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合欧拉矢量的反演算法构建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运动速度场模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帅 张永志 姜永涛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4-221,共8页
探讨地壳运动速度场模型的构建方法,提出结合欧拉矢量的维多样性动态权重粒子群算法构建地壳运动速度场模型。通过模拟算例验证该算法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建立的速度场模型与线性权重粒子群算法和非线性权重粒子群算法的计算结果相比具有... 探讨地壳运动速度场模型的构建方法,提出结合欧拉矢量的维多样性动态权重粒子群算法构建地壳运动速度场模型。通过模拟算例验证该算法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建立的速度场模型与线性权重粒子群算法和非线性权重粒子群算法的计算结果相比具有较高的精度,且收敛速度较快。利用青藏高原东北缘1999—2013年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观测到的GPS水平速率结果,在块体划分和模型辨识的基础上,建立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运动速度场模型,并将其与最小二乘配置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建立的地壳运动速度场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运动 速度场模型 粒子群算法 青藏高原东北缘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速度场模型建立方法研究
2
作者 谢方 程传录 +3 位作者 王斌 蒋光伟 马新莹 李春晓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8-260,272,共4页
将中国大陆划分成东北、华北、华南、青藏、西北5个块体,基于克里金插值法、最小二乘配置法、最小二乘配置移动拟合推估法等3种方法及速度场数据研究中国大陆速度场模型建立方法。利用外检点分析不同建模方法的精度情况,最小二乘配置法... 将中国大陆划分成东北、华北、华南、青藏、西北5个块体,基于克里金插值法、最小二乘配置法、最小二乘配置移动拟合推估法等3种方法及速度场数据研究中国大陆速度场模型建立方法。利用外检点分析不同建模方法的精度情况,最小二乘配置法在大部分块体(华北、华南、东北块体)的拟合精度都较高,表现稳定;克里金插值法在青藏、华北块体的拟合精度较高。利用克里金插值法与最小二乘配置法获取中国大陆1°×1°格网中心点速度场成果,两种方法成果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场模型 大陆块体 克里金插值 最小二乘配置法 最小二乘配置移动拟合推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速度建场方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邵雨 李学义 +1 位作者 孔智勇 王建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75-679,共5页
以往的地震速度分析大致分为两个彼此独立的部分:第一部分是静校、相关处理和速度谱,均以提高成像质量为目的;第二部分是解释、速度分析和成图,均以获取地质成果为目的。本文介绍的模型速度建场法则是把上述两部分结合起来进行一体化综... 以往的地震速度分析大致分为两个彼此独立的部分:第一部分是静校、相关处理和速度谱,均以提高成像质量为目的;第二部分是解释、速度分析和成图,均以获取地质成果为目的。本文介绍的模型速度建场法则是把上述两部分结合起来进行一体化综合分析,采用三维静校空间场、射线追踪和模型迭代等方法,再结合三维速度场最终完成构造图,速度精度显著提高。本方法在准噶尔盆地盆5井地区应用效果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速度 构造地质模型 模型模拟迭代法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最小二乘配置建立地壳运动速度场与应变场的方法 被引量:134
4
作者 江在森 刘经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09-1117,共9页
简要论述了应用最小二乘配置原理,利用GPS资料建立水平运动速度场统一模型和应变场的方法.讨论了建立基于不同参考基准和几何变形含义的地壳运动模型及空间不同尺度和频率域应变场等问题.对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区域网资料进行了处理、... 简要论述了应用最小二乘配置原理,利用GPS资料建立水平运动速度场统一模型和应变场的方法.讨论了建立基于不同参考基准和几何变形含义的地壳运动模型及空间不同尺度和频率域应变场等问题.对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区域网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并分别以中国大陆区域整体及首都圈地区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作为研究区对本文提出的模型和方法进行了实际应用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配置 地壳运动 速度统一模型 应变 G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基准站网实现区域参考框架维持的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海平 徐彦田 赵硕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19年第3期131-134,共4页
为了实现山东省级区域大地坐标参考框架动态维持,通过SDCORS速度场模型改正板块运行,在此基础上通过ITRF框架间Helmert转换的方法转换到CGCS2000,试验证明山东区域的坐标参考框架维持精度优于2cm,考虑到SDCORS高精度服务精度指标需要每... 为了实现山东省级区域大地坐标参考框架动态维持,通过SDCORS速度场模型改正板块运行,在此基础上通过ITRF框架间Helmert转换的方法转换到CGCS2000,试验证明山东区域的坐标参考框架维持精度优于2cm,考虑到SDCORS高精度服务精度指标需要每年更新坐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山东基准站网 国际地球参考框架 区域参考框架 速度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多次波和低信噪比资料处理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昌武 陈双庆 曹利民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47-50,共4页
对具有多次波干扰的低信噪比三维地震资料在资料处理各个阶段使用多个模块逐步压制、去除多次波和提高信噪比。利用模型射线追踪,获得准确的偏移速度场进行三维一步法偏移,利用优势频率反褶积提高分辨率。
关键词 全程多次波 FK滤波 模型速度 优势频率反褶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三维坐标基准现代化新进展
7
作者 许炜 吕志平 +3 位作者 李林阳 邝英才 王方超 杨凯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1-64,92,共5页
随着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对高精度参考系统的迫切需求,美国国家大地测量局(NGS)计划对美国国家空间参考系(NSRS)进行现代化。本文主要介绍了提出并采用板块固定参考框架的理由,并根据NGS的NSRS现代化蓝图阐述了三维坐标基准现代化... 随着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对高精度参考系统的迫切需求,美国国家大地测量局(NGS)计划对美国国家空间参考系(NSRS)进行现代化。本文主要介绍了提出并采用板块固定参考框架的理由,并根据NGS的NSRS现代化蓝图阐述了三维坐标基准现代化的基本策略及特点。新的三维坐标基准相比现有的NAD83,主要改进为:(1)采用了"板块固定"策略,板块参考框架由3个增加至4个;(2)参考框架实现将主要依靠主动控制点(连续运行基准站),被动控制点仅充当补充和辅助角色;(3)将提供框架内速度场模型。目前各板块框架板块旋转的欧拉极点和框架内速度场模型还需进一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家空间参考系现代化 三维坐标基准 板块固定 连续运行基准站 框架内速度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ilure mechanism of large-diameter shield tunnels and its effects on ground surface settlements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宇友 李宏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0期2958-2965,共8页
A new technique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collapse failure mechanism and the ground surface settlements for the large-diameter shield tunnels were presented.The technique is based on a velocity field m... A new technique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collapse failure mechanism and the ground surface settlements for the large-diameter shield tunnels were presented.The technique is based on a velocity field model using more different truncated solid conical blocks to clarify the multiblock failure mechanism.Furthermore,the shape of blocks between the failure surface and the tunnel face was considered as an entire circle,and the supporting pressure was assumed as non-uniform distribution on the tunnel face and increased with the tunnel embedded depth.The ground surface settlements and failure mechanism above large-diameter shield tunnel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under different supporting pressures by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e-diameter shield tunnel failure mechanism ground surface settlements limit analysis theory supporting pressur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