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踝角”变化对速滑运动员滑跑速度的影响
1
作者 艾东明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8-80,共3页
运用运动力学方法,从解剖学角度对滑行姿势中踝关节最小角度范围进行分析。认为较小的踝关节角度有利于提高蹬冰效果、增大滑行水平速度;并实际分析当前运动员踝角过大的成因,提出具体解决办法,为运动员及教练员重视踝角在滑行技术中的... 运用运动力学方法,从解剖学角度对滑行姿势中踝关节最小角度范围进行分析。认为较小的踝关节角度有利于提高蹬冰效果、增大滑行水平速度;并实际分析当前运动员踝角过大的成因,提出具体解决办法,为运动员及教练员重视踝角在滑行技术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行姿势 变化 蹬冰效果 水平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最佳传动角设计曲柄摇杆机构的查表法 被引量:7
2
作者 廖仁文 何在洲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9-50,共2页
讨论在给出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和摇杆摆角情况下 ,按最佳传动角设计曲柄摇杆机构的查表方法。
关键词 曲柄摇杆机构 行程速度变化系数 传动 查表法 机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NLP模型的飞机冲突解脱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采俊玲 张宁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8-195,共8页
在飞机冲突避免和解脱问题中,为避免发生各种可能的冲突,所有飞机在飞行时彼此之间的距离必须要大于给定的最小安全间隔标准。针对同一空域中自由飞行的有限架飞机之间的冲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速度和航向角变化两种策略相结合的混合整... 在飞机冲突避免和解脱问题中,为避免发生各种可能的冲突,所有飞机在飞行时彼此之间的距离必须要大于给定的最小安全间隔标准。针对同一空域中自由飞行的有限架飞机之间的冲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速度和航向角变化两种策略相结合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模型,以实现彼此的分离。算例仿真方面通过与集中于一种策略的冲突解脱模型进行比较,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并且其结果显示MINLP模型不仅可以利用全局优化软件在较短时间内为每架飞机提供一个最优解决方案,而且还能有效提高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冲突避免 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 速度变化和航向角变化 全局最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模糊Kalman滤波机动目标跟踪的新算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鹏飞 黄建军 +2 位作者 黄敬雄 万明杰 李良群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3-486,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的Kalman滤波机动目标跟踪新算法。算法首先分析了目标航向角和观测残差均能实时反应出目标机动情况,并由此设计了一种有效的模糊逻辑规则,综合利用航向角变化量和残差,通过模糊推理动态估计Kalman滤波器的过...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的Kalman滤波机动目标跟踪新算法。算法首先分析了目标航向角和观测残差均能实时反应出目标机动情况,并由此设计了一种有效的模糊逻辑规则,综合利用航向角变化量和残差,通过模糊推理动态估计Kalman滤波器的过程噪声协方差,从而提高对机动目标跟踪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算法对机动目标跟踪的精度较交互式多模型(Interacting multiple model,IMM)算法高,且计算量比IMM算法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目标跟踪 模糊逻辑 航向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坳陷高陡构造地震勘探复杂性定量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董文 符力耘 +2 位作者 肖又军 管西竹 吴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00-1613,共14页
波与非均匀介质的相互作用是多年来地球物理研究的理论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地震成像算子,定量分析了库车坳陷盐相关逆冲推覆构造的复杂性.首先,根据地震资料计算了大北构造、博孜构造、却勒构造、西秋10构造和西秋4构造的速度横向变化非... 波与非均匀介质的相互作用是多年来地球物理研究的理论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地震成像算子,定量分析了库车坳陷盐相关逆冲推覆构造的复杂性.首先,根据地震资料计算了大北构造、博孜构造、却勒构造、西秋10构造和西秋4构造的速度横向变化非均质谱和地层倾角变化非均质谱,这些量化表征高陡构造地质复杂性的地质非均质谱定量描述了速度横向变化和地层倾角变化分布.然后,通过地质非均质谱与地震成像算子角谱的点积运算,计算得到各个构造的地震成像效率和地震探测复杂系数,实现对库车坳陷复杂高陡构造地震探测复杂性的定量评估.结果表明,沿却勒至西秋一线构造带明显比大北至博孜构造带复杂,复杂系数沿却勒、西秋10至西秋4构造走向逐渐加大,主要表现为强速度扰动主分量所占比重增大,地质非均质谱带宽增大,非峰值岩性分量和倾角分量也相对较强,地震成像的难度逐渐加大,时间域成像易于形成严重的成像畸变和很强的偏移噪音,建议加强速度建模和叠前深度成像攻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高陡构造 速度横向变化和地层倾变化非均质谱 偏移算子 地震成像效率和复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自适应α-β滤波的机动目标跟踪 被引量:7
6
作者 李鹏飞 喻建平 李良群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138-2141,共4页
针对机动目标的运动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的α-β滤波新算法。算法首先详细分析了目标航向角和观测残差与目标机动的关系,提出综合利用航向角变化量和残差作为模糊逻辑输入变量来调整滤波器参数,且根据实际的机动目标跟踪情况... 针对机动目标的运动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的α-β滤波新算法。算法首先详细分析了目标航向角和观测残差与目标机动的关系,提出综合利用航向角变化量和残差作为模糊逻辑输入变量来调整滤波器参数,且根据实际的机动目标跟踪情况,给出一种有效的模糊逻辑规则设计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准确对机动目标进行跟踪,性能要好于工程中常用的α-β滤波器,且算法设计简单,可工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机动目标跟踪 模糊逻辑 航向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攻击大机动目标的组合导引律 被引量:9
7
作者 郭鹏飞 任章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4-106,111,共4页
在分析经典导引律和现代导引律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可获的制导信息,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导引律,由比例项和前置角项组成,力图综合经典导引律和现代导引律的优点,结构简单,易于工程实现,并在基于目标大机动规避的假设下给出了机理解... 在分析经典导引律和现代导引律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可获的制导信息,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导引律,由比例项和前置角项组成,力图综合经典导引律和现代导引律的优点,结构简单,易于工程实现,并在基于目标大机动规避的假设下给出了机理解释;通过仿真验证,此方法具有末段弹道平直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导引 固定前置导引 组合导引 法向加速度 视线变化 脱靶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载作用下双门式起重机风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黄傑 何伟 +1 位作者 郑义飞 麻航飞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7-763,772,共8页
近年来,由大风引发的门式起重机事故时有发生,因此,研究门机风载荷有着现实的工程意义。针对两台门式起重机的风力特性问题,采用了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两台门式起重机相关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首先,采用Pro/E软件建立了门机的三维模型,采... 近年来,由大风引发的门式起重机事故时有发生,因此,研究门机风载荷有着现实的工程意义。针对两台门式起重机的风力特性问题,采用了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两台门式起重机相关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首先,采用Pro/E软件建立了门机的三维模型,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门机的外流场,并对计算域进行了网格划分与无关性验证;然后,利用Fluent软件对单台门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单台门机在不同风向角下的气动力系数,并对比分析了《起重机设计规范》风载荷与仿真风载荷的差异;最后,只考虑门机来流方向的风载荷影响,进行了两台门机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风向角与双门机间距S对门机的阻力系数、门机挡风折减系数、速度变化云图、门机压力分布的影响规律等。研究结果表明:门机所受风载荷最大值出现在45°风向;在90°风向下,双门机间距S=15 m时挡风效果最好,约有52%的风力折减;双门机的临界间距S=35 m,当S>35 m时,双门机间风力屏蔽效果被削弱直至消失;门机主梁迎风面最大压力靠近主梁两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式起重机 风向 门机间距 阻力系数 挡风折减系数 速度变化云图 压力分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曲柄机构设计新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陈佩芳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41-344,共4页
介绍了一种具有最佳传动角的双曲柄机构的新设计方法,并提供了设计参考线图.文中还提出了双曲柄机构速度变化系数的概念。
关键词 双曲柄机构 最佳传动 速度变化系数 曲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