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平褥式折叠缝合联合沟槽引流管引流用于直肠癌患者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还纳术效果观察
1
作者 江国超 王明君 +3 位作者 李云鹏 崔树青 张青松 戴世龙 《山东医药》 2025年第2期56-61,共6页
目的观察腹壁切口水平褥式折叠缝合联合沟槽引流管皮下对口引流在直肠癌手术患者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19例,根据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还纳术后腹壁切口缝合方式及引流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3... 目的观察腹壁切口水平褥式折叠缝合联合沟槽引流管皮下对口引流在直肠癌手术患者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19例,根据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还纳术后腹壁切口缝合方式及引流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3例、对照组56例。观察组腹壁切口行水平褥式折叠缝合联合沟槽引流管皮下对口引流;对照组腹壁切口行传统分层间断缝合,常规放置单根橡皮片引流。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切口感染、术后切口疝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风险函数曲线分析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与切口疝的发生风险。采用Cox单因素、多因素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术后切口感染、切口疝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切口疝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Kaplan-Meier风险函数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及切口疝发生风险均低于对照组。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行放化疗是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HR=10.223,95%CI 2.033~51.407),改良手术是术后切口感染的保护因素(HR=0.071,95%CI 0.016~0.319),P均<0.05;吸烟是术后切口疝的独立危险因素(HR=5.147,95%CI 1.329~19.927),改良手术是术后切口疝的保护因素(HR=0.088,95%CI 0.011~0.695),P均<0.05。结论腹壁切口水平褥式折叠缝合联合沟槽引流管皮下对口引流用于直肠癌患者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还纳术,可有效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和切口疝的发生,有助于预防术后切口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根治 末端回肠造口还纳术 水平褥式折叠缝合 沟槽引流管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预防肠造口还纳术后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施洁 周丽 +1 位作者 赵淋琪 庞洁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7期140-142,共3页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预防肠造口还纳术后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肠造口还纳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预防肠造口还纳术后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肠造口还纳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失禁相关性皮炎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观察组失禁相关性皮炎严重程度评估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循证护理能够降低肠造口还纳术后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减轻失禁相关性皮炎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造口还纳术 失禁相关性皮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肠造口还纳术后不留置胃管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锋 苏义林 《安徽医学》 2022年第9期1089-1091,共3页
目的探讨在小儿肠造口还纳术后不常规留置胃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小儿外科自2015年8月至2020年7月完成的41例确诊为肠造口术后状态并行小儿肠造口还纳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 目的探讨在小儿肠造口还纳术后不常规留置胃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小儿外科自2015年8月至2020年7月完成的41例确诊为肠造口术后状态并行小儿肠造口还纳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留置胃管组22例,未留置胃管组19例。统计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后肛门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恶心呕吐、吻合口瘘、咽喉不适、肠梗阻)。结果未留置胃管组患儿咽喉不适的发生率为52.63%,留置胃管组患儿为10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留置胃管组患儿术后肛门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平均分别为(1.90±0.74)d和(10.79±3.03)d,留置胃管组患儿为(4.27±1.03)d、(14.96±4.9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留置胃管组患儿住院费用平均为(24889.00±18071.01)元,留置胃管组患儿为(14889.00±8071.41)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留置胃管组患儿咽喉不适的发生率为52.63%,留置胃管组患儿为10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肠造口还纳术不常规留置胃管是安全可行的,可减轻患儿痛苦,加快术后肠功能恢复,缩短术后禁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轻家庭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口还纳术 留置胃管 快速康复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辅助腹腔镜技术在乙状结肠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韩华 李天梁 +4 位作者 卢通 马勇 曾珂芮 李蜀华 冷蔚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54-56,共3页
目的观察手辅助腹腔镜技术(HALS)在乙状结肠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乙状结肠造口还纳术的患者48例,其中23例术中采用HALS(观察组),25例术中采用常规开腹(OS,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AVS... 目的观察手辅助腹腔镜技术(HALS)在乙状结肠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乙状结肠造口还纳术的患者48例,其中23例术中采用HALS(观察组),25例术中采用常规开腹(OS,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AV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03.52±18.28)min、住院时间(9.04±2.44)d、术中出血量(60.91±13.4)mL、术后AVS评分(4.00±1.00)分,对照组分别为(102.24±20.38)min、(11.64±4.57)d、(97.16±23.47)mL、(5.00±1.15)分,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AVS评分比较,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切口感染0例、腹腔感染0例、吻合口瘘0例、吻合口出血1例),对照组为32%(切口感染3例、腹腔感染2例、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出血2例),两组比较,P<0.05。结论HALS应用于乙状结肠造口还纳术是可行、有效的,且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AVS评分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结肠造口还纳术 手辅助腹腔镜技 开腹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回肠造口还纳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 被引量:1
5
作者 方晶晶 张雪 赵娜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年第1期190-192,共3页
目的 考察分析直肠癌回肠造口还纳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以期改善行临时性造口直肠癌患者的预后状况。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回肠造口还纳术的7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既往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开腹或腹腔镜... 目的 考察分析直肠癌回肠造口还纳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以期改善行临时性造口直肠癌患者的预后状况。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回肠造口还纳术的7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既往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开腹或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联合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术后3~6个月,行回肠造口还纳术。总结并分析行回肠造口还纳术的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以降低直肠癌患者术后近期和远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其住院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结果 70例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效果均相对较好。患者术中出血量为30~68 mL、平均为(40.45±6.72)mL,手术时间为69~112 min、平均为(82.35±8.45)min,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为4~8 d、平均为(6.06±0.87)d,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4~7 d、平均为(5.75±1.17)d,术后住院时间为8~13 d,平均为(9.58±1.56)d。术后近期并发症上出现1例吻合口瘘、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和1例切口感染,术后远期并发症上出现1例粘连性肠梗阻。经对症干预治疗后,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在行直肠癌回肠造口还纳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应做好护理工作,术前指导患者严格做好肠道准备,术中密切关注生命体征,术后采取营养支持、早期康复运动、饮食指导和心理护理等相关干预措施,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吻合口瘘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回肠造口还纳术 围手 吻合 护理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经肛在乙状结肠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松海 刘玉海 《安徽医学》 2021年第8期886-88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经肛在乙状结肠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8月合肥市第一人民集团医院滨湖院区急诊外科微创外科收治的16例乙状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的术中、术后及随访资料,探讨腹腔镜联合经...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经肛在乙状结肠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8月合肥市第一人民集团医院滨湖院区急诊外科微创外科收治的16例乙状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的术中、术后及随访资料,探讨腹腔镜联合经肛在乙状结肠造口还纳中的应用效果。结果16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25.02±20.32)min,术中出血量为(40.30±10.43)mL;术后3天,无痛0例,轻度疼痛11例(68.75%),中度疼痛4例(25.00%),重度疼痛1例(6.25%);切口感染3例(18.75%),无一例吻合口漏及术后出血发生;术后1年随访,切口刺痛或麻木感2例(12.50%),无一例肠梗阻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经肛在乙状结肠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在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及降低切口感染率等方面优势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经肛 乙状结肠造口还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6例临时性肠造口还纳术患者的全程化护理 被引量:4
7
作者 方静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年第4期62-64,共3页
总结76例临时性肠造口还纳术患者的全程化护理,主要包括吻合口护理、术前检查、造口周围皮肤护理、肛周皮肤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结果显示76例患者均于肠造口术后3~6个月完成造口还纳术,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护理效果佳。认为全... 总结76例临时性肠造口还纳术患者的全程化护理,主要包括吻合口护理、术前检查、造口周围皮肤护理、肛周皮肤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结果显示76例患者均于肠造口术后3~6个月完成造口还纳术,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护理效果佳。认为全程化护理可减少造口还纳术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口还纳术 护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反馈疗法在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前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杨菜芳 宋红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5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前行生物反馈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28例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前行生物反馈疗法病人为观察组,以既往传统的预防性造口还纳术病人2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治... 目的探讨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前行生物反馈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28例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前行生物反馈疗法病人为观察组,以既往传统的预防性造口还纳术病人2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前行生物反馈疗法疗效显著,具有风险小、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 生物反馈疗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低位直肠癌术后保护性回肠造口还纳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3
9
作者 王凯 付海啸 +2 位作者 符炜 徐为 刘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1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低位直肠癌术后保护性回肠造口还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胃肠外科行回肠造口还纳术73例患者,将其分为ERAS组39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分别采用ERAS和传统方法进行围手术期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D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低位直肠癌术后保护性回肠造口还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胃肠外科行回肠造口还纳术73例患者,将其分为ERAS组39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分别采用ERAS和传统方法进行围手术期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D0)、术后第1天(D1)、术后第3天(D3)的应激反应及营养指标、手术恢复指标、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D1、D3时点,ERAS组CRP、降钙素原均较对照组降低,前白蛋白及白蛋白均较对照组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RA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疼痛评分、排气排便时间、口服或肠内营养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腹腔感染、切口感染、腹壁切口疝、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ERAS处理方案在低位直肠癌术后保护性回肠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保护性回肠造口还纳术 快速康复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肠造口术后的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莹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8期213-214,共2页
目的 :探讨对接受肠造口术后的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在昆明市儿童医院进行肠造口术的4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这40例患儿均进行肠造口术,并对其进行术后综合性护理。然后,观察这些患儿的... 目的 :探讨对接受肠造口术后的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在昆明市儿童医院进行肠造口术的4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这40例患儿均进行肠造口术,并对其进行术后综合性护理。然后,观察这些患儿的治护效果。结果 :经过治护,在这40例患儿中,有37例患儿的病情稳定并择期接受肠造口还纳术,有1例患儿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放弃治疗,有1例患儿因喂养不当而死亡,有1例患儿提前进行肠造口还纳术。结论 :对接受肠造口术后的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为其接受二期的肠造口还纳术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后综合性护理 造口还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强 刘成奎 崔庆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8期623-623,共1页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后吻合口瘘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们对比手术和保守治疗两种方式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2015年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34例,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43-80岁,平均62.5岁。吻合口瘘出现时间3-12 d...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后吻合口瘘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们对比手术和保守治疗两种方式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2015年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34例,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43-80岁,平均62.5岁。吻合口瘘出现时间3-12 d,平均7 d。其中治疗性肠造口手术10例(手术组),保守冲洗治疗24例(非手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吻合 流管 双套管 要素饮食 造口还纳术 回肠 冲洗引流 全胃肠外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