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管壁运动及斑块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宋庆华 曹永政 +2 位作者 彭格红 陶文鸿 曾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超声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是近年来超声检查的一项新技术,多用于评价心肌及血管内膜功能,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方面研究较少。观察TIA患者颈动脉管壁运动及斑块稳定性,... 目的超声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是近年来超声检查的一项新技术,多用于评价心肌及血管内膜功能,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方面研究较少。观察TIA患者颈动脉管壁运动及斑块稳定性,为临床防治TIA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0例TIA患者,分为TIA-1组(未检出斑块)及TIA-2组(检出斑块),以30例体检者为对照,分为对照Ⅰ组(未检出斑块)及对照Ⅱ组(检出斑块)。应用VVI技术检测连续3个心动周期颈动脉短轴切面及长轴切面血管内膜二维动态运动速度向量图;获取短轴切面相应位点内膜收缩期最大运动速度(maximum velocity,Vmax)、最大切向应变(maximum tangential strain,Smax)及最大切向应变率(maximum tangential strain rate,SR-max);同时获取长轴切面各位点纵向最大运动速度、纵向应变及纵向应变率。结果与对照各组比较,TIA各组患者二维速度向量图显示斑块内膜运动速度向量大小、方向及时相较对照各组明显紊乱;TIA-1组、TIA-2组1、2、3点颈动脉短轴及长轴切面运动速度[(6.98±1.37)×10-2cm/s、(6.70±0.83)×10-2cm/s、(5.93±1.65)×10-2cm/s;(4.87±0.97)×10-2cm/s、(5.78±0.72)×10-2cm/s、(3.98±0.83)×10-2cm/s]、应变[(4.61±0.92)%、(4.44±1.08)%、(3.65±0.99)%;(3.42±1.01)%、(3.59±1.23)%、(2.98±0.69)%]及应变率[(0.30±0.05)/S、(0.32±0.07)/S、(0.29±0.08)/S;(0.21±0.08)/S、(0.25±0.07)/S、(0.21±0.08)/S]均低于对照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以TIA-2组降低更显著(P<0.01);TIA-1组、TIA-2组长轴切面1点运动速度、应变及应变率均低于2、3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VI技术可通过综合分析评价TIA患者颈动脉管壁运动及斑块稳定性,为临床防治TIA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超声 颈动脉 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表阿霉素复合药物所致早期心肌损害 被引量:7
2
作者 蒋映丰 周启昌 +1 位作者 唐中华 彭清海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6-382,共7页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检测表阿霉素对乳腺癌患者左室长轴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接受表阿霉素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各30例,所有受检者于超声心动图中取心尖左室长...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检测表阿霉素对乳腺癌患者左室长轴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接受表阿霉素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各30例,所有受检者于超声心动图中取心尖左室长轴、四腔心及两腔心切面的动态图像,脱机分析,获取每个受检者各节段长轴方向收缩期和舒张期各参数:收缩期峰值速度(Vs)、收缩期峰值应变(SS)及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SR);舒张期峰值速度(Vd)、舒张期峰值应变率(DSR);每一指标均取两个心动周期的平均值。所有受检者同时接受常规超声的检测。结果:化疗前30例乳腺癌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个疗程化疗后,乳腺癌患者组DSR左室各室壁较患者基线水平明显减低(P<0.05),Vd左室游离壁(主要是后壁、侧壁及前壁)减低明显(P<0.05),而室间隔减低不明显(P>0.05)。在3个疗程化疗后,Vd,DSR及SSR左室各室壁较患者基线水平均减低明显(P<0.05),而Vs及SS减低不明显(P>0.05)。结论:VVI技术能早期监测表阿霉素对乳腺癌患者所致心肌损害,比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 表阿霉素 心肌损害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正常人心肌运动协调性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璎瑛 许迪 +3 位作者 雍永宏 周蕾 陈莉 姚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3-306,F0002,共5页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正常人左室各室壁心肌节段运动在时间上的协调性。方法:采用Siemens公司生产的Sequoia512超声诊断仪及VVI技术对35例健康志愿者左室各节段收缩期达峰值速度、75%速度、50%速度的时间定量分析。结果:...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正常人左室各室壁心肌节段运动在时间上的协调性。方法:采用Siemens公司生产的Sequoia512超声诊断仪及VVI技术对35例健康志愿者左室各节段收缩期达峰值速度、75%速度、50%速度的时间定量分析。结果:前间隔、后间隔和前壁的心尖段达50%速度时间均比同一室壁基底段和中间段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下壁径向收缩达75%速度、50%速度时间迟于前间隔、前壁、侧壁,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VVI技术能够无创、定量、准确和快速评价心肌运动的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 心肌 协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冠心病左心室生物力学参数的检测及其在冠状动脉狭窄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良玉 谢明星 +2 位作者 欧阳斯华 张帆 周绮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97-1302,共6页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检测冠心病(CAD)患者的心肌生物力学参数,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方法:将5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显示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21例,冠脉狭窄程度均<75%)和重度狭窄组(31例,...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检测冠心病(CAD)患者的心肌生物力学参数,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方法:将5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显示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21例,冠脉狭窄程度均<75%)和重度狭窄组(31例,至少一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5%),选择同期冠脉造影显示无冠脉狭窄正常人2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VVI检测左室壁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和整体径向应变(GRS),分析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生物力学参数改变。结果:冠脉轻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患者GLS、GRS、GCS的绝对值均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5),且重度狭窄组整体应变参数下降更显著,与轻度狭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纵向应变明显下降节段的分布大体与冠脉造影显示狭窄率≥75%的病变冠脉的心肌灌注区域一致,以GLS的敏感性最高,正常对照组、冠脉轻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GLS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关系(r=-0.58、-0.51和-0.43,P<0.05)。若以GLS为-16.14%作为截断点评估冠脉重度狭窄并需要施行PTCA治疗的灵敏度为96.8%,特异度为70%;Yuedden指数最高,为0.668。结论:VVI可检出冠心病患者左室应变明显下降,提示冠状动脉出现严重狭窄;可根据应变明显下降节段的分布推测相应冠脉严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 应变 左心室 冠状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估组织多普勒技术测定心肌应变及应变率测量的误差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明 刘怡 +4 位作者 苗爱雨 张宇辉 刘盛林 郑建华 张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以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为标准,评估组织多普勒(DTI)技术测定心肌应变及应变率测量节段运动异常患者的误差。方法:选取超声节段运动异常(异常组)与正常者(对照组)各20例,用VVI技术在左心室相同部位采集的数据为参照,比较DTI技术... 目的:以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为标准,评估组织多普勒(DTI)技术测定心肌应变及应变率测量节段运动异常患者的误差。方法:选取超声节段运动异常(异常组)与正常者(对照组)各20例,用VVI技术在左心室相同部位采集的数据为参照,比较DTI技术测量心肌应变、应变率的重复性。结果:VVI技术同时测定对照组与异常组心肌应变及应变率,观察到室间隔或左心室侧壁心尖段、中间段、基底段的所有节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对比对照组与异常组间DTI技术的应变,可见室间隔及左心室侧壁的基底段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DTI技术应变在心尖段与中间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TI技术应变率在对照组与异常组,除了左心室侧壁心尖段外,P均<0.05~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TI技术测定对照组及异常组心肌节段应变、应变率的图像差异较大;而VVI技术测定室间隔与左心室侧壁各节段应变与应变率的波形差别很小。结论:DTI技术应变、应变率的测量误差均较VVI技术明显,重复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组织多普勒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 应变 应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在心脏及血管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孙晖 赵宝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11期1229-1232,共4页
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是新近出现的可不受角度限制定量检测局部组织生物力学特征的超声新技术。目前该技术多用于心血管结构力学的检测,并已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文中就VVI技术在心血管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 超声 心血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估择期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享 刘红旭 +3 位作者 尚菊菊 张大炜 张竹华 戴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381-383,共3页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对择期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PMI)的检测价值。方法:2015年3月至2015年11月共纳入76名成功接受PCI治疗的气虚血瘀证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PMI分为术后发生PMI组(n=16)和术后正常组(n=60)。...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对择期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PMI)的检测价值。方法:2015年3月至2015年11月共纳入76名成功接受PCI治疗的气虚血瘀证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PMI分为术后发生PMI组(n=16)和术后正常组(n=60)。对所有患者分别在术前和术后24 h进行传统超声心动和VVI检测,评估心室壁运动、心脏结构以及左室收缩功能情况。结果:2组VVI应变的动态变化中,发生PMI组患者术后24 h前壁、侧壁、下壁、后间隔、后壁、前间隔的心尖段以及侧壁和前间隔中间段的应变相较于术前发生了明显下降(P<0.05),术后正常组患者术前、术后应变均未见显著改变。2组VVI应变率的动态变化中,发生PMI组患者术后24 h前壁、下壁、后间隔、后壁、前间隔的心尖段以及前壁基底段的应变率相较于术前发生了明显下降(P<0.05),术后正常组患者术前、术后应变率均未见显著改变。传统超声检测方面,2组术前和术后24 h的相关参数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VVI相较于传统超声心动可能有助于PMI的早期发现,但相关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 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心肌损伤 气虚血瘀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T2DM患者颈动脉斑块长轴力学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董叶 林红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4-238,共5页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评价T2DM患者颈动脉斑块长轴力学特征,比较其与正常人颈动脉斑块在长轴方向上速度、应变及应变率的差异。方法:将100例受试者按血糖水平均分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使用Acuson Sequ...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评价T2DM患者颈动脉斑块长轴力学特征,比较其与正常人颈动脉斑块在长轴方向上速度、应变及应变率的差异。方法:将100例受试者按血糖水平均分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使用Acuson Sequoia C2000超声探测仪采集颈动脉图像资料。应用VVI技术检测颈动脉斑块表面5个感兴趣区的运动信息,获得5个感兴趣区速度、应变及应变率的正向峰值、负向峰值和峰值差值。结果:糖尿病组速度、应变、应变率等相应的力学指标都较正常组减小;糖尿病组和正常组组内斑块各个感兴趣区速度均是先减小再增大;糖尿病组内应变及应变率均是近心端肩部大于其余各点。结论:VVI技术可以很好的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长轴上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 2型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的评估 被引量:8
9
作者 高海叶 邓爱云 +6 位作者 王小娟 彭芮 刘天蕊 张璐 张艳 任凤霞 安玉琼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6-491,共6页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室收缩功能及心室内的收缩同步性。方法:选取在我院心内科确诊的84例肺动脉高压患者,按照肺动脉收缩压将其分为轻度组(21例)、中度组(34例)、重度组(29例),另选...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室收缩功能及心室内的收缩同步性。方法:选取在我院心内科确诊的84例肺动脉高压患者,按照肺动脉收缩压将其分为轻度组(21例)、中度组(34例)、重度组(29例),另选择27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通过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获得三维右心室的整体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收缩期最大容积、舒张期最大容积,评估右心室的整体收缩功能。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得右心室整体应变、应变率、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应变率达峰时间标准差,评估右心室功能及同步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右心室收缩同步性与右心室收缩功能及肺动脉收缩压的相关性。结果: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右心室整体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逐渐减低,舒张期最大容积指数、收缩期最大容积指数逐渐增加。与对照组比较,肺动脉高压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右心室整体应变、应变率均减低,且随肺动脉压力升高呈减低趋势;肺动脉高压三个组的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应变率达峰时间标准差均延长,且随肺动脉压力升高而逐渐延长。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右心室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r=0.324,P=0.000),与右心室整体应变(r=-0.292,P=0.003)、右心室整体应变率(r=-0.245,P=0.014)、右心室射血分数(r=-0.509,P=0.000)呈负相关。右心室应变率达峰时间标准差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r=0.429,P=0.000),与右心室整体应变(r=-0.534,P=0.000)、右心室整体应变率(r=-0.331,P=0.000)、右心室射血分数(r=-0.391,P=0.000)呈负相关。结论: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整体功能减低,右心室收缩失同步性,且随着肺动脉压力升高,变化更加明显。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实时、敏感地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 肺动脉高压 右心室功能 同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估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肌损害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淑玲 孟哲颖 +2 位作者 陈翠 胡兵 申锷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5期67-74,共8页
目的研究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评价蒽环类药物所致早期心肌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1月于本院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30例纳入乳腺癌组,另选取本院同期30例健康体检女性纳入对照... 目的研究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评价蒽环类药物所致早期心肌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1月于本院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30例纳入乳腺癌组,另选取本院同期30例健康体检女性纳入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乳腺癌组患者化疗前后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left atrium end systolic dimension,LA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Dd)、室间隔(interventricular septum,IVS)、左心室后壁(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LVPW)厚度、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缩短分数(fractional shortening,FS)、E峰与A峰流速比值(E/A)、速度曲线、应变曲线、应变率曲线及心肌收缩期与舒张期的VVI参数。结果乳腺癌组患者在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前后,LADs、LVDd、IVS、LVPW、EF及FS均未出现显著变化,E/A(舒张期指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在心肌收缩期,对照组研究对象左心室长轴观基底段的运动速度均显著高于中间段(P<0.05),其心尖四腔观和心尖二腔观的运动速度为: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3个疗程后,乳腺癌组患者心脏16节段应变率显著低于本组化疗前和对照组(P<0.05)。在心肌舒张期,对照组研究对象左心室长轴观基底段的运动速度显著高于中间段(P<0.05),其心尖四腔观和心尖二腔观的运动速度为: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2个疗程后,乳腺癌组患者左心室后壁、侧壁、前壁的运动速度均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3个疗程后,乳腺癌组患者左心室各节段的运动速度均低于化疗前(P<0.05)。2个疗程后,乳腺癌组患者心肌舒张期心脏16节段应变率均显著低于本组化疗前和对照组(P<0.05);3个疗程后,乳腺癌组患者心肌舒张期心脏16节段速度、应变及应变率均显著低于本组化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 VVI技术可以更加精准地评价心肌的变化,从而判断局部心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 蒽环类药物 心肌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与NT-proBNP评价北五味子对甲亢性心脏病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睿 金铉顺 +4 位作者 高艺花 金成子 郑斯琴 马伟平 孙丹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3016-3019,共4页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和NT-proBNP评价北五味子治疗甲亢性心脏病大鼠心肌的作用。方法建立甲亢性心脏病大鼠模型,灌胃北五味子水提物,经超声VVI软件、检测大鼠血清TT3和TT4及NT-proBNP水平、电镜观察超微结构评价北五味子对治...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和NT-proBNP评价北五味子治疗甲亢性心脏病大鼠心肌的作用。方法建立甲亢性心脏病大鼠模型,灌胃北五味子水提物,经超声VVI软件、检测大鼠血清TT3和TT4及NT-proBNP水平、电镜观察超微结构评价北五味子对治疗甲亢性心脏病大鼠心肌的效果。结果收缩期和舒张期纵向峰值速度(Vs、Vd)、纵向峰值应变(Sr)及收缩期和舒张期纵向峰值应变率SRr模型组均低于对照组(P <0.05),其中Vs、Sr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药物干预组Vs、Vd、Sr、收缩期SRr和舒张期SRr均高于模型组(P <0.05),其中Vs、Vd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 <0.01)。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TT3、TT4浓度增高(P <0.05),药物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TT3、TT4浓度降低(P <0.05)。模型及药物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NT-proBNP浓度有统计学差异(P <0.05)。大鼠心肌组织电镜下示对照组心肌结构无明显变化,未见明显增生的心肌纤维结构。甲亢模型组心肌间质纤维化,药物干预组心肌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好转,心肌结构更接近对照组。结论北五味子能明显改善甲亢性心脏病大鼠的心肌纤维化;VVI及NT-proBNP在评价甲亢性心脏病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 甲亢性心脏病 心肌纤维化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 NT-PROB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心绞痛PCI围手术期心肌节段速度向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竹华 刘红旭 +5 位作者 张大炜 陈韵岱 尚菊菊 戴梅 董静 安海英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388-391,共4页
目的:观察PCI术前后使用丹红注射液的患者左室心肌运动的情况,初步评价丹红注射液对PCI术后心肌运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接受PCI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8例,采用随... 目的:观察PCI术前后使用丹红注射液的患者左室心肌运动的情况,初步评价丹红注射液对PCI术后心肌运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接受PCI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丹红组(常规药物治疗+丹红注射液)58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组)40例。采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定量分析2组术前、术后缺血心肌节段与非缺血心肌节段纵向和径向的心肌速度图像收缩期正相波最大值(Vs),应变图像收缩期正、负相波最大值(S),应变率图像收缩期正、负相波最大值(SR)。结果:缺血组各节段纵向收缩期Ve、ε及εR较非缺血节段均减低,缺血组心肌纤维的变形能力较非缺血组下降;PCI术后丹红组与对照组比较,纵向节段收缩期Ve、ε及εR均较对照组改善,结论:提示丹红注射液具有一定PCI围手术期抗心肌缺血,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应用VVI技术有着传统超声心动无法企及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PCI术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与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纳 杨智航 +1 位作者 项明慧 杨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28-732,共5页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技术研究2型糖尿病颈动脉病变与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不同阶段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弹性差异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检眼镜及眼底荧光造影结果,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技术研究2型糖尿病颈动脉病变与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不同阶段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弹性差异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检眼镜及眼底荧光造影结果,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32例)、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28例)和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36例),并与健康体检者构成的对照组(NC)组(30例)进行比较。高频超声采集颈动脉图像,导入VVI脱机软件,测量颈动脉收缩期最大运动速度(Vs)、最大应变(Smax)、最大应变率(SRmax),通过VVI技术分析参数及其曲线变化。结果 NC组、NDR组、NPDR组和PDR组对应点间的VVI技术参数(Vs、Smax、SRmax)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呈递减趋势。NC组Vs(23.61±4.33)×10-2cm/s>NDR组Vs(18.40±4.44)×10-2cm/s>NPDR组Vs(15.54±4.49)×10-2cm/s>PDR组Vs(10.87±3.43)×10-2cm/s;NC组Smax(4.07±0.62)%>NDR组Smax(3.42±0.70)%>NPDR组Smax(2.91±0.40)%>PDR组Smax(2.34±0.61)%;NC组SRmax(0.37±0.06)s-1>NDR组SRmax(0.33±0.07)s-1>NPDR组SRmax(0.28±0.05)s-1>PDR组SRmax(0.22±0.06)s-1。结论 2型糖尿病颈动脉病变与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具有相关性,VVI技术能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弹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颈动脉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上中下游短轴切面内膜位点的超声径向力学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岳文胜 尹立雪 +3 位作者 王志刚 李爽 余洋 王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89-1393,共5页
目的定量分析孤立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上中下游短轴切面内膜位点力学状态。方法获取标准等长握力试验前后46例患者47个孤立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上中下游切面和无斑块参考段血管切面实时二维动态灰阶超声图像,导入2D VVI工作站脱机分析... 目的定量分析孤立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上中下游短轴切面内膜位点力学状态。方法获取标准等长握力试验前后46例患者47个孤立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上中下游切面和无斑块参考段血管切面实时二维动态灰阶超声图像,导入2D VVI工作站脱机分析,观察血管内膜运动速度向量变化,测取斑块上中下游及参考段切面内膜分析位点径向应变峰值及峰值绝对差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握力试验前后斑块内膜运动速度向量大小和方向紊乱不同步;斑块上游、中游及下游短轴切面斑块两侧肩部内膜位点径向应变峰值测值高端和测值低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斑块上中下游短轴切面斑块肩部内膜位点径向应变峰值测值低端与顶部内膜位点径向应变峰值绝对差值和双侧肩部间内膜位点径向应变峰值绝对差值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7)。结论孤立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上中下游内膜不同位点间存在明显的径向不均衡力学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应变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心肌缺血状态下左心室腔内涡流特征 被引量:7
15
作者 童锴 张瑾 +3 位作者 王晶 周肖 徐勇 智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2-495,共4页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的血流向量成像技术(VFM)定量评估早期心肌缺血患者左室涡流的结构及位置等特征,以期发现有助于诊断早期心肌缺血的新指标。方法疑似心绞痛患者共105例,射血分数正常,既往无心脏病史和心梗病史。依据冠脉造影结果分...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的血流向量成像技术(VFM)定量评估早期心肌缺血患者左室涡流的结构及位置等特征,以期发现有助于诊断早期心肌缺血的新指标。方法疑似心绞痛患者共105例,射血分数正常,既往无心脏病史和心梗病史。依据冠脉造影结果分成早期心肌缺血组(冠脉狭窄>75%,n=56)和对照组(无明显冠脉狭窄或<75%,n=49例),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后,行VFM检查,存图后将VFM资料导入超声工作站脱机分析得到涡流各项参数并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涡流各项参数包括:涡量(QMAX)、涡流半径、直径(r、R)、面积(S)及涡强(Q/S)。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涡流的流量、面积及半径等参数无差异(P>0.05),但是早期心肌缺血组涡强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两者比较有差异,分别为:23.68±11.66/20.20±6.29(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的VFM技术对于定量评估左室涡流的可行性较高,其中涡强(Q/S)可能成为诊断早期心肌缺血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速度向量成像技术 涡流 早期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