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100m跑速度规律的生理学分析 被引量:32
1
作者 郭成吉 田中原 +1 位作者 赛庆斌 马学军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4-37,共4页
为揭示 10 0 m跑速度规律的生理学实质 ,采用动态分析方法对参加第 6、第 7两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 10 0 m决赛运动员的速度参数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世界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 10 0 m跑的速度变化与其能量供应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 ,... 为揭示 10 0 m跑速度规律的生理学实质 ,采用动态分析方法对参加第 6、第 7两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 10 0 m决赛运动员的速度参数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世界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 10 0 m跑的速度变化与其能量供应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 ,关键是利用训练和营养等手段提高体内 CP的含量 ,降低糖酵解供能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跑 男子运动员 100M跑 速度规律 生理学 加速能力 最大速度 磷酸原系统 供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坑道口部内爆炸冲击波传播速度规律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大立 范进 +1 位作者 高杰 任新见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共5页
准确计算坑道口部内爆炸条件下冲击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是确定坑道内主动消波设备时间响应指标的关键。为此,基于AutoDyn进行5种不同工况的坑道内爆炸计算。采用量纲分析构建了冲击波传播速度的工程模型,通过对数值计算结果的拟合确定了... 准确计算坑道口部内爆炸条件下冲击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是确定坑道内主动消波设备时间响应指标的关键。为此,基于AutoDyn进行5种不同工况的坑道内爆炸计算。采用量纲分析构建了冲击波传播速度的工程模型,通过对数值计算结果的拟合确定了模型的系数。与坑道化爆实验的实测值进行分析比较表明,所拟合的坑道内冲击波传播速度的经验模型最大误差为15%,作为一种工程方法而言具有较强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坑道工程 内爆炸 冲击波 传播速度规律 工程经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加速度响应规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飞飞 江学良 +2 位作者 杨慧 连鹏远 牛家永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38-247,共10页
为了获得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在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响应规律,采用振动台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以双向大瑞波(DR-XZ)作为加载波,研究了在不同加速度激振峰值作用下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的加速度响应规律,探讨了非偏压与偏压对浅埋小... 为了获得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在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响应规律,采用振动台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以双向大瑞波(DR-XZ)作为加载波,研究了在不同加速度激振峰值作用下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的加速度响应规律,探讨了非偏压与偏压对浅埋小净距隧道加速度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双向加载波水平方向上隧道的右半拱加速度响应较为强烈,竖直方向上拱顶与拱脚处加速度响应较为强烈;相对比隧道在加载波的水平方向上加速度响应,竖直方向上隧道加速度响应较为剧烈;地震波的激振方向对隧道加速度响应有较大的影响;隧道测点加速度响应变化趋势受上覆岩层的厚度、中岩柱及岩质边坡等因素影响;振动台试验值与数值模拟值之间的误差在合理的范围内,且两者变化趋势较为相似,验证了振动台试验的合理性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相对于偏压隧道,非偏压隧道的加速度响应规律性较强,偏压对隧道加速度响应的影响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小净距隧道 振动台试验 数值模拟 速度响应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梯形加速度运动规律中过渡曲线的设计 被引量:7
4
作者 郭宏亮 王青 叶国铭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0-101,109,共3页
为适应现代剑杆织机的高速运转及对剑杆运动曲线的高要求,针对修正梯形加速度剑杆运动规律的过渡曲线提出一种新型的设计方法,即采用高次多项式作为其过渡曲线。该方法不仅考虑端点处的边界条件,而且将曲线中点和1/4节点考虑进来,使过... 为适应现代剑杆织机的高速运转及对剑杆运动曲线的高要求,针对修正梯形加速度剑杆运动规律的过渡曲线提出一种新型的设计方法,即采用高次多项式作为其过渡曲线。该方法不仅考虑端点处的边界条件,而且将曲线中点和1/4节点考虑进来,使过渡曲线的2个连接点在更高一个阶次上光滑过渡,从而使剑杆运动既平稳又快速,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满足高速织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杆织机 修正梯形加速度运动规律 过渡曲线 高次多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参数对斜坡加速度动力响应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汉香 许强 范宣梅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47,共7页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诱发斜坡地质灾害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了明显的高程效应和岩性效应。本文采用上硬下软和上软下硬两种典型岩性组合斜坡模型,完成了1:100比尺的振动台试验。文中重点分析了地震波类型(频谱)、激振方向和地震动三...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诱发斜坡地质灾害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了明显的高程效应和岩性效应。本文采用上硬下软和上软下硬两种典型岩性组合斜坡模型,完成了1:100比尺的振动台试验。文中重点分析了地震波类型(频谱)、激振方向和地震动三参数对斜坡模型水平向加速度动力响应规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水平单向激振时,15Hz正弦波和汶川地震波作用下的高程放大效应主要体现在斜坡模型中上段,两者在上软下硬组合斜坡模型中产生了近乎相同的水平向加速度动力响应规律,原因主要在于两者的卓越频率接近。(2)模型对合成向汶川地震波的放大作用依次超过单向水平向和竖直向汶川波的作用,且合成向与水平单向汶川地震波的作用规律基本相同。(3)随着振动强度增加,模型对低频波的放大作用增强。(4)在合成向汶川地震动作用下,随着振动强度增加,模型各高程处的水平向加速度峰值(PGA)逐渐增加,其相应的放大系数在模型中上段逐渐降低至2.0以下,最终趋于平缓,表明模型沿高程向的放大效应逐渐减弱。此外,各参数对模型的水平向加速度响应因模型自身的岩性组合结构而异,随着振动强度增加,上硬下软斜坡模型中上部的水平向速度响应值基本保持在1.0~2.7倍于上软下硬斜坡模型中上部的水平向加速度响应值这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 振动台试验 地震波方向 激振方向 地震动强度 速度动力响应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棱柱形大长径比预制破片速度衰减规律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竺伟梁 程春 +1 位作者 庞兆君 杜忠华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1-144,共4页
为研究三棱柱形大长径比预制破片在翻滚状态下从超音速至亚音速区间的速度衰减规律,建立了破片翻滚模型。并结合数值计算和靶场试验与等效迎风面积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三棱柱形大长径比预制破片速度衰减模型所得结果相吻合... 为研究三棱柱形大长径比预制破片在翻滚状态下从超音速至亚音速区间的速度衰减规律,建立了破片翻滚模型。并结合数值计算和靶场试验与等效迎风面积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三棱柱形大长径比预制破片速度衰减模型所得结果相吻合,与等效迎风面积法存在较大偏差。证明了三棱柱形大长径比预制破片运动过程中自身的翻滚是不可忽视的,等效面积法会导致计算结果产生较大偏差或失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长径比预制破片 速度衰减规律 翻滚模型 Logistic函数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锥形管无模拉伸速度制度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9
7
作者 夏鸿雁 吴迪 栾瑰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3-836,共4页
无模拉伸是一种金属柔性塑性加工方法,它的应用消除了常规拉拔过程存在的缺陷,使轴向变断面制品的拉伸成形以及难变形材料的成形加工问题得到很好解决.在分析锥形管无模拉伸的变形机制及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锥形管无模拉伸速度或冷热... 无模拉伸是一种金属柔性塑性加工方法,它的应用消除了常规拉拔过程存在的缺陷,使轴向变断面制品的拉伸成形以及难变形材料的成形加工问题得到很好解决.在分析锥形管无模拉伸的变形机制及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锥形管无模拉伸速度或冷热源移动速度的理论计算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实验研究证明,提出的速度模型较好地表达了无模拉伸速度变化规律,可用于确定有关的速度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管 无模拉伸 速度变化规律 数学模型 柔性加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围斜区连片精细速度建模与变速成图 被引量:12
8
作者 叶勇 孙武亮 孙开峰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1-406,共6页
塔中围斜区断裂构造复杂,构造形态难以落实。由于数据采集年代、施工参数、处理方法、野外地震和地质条件等方面的差异,连片整体速度研究及构造成图是研究该地区构造形态的关键。针对整体构造评价薄弱的问题及勘探部署难以决策的迫切需... 塔中围斜区断裂构造复杂,构造形态难以落实。由于数据采集年代、施工参数、处理方法、野外地震和地质条件等方面的差异,连片整体速度研究及构造成图是研究该地区构造形态的关键。针对整体构造评价薄弱的问题及勘探部署难以决策的迫切需求,研究了塔中围斜区八个区块连片精细速度建模及变速成图技术。通过速度基准面统一技术、速度闭合差分析校正技术和基于解释层位框架控制的速度去噪技术的研究,获得了塔中八连片整体速度模型及各地震反射层整体构造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地区 八连片 速度建模 速度变化规律 变速成图 整体构造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面流的速度分布理论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沛清 冬俊瑞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3年第3期240-246,共7页
针对自由面流剪切层区的水流特征,利用射流分析的类似方法,并适当的简化控制方程,从理论上探讨了剪切层区的时均速度分布规律,其结果与前人的实验资料较为吻合。
关键词 自由面流 面流消能 速度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发展规律研究的五大误区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颜长跃 谷兴荣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6-109,共4页
对科技发展速度及其变化规律,国外很早就有研究。我国近20多年来,对此作了大量工作,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笔者认为在这些研究中还有些问题没有澄清,甚至可将之看成误区,现把它分为五个方面进行讨论。即指数规律与周期规律是否性质不... 对科技发展速度及其变化规律,国外很早就有研究。我国近20多年来,对此作了大量工作,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笔者认为在这些研究中还有些问题没有澄清,甚至可将之看成误区,现把它分为五个方面进行讨论。即指数规律与周期规律是否性质不同的两个规律;速度研究能否限于经验概括性研究;速度变化规律是因果规律还是非因果规律;什么样的人才与成果能列入科技统计指标之中;横向排序指标是应该重结果指标还是应该重效率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学 科技发展规律 研究误区 指数规律 周期规律 速度变化规律 因果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减震层对浅埋偏压隧道地震加速度响应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赵富发 江学良 +2 位作者 杨慧 张继琪 孙广臣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22-1628,共7页
为了探讨橡胶减震层的减震效果,按照几何相似比为1∶20制作了一组隧道模型,基于振动台试验,分析了浅埋偏压隧道的加速度响应规律和橡胶减震层的减震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橡胶减震层不能改变隧道受地震作用的加速度总体响应趋势,只能发挥... 为了探讨橡胶减震层的减震效果,按照几何相似比为1∶20制作了一组隧道模型,基于振动台试验,分析了浅埋偏压隧道的加速度响应规律和橡胶减震层的减震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橡胶减震层不能改变隧道受地震作用的加速度总体响应趋势,只能发挥减震吸能的效果减轻围岩对隧道结构的部分动力作用,从而提高隧道结构的抗震能力;橡胶减震层对隧道地震加速度的影响与地震波作用方向有关;橡胶减震层的减震效果受激振强度影响较为显著,低强度激振时其减震效果要优于高强度激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偏压隧道 振动台试验 橡胶减震层 速度响应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出入口与主线纵坡间净距对行车速度影响仿真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宗晨宏 马健霄 +2 位作者 陆涛 刘宇航 陈孟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5897-5905,共9页
高速公路出入口与主线纵坡净距较小时,车辆上下坡时易受分合流影响,速度变化差异性较大,不利于行车安全。为研究纵坡车辆速度实时变化规律,基于出入口与主线纵坡间最小净距,利用三维虚拟现实仿真软件UC-win/Road建立入口-上坡与下坡-出... 高速公路出入口与主线纵坡净距较小时,车辆上下坡时易受分合流影响,速度变化差异性较大,不利于行车安全。为研究纵坡车辆速度实时变化规律,基于出入口与主线纵坡间最小净距,利用三维虚拟现实仿真软件UC-win/Road建立入口-上坡与下坡-出口路段仿真模型,通过Forum8驾驶模拟仪进行实验并采集数据。通过控制变量法调整大型车混入率、分合流比例等特征指标;构建速度度量模型,量化特征指标与速度之间的关系,针对特征指标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分合流比例及大型车混入率对速度变化影响显著;不同类型车辆的速度大小和变化趋势差异性较大。其中,大型车混入率对上坡段车辆运行状态影响较大,而分流比例对下坡段车辆运行状态影响较大;大型车混入率和分合流比例分别为30%~40%、10%~15%时,速度波动最大,敏感性较强。研究结果可用于为出入口与主线纵坡净距较小时的车辆运行管理及安全措施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速度变化规律 UC-win/Road仿真分析 最小净距 分合流比例 大型车混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荷载作用下岩体振动特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40
13
作者 夏祥 李俊如 +2 位作者 李海波 刘亚群 周青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0-56,共7页
根据福建牛头山水电站地基岩体爆破开挖监测,运用离散元方法模拟了节理岩体距爆源不同距离处质点的振动速度和频率的变化特征,由此确定岩体质点最大振动速度和振动主频随爆源距离的衰减规律,并得到了距爆源一定距离处质点最大振动速度... 根据福建牛头山水电站地基岩体爆破开挖监测,运用离散元方法模拟了节理岩体距爆源不同距离处质点的振动速度和频率的变化特征,由此确定岩体质点最大振动速度和振动主频随爆源距离的衰减规律,并得到了距爆源一定距离处质点最大振动速度和振动主频与爆破药量的关系。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的结果表明,用离散元软件 UDEC 计算得到的岩体振动特征和衰减规律与现场监测结果是基本符合的,误差在工程应用的允许范围之内,因此 UDEC 用于对岩体动态响应的数值模拟是适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法 数值模拟 速度衰减规律 UDEC 岩体爆破 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钨合金破片终点弹道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谭多望 李翔 +2 位作者 温殿英 张旭 张忠斌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5-429,共5页
实验研究了球形钨合金破片的速度衰减规律、爆轰驱动下的变形和破碎、对半无限钢靶的侵彻以及对薄钢靶的贯穿。结果表明:(1)破片长距离(120m)飞行时的衰减系数为常数,阻力系数与破片初速成线性关系;(2)在爆轰驱动下,直径为6.0和7.5mm的... 实验研究了球形钨合金破片的速度衰减规律、爆轰驱动下的变形和破碎、对半无限钢靶的侵彻以及对薄钢靶的贯穿。结果表明:(1)破片长距离(120m)飞行时的衰减系数为常数,阻力系数与破片初速成线性关系;(2)在爆轰驱动下,直径为6.0和7.5mm的破片破碎率为2%~3%,而直径为8.5mm的破碎率为45%;(3)破片长距离飞行后仍有很强的穿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钨合金破片 终点弹道性能 实验研究 速度衰减规律 爆轰驱动 穿甲 侵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筘座式挠性剑杆织机电子引纬张力控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肖卫兵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5-108,共4页
为了实现对分离筘座式挠性剑杆织机电子引纬时纬纱张力和张力波动范围的有效控制,提高织物的品质,在对TT96型剑杆织机引纬机构改造的基础上,对不同纱线和不同引纬运动规律时纱线张力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通过选用合适的纬纱... 为了实现对分离筘座式挠性剑杆织机电子引纬时纬纱张力和张力波动范围的有效控制,提高织物的品质,在对TT96型剑杆织机引纬机构改造的基础上,对不同纱线和不同引纬运动规律时纱线张力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通过选用合适的纬纱储纬器、张力器和纬纱供纬位置,选用加速度峰值较小的改进型梯形加速度引纬运动规律,优化纬纱运动路径,可有效地降低纬纱的张力值和张力变化的幅度,达到对纬纱张力进行积极控制的目的,满足织造工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性剑杆织机 电子引纬 纬纱张力 改进型梯形加速度运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确分段计时的高水平短跑训练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6
16
作者 邢瑜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56,共6页
国内外短跑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其中体能及其在各分段的分配是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研究认为短跑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是整体中的一部分,各部分之间是互相制约的,各个阶段都有相对的最好成绩,单纯的追求阶段的最优状态对最终成绩不仅没有帮... 国内外短跑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其中体能及其在各分段的分配是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研究认为短跑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是整体中的一部分,各部分之间是互相制约的,各个阶段都有相对的最好成绩,单纯的追求阶段的最优状态对最终成绩不仅没有帮助,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分段计时 高水平短跑训练 速度-体能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光学仪器
17
《中国光学》 EI CAS 2002年第1期105-106,共2页
R778.2 2002010766激光散斑视觉速度规律的研究=Study of visual veloc-ity of laser speckle on retina[刊,中]/苏永道,宋世学(济南大学物理系.山东,济南(250002))∥中国激光.—2001,28(4).
关键词 光学仪器 激光散斑 激光治疗机 大学物理 速度规律 几何结构 传感器 医疗器械 改进设计 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动载荷作用下支护结构的动态安全距离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怀宾 赵兴东 +1 位作者 赵一凡 李洋洋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8-70,共3页
地下洞库在开挖过程中,掘进爆破振动对围岩及支护工程的影响不容忽略。锦州地下洞库3北洞罐长934 m,基于地震波传播的空间效应,把3北洞罐分成3段,得出了各段的速度衰减规律。结果表明:洞罐前段衰减速率最快,中段次之,末端衰减最慢。按... 地下洞库在开挖过程中,掘进爆破振动对围岩及支护工程的影响不容忽略。锦州地下洞库3北洞罐长934 m,基于地震波传播的空间效应,把3北洞罐分成3段,得出了各段的速度衰减规律。结果表明:洞罐前段衰减速率最快,中段次之,末端衰减最慢。按照新浇筑混凝土的爆破振动安全振速,确定了洞罐掘进在前段、中段和末端的安全距离,研究结果对其他洞罐支护安全距离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洞库 爆破振动 速度衰减规律 安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trol of acrobot based on Lyapunov function 被引量:1
19
作者 赖旭芝 吴敏 佘锦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4年第2期210-215,共6页
Fuzzy control based on Lyapunov function was employed to control the posture and the energy of an (acrobot) to make the transition from upswing control to balance control smoothly and stably. First, a control law base... Fuzzy control based on Lyapunov function was employed to control the posture and the energy of an (acrobot) to make the transition from upswing control to balance control smoothly and stably. First, a control law based on Lyapunov function was used to control the angle and the angular velocity of the second link towards zero when the energy of the acrobot reaches the potential energy at the unstable straight-up equilibrium position in the upswing process. The controller based on Lyapunov function makes the second link straighten nature relatively to the first link. At the same time, a fuzzy controller was designed to regulate the parameters of the upper control law to keep the change of the energy of the acrobot to a minimum, so that the switching from (upswing) to balance can be properly carried out and the acrobot can enter the balance quickly.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show that the switching from upswing to balance can be completed smoothly, and the control effect of the acrobot is improved grea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ROBOT fuzzy control Takagi-Sugeno fuzzy model model-free fuzzy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