引量:18
1
作者 谭伟 冯仲科 +1 位作者 胡涌 吴达胜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7-81,共5页
提出基于组件GIS的造林决策支持系统(ADSS)框架体系。在Windows操作环境下,运用基于VisualBasic和VisualC编程的组件GIS技术、DB技术、ES技术和DSS技术等,以林场为单位建立森林资源的基本管理平台,并在这个平台上通过各种查询、运算、... 提出基于组件GIS的造林决策支持系统(ADSS)框架体系。在Windows操作环境下,运用基于VisualBasic和VisualC编程的组件GIS技术、DB技术、ES技术和DSS技术等,以林场为单位建立森林资源的基本管理平台,并在这个平台上通过各种查询、运算、逻辑判断及空间叠加、空间分析功能,实现对林场小班的造林更新决策,获得造林方案图,并以该方案为依据,对未来一定年龄期的林分生长进行预测预估,作为评价和调整原来的造林规划方案的依据,最终实现造林的优化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 组件GIS 造林决策支持系统 造林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林决策信息系统框架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冯仲科 聂伟 +1 位作者 姚山 臧淑英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7-10,共4页
为了给造林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支持,辅助决策者进行造林决策,该文介绍了综合COM GIS、C#语言、数据库技术和ArcGIS Engine等技术开发造林决策信息系统的框架设计,并根据该设计方案设计出造林决策系统。工作人员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 为了给造林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支持,辅助决策者进行造林决策,该文介绍了综合COM GIS、C#语言、数据库技术和ArcGIS Engine等技术开发造林决策信息系统的框架设计,并根据该设计方案设计出造林决策系统。工作人员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各种查询和空间分析等操作;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制定造林方案;对林分的生长情况进行模拟预测,以此作为评价和调整造林规划设计方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林决策信息系统 框架设计 组件GIS 造林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资源成本约束视角的中国造林增汇研究
3
作者 汪宗顺 岳超 +2 位作者 杨红强 李强 张寒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659-3671,共13页
造林增汇对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已经将扩大森林面积确定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策略之一。但已有研究多从自然条件出发识别可造林区域,而忽视了经济因素特别是水资源成本对造林的约束。基于GIS数据和统计数据,将水... 造林增汇对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已经将扩大森林面积确定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策略之一。但已有研究多从自然条件出发识别可造林区域,而忽视了经济因素特别是水资源成本对造林的约束。基于GIS数据和统计数据,将水资源成本纳入造林经济决策模型,评估其对中国自然和经济双重可行的造林面积和碳汇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自然和经济双重可行的造林面积和碳汇潜力分别为1509.31万hm~2和75.18 Mt CO_(2)/a,水资源成本会导致两者分别减少约50%和30%,产生了显著的约束作用。(2)在水资源成本约束下,当前中国碳市场仅能促使造林增汇的碳中和贡献从3.16%—4.91%提升到3.75%—5.83%,激励作用比较有限。(3)水资源成本约束下的中国再造林碳汇潜力为43.07 Mt CO_(2)/a,高于新造林。并且水资源成本导致再造林碳汇潜力下降幅度为27.54%,低于新造林的38.91%,对再造林碳汇潜力的约束作用弱于新造林。综上,应尽快将水资源成本纳入造林决策之中,并完善碳交易市场体系,重点发挥再造林的增汇优势。研究对提高中国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制定灵活的生态修复政策以及科学认知和发挥造林增汇的碳中和贡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林 碳汇潜力 水资源成本 碳中和 造林决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风蚀区4个主要造林树种防风固沙功能差异及适宜立地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张藤子 李亚楠 +3 位作者 马云波 董立军 张翼鹏 周永斌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期112-116,共5页
分析辽宁省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确定辽西北风蚀区各树种现存防风固沙林面积,并通过林分结构数据计算刺槐、杨树、油松和樟子松4个主要造林树种的防风固沙功能指数,比较各树种在不同质地土壤上的防风固沙功能差异。研究区内现存防风固... 分析辽宁省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确定辽西北风蚀区各树种现存防风固沙林面积,并通过林分结构数据计算刺槐、杨树、油松和樟子松4个主要造林树种的防风固沙功能指数,比较各树种在不同质地土壤上的防风固沙功能差异。研究区内现存防风固沙林中杨树林面积最大,樟子松林次之。杨树和刺槐防风固沙功能随着林龄的增长先升高后降低,樟子松和油松的防风固沙功能随着林龄的增长持续增加。不同树种适合不同质地土壤立地:在沙土上,前期(约30年)杨树林防风固沙功能最强,之后樟子松的防风固沙功能最强;刺槐在沙壤上的防风固沙功能最强;轻壤和中壤立地上,杨树是防风固沙功能最强的树种。研究区后续造林过程应注重适地适树,并及时对杨树和刺槐林进行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杨树 油松 樟子松 林分结构 造林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地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
作者 王超群 吴保国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922-2928,共7页
针对目前基层林农与林场在森林经营管理中的立地评价问题,探讨了利用林分生长模型对有林地进行评价的方法与技术,建立了以定距等分算法为核心,采用好、中、差立地等级对有林地进行评价的方法,设计了林分生长模型库,实现了生长模型解析... 针对目前基层林农与林场在森林经营管理中的立地评价问题,探讨了利用林分生长模型对有林地进行评价的方法与技术,建立了以定距等分算法为核心,采用好、中、差立地等级对有林地进行评价的方法,设计了林分生长模型库,实现了生长模型解析算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立地评价系统工作流程和立地评价系统架构,结合无林地评价开发了基于浏览器与服务器体系结构的综合立地评价系统,从而有效满足了在只有林分生长模型情况下的立地评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地评价系统 有林地评价 无林地评价 造林决策 林分生长模型 模型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