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掘作业面通风过程的研究(上) 被引量:3
1
作者 暨朝颂 《有色金属》 CSCD 1996年第3期17-21,共5页
指出B.H.沃洛宁《矿内空气气体动力学基础》一书的基础公式--井巷中风流速度的分布函数是错误的,原因是他在推导公式的过程中混淆了边界层流与紊流的原则区别。首先根据普朗特混合长度理论、尼古拉兹试验和雷诺紊流立程建立了巷道中风... 指出B.H.沃洛宁《矿内空气气体动力学基础》一书的基础公式--井巷中风流速度的分布函数是错误的,原因是他在推导公式的过程中混淆了边界层流与紊流的原则区别。首先根据普朗特混合长度理论、尼古拉兹试验和雷诺紊流立程建立了巷道中风流速度分布函数。运用这个基础公式对独头巷道的抽出式通风过程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过程 采掘 作业面 空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场通风过程的数理特性及供风量计算
2
作者 李崇山 《煤炭工程师》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5-17,共3页
对井下采场空间的通风过程进行了数学分析,导出了通风微分方程式。最后给出了运用稀释方程计算采场供风量的方法。
关键词 通风过程 供风量 数理特性 采场 矿井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圩发电厂 600MW 汽轮机强迫通风冷却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3
作者 吕震中 王培红 +3 位作者 沈炯 丁艳军 顾峻 邹煜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42-244,共3页
介绍了为平圩发电厂600MW汽轮机设计开发的快速通风冷却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控制功能完善、控制方式与手段先进、监测范围广、精度高。在机组正常运行期间,系统还能够完成汽机运行安全性监督的功能。由于采... 介绍了为平圩发电厂600MW汽轮机设计开发的快速通风冷却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控制功能完善、控制方式与手段先进、监测范围广、精度高。在机组正常运行期间,系统还能够完成汽机运行安全性监督的功能。由于采用了具有实时显示功能的现场数据采集器,为运行人员提供了独立于计算机观察现场数据的手段,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厂 汽轮机 通风冷却过程 计算机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通风机倒机过程自适应PID抗饱和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涛 夏振兴 王前进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0-94,共5页
针对矿井通风机倒机过程中存在的执行器饱和问题,将变结构PID抗饱和控制与非线性自适应控制相结合,设计了自适应PID抗饱和控制器。基于带死区的投影算法建立矿井通风机倒机过程线性和非线性模型;针对这2个模型,分别设计一个变结构PID抗... 针对矿井通风机倒机过程中存在的执行器饱和问题,将变结构PID抗饱和控制与非线性自适应控制相结合,设计了自适应PID抗饱和控制器。基于带死区的投影算法建立矿井通风机倒机过程线性和非线性模型;针对这2个模型,分别设计一个变结构PID抗饱和控制器;计算线性和非线性自适应PID抗饱和控制器在不同状态下的运行评价指标,选择评价指标值较小的控制器用于该状态下的矿井通风机倒机过程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PID抗饱和控制器能够保证井下传输风量的平稳,很好地解决了执行器饱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通风 通风机倒机过程 自适应PID抗饱和控制器 变结构PID抗饱和控制 非线性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海洋环流模式对自然^(14)C的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储敏 徐永福 李阳春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17-227,共11页
1引言 IPCC在2007年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1]指出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严重性,并强调了研究碳循环及其与气候相互作用的重要性。研究表明,深层海洋对气候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从而深海环流的时间尺度是影响地球气候系统的一个重... 1引言 IPCC在2007年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1]指出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严重性,并强调了研究碳循环及其与气候相互作用的重要性。研究表明,深层海洋对气候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从而深海环流的时间尺度是影响地球气候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GCM LICOM 通风过程 自然14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智能装备系列之九十 设施卷膜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6
作者 宋健 王秀 +4 位作者 马伟 秦贵 孙连强 高磊 何佳彤 《农业工程技术》 2017年第7期41-42,共2页
针对设施通风过程中存在的费时费工、操作缺乏科学性等问题,设计采用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电控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发了1种设施卷膜智能控制系统。系统能够对设施卷膜实现电动控制,减少人工投入;通过传感器感知的温室环境数据... 针对设施通风过程中存在的费时费工、操作缺乏科学性等问题,设计采用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电控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发了1种设施卷膜智能控制系统。系统能够对设施卷膜实现电动控制,减少人工投入;通过传感器感知的温室环境数据进行通风口的智能化控制,提升设施管理的科学性、可靠性;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设施卷膜远程遥控功能,使农户可以随时随地对温室通风进行远程遥控,方便了农业生产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系统设计 智能控制系统 设施管理 移动互联网技术 应用 农业生产管理 通风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太平洋中层水模拟的改进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奇奇 范植松 +2 位作者 胡瑞金 刘海龙 楚合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共9页
通过对北太平洋中层水模拟和分析的3种结果的比较:在稀疏网格的LICOM全球大洋环流模式中使用Canuto等的湍流混合方案(简称T方案)并添加范植松等提出的惯性内波破碎混合方案(简称F方案),在LICOM模式中使用T方案,以及WOA09资料的分析结果... 通过对北太平洋中层水模拟和分析的3种结果的比较:在稀疏网格的LICOM全球大洋环流模式中使用Canuto等的湍流混合方案(简称T方案)并添加范植松等提出的惯性内波破碎混合方案(简称F方案),在LICOM模式中使用T方案,以及WOA09资料的分析结果,证明在添加F方案的情况下,北太平洋中层水的模拟有较明显的改进。惯性内波破碎混合可能是维持通风过程的重要机制之一,惯性频率风场的强迫作用可能是海洋内部混合的外部作用源。在WOA09资料的分析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中均显示出北太平洋中层水的明显的季节变化,这意味着除表层水和模态水之外,北太平洋中层水在气候变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模拟结果分析表明,为获得北太平洋中层水模拟的进一步改进,高分辨率的海洋模式和锋面与羽流的参数化方案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混合 惯性内波 通风过程 北太平洋中层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