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河口洪水造床作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巩彩兰 恽才兴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4-97,共4页
据多年实测资料统计 ,长江口年径流总量 92 4 0亿m3,年输沙量 4 .86亿t,洪季的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占全年总量的71.7%和 87.2 %。如遇洪水年 ,当洪峰流量超过 6 0 0 0 0m3 s时 ,中、下游河道水位明显抬高而进入防汛警戒状态 ,河床有明显... 据多年实测资料统计 ,长江口年径流总量 92 4 0亿m3,年输沙量 4 .86亿t,洪季的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占全年总量的71.7%和 87.2 %。如遇洪水年 ,当洪峰流量超过 6 0 0 0 0m3 s时 ,中、下游河道水位明显抬高而进入防汛警戒状态 ,河床有明显冲淤变化 ;洪峰流量超过 70 0 0 0m3 s时 ,新生汊道及切滩串沟频频出现 ,给河口治理及深水航道开发带来重要的影响。从长江河口河槽演变基本特征及南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河口 洪水 造床作用 冲淤变化 径流量 输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瓯江河口推移质的造床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志林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2年第4期455-460,共6页
潮汐河口推移质运动复杂,人们至今对此所知甚少,本文试图基于实测水流与沉积资料,系统地探讨瓯江河口推移质的造床作用.通过该河口沉积物中推移组分计算,结合悬移质粒度分析认为,推移质是瓯江河口主槽的主要造床物质,水下沙洲及拦门沙... 潮汐河口推移质运动复杂,人们至今对此所知甚少,本文试图基于实测水流与沉积资料,系统地探讨瓯江河口推移质的造床作用.通过该河口沉积物中推移组分计算,结合悬移质粒度分析认为,推移质是瓯江河口主槽的主要造床物质,水下沙洲及拦门沙等堆积地貌亦系推移质造床的产物.文章进一步根据作者新近提出的方法,获得全年逐时推移质输沙率及逐潮输沙量,藉以初步揭示不同逕潮流组合下推移质运动的时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移质 造床作用 瓯江河口 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不同来水来沙的造床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梁志勇 尹学良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5-29,37,共6页
试论不同来水来沙的造床作用梁志勇,尹学良(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一、前言冲积河流的断面形态主要是由来水来沙塑造的。但如何衡量不同来水来沙对河道的造床作用呢?就来水来沙对河道断面形态的长期作用而言,用造床流量这一概念来表... 试论不同来水来沙的造床作用梁志勇,尹学良(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一、前言冲积河流的断面形态主要是由来水来沙塑造的。但如何衡量不同来水来沙对河道的造床作用呢?就来水来沙对河道断面形态的长期作用而言,用造床流量这一概念来表达是比较合适的。造床流量是指其造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河流 泥沙 造床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江干流造床水沙动力及河相关系的探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幸农 假冬冬 陈长英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2,66,共7页
在分析松花江干流河道特性的基础上,基于实测资料,探究了造床水沙动力条件和河相关系。结果表明,枯水期和涨水期水流的造床作用不甚明显,主汛期水流是主要造床动力,退水期水流也具有一定造床作用;通过对比河道特征流量和计算得到的造床... 在分析松花江干流河道特性的基础上,基于实测资料,探究了造床水沙动力条件和河相关系。结果表明,枯水期和涨水期水流的造床作用不甚明显,主汛期水流是主要造床动力,退水期水流也具有一定造床作用;通过对比河道特征流量和计算得到的造床流量,说明常年洪水的造床作用依然十分有限,只有3~5年一遇的较大洪水才会形成较为明显的造床作用;河道河床呈现宽浅型,主槽相对窄小,洪漫滩地宽阔,中游段主槽河相关系系数√B/H在2~5之间,上游段和下游段大多超过5;基于河床最小活动性假设,得到河相关系与流量及含沙量之间的关系式,采用造床流量针对主槽进行检验,公式相符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江 水流动力 造床作用 河相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沙洪水特性及对河道整治工程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缑元有 朱太顺 孙东坡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43-51,共9页
本文通过对高含沙洪水的水文特征及河床演变特征的分析和险情调查,分析了高含沙洪水对河道防洪工程的各种影响,阐述了防洪抢险工作中高含沙洪水带来的新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含沙水流 造床作用 揭河底 河势 防洪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