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限条件下的压入式通风极限通风距离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恒 陈寿根 +1 位作者 赵玉报 陈亮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9-72,共4页
面临"多通道,多界面,多工序",且1#引水洞必须首先贯通等复杂局面,锦屏引水洞施工通风不得不各自形成独立的施工场面,独头通风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为此,通过理论研究并结合现场通风测试,探讨了在目前能代表国内通风最好... 面临"多通道,多界面,多工序",且1#引水洞必须首先贯通等复杂局面,锦屏引水洞施工通风不得不各自形成独立的施工场面,独头通风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为此,通过理论研究并结合现场通风测试,探讨了在目前能代表国内通风最好硬件下压入式通风的极限通风距离。研究结果不但确定了极限通风距离的最小风速和压入式通风的合适极限控制距离,而且还给出了在支洞受限条件下可以实现的通风距离且其计算结果与风机的现场实际布置十分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入式通风 通风距离 无轨运输 锦屏二级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长距离多工作面隧道施工通风方式设计与应用
2
作者 于丽 路明 +2 位作者 余明洋 刘媛 周振宇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369-376,共8页
为解决高海拔长距离多工作面隧道施工通风和能耗节约问题,将压入式和巷道式相结合提出风室式通风方式,基于风量调配理论给出不同海拔、不同通风长度和4个工作面的风机配置。将该通风方式和风仓式进行对比,体现该通风方式的优越性。研究... 为解决高海拔长距离多工作面隧道施工通风和能耗节约问题,将压入式和巷道式相结合提出风室式通风方式,基于风量调配理论给出不同海拔、不同通风长度和4个工作面的风机配置。将该通风方式和风仓式进行对比,体现该通风方式的优越性。研究结论如下:1)辅助坑道小于4000 m时,风室式通风方式能供给同时出渣的4个工作面。2)辅助坑道长度超过4000 m,可以调整掌子面的工序来降低需风量,从而满足各工作面的通风要求。3)相同条件下,风室式通风比风仓式通风能耗减小22.28%~54.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隧道 多工作面 距离施工通风 通风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通风风库中转有效性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雨成 霍然 +3 位作者 刘天奇 李智 尹卫东 陈善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65-1369,共5页
为解决长距离独头掘进面粉尘、有害气体污染等问题,对局部通风风库中转有效性进行研究.给出隔离污风条件下风库中转条件,包括上、下两级风机工作风量关系式、风库容量与上级风筒压出风量、下级风机吸入风量关系式,确保新风供应充足,同... 为解决长距离独头掘进面粉尘、有害气体污染等问题,对局部通风风库中转有效性进行研究.给出隔离污风条件下风库中转条件,包括上、下两级风机工作风量关系式、风库容量与上级风筒压出风量、下级风机吸入风量关系式,确保新风供应充足,同时避免污风循环.确定双压式通风为有效供风方式,节约成本便于施工.对不同上级风筒出口风量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出口风量较小,存在严重污风循环,风库中转失效.经调整后出口风量有所增加,中转效果有所提高,但仍存在污风中转.出口风量继续增大时风库会有效中转,起到缓冲新风作用.当出口风量达到最大时风库内新风外溢,有效避免上级柔性风筒吸瘪及污风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库 距离局部通风 中转有效性 风机 风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掘巷局部通风计算风筒中风量风压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鹿存荣 杨胜强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5-120,共6页
长距离掘进巷道通风时风筒进风口和出风口会有大的风量差和风压差。为了选择合理的风机通风,需要研究风筒中风量、风压的变化规律。常规方法是利用经验或实验得到风筒接头平均漏风量,从而计算进风口的风量和风压。但对于长距离通风且每... 长距离掘进巷道通风时风筒进风口和出风口会有大的风量差和风压差。为了选择合理的风机通风,需要研究风筒中风量、风压的变化规律。常规方法是利用经验或实验得到风筒接头平均漏风量,从而计算进风口的风量和风压。但对于长距离通风且每段风筒较小时该方法所计算的参数偏小,会对风机选型造成误差。本文另辟蹊径,根据风量、风压平衡定律,按照非连续性通风网络模型推导出了进风口的风量、风压与出风口处的关系,并给出了简化的近似关系,作为风筒通风参数计算的新方法。结合具体实例,发现参数近似值与精确值高度相似,说明可以利用近似关系进行计算,简单方便;同时比较了按新方法和常规方法计算的风筒进风风量和通风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长距离掘进巷道的风量风压按新方法计算更为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局部通风 通风阻力 漏风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局部通风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37
5
作者 王文才 乔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6-49,53,共5页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6种长距离局部通风技术,指出双巷平行掘进、全风压与局部通风机相结合的长距离局部通风以及构筑风库的局部通风技术,由于其通风可靠和掘进通风距离不受限制,将会成为大型矿井长距离局部通风的主要技术;在特定的...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6种长距离局部通风技术,指出双巷平行掘进、全风压与局部通风机相结合的长距离局部通风以及构筑风库的局部通风技术,由于其通风可靠和掘进通风距离不受限制,将会成为大型矿井长距离局部通风的主要技术;在特定的条件下,钻孔导风的局部通风技术具有较好的技术和经济效益;随着柔性风筒的减漏和降阻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在掘进距离小于3 000 m的范围内,单风机大直径柔性风筒压入式局部通风、通风机间隔串联局部通风和通风机并联局部通风技术仍然是最常用的长距离局部通风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局部通风 掘进工作面 钻孔导风 柔性风筒 降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独头巷道掘进的通风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新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5-46,49,共3页
结合某隧道施工项目的现场情况,提出一种长距离独头巷道掘进的通风施工方案。通过对压入式、抽出式、压抽混合式通风的优缺点进行比较,选择压入式通风,并使用一站式通风方式;通风设备选用大直径风筒和多级隧道施工通风机,通风距离长达15... 结合某隧道施工项目的现场情况,提出一种长距离独头巷道掘进的通风施工方案。通过对压入式、抽出式、压抽混合式通风的优缺点进行比较,选择压入式通风,并使用一站式通风方式;通风设备选用大直径风筒和多级隧道施工通风机,通风距离长达15 km。使用压入式送风方式直接将新鲜风流送至掘进工作面,满足了施工通风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头巷道 掘进 距离通风技术 一站式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深埋隧洞施工长距离通风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朱学贤 倪锦初 +2 位作者 张治军 帖熠 凌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7-152,共6页
隧洞施工期通风是保障施工人员身心健康和地下洞室施工安全、高效进行的关键。根据国家和水利行业标准,并结合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施工方法等,确定了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施工期通风防尘卫生控制标准。考虑到香炉山隧洞总体施工方... 隧洞施工期通风是保障施工人员身心健康和地下洞室施工安全、高效进行的关键。根据国家和水利行业标准,并结合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施工方法等,确定了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施工期通风防尘卫生控制标准。考虑到香炉山隧洞总体施工方案和施工支洞布置,规划了隧洞施工期通风方案,通过供风计算分析,确定了隧洞各工作面的供风量、通风管直径及风机功率等。在此基础上,选择典型钻爆施工洞段和TBM施工洞段进行了数值仿真验算。计算结果表明:风管和隧洞内风速、通风量均达到了设计通风标准,隧洞内污染物稀释效果良好,验证了该工程通风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通风 距离通风 深埋隧洞 仿真计算 香炉山隧洞 滇中引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巷掘进长距离通风应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帆 何明杰 呼俊凤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8-131,共4页
针对葫芦素煤矿21204首采工作面现场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前巷道布置方式的利弊,通过单巷掘进长距离通风的关键技术指标分析,成功设计并实现了单巷掘进4750m压入式通风,解决了长距离通风风阻大、风筒易脱节、地温高等问题,为单巷掘进长距... 针对葫芦素煤矿21204首采工作面现场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前巷道布置方式的利弊,通过单巷掘进长距离通风的关键技术指标分析,成功设计并实现了单巷掘进4750m压入式通风,解决了长距离通风风阻大、风筒易脱节、地温高等问题,为单巷掘进长距离通风推广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巷掘进 距离通风 风机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巷掘进长距离通风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仁和 《煤矿开采》 2000年第1期51-51,54,共2页
介绍在单巷掘进中 ,合理选用局扇、选用大直径无缝导风筒减少漏风和其它降低风筒阻力措施以及加强通风管理 ,责任落实到人 ,实现 11kW单机通风距离1180m ,取得很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关键词 单巷掘进 单机 距离通风 矿井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铁隧道股份刷新国内隧道长距离独头通风纪录
10
《隧道建设》 2013年第1期8-8,共1页
近日,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在引汉济渭秦岭3号隧洞施工中,成功实现隧洞超长距离独头通风6616m,刷新国内隧道独头长距离通风的行业纪录,是中铁隧道股份在引汉济渭工程中,继完成3885m世界最长施工斜井之后的又一项国内施工纪录。
关键词 距离通风 超长距离 隧道 国内 股份 刷新 隧洞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核电厂通风问题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查显顺 喻飞 +1 位作者 张涛 张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36,42,共5页
与地面核电厂相比,地下核电厂的通风要求更高、难度也更大。以阶地平埋式地下核电厂为例,介绍了地下核岛通风系统的设计思路、工艺流程及其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将核岛深埋于山体内的地下核电厂在通风系统上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与地面核电厂相比,地下核电厂的通风要求更高、难度也更大。以阶地平埋式地下核电厂为例,介绍了地下核岛通风系统的设计思路、工艺流程及其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将核岛深埋于山体内的地下核电厂在通风系统上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了相应对策,如将排风烟囱和新风井按较高抗震烈度设计、增设备用电源等。可为地下核电厂工程通风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系统 交通道 通风距离 气流控制 地下核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局部通风的设计与应用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元臣 彭担任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12,共2页
分析了现有煤矿局部通风工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采用符合矿井实际的设计和施工技术 ,就能在使用过程中获得显著效果 ,可大大减少漏风 ,提高有效风量 ,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
关键词 局部通风 距离通风 独头掘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大海底盾构隧道施工期环境温度分布实测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四进 刘颂玉 +3 位作者 韩磊 王军 徐梁 陈欣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9-697,共9页
为开展长大海底盾构隧道施工期独头通风流场分布及参数优化后环境降温效果研究,通过现场监测数据明确隧道沿程环境温度和风速特征,并对海底盾构隧道主要热源进行统计,建立长大海底盾构隧道施工期的温度场三维数值计算模型,探究盾构掘进... 为开展长大海底盾构隧道施工期独头通风流场分布及参数优化后环境降温效果研究,通过现场监测数据明确隧道沿程环境温度和风速特征,并对海底盾构隧道主要热源进行统计,建立长大海底盾构隧道施工期的温度场三维数值计算模型,探究盾构掘进长度、通风量和入口风温等因素对隧道环境温度场和通风死区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盾构主机和1号台架下层和中层设备为主要的散热源,设备后方的大范围通风死区处有局部异常高温;2)从盾构主机至始发井,隧道内回风风速先骤减再略微增加后基本保持稳定,通风量损失主要在盾构刀盘后配套作业区;3)隧道沿程环境温度呈骤降—缓降—缓升的变化规律;4)在盾构掘进长度小于6 km时,盾构主机处温度呈快速线性增大随后增速放缓的变化特征;5)通风死区范围随着盾构掘进长度和通风量的增加分别呈指数上升和指数衰减的趋势,加大通风量能有效消除隧道内通风死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盾构隧道 超长距离通风 隧道温度场 通风传热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隧道钻爆法施工技术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3
14
作者 谭忠盛 吴金刚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99-920,I0005-I0026,共44页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及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我国钻爆法隧道施工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首先,回顾我国隧道钻爆法施工技术的发展历程,并依次阐述湿式凿眼的采用、多臂凿岩台车的引进、乳化炸药的应用、导爆管...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及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我国钻爆法隧道施工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首先,回顾我国隧道钻爆法施工技术的发展历程,并依次阐述湿式凿眼的采用、多臂凿岩台车的引进、乳化炸药的应用、导爆管雷管起爆系统的广泛应用、工业数码电子雷管的应用与推广等5大技术突破;然后,分别介绍钻爆法建造理念与方法(新奥法)、机械化施工配套设备、超长隧道与超长距离通风技术、超大埋深与极端复杂地质隧道施工技术、超长高水压水下隧道施工技术、特大断面隧道与洞群施工技术、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最后,对隧道智能化建造技术、绿色低碳建造技术等未来建设和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钻爆法在复杂地质长大隧道施工中具有显著优势,一定时期内仍将是隧道施工的主要方法,今后应着重发展机械化、智能化及绿色低碳建造技术,进一步提升钻爆法的施工效益和建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钻爆法施工 新奥法 机械化施工配套 距离通风 极端复杂地质环境 水下隧道 大断面隧道 超前地质预报 智能化建造 绿色低碳建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特长隧洞TBM集群试掘进阶段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28
15
作者 邓铭江 谭忠盛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2,共22页
北疆供水二期工程总长540 km,主要由西二隧洞(139.04 km)、喀双隧洞(283.27 km)和双三隧洞(92.15 km)组成,隧洞占总长度的95.6%,均为深埋超特长隧洞,其中喀双隧洞是目前世界上已建和在建的最长输水隧洞。分析本工程的特点及地质情况,得... 北疆供水二期工程总长540 km,主要由西二隧洞(139.04 km)、喀双隧洞(283.27 km)和双三隧洞(92.15 km)组成,隧洞占总长度的95.6%,均为深埋超特长隧洞,其中喀双隧洞是目前世界上已建和在建的最长输水隧洞。分析本工程的特点及地质情况,得出主要施工难题为长距离掘进关键设备耐久性、穿越断层破碎带、围岩突涌水防控、长距离独头通风及运输、反坡排水、破岩效率及快速掘进等。试掘进结果表明:1)勘察设计提供的地质情况与施工揭示的地质情况基本一致,这为高效掘进提供了基本条件。2)敞开式TBM能较好地适应Ⅱ、Ⅲ类围岩、节理裂隙带及小规模断层;而对于规模较大的断层破碎带及富水地层,则适应性较差,还有待于从设备、支护及施工技术方面加以改进。3)试掘进阶段TBM设备系统平均完好率达89.9%,但仍有一些设备故障率较高,有的还出现了主轴承密封圈漏油现象;为了实现长距离掘进,还需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耐久性。4)试掘进阶段平均纯掘进时间占比为29.6%,其中双三Ⅱ标TBM1平均纯掘进时间占比高达45.2%,最高月进尺达到1 280 m,创造了国内同类地质条件掘进最高记录。5)随着掘进进尺的不断增加,TBM集群要达到设备系统90%以上的完好率、支撑40%以上的纯掘进工时率的目标,还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特长隧洞 集群TBM 试掘进 适应性分析 断层破碎带 突涌水 距离独头通风 皮带运输 撑靴"打滑" TBM完好率 纯掘进时间占比 设备系统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汉济渭秦岭隧洞工程投资控制的关键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向东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90-1096,共7页
为进一步加强引汉济渭秦岭隧洞工程投资的控制,确保陕西省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按期完成,针对水利部概算"编规"的局限性,在现有法律法规和定额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4个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1)"编规"对引水隧洞项目的划分... 为进一步加强引汉济渭秦岭隧洞工程投资的控制,确保陕西省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按期完成,针对水利部概算"编规"的局限性,在现有法律法规和定额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4个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1)"编规"对引水隧洞项目的划分较粗,无法满足秦岭隧洞工区多、费用组成复杂的要求,设计采用金字塔型分工区结构进行概算组织;2)进口硬岩TBM掘进设备购置费高、断面单一,难以反复利用,"编规"仅在石方开挖单价中计取设备折旧费将使施工单位面临巨亏,设计采用折旧费由施工单位和业主分摊的方案达到了风险共担的目的;3)秦岭隧洞最大独头通风距离达到16 km,超越了"编规"最大12 km的极限,设计采用二次曲线拟合,准确确定TBM轴流通风机调整系数;4)"编规"中隧洞排水费已包含在临时设施费内综合考虑,不单独计列,无法适应多次穿越富水层的秦岭隧洞,设计根据预测涌水量和排水方案计算排水费,使概算合理,留有余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汉济渭 秦岭隧洞 投资控制 概算组成 TBM设备购置费分摊 超长距离通风 隧洞排水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架空临时风道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文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49-151,共3页
由于前期麦垛山煤矿永久风道的施工会影响立风井井架的稳定性,所以永久风道一直未形成,为解决井下各掘进工作面通风问题,特对架空临时风道技术进行研究,并通过现场实施,获得全面技术经验,解决矿井长距离通风的问题,形成完整的负压通风系... 由于前期麦垛山煤矿永久风道的施工会影响立风井井架的稳定性,所以永久风道一直未形成,为解决井下各掘进工作面通风问题,特对架空临时风道技术进行研究,并通过现场实施,获得全面技术经验,解决矿井长距离通风的问题,形成完整的负压通风系统,增加同时作业掘进工作面数量,提升矿井掘进进尺,减少材料消耗,加快矿井建设速度,同时通过建立临时负压通风系统,彻底解决了长距离通风的难题,大幅降低了工作面无计划停风、欠风无风作业及各类瓦斯等事故的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时风道 距离通风 通风系统 掘进进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计划2019年贯通 被引量:1
18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3-173,共1页
"引汉济渭"工程包括调水工程和输配水工程。一期调水工程计划投资191亿元,主要由98.3 km的秦岭输水隧洞、黄金峡水利枢纽、三河口水利枢纽3大部分组成。在秦岭修建输水隧洞,是人类第一次从底部横穿世界十大主要山脉。隧洞最大埋深达2 ... "引汉济渭"工程包括调水工程和输配水工程。一期调水工程计划投资191亿元,主要由98.3 km的秦岭输水隧洞、黄金峡水利枢纽、三河口水利枢纽3大部分组成。在秦岭修建输水隧洞,是人类第一次从底部横穿世界十大主要山脉。隧洞最大埋深达2 012 m,需要攻克超长距离通风、涌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隧洞 秦岭 输配水工程 贯通 调水工程 水利枢纽 距离通风 工程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