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磁流变液的行星探测器传动装置速度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强 华德正 +1 位作者 刘晓帆 刘新华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89-298,共10页
在变重力环境下,采用啮合传动元件的行星探测器传动装置受柔性关节影响较大。此外,行星探测器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爬升或克服障碍的动作,会对传动系统中啮合部件造成较大磨损。因此,提出变重力环境下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计算模... 在变重力环境下,采用啮合传动元件的行星探测器传动装置受柔性关节影响较大。此外,行星探测器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爬升或克服障碍的动作,会对传动系统中啮合部件造成较大磨损。因此,提出变重力环境下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计算模型,阐述了磁流变液传动装置(MFTD)的结构和原理并建立MFTD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采用磁流变液作为工作介质可大大降低传动装置接触摩擦损失。另外,设计自适应模糊PID速度控制策略并比较了常规PID控制与自适应模糊PID速度控制方式的仿真和实验测试,实验数据显示自适应模糊PID控制能够有效减小传动系统速度波动、快速调整到期望速度值以及具有较高的运动稳定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重力环境 磁流变液传动装置(MFTD) 磁流变液(MRF) 自适应模糊PID 速度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云模型的无人农业车辆遇障速度控制策略
2
作者 范博文 薛金林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4-119,共6页
【目的】提高遥控操作农业车辆的智能性与安全性。【方法】提出一种新的无人农业车辆遇障后的速度控制方法。建立动态环境中无人车辆的碰撞预测模型,确定实时碰撞位置,依据专家经验与农业作业环境制定的云推理规则,建立速度控制策略,实... 【目的】提高遥控操作农业车辆的智能性与安全性。【方法】提出一种新的无人农业车辆遇障后的速度控制方法。建立动态环境中无人车辆的碰撞预测模型,确定实时碰撞位置,依据专家经验与农业作业环境制定的云推理规则,建立速度控制策略,实现速度控制。【结果】算法预测判断平均耗时0.170 1 s,无人车辆速度控制过程没有受到无威胁障碍物影响,且符合速度云推理规则。【结论】该算法能够实现实时碰撞预测,具备抗干扰能力,满足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模型 无人农业车辆 碰撞预测 速度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励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 被引量:12
3
作者 郭栋 张波 +1 位作者 王巍 祁晓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5-142,共8页
为了研究混合励磁同步电机在高速时的带载能力、速度控制性能与抗干扰能力,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的励磁电流弱磁控制策略和自抗扰控制的速度控制策略。在分析了励磁电流与电枢电流弱磁控制特点以及弱磁控制与电机带载能力之间关系的基础上... 为了研究混合励磁同步电机在高速时的带载能力、速度控制性能与抗干扰能力,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的励磁电流弱磁控制策略和自抗扰控制的速度控制策略。在分析了励磁电流与电枢电流弱磁控制特点以及弱磁控制与电机带载能力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以转速误差与负载观测值为模糊控制输入,实现给定励磁电流的动态调整,协调励磁电流在混合励磁同步电机控制中带载与弱磁扩速之间的矛盾,使在满足弱磁扩速要求的基础上,提高了带载能力与速度控制性能;为了克服混合励磁同步电机调速过程中的参数耦合及负载扰动等影响,采用自抗扰控制方法,提高了调速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最后,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提高了系统在高速时的整体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励磁同步电机 速度控制策略 弱磁控制 模糊控制 自抗扰控制 励磁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策略差分进化的元胞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大林 詹腾 +1 位作者 张屹 郑小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31-1838,共8页
为了增加Pareto解集的多样性,平衡多目标优化的全局搜索和局部寻优的能力,提出一种多策略差分进化的元胞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该算法在分析粒子群优化原理基础上,将元胞自动机理论融入粒子群算法,研究粒子种群的交流结构和信息传递机制.为... 为了增加Pareto解集的多样性,平衡多目标优化的全局搜索和局部寻优的能力,提出一种多策略差分进化的元胞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该算法在分析粒子群优化原理基础上,将元胞自动机理论融入粒子群算法,研究粒子种群的交流结构和信息传递机制.为了避免粒子飞行速度过快陷入局部收敛,提出一种限制粒子飞行速度的策略,并引入一种多策略差分进化选择算子增加对粒子的扰动.实验证明,该算法相对于比较算法,有更好的收敛性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粒子群算法 策略差分进化 速度控制策略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敷设主动约束层阻尼圆锥壳的控制特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陆静 袁丽芸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1-146,共6页
基于压电材料的本构关系和内力位移方程,考虑压电材料的正、逆压电效应,求出了压电约束层的动力学控制方程和电学控制方程。根据圆锥壳的几何特性,将变量沿周向进行傅里叶展开,可将上述方程转化为沿母线方向的一阶常微分方程的形式。结... 基于压电材料的本构关系和内力位移方程,考虑压电材料的正、逆压电效应,求出了压电约束层的动力学控制方程和电学控制方程。根据圆锥壳的几何特性,将变量沿周向进行傅里叶展开,可将上述方程转化为沿母线方向的一阶常微分方程的形式。结合黏弹层的法向平衡方程和位移连续性条件,由主动约束层和基壳的力学方程导出层合结构的动力学方程,并将该方程与压电约束层的电学方程联立,建立了敷设主动约束层圆锥壳的机电耦合模型。然后,借助精细积分技术和叠加原理,采用速度反馈控制策略,提出了一种分析此类结构的半解析、半数值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分析了反馈系数、反馈点的布置等参数对敷设主动约束层阻尼圆锥壳振动特性和控制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约束层阻尼 圆锥壳 速度反馈控制策略 机电耦合 控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减振器魔术公式模型在悬架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张丽霞 庞齐齐 +5 位作者 潘福全 葛小菡 林炳钦 何一超 危银涛 杜永昌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659-1665,共7页
基于某款磁流变减振器特性实验数据,辨识了磁流变减振器魔术公式模型的各项参数,模型误差在8%以内。在适当简化磁流变减振器魔术公式模型的条件下,通过直接逆推得到磁流变减振器魔术公式逆模型。仿真中,磁流变减振器魔术公式正、逆模型... 基于某款磁流变减振器特性实验数据,辨识了磁流变减振器魔术公式模型的各项参数,模型误差在8%以内。在适当简化磁流变减振器魔术公式模型的条件下,通过直接逆推得到磁流变减振器魔术公式逆模型。仿真中,磁流变减振器魔术公式正、逆模型实现加速度驱动阻尼控制策略期望阻尼力的误差平均值为3.67%。台架实验中,磁流变减振器魔术公式逆模型的应用使车身加速度降低了6.27%,实现了加速度驱动阻尼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磁流变减振器魔术公式模型在半主动控制悬架系统仿真及台架实验中的成功应用对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控制系统的研究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减振器 魔术公式模型 魔术公式逆模型 速度驱动阻尼控制策略 台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胞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与其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朱大林 詹腾 +1 位作者 张屹 田红亮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80-287,320,共9页
针对现有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多样性不佳,难以平衡多目标优化的全局搜索和局部寻优的能力,提出了一种元胞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在分析多目标粒子算法理论基础上,该算法将元胞自动机思想融入粒子群算法,研究粒子之间相互关系和信息传递机制,... 针对现有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多样性不佳,难以平衡多目标优化的全局搜索和局部寻优的能力,提出了一种元胞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在分析多目标粒子算法理论基础上,该算法将元胞自动机思想融入粒子群算法,研究粒子之间相互关系和信息传递机制,并提出一种粒子飞行速度控制策略。实验证明,新算法相对于4种比较算法,在求解含有无约束和有约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时有更好的收敛性和多样性,将其应用于盘式制动器优化设计,得到的解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粒子群算法 速度控制策略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真的铁路旅客列车提速潜力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陈绍宽 刘海东 +1 位作者 王靓 陈善亮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36,共5页
介绍了我国铁路近年来在提高旅客列车运行速度中的措施 ,提出了旅客列车运行过程中采用目标速度策略对其进行控制的思路及算法 .通过对该策略的详细分析 ,从列车牵引计算的角度出发 ,利用作者开发的计算机仿真系统 ,对京广线旅客列车再... 介绍了我国铁路近年来在提高旅客列车运行速度中的措施 ,提出了旅客列车运行过程中采用目标速度策略对其进行控制的思路及算法 .通过对该策略的详细分析 ,从列车牵引计算的角度出发 ,利用作者开发的计算机仿真系统 ,对京广线旅客列车再提速的可行性进行了具体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客列车 提速潜力 计算机仿真 列车牵引计算 目标速度控制策略 京广线 运行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进化的粒子群算法的鼓式制动器多目标优化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韩永印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63-1666,1675,共5页
为了提高鼓式制动器的设计水平,建立了一种以制动鼓体积最小和制动器温升最低为目标的鼓式制动器多目标优化模型,并使用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的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设计。为了进一步增加算法多样性,该算法将差分进化策略引入到多目标粒子群... 为了提高鼓式制动器的设计水平,建立了一种以制动鼓体积最小和制动器温升最低为目标的鼓式制动器多目标优化模型,并使用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的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设计。为了进一步增加算法多样性,该算法将差分进化策略引入到多目标粒子群算法中;为了避免粒子飞行速度过快,陷入局部最优解,加入一种速度控制策略。通过无约束的ZDT系列和三个有约束的基准测试函数进行测试,并与其他四种算法进行对比实验,证明该算法在收敛性和多样性方面都占优,在工程实例的求解结果表明了算法的工程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式制动器模型 多目标优化 差分进化 速度控制策略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与MATLAB的加工中心进给驱动系统联合仿真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军 张祥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6-69,共4页
以TX1600G镗铣加工中心进给驱动系统为例,建立基于ADAMS与MATLAB的机电联合仿真平台。通过ADAMS完成机械传动系统建模,通过MATLAB/Simulink完成控制系统建模,利用两种软件之间的接口技术实现机电联合仿真的目的。同时针对进给驱动系统... 以TX1600G镗铣加工中心进给驱动系统为例,建立基于ADAMS与MATLAB的机电联合仿真平台。通过ADAMS完成机械传动系统建模,通过MATLAB/Simulink完成控制系统建模,利用两种软件之间的接口技术实现机电联合仿真的目的。同时针对进给驱动系统提出两种不同的速度控制策略,理论分析其优劣,并利用已建立的机电联合仿真平台得出仿真结果。验证了S型加减速控制比直线型加减速控制在进给系统的控制方式中更加优越。反过来也说明所搭建的机电联合仿真平台是合理的,其仿真结果是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给驱动 接口技术 机电联合仿真 速度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程预瞄的驾驶员模型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浩 黄江 +1 位作者 李攀 韩中海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3,共7页
为真实反映驾驶员在人-车-路闭环系统中对汽车的操纵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路程预瞄的智能控制驾驶员模型。通过对一段路程进行预瞄,提出了用于判断目标路径相对于预瞄方向的位置关系的路程预瞄曲率阈值理论,建立了预瞄距离可变的自适应... 为真实反映驾驶员在人-车-路闭环系统中对汽车的操纵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路程预瞄的智能控制驾驶员模型。通过对一段路程进行预瞄,提出了用于判断目标路径相对于预瞄方向的位置关系的路程预瞄曲率阈值理论,建立了预瞄距离可变的自适应跟踪模型,同时,建立了智能控制转向盘的决策模型,提出了最优速度控制策略。Car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结果显示,建立的驾驶员模型具有较高的路径跟踪精度和合理的速度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程预瞄 路程预瞄曲率阈值 预瞄距离可变 模糊控制理论 最优速度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的动压滑动轴承设计 被引量:15
12
作者 侯伟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44-1049,共6页
针对动压滑动轴承的多目标优化设计问题,提出一种混合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在分析粒子飞行过程中速度过快易导致算法陷入早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飞行速度控制策略,并将差分进化策略融入算法中,对粒子产生扰动,从而进一步提高算... 针对动压滑动轴承的多目标优化设计问题,提出一种混合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在分析粒子飞行过程中速度过快易导致算法陷入早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飞行速度控制策略,并将差分进化策略融入算法中,对粒子产生扰动,从而进一步提高算法的多样性和局部搜索能力。通过对无约束和有约束的优化问题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在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具有有效性。将该算法用于求解动压滑动轴承的优化设计问题,优化结果较常规设计有较大的提高,表明该算法有较好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压滑动轴承 多目标优化 差分进化策略 速度控制策略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server-based hybrid control algorithm for semi-active suspension systems 被引量:2
13
作者 REN Hong-bin CHEN Si-zhong +2 位作者 ZHAO Yu-zhuang LIU Gang YANG L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2268-2275,共8页
In order to improve ride comfort and handling performance of the vehicle, an adaptive hybrid control algorithm is proposed for semi-active suspension systems. The virtues of sky-hook is combined with ground-hook contr... In order to improve ride comfort and handling performance of the vehicle, an adaptive hybrid control algorithm is proposed for semi-active suspension systems. The virtues of sky-hook is combined with ground-hook control strategies and a more suitable compromise for the suspension systems is chosen. The hybrid coefficient is tuned according to the longitudinal and lateral acceler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vehicle stability especially in high speed conditions. Damping continuous adjustable absorber is used to continuously control the damping force so as to eliminate the damping force jerk instead of traditional on-off control policy. Based on suspension stroke measured by sensors, unscented Kalman filter is designed to estimate the suspension states in real-tim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hybrid control, which improves the robustness of the control strategy and is adaptive to different types of road profiles. Finally, the proposed control algorithm is validated under the following two typical road profiles: half-sine speed bump road and the random roa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hybrid control algorithm could offer a good coordination between ride comfort and handling of the vehi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active suspension hybrid control unscented Kalman filter (UK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