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通量贡献区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金莹 张志强 +4 位作者 方显瑞 康满春 查同刚 王小平 陈俊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966-3974,共9页
采取通量源区模型FSAM(Flux Source Area Model)利用2009年北京大兴区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水通量涡度相关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大气条件下生态系统的通量贡献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该站通量贡献区随大气稳定条件增强而增大。除32... 采取通量源区模型FSAM(Flux Source Area Model)利用2009年北京大兴区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水通量涡度相关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大气条件下生态系统的通量贡献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该站通量贡献区随大气稳定条件增强而增大。除326.25°—3.75°方向生长季不稳定条件下外,生长季的通量贡献区范围普遍大于非生长季的贡献区范围;(2)通量贡献区与观测高度、冠层高度、地表粗糙度、风向以及大气稳定度有关,当风速风频较大,大气不稳定时,湍流扩散作用强烈,贡献区范围较小;(3)该观测场在2009年以不稳定大气条件为主,通量信息主要来源于距离观测塔50—400 m范围,且69.3%的信息来源于通量塔偏北风与偏南风方向,其中42.56%的信息来自于偏南风方向;(4)随着大气稳定程度加强,通量来源最少区从塔偏西方转为偏东方,在大气稳定度条件和风向的共同作用下,生长季时主要通量贡献区在塔偏南方向,而非生长季时主要通量贡献区在塔偏北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人工林 通量贡献分析 通量贡献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明东滩滨海围垦湿地CO2通量贡献区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江涛 周剑虹 +2 位作者 欧强 仲启铖 王开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8-594,共7页
利用通量贡献区模型(FSAM)对崇明东滩滨海围垦湿地生长季和非生长季的CO2通量贡献区(Footprint)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35°~225°方向为生长季主风向,而315°~45°方向为非生长季主风向.(2)在生长季主风向... 利用通量贡献区模型(FSAM)对崇明东滩滨海围垦湿地生长季和非生长季的CO2通量贡献区(Footprint)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35°~225°方向为生长季主风向,而315°~45°方向为非生长季主风向.(2)在生长季主风向,大气稳定状态下的Footprint 函数取得最大值时的位置(Xm)为96. 84 m,90%的通量信息来源于迎风向41. 04~378. 20 m、垂直迎风向-79. 73~79. 73 m 范围内;而大气不稳定状态下的Xm 为75. 28 m,90%的通量信息来源于迎风向33. 83~257. 07 m、垂直迎风向-82. 29~82. 29 m 范围内.在非生长季主风向,大气稳定状态下的Xm 为82. 68m,90%的通量信息来源于迎风向36. 73~282. 49 m、垂直迎风向-120. 31~120. 31 m 范围内;而大气不稳定状态下的Xm为56. 49 m,90%的通量信息来源于迎风向25. 90~179. 90 m、垂直迎风向-76. 30~76. 30 m 范围内.(3) 非主风向贡献区分布与主风向有相似的规律.在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大气稳定状态下的贡献区面积均要大于大气不稳定状态下的贡献区面积;而在相同的大气稳定状态下,生长季的贡献区面积要大于非生长季.(4)在非生长季,主风向观测的垂直迎风向范围要远大于其他风向,这可能和该条件下的横向风速脉动标准差与摩擦风速的比值(σv / u?)较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量贡献区模型 滨海围垦湿地 通量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