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速度合成孔径雷达的海面舰船动目标成像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璘 姜义成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51,共7页
海面舰船成像技术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应用广泛。针对海面动目标成像定位模糊的缺点,提出了使用速度合成孔径雷达(velocit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VSAR)估计动目标速度频率的方法。首先,分析了VSAR的成像机理和限制条件,建立了基于相... 海面舰船成像技术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应用广泛。针对海面动目标成像定位模糊的缺点,提出了使用速度合成孔径雷达(velocit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VSAR)估计动目标速度频率的方法。首先,分析了VSAR的成像机理和限制条件,建立了基于相控阵雷达对海面舰船的成像模型;然后,采用多天线图像域的速率频率估计方法纠正方位向的偏移,采用图像熵算法完成目标图像的自适应聚焦;最后,利用该方法对海面运动舰船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VSAR在处理大海域海面静动目标同时存在的场景下,可以甄别出目标所属类型,判断出动目标的运动趋势和航行轨迹。相比于传统的单通道SAR雷达和沿航迹干涉雷达算法,速度频率估计算法解决了方位定位精度不足的缺点,提高了大面积海域条件下的动目标舰船的定位性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雷达 速度合成孔径雷达 舰船动目标 海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影像估计慕士塔格峰地区冰川速度场 被引量:6
2
作者 梁珊珊 闫世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40-145,共6页
冰川速度是冰川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参数,遥感方法为获取冰川表面速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由于慕士塔格峰地区常年有云覆盖,不能为速度提取提供足够多数量的光学影像。但是,基于SAR影像对偏移量的提取算法为该地区冰川流速的测量提供... 冰川速度是冰川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参数,遥感方法为获取冰川表面速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由于慕士塔格峰地区常年有云覆盖,不能为速度提取提供足够多数量的光学影像。但是,基于SAR影像对偏移量的提取算法为该地区冰川流速的测量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分别获取两幅雷达影像(ALOS/PALSAR)距离向和方位向的偏移,通过信噪比和相关系数选择可信点,然后通过整体拟合的方法去除雷达图像整体偏移,得到与冰川运动相关的偏移信号。首次得到了慕士塔格峰地区冰川表面完整的速度分布情况,依据该地区的速度大小分布特点,对慕士塔格峰四周冰川进行了划分。并进一步分别分析了该地区冰川在距离向和方位向速度大小与地形的关系,表明速度的大小与地形具有直接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基于SAR影像对的偏移量测量为冰川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冰川表面速度 归一化的互相关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正侧视合成孔径雷达地面运动目标参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圣棋 廖桂生 +2 位作者 曲毅 周争光 李海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757-2762,共6页
针对距离向速度估计中存在的模糊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目标距离包络的走动轨迹,通过Radon变换技术来无模糊地估计距离向速度的方法.针对距离向加速度影响方位向速度估计问题,提出了利用目标多普勒参数来估计运动目标真实合成孔径时间,通过... 针对距离向速度估计中存在的模糊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目标距离包络的走动轨迹,通过Radon变换技术来无模糊地估计距离向速度的方法.针对距离向加速度影响方位向速度估计问题,提出了利用目标多普勒参数来估计运动目标真实合成孔径时间,通过真实合成孔径时间与方位向速度的关系来确定目标方位向速度.该方法能很好估计方位向速度而不受距离加速度的影响.所提方法适合于单/多通道系统.仿真和实测数据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地面运动目标指示 RADON变换 速度模糊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回波数据仿真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冯思亮 王志刚 徐继麟 《现代电子技术》 2005年第23期42-43,48,共3页
机载SAR回波数据是机载SAR信号处理的基础,但靠挂飞实验得到的数据价格昂贵且不灵活,也无法分析载机平台运动变化或雷达参数变化对整个SAR系统的影响。针对这一点,本文叙述了回波数据模拟的点目标理论模型并提出了二维SAR回波数据模拟... 机载SAR回波数据是机载SAR信号处理的基础,但靠挂飞实验得到的数据价格昂贵且不灵活,也无法分析载机平台运动变化或雷达参数变化对整个SAR系统的影响。针对这一点,本文叙述了回波数据模拟的点目标理论模型并提出了二维SAR回波数据模拟的方法,给出了模拟实验的结果。并举出了这种回波数据模拟的一种应用,既通过点目标模型观察载机加速度误差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回波数据模拟 速度误差 成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合成孔径雷达在驼峰测速系统中的应用
5
作者 杨军霞 李国宁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6年第5期158-160,共3页
目前使用的驼峰测速雷达一般安装在轨旁,应用多普勒原理对溜放车组的速度进行测量,一部雷达只能测量一个股道的溜放车组速度。现基于逆合成孔径雷达测速原理,提出将雷达侧向安装在溜放线路一侧的上方,并建立了雷达回波数学模型,采用了... 目前使用的驼峰测速雷达一般安装在轨旁,应用多普勒原理对溜放车组的速度进行测量,一部雷达只能测量一个股道的溜放车组速度。现基于逆合成孔径雷达测速原理,提出将雷达侧向安装在溜放线路一侧的上方,并建立了雷达回波数学模型,采用了一种基于自聚焦的溜放车组速度估计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精确地连续测量多股道溜放车组的瞬时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峰测速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 速度估计 最小熵 图像偏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合成孔径技术提取表层海流的新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薛文虎 韩树宗 +1 位作者 朱三文 唐劲松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6-120,共5页
为满足高频地波雷达单站提取表层海流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利用合成孔径技术提取表层海流的新算法,并通过仿真验证其可行性。首先描述系统组成、实现方式和信号模型,然后基于线性调频信号参数的迭代估计方法提出了流速估计算法,最后实现了... 为满足高频地波雷达单站提取表层海流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利用合成孔径技术提取表层海流的新算法,并通过仿真验证其可行性。首先描述系统组成、实现方式和信号模型,然后基于线性调频信号参数的迭代估计方法提出了流速估计算法,最后实现了在一个海域分辨单元上提取表层海流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选取适当的方位分辨单元大小,并从方位向回波中提取信号参数,该算法能够估计出表层海流的流速和流向,且精度满足要求。这表明利用高频地波合成孔径雷达实现单站提取表层海流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高频地波 速度估计 表层海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子带融合解动目标径向速度模糊方法
7
作者 杨志伟 杨安东 +3 位作者 梁庚辰 李相海 李晓蕊 刘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8-796,共9页
针对中国余数定理一类的方法在解模糊时存在错误概率增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子带相干融合解模糊方法。首先,估计出运动目标在各频点的导向,然后,依次对各参考频点求解聚焦变换矩阵,并通过空间聚焦处理提高动目标径向速度估计精度,最后,... 针对中国余数定理一类的方法在解模糊时存在错误概率增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子带相干融合解模糊方法。首先,估计出运动目标在各频点的导向,然后,依次对各参考频点求解聚焦变换矩阵,并通过空间聚焦处理提高动目标径向速度估计精度,最后,进行解模糊处理。仿真和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改善动目标径向速度估计精度,并提高正确解模糊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速度模糊 子带处理 径向速度估计 解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卫星平台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提取三维地表形变速度场 被引量:34
8
作者 刘国祥 张瑞 +4 位作者 李陶 于冰 李涛 贾洪果 聂运菊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598-2610,共13页
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PSI)技术及其应用于区域地表形变监测已成为雷达遥感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使用单一卫星平台所获取的单侧视SAR影像时间序列进行PSI分析,仅能获取沿雷达视线(LOS)方向的一维地表位移信息.本文提出了基于多平台永久散... 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PSI)技术及其应用于区域地表形变监测已成为雷达遥感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使用单一卫星平台所获取的单侧视SAR影像时间序列进行PSI分析,仅能获取沿雷达视线(LOS)方向的一维地表位移信息.本文提出了基于多平台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提取三维地表形变速度场的模型与算法,其基本策略是:首先针对每一卫星平台的SAR影像时间序列进行PSI分析,并计算各地面目标沿LOS向的位移速度值,然后联合各平台所对应的LOS向位移速度值进行建模,并基于最小二乘方法解算各地面目标的三维位移速度分量.实验选取天津市西北部作为测试区,使用2007—2010年所获取的39幅TerraSAR-X影像、23幅ENVISAT ASAR影像和16幅ALOS PALSAR影像进行分析,经联合解算得到了该测试区域的垂直位移速度场以及南北向和东西向水平位移速度分量.与地面水准和已有GPS观测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多平台PSI的垂直位移速度场精度可达毫米级,而其水平位移速度分量与已有GPS结果基本一致.多平台PSI分析无需引入任何外部形变参考信息,便可以实现形变场的偏差校准和三维形变场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平台 永久散射体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 三维形变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速度聚束效应的SAR海浪成像仿真方法
9
作者 万勇 崔昆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6,164,共6页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海浪成像仿真技术对于速度聚束效应的考虑不充分,仿真数据无法准确反映实际SAR数据的问题,建立一种充分考虑速度聚束效应的SAR海浪成像仿真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计算了SAR图像强度的概率密度分布的仿真结果与理...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海浪成像仿真技术对于速度聚束效应的考虑不充分,仿真数据无法准确反映实际SAR数据的问题,建立一种充分考虑速度聚束效应的SAR海浪成像仿真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计算了SAR图像强度的概率密度分布的仿真结果与理论结果之间的均方误差(MSE),在风速分别为5、10和15 m/s时,考虑速度聚束效应前、后比对结果的MSE分别为0.1012、0.1576、0.0556与0.0179、0.0314、0.0088。仿真结果表明,所提SAR海浪成像仿真方法有效提高了仿真数据的准确性,对SAR海浪成像的应用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速度聚束效应 海浪成像仿真 概率密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积累的VSAR地面运动目标检测和定位 被引量:3
10
作者 左渝 许稼 +1 位作者 夏斌 彭应宁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9年第5期349-353,共5页
基于多通道复图像联合处理,速度合成孔径雷达(VSAR)可有效抑制地物杂波,实现地面运动目标检测和定位。但运动目标图像散焦和速度模糊也限制了VSAR的微弱目标检测性能,同时导致了快速目标的方位定位模糊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距离-多普勒... 基于多通道复图像联合处理,速度合成孔径雷达(VSAR)可有效抑制地物杂波,实现地面运动目标检测和定位。但运动目标图像散焦和速度模糊也限制了VSAR的微弱目标检测性能,同时导致了快速目标的方位定位模糊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距离-多普勒-速度域混合积累的VSAR运动目标处理新方法,显著改善了微弱运动目标检测性能,并可实现快速目标的速度解模糊和正确定位。新方法无需改变VSAR的系统结构,工程实用价值高。最后,数值仿真实验的结果证明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合成孔径雷达(vsar) 混合积累 速度模糊 微弱目标检测 目标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孔径ISAR方位定标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倩倩 徐刚 +2 位作者 李亚超 邢孟道 保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54-1861,共8页
短时间观测下的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在应用中具有较多的优势。该文针对短孔径观测提出一种利用有限次脉冲实现ISAR方位定标的方法。基于ISAR图像的稀疏特征,利用压缩感知理论提高ISAR成像的分辨率,有效提高了散射中心定位精度。此外,基于... 短时间观测下的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在应用中具有较多的优势。该文针对短孔径观测提出一种利用有限次脉冲实现ISAR方位定标的方法。基于ISAR图像的稀疏特征,利用压缩感知理论提高ISAR成像的分辨率,有效提高了散射中心定位精度。此外,基于2维快速傅里叶变换和极坐标映射的方法利用相关法进行转动角速度估计,同时利用压缩感知精确估计相关函数的峰值位置,提高转动角速度的估计效率和精度,最终实现目标的方位定标。仿真和实测数据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转动角速度估计 方位定标 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旋转目标旋转速度估计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杰民 付耀文 +1 位作者 胡志刚 黎湘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069-2073,共5页
旋转速度估计是高速旋转目标成像的基础,论文提出一种新的旋转速度估计方法,该算法基于旋转目标在距离时间域所具有的特性,在利用傅里叶变换粗略估计旋转速度的基础上,利用计算图像熵的方法在特定范围内对角速度估计值进行调整,以获得... 旋转速度估计是高速旋转目标成像的基础,论文提出一种新的旋转速度估计方法,该算法基于旋转目标在距离时间域所具有的特性,在利用傅里叶变换粗略估计旋转速度的基础上,利用计算图像熵的方法在特定范围内对角速度估计值进行调整,以获得很高的估计精度。该方法直接计算整幅图像的熵值,从而不依赖单个的散射点。使用仿真数据演示了算法的性能,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转动目标 旋转速度估计 离散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回波序列最小二乘拟合的高分辨率SAR运动目标速度估计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超 王岩飞 +1 位作者 王琦 詹学丽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55-1062,共8页
运动目标速度估计是机载单天线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实现运动目标成像和定位的关键环节。针对现有方法运算量大、易受距离徙动干扰等缺点,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回波序列最小二乘拟合的速度估计方法。利用该方法,首先通过包络相关提取... 运动目标速度估计是机载单天线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实现运动目标成像和定位的关键环节。针对现有方法运算量大、易受距离徙动干扰等缺点,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回波序列最小二乘拟合的速度估计方法。利用该方法,首先通过包络相关提取相邻回波序列的距离变化量,然后对其做最小二乘线性拟合,目标的距离向速度和方位向速度可由拟合系数计算得到。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计算量小,而且无须先做距离徙动校正(RCMC)。该文给出了新方法的数学模型和参数选取原则,分析了该方法的估计精度、计算量和适用条件,并通过仿真和实际数据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运动目标成像 速度估计 回波序列 最小二乘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通道距离频率干涉相位解运动目标径向速度模糊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学攀 廖桂生 +2 位作者 朱圣棋 许京伟 杨东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52-1158,共7页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地面动目标检测系统中动目标径向速度估计存在模糊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通道距离频率干涉相位解模糊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构造干涉相位与距离频率的关系,利用干涉相位随距离频率变化的斜率关系实现径向速度无模糊估计...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地面动目标检测系统中动目标径向速度估计存在模糊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通道距离频率干涉相位解模糊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构造干涉相位与距离频率的关系,利用干涉相位随距离频率变化的斜率关系实现径向速度无模糊估计。该斜率与相位缠绕无关,所以所提方法具有不受相位缠绕影响的优点。为了减小噪声对径向速度估计的影响,利用最小二乘线性拟合方法估计该斜率。此方法能实现杂波背景和多目标情况下的应用。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地面运动目标检测 径向速度估计 解模糊 干涉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运动目标径向速度模糊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垒 王彤 保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9-192,共4页
采用多天线合成孔径雷达可以对运动目标进行检测和测速.为获得好的检测性能,基线长度应该比较长,但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测速的速度模糊问题.研究多天线SAR-GMTI系统在估计较大径向速度时的解模糊方法,从理论上分析推导了运动目标干涉相... 采用多天线合成孔径雷达可以对运动目标进行检测和测速.为获得好的检测性能,基线长度应该比较长,但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测速的速度模糊问题.研究多天线SAR-GMTI系统在估计较大径向速度时的解模糊方法,从理论上分析推导了运动目标干涉相位与雷达系统参数的关系,揭示了基线长度和载波波长改变系统速度响应的机理,提出了一种新的SAR-GMTI速度解模糊方法.本方法同时利用了参差基线和参差频率的解模糊能力,比常规单参差方法解模糊能力更强.同时,提出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可以简单有效地计算出目标不模糊径向速度.理论分析及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 地面运动目标检测(GMTI) 速度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VSAR及其一种优化的阵列配置 被引量:12
16
作者 戴喜增 许稼 +1 位作者 彭应宁 王永良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94-2399,共6页
由于阵元数目有限,传统的速度合成孔径雷达(VSAR)存在方位定位模糊的问题,难以准确地定位地面高速运动目标.本文将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与VSAR相结合,提出了新体制MIMO-VSAR雷达及其一种实用的优化阵列配置.与传统VSAR相比,MIMO-VSAR... 由于阵元数目有限,传统的速度合成孔径雷达(VSAR)存在方位定位模糊的问题,难以准确地定位地面高速运动目标.本文将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与VSAR相结合,提出了新体制MIMO-VSAR雷达及其一种实用的优化阵列配置.与传统VSAR相比,MIMO-VSAR利用同时发送的正交信号,获得了远多于阵元数目的等效密集空间采样,有效地提高了动目标的无模糊定位范围.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证明了MIMO-VSAR及其优化配置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vsar(基于MIMO雷达速度合成孔径雷达) 动目标检测 动目标无模糊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目标双基地ISAR一维距离像速度补偿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宁 尚朝轩 董健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7-513,共7页
空间目标的高速运动会造成双基地ISAR一维距离像的畸变,针对此问题,研究了相应的速度估计与补偿方法。基于中频直接采样匹配滤波非相参双基地ISAR成像系统,首先研究了高速运动对双基地ISAR成像的影响,其次利用雷达基带回波具有的稀疏性... 空间目标的高速运动会造成双基地ISAR一维距离像的畸变,针对此问题,研究了相应的速度估计与补偿方法。基于中频直接采样匹配滤波非相参双基地ISAR成像系统,首先研究了高速运动对双基地ISAR成像的影响,其次利用雷达基带回波具有的稀疏性,构造出与高速运动目标回波特性相匹配的冗余基并对其进行稀疏分解,然后据此估计出回波的调频斜率,进而估计出目标的无模糊速度,最后构造补偿相位项完成对宽带回波的速度补偿。算法补偿精度高,且无测速模糊,空间目标理想散点的仿真实验验证了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 合成孔径雷达 空间目标 速度补偿 距离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速度搜索的星载SAR运动目标聚焦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闫贺 王珏 +1 位作者 黄佳 王旭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87-1293,共7页
采用传统SAR成像方法对星载SAR地面运动目标进行成像处理时,运动目标通常会处于散焦状态,导致运动目标检测性能下降。该文结合RD算法,提出一种基于2维速度搜索的星载SAR运动目标检测算法,通过对运动目标距离向速度和方位向速度进行遍历... 采用传统SAR成像方法对星载SAR地面运动目标进行成像处理时,运动目标通常会处于散焦状态,导致运动目标检测性能下降。该文结合RD算法,提出一种基于2维速度搜索的星载SAR运动目标检测算法,通过对运动目标距离向速度和方位向速度进行遍历来匹配运动目标多普勒参数,提取不同搜索速度下运动目标的最强幅度值用于恒虚警检测,可以提高运动目标的检测概率。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运动目标检测 RD算法 速度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双站SAR运动目标加速度检测和估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齐维孔 禹卫东 黄平平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46-950,共5页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用于动目标检测和参数估计时,忽略动目标加速度的影响将会导致沿航迹速度估计的较大误差。给出了星载双站合成孔径雷达检测和估计地面运动目标加速度的算法,该算法主要利用运动目标相对...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用于动目标检测和参数估计时,忽略动目标加速度的影响将会导致沿航迹速度估计的较大误差。给出了星载双站合成孔径雷达检测和估计地面运动目标加速度的算法,该算法主要利用运动目标相对于工作在Tandem模式下的星载双站SAR具有不同相对径向速度的原理,利用三孔径星载SAR估计径向速度的算法,估计出相对于星载双站SAR的不同径向速度。根据这两个径向速度和SAR视角之间的关系,计算出动目标运动方向和常数项切向速度,最后根据估计的调频斜率计算出切向加速度和径向加速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正确地估计出具有加速度的动目标速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双站合成孔径雷达 Tandem模式 动目标检测 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SAR成像对瞄准线加速度及正弦速度误差的要求 被引量:2
20
作者 曹福祥 袁建平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8-53,共6页
对合成孔径雷达载体偏离匀速直线运动的误差进行了详细推导,根据回波信号压缩波形主带偏移、二次相位误差、三次相位误差以及积分旁瓣比等图像质量指标最大允许值,给出了沿瞄准线(即雷达天线相位中心至目标视线)同时存在恒定加速度... 对合成孔径雷达载体偏离匀速直线运动的误差进行了详细推导,根据回波信号压缩波形主带偏移、二次相位误差、三次相位误差以及积分旁瓣比等图像质量指标最大允许值,给出了沿瞄准线(即雷达天线相位中心至目标视线)同时存在恒定加速度和正弦摆动速度误差时,带状正侧视SAR运动补偿要求的解析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运动补偿 瞄准线 速度 正弦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