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初至波速度层析反演在多金属矿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建国 赵斌 +6 位作者 孙少伟 周新鹏 孙渊 宋立芳 黄琴 项彪 肖昆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18-1224,共7页
多金属矿区由于含矿岩体结构与岩性的特殊性,地震反射波法一般应用效果较差。利用地面长排列接收到的初至波场信息建立初始速度模型,针对复杂地表和介质条件下,利用旅行时线性插值射线追踪方法(LTI方法)进行的初至波射线追踪正演模拟以... 多金属矿区由于含矿岩体结构与岩性的特殊性,地震反射波法一般应用效果较差。利用地面长排列接收到的初至波场信息建立初始速度模型,针对复杂地表和介质条件下,利用旅行时线性插值射线追踪方法(LTI方法)进行的初至波射线追踪正演模拟以及带松弛因子的联合迭代重建算法(SIRT)进行速度层析反演,获取与矿体或岩体的结构与岩性变化有关的速度场信息,以求解探测目标的分布范围和展布特征。结果表明,反演速度场中的异常变化带与地表地质调查结果中的矿体分布以及断裂构造吻合较好。因探测深度可达到数百米,可为浅层隐伏矿体和构造等的确定提供较可靠的依据,该方法技术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区 地震剖面 速度层析反演 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前带地震数据共成像点道集层析速度反演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兵 徐兆涛 +4 位作者 王华忠 李辉 周巍 郑小鹏 刘少勇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0-597,536,共8页
山前带深度域速度建模由于采集数据的信噪比低和道间时差大而困难重重。由于叠前深度偏移的同相叠加作用,基于初始模型得到的共成像点道集具有比CMP道集更高的信噪比,并且共成像点道集上残存的剩余时差可以用于通过层析反演的方式来全... 山前带深度域速度建模由于采集数据的信噪比低和道间时差大而困难重重。由于叠前深度偏移的同相叠加作用,基于初始模型得到的共成像点道集具有比CMP道集更高的信噪比,并且共成像点道集上残存的剩余时差可以用于通过层析反演的方式来全局更新速度模型,适用于山前带深度域模型的迭代更新。共成像点道集层析速度反演还非常适用于非水平地表下的速度估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共成像点道集层析速度反演方法研究,并且用三维SEG盐丘模型和某山前带实际数据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基于共成像点道集的层析速度反演建模方法能够提高复杂山前带地震数据成像处理中速度模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析速度反演 速度建模 山前带地震勘探 共成像点道集 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区天然气水合物精细速度建模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薛花 杜民 +3 位作者 文鹏飞 张如伟 徐云霞 陈玺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9年第7期8-17,共10页
底辟、高角度的断裂、滑塌等构造在南海神狐海域广泛发育,它们为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流体运移通道。为了提高试采区内天然气水合物地震数据的成像精度,尤其是断层及断裂结构的成像精度,开展了一套专门针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精... 底辟、高角度的断裂、滑塌等构造在南海神狐海域广泛发育,它们为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流体运移通道。为了提高试采区内天然气水合物地震数据的成像精度,尤其是断层及断裂结构的成像精度,开展了一套专门针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精细速度模型构建方法,初始速度模型建立以CVI约束速度反演为基础,通过时间偏移域内剩余速度分析与拾取方法进行初始速度模型优化,采用基于层速度的弯曲射线叠前时间偏移来提高信噪比,在初始速度模型优化的基础之上,以剩余曲率法为基础的层析速度反演来完成深度域层速度的迭代与更新,最后通过叠前深度偏移实现试采区天然气水合物精细地震成像。通过对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区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BSR的连续性更好;波组特征更加明显,同相轴连续性增强,利于解释人员进行层序划分;复杂构造成像清晰,有明显的强反射特征,底辟构造成像清晰;浅层小断层更加清楚,层间反射清晰,大断面归位合理,细节更清楚;能为新的成藏模式及现场钻井风险提示提供必要的数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区 天然气水合物 精细速度模型构建 CVI约束速度反演 层析速度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间地震技术在樊124井区的应用 被引量:26
4
作者 陈世军 周建宇 +2 位作者 王延光 孔庆丰 何惺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3期369-373,共5页
井间地震技术是油气田勘探开发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将震源系统置入井中激发并在另一口或多口井中接收地震波,通过对记录的地震波走时、振幅和频率等信息的处理,并结合测井、地质和地面地震等资料进行解释,最终得到井间地下介质的结构... 井间地震技术是油气田勘探开发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将震源系统置入井中激发并在另一口或多口井中接收地震波,通过对记录的地震波走时、振幅和频率等信息的处理,并结合测井、地质和地面地震等资料进行解释,最终得到井间地下介质的结构特征和物性变化情况。为了掌握胜利油田樊124井区断层的存在和单个砂体连通情况,采集了3对井的高质量原始井间地震资料,并对其进行了直达波旅行时速度层析反演和反射波成像处理,获得高分辨率的井间速度层析剖面与反射波成像剖面。通过综合解释,对樊124井区的井间储集层的横向分布与连通性、小断层、砂泥岩薄互层等复杂精细的地质现象有了清晰明确的认识,为提高油气采收率(EOR)及优化油气田开发方案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樊124井 分辨率 油气田勘探 地震勘探 旅行时速度层析反演 反射波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37-江372井井间地震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双喜 余钦范 +3 位作者 别慧秋 王玉贵 朱继林 陈宝德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8-142,共5页
井间地震技术是油气田勘探开发中一项新技术,是将震源系统和接收系统分别放入井中,在目的层进行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通过记录波的旅行时、振幅和频率等参数,利用其资料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特点,结合测井或地面地震资料进行解释,以了解... 井间地震技术是油气田勘探开发中一项新技术,是将震源系统和接收系统分别放入井中,在目的层进行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通过记录波的旅行时、振幅和频率等参数,利用其资料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特点,结合测井或地面地震资料进行解释,以了解井间地下构造特征和储层岩性变化。该文针对江37-江372井井间含油砂体不连通情况,应用井间地震技术,采集了江37-江372井的井间地震资料,进行了速度层析成像和反射波成像处理,反演出了波阻抗剖面、孔隙度剖面和渗透率剖面,通过分析解释,确定了井间地下构造特征和储层岩性变化,验证了井间地震技术解决井间储层细节描述方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技术 旅行时速度层析反演 反射波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深层走滑断裂成像技术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威 周刚 +1 位作者 李海英 马学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6-252,共7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埋藏深,地震波吸收衰减严重,寒武系—奥陶系深层走滑断裂形成的绕射波场能量弱,成像难度大。针对研究区深层走滑断裂的成像需求,从深层走滑断裂低频弱振幅的地震响应特征出发,在保护低频信号下...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埋藏深,地震波吸收衰减严重,寒武系—奥陶系深层走滑断裂形成的绕射波场能量弱,成像难度大。针对研究区深层走滑断裂的成像需求,从深层走滑断裂低频弱振幅的地震响应特征出发,在保护低频信号下的噪声压制和低频信号增强的子波一致性处理的基础上,结合断裂控制约束速度建模与层析速度反演技术,并利用宽频逆时偏移成像技术,有效提高了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沙漠地表覆盖下深层走滑断裂的成像质量,从而降低勘探风险,为圈闭落实和井位部署提供可靠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顺北地区 奥陶系 碳酸盐岩 走滑断裂 地震响应特征 断裂控制约束速度建模 层析速度反演 逆时偏移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模技术在准噶尔盆地滴南地区石炭系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马晶晶 王晓涛 +2 位作者 陈玉华 毛海波 阿力甫江.热合木吐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104-109,共6页
准噶尔盆地滴南地区火山岩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变化剧烈、地震成像困难。根据该区石炭系火山岩的地质特点和地震资料现状,应用GeoEast-Diva建模系统,通过垂向速度分析及层析反演方法进行速度更新,逐步提高速度模型的精度,建立叠前深度偏... 准噶尔盆地滴南地区火山岩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变化剧烈、地震成像困难。根据该区石炭系火山岩的地质特点和地震资料现状,应用GeoEast-Diva建模系统,通过垂向速度分析及层析反演方法进行速度更新,逐步提高速度模型的精度,建立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最终高斯束偏移结果石炭系岩体刻画更加清晰,为该区块井位部署提供了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 建模系统 层析速度反演 高斯束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叠前深度偏移连片处理关键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宋爱学 王利杰 +1 位作者 杨金海 刘明珠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8年第7期56-64,76,共10页
随着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油气勘探不断深入,过去单块地震资料因采集、处理技术不同造成各块资料品质差异,无法满足勘探整体评价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从炮集资料出发,采用统一的技术流程,使用组合多次波衰减技术压制深水多次波,进行全区连... 随着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油气勘探不断深入,过去单块地震资料因采集、处理技术不同造成各块资料品质差异,无法满足勘探整体评价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从炮集资料出发,采用统一的技术流程,使用组合多次波衰减技术压制深水多次波,进行全区连片匹配处理,统一资料品质,改善中深层信噪比。在较高信噪比基础上,基于深水沉积结构、地层速度规律等约束条件建立叠前深度偏移(PSDM)初始速度模型,运用高精度网格层析速度反演技术更新速度场,最终得到合理、高精度的PSDM速度场,有效改善了叠前深度偏移成像质量。该技术有效解决了深水区三维资料品质不统一的问题,改善了中深层成像效果,并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区 匹配连片处理 组合多次波压制 速度模型 网格层析速度反演 琼东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