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造型地貌
1
作者 毕坤 沈志达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3期73-77,共5页
艺术造型地貌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受不同的内外地质营力作用,形成不同类型、不同规模,若人、若神、若物、似花、似鸟、似兽,千姿百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有观赏价值和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地貌实体。它属于自然地质历史遗迹,是旅游... 艺术造型地貌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受不同的内外地质营力作用,形成不同类型、不同规模,若人、若神、若物、似花、似鸟、似兽,千姿百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有观赏价值和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地貌实体。它属于自然地质历史遗迹,是旅游地质资源的主体和旅游业的重要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造型地貌 旅游地质资源 旅游地学 风景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旅游地貌资源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大奎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51-54,共4页
一、地貌与自然风景 地貌是旅游景观构成中最基本的自然要素之一。自然风景的形成少不了地貌这一因素,人文景观的建设也要考虑地貌条件。因而,可以说,地貌是景观体产生的基础。 地貌构成自然风景的骨架,决定着景观体的类型。地貌是地球... 一、地貌与自然风景 地貌是旅游景观构成中最基本的自然要素之一。自然风景的形成少不了地貌这一因素,人文景观的建设也要考虑地貌条件。因而,可以说,地貌是景观体产生的基础。 地貌构成自然风景的骨架,决定着景观体的类型。地貌是地球表面各种高低起伏形态的总称。自然风景以地貌为依托和承载物,很大程度上,地貌的基本特征就是自然风景的总特点。就基本的地貌类型而言,起伏跌荡的山地,无垠开阔的平原,地势高亢的高原都起着自然风景骨架的作用。山地地形变化显著,内部结构复杂,造成峰、石、谷、洞、瀑、溪、泉、林等景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貌资源 自然风景 地貌条件 造型地貌 景观 旅游价值 景物 观赏价值 成因型 分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皇岛市老岭旅游资源的开发战略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康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1985年第2期51-56,共6页
老岭位于秦皇岛市青龙县东南隅,是一处未被世人注目的旅游胜地。作者参与《可爱的河北》编写时,曾将秦皇岛市旅游胜地分为山海关历史名胜,北戴河海滨风景和海港区现代化港湾三大旅游群。郭来喜等又发现了昌黎黄金海岸。现在还应将这一... 老岭位于秦皇岛市青龙县东南隅,是一处未被世人注目的旅游胜地。作者参与《可爱的河北》编写时,曾将秦皇岛市旅游胜地分为山海关历史名胜,北戴河海滨风景和海港区现代化港湾三大旅游群。郭来喜等又发现了昌黎黄金海岸。现在还应将这一别具风貌的老岭山林风光旅游群补上。它是京东的一朵“金芙蓉”。它的开发必将为秦皇岛市增添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岭 秦皇岛市 开发战略 旅游资源 旅游区 造型地貌 花岗岩系列 旅游胜地 青龙县 客源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雁荡山的旅游美学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被引量:3
4
作者 吕学斌 蒋祖云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1-53,共3页
试论雁荡山的旅游美学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吕学斌蒋祖云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三游雁荡山,在《雁荡山日记》中赞曰:“锐峰叠嶂,左右环向,奇巧百出,真天下奇观!”句中“奇巧”一词指的是雁荡山奇峰秀美,巧夺天工,拟人状物,栩栩如... 试论雁荡山的旅游美学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吕学斌蒋祖云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三游雁荡山,在《雁荡山日记》中赞曰:“锐峰叠嶂,左右环向,奇巧百出,真天下奇观!”句中“奇巧”一词指的是雁荡山奇峰秀美,巧夺天工,拟人状物,栩栩如生;“百出”指的是奇峰怪石,姿态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雁荡山 美学特征 变幻造型地貌 审美意象 形成机理 五度空间 视觉图像 旅游者 浙江建德市 审美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霞风景名胜区景观规划理论与技术体系及保护规划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俞孔坚 吉庆萍 《广东园林》 1992年第1期6-13,共8页
一、引言丹霞风景名胜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境内,辖属仁化、曲江两县,南端距韶关市区不足20公里。景点集中分布面积为180平方公里。韶赣、韶汝和106国道三条主要公路干道分别沿风景区外围经过。这里是全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作为... 一、引言丹霞风景名胜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境内,辖属仁化、曲江两县,南端距韶关市区不足20公里。景点集中分布面积为180平方公里。韶赣、韶汝和106国道三条主要公路干道分别沿风景区外围经过。这里是全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作为专业术语的“丹霞地貌”也源于此。海拔多在300~400米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丹霞山 景观规划 造型地貌 资源评价 专业术语 陈传康 韶石山 风景资源调查 景观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亟待建立的一个地质学分支——名胜地质学 被引量:8
6
作者 殷维翰 丁兴旺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3年第2期109-113,共5页
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自然界众多的山川湖泊、奇峰怪石、泉潭瀑布、峡屿矶洲以及洞穴石窟等具有自然美感的名山胜水,有的已作为风景名胜供游人观光揽胜,有的正作为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具有自然美感的名山胜水,一般有着“雄”、... 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自然界众多的山川湖泊、奇峰怪石、泉潭瀑布、峡屿矶洲以及洞穴石窟等具有自然美感的名山胜水,有的已作为风景名胜供游人观光揽胜,有的正作为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具有自然美感的名山胜水,一般有着“雄”、“奇”、“险”、“秀”、“幽”、“旷”、“幻”等形象特征,而这些美的形象特征又都是在不同的地质环境中形成的,并且在地质学上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比如,以雄伟险峻著称的泰山和华山,是在断层比较发育、地壳上升运动比较强烈的地区,由成组断层所切而隆起的断块山;奇险的黄山,其山坡陡峭、悬崖壁立的奇景,与花岗岩山体节理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美不胜收的桂林山水,原来是石灰岩在地表水和地下水作用下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 造型地貌 风景名胜 旅游事业 断块山 名山胜水 上升运动 节理发育 桂林山水 杭州西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