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通量校正传输算法的局部放电光学信号机理仿真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悦 钱勇 +3 位作者 刘伟 臧奕茗 盛戈皞 江秀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44-1251,共8页
采用通量校正传输(FCT)算法对二维平面针板结构的正流注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尖端缺陷局部放电过程,得到正流注移动过程中电子密度分布、净电荷密度分布及电场的变化规律.通过推导光子通量与光电离项的关系,分析光子分布函数,得到流注在空... 采用通量校正传输(FCT)算法对二维平面针板结构的正流注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尖端缺陷局部放电过程,得到正流注移动过程中电子密度分布、净电荷密度分布及电场的变化规律.通过推导光子通量与光电离项的关系,分析光子分布函数,得到流注在空气中运动时光子通量(每秒钟产生的光子数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空气中正流注的发光位置往往集中在快速移动的流注头部,光子通量的大小与该位置到阴极的距离近似呈指数关系,最大值约为1.4×10^28 s^-1·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光子通量 通量校正传输算法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浅层气的地震波场模拟与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习建军 陈雄 +3 位作者 曾昭发 夏荣立 于明国 王彦兵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7年第5期52-59,共8页
考虑海底介质的黏滞性,讨论了二维黏弹性波动方程,建立了包含密度、品质因子等物性参数的海底浅层气模型来精确描述目标,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正演计算了地震波在团(块)状浅层气、高压气囊、下凹气道、气底辟等4种不同海底浅层气模型中... 考虑海底介质的黏滞性,讨论了二维黏弹性波动方程,建立了包含密度、品质因子等物性参数的海底浅层气模型来精确描述目标,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正演计算了地震波在团(块)状浅层气、高压气囊、下凹气道、气底辟等4种不同海底浅层气模型中的传播响应。为了有效地压制在粗网格下差分计算产生的数值频散,将通量校正传输(FCT)算法应用于波动方程的求解中,提高了地震波场模拟的精度和运算效率。通过计算获得了不同储存层条件下海底浅层气的地震波剖面特征,得到了典型声学剖面识别标志,为海洋地质灾害勘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科学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浅层气 黏弹性 通量校正传输算法 地震波场 海洋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压下负流光特征的数值模拟
3
作者 李在光 祝宝友 马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9-387,共9页
为了研究雷暴云中不同高度下闪电启动负流光的特性,使用柱对称的二维模式对平面平行极板间氮气中的负流光进行了模拟.模式中使用了通量校正传输算法(FCT)求解连续方程以及动态网格细化算法来提高计算效率.模拟结果显示,流光经过初始阶... 为了研究雷暴云中不同高度下闪电启动负流光的特性,使用柱对称的二维模式对平面平行极板间氮气中的负流光进行了模拟.模式中使用了通量校正传输算法(FCT)求解连续方程以及动态网格细化算法来提高计算效率.模拟结果显示,流光经过初始阶段的调整后以一种稳态传播,而稳态的特征是由气压和背景电场共同确定的背景电离频率决定.背景电离频率与流光平均速度之间呈现良好的对数线性关系.气压和背景电场通过背景电离频率(电子雪崩速度)来影响流光特征.背景电场相同时,随着气压降低背景电离频率增加,流光发展速度变快,流光更容易在较低气压下启动.气压不变时,背景电场增大则背景电离频率增大,流光发展速度变快,流光更容易在背景电场高值区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流光 模拟 通量校正传输算法 闪电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