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纯钽等通道转角挤压织构演变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西荣 戴炎 +3 位作者 刘晓燕 罗雷 王敬忠 杨博海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共8页
研究了纯钽在室温下的多道次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变形的微观组织和织构演变规律,并通过建立粘塑性自洽模型对变形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4道次ECAP变形后的晶粒细化效果明显,平均晶粒尺寸由初始状态的约45μm减小到约0.9μm,位错密度... 研究了纯钽在室温下的多道次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变形的微观组织和织构演变规律,并通过建立粘塑性自洽模型对变形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4道次ECAP变形后的晶粒细化效果明显,平均晶粒尺寸由初始状态的约45μm减小到约0.9μm,位错密度显著增加,局部区域发生动态再结晶;预测的织构与实验观测结果吻合较好,C路径的应变方向反转会导致部分纤维织构组分在偶数道次时受到明显的抑制,此时以{112}面滑移为主;变形初期,J_(θ)、J_(θ)、F_(θ)、D1_(θ)和D2_(θ)组分都得到了发展,但都偏离了它们的理想位置;随着等效应变的增加,{110}_(θ)纤维的组分向<111>_(θ)纤维的组分过渡,共有组分(E,E)得到加强,由于晶粒的细化及位错密度的升高,最终大多数晶粒转到<111>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转角挤压 纯钽 粘塑性自洽模型 织构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热-等通道转角挤压工艺对TZK镁合金微观组织与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亚琴 张敏洁 +2 位作者 郭菲菲 周田水 刘德学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8-68,共11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化学、X光电子能谱分析等测试技术探究了差热-等通道转角挤压工艺(DT-ECAP)对Mg-5Sn-2Zn-0.5Zr(TZK)镁合金微观组织和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模具温度为300℃、试样保持室温时(DT-1),TZK镁合金晶粒和...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化学、X光电子能谱分析等测试技术探究了差热-等通道转角挤压工艺(DT-ECAP)对Mg-5Sn-2Zn-0.5Zr(TZK)镁合金微观组织和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模具温度为300℃、试样保持室温时(DT-1),TZK镁合金晶粒和第二相显著细化,且第二相呈弥散分布。此外,在DT-1变形条件下,TZK镁合金在Hank′s溶液中呈现均匀腐蚀,腐蚀速率为1.161 mm·a^(-1),腐蚀电位与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为-1.38 V和5.916×10^(-6)mA·cm^(-2),合金耐蚀性能最优。而当模具温度为300℃、试样温度为200℃(DT-2)以及模具保持室温、试样温度为300℃(DT-3)时,合金中的第二相沿变形方向呈带状分布,且局部区域存在粗大的块状第二相,其在Hank′s溶液中的腐蚀以局部腐蚀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5Sn-2Zn-0.5Zr合金 差热-等通道转角挤压变形 微观组织 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xxx铝合金等通道转角挤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健 何涛 +1 位作者 杜向阳 ALEXEY Vereshchaka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共12页
7xxx(Al-Zn-Mg-Cu)铝合金具有高比强度和耐腐蚀性,在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中具有重要应用。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技术因在不改变材料横截面尺寸的同时可通过反复变形产生超细晶组织,成为制备高强度铝合金典型工艺之一。综述了ECAP制备超细... 7xxx(Al-Zn-Mg-Cu)铝合金具有高比强度和耐腐蚀性,在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中具有重要应用。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技术因在不改变材料横截面尺寸的同时可通过反复变形产生超细晶组织,成为制备高强度铝合金典型工艺之一。综述了ECAP制备超细晶7xxx铝合金的相关研究进展,探讨了ECAP加工参数如挤压温度、次数、路径等对铝合金晶粒细化行为的影响;重点讨论了ECAP过程中铝合金微观组织结构变化及其对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的影响;并结合ECAP与其他强化工艺复合对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展望了超细晶高强度铝合金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转角挤压 7xxx铝合金 超细晶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通道转角挤压后AZ31镁合金的微观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39
4
作者 刘英 陈维平 +2 位作者 张卫文 朱权利 赵海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0-53,共4页
为了进一步探讨细晶镁合金的制备方法与性能 ,采用模角φ =12 0°的模具、以BC路径对AZ31镁合金进行了等通道转角挤压试验研究 ,对挤压过程中各道次试样的微观结构及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 .结果表明 ,随着挤压道次的增加 ,晶粒得到不... 为了进一步探讨细晶镁合金的制备方法与性能 ,采用模角φ =12 0°的模具、以BC路径对AZ31镁合金进行了等通道转角挤压试验研究 ,对挤压过程中各道次试样的微观结构及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 .结果表明 ,随着挤压道次的增加 ,晶粒得到不断细化 ,力学性能也发生显著的变化 ;当挤压 12道次时 ,总的等效应变量约为 8,晶粒得到显著细化 ,晶粒尺寸为 1~ 5μm ,但合金的抗拉强度变化不大 ,屈服强度则有所下降 ,约为 10 0MPa ,延伸率则提高到 4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转角挤压 镁合金 微观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路径等通道转角挤压镁合金的结构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26
5
作者 刘英 陈维平 +2 位作者 张大童 张卫文 李元元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14,共5页
为了研究等通道转角挤压时不同工艺路径对镁合金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采用模角φ =12 0°的模具 ,以A ,BA,BC,C四种工艺路径对AZ31镁合金进行了等通道转角挤压 ,分析测试了室温下挤压试样的微观结构及性能 .结果表明 ,相比于A ,B... 为了研究等通道转角挤压时不同工艺路径对镁合金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采用模角φ =12 0°的模具 ,以A ,BA,BC,C四种工艺路径对AZ31镁合金进行了等通道转角挤压 ,分析测试了室温下挤压试样的微观结构及性能 .结果表明 ,相比于A ,BA,C路径挤压 ,BC 路径挤压容易实现较多的挤压道次和变形量 ;多道次挤压后 ,镁合金的晶粒得到显著细化 ,力学性能也显著改善 ,但不同路径的影响不同 .当挤压 12道次时 ,BC,BA 路径挤压试样的屈服强度显著下降 ,延伸率大幅度提高 ;A ,C路径挤压试样的屈服强度变化较小 ,延伸率的提高幅度也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转角挤压 工艺路径 镁合金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通道转角挤压过程中纯铜位错密度变化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13
6
作者 丁雨田 刘博 +3 位作者 郭廷彪 胡勇 李海龙 赵珺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57-2064,共8页
利用等通道转角法(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对纯铜进行挤压变形,研究变形过程中纯铜组织演变,分析位错密度及其相应力学性能变化规律,探讨层错能对组织演变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退火后纯铜在ECAP变形过程中由小角度晶界逐渐转... 利用等通道转角法(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对纯铜进行挤压变形,研究变形过程中纯铜组织演变,分析位错密度及其相应力学性能变化规律,探讨层错能对组织演变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退火后纯铜在ECAP变形过程中由小角度晶界逐渐转变为大角度晶界,晶粒尺寸细化到5~10μm;随着挤压道次的增加,纯铜中位错密度显著增大,1道次时位错密度为0.16×1014 m-2,6道次后位错密度达到最大值,为0.41×1014 m-2,之后位错重组和湮灭使得位错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材料强度明显提高,塑性减小,退火后纯铜的抗拉强度为220 MPa,伸长率为53.5%,8道次后纯铜的抗拉强度为444 MPa,伸长率下降到22.1%;纯铜拉伸断口韧窝数量逐渐增多、变浅且分布均匀,断裂方式整体表现为塑性断裂。通过对组织演化和力学性能分析得出,纯铜作为中等层错能材料,同时具有低层错能和高层错能金属的一些变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铜 通道转角挤压 位错密度 力学性能 层错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铝粉末多孔烧结材料等通道转角挤压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萍 黄科帅 +2 位作者 薛克敏 周明智 韩国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81-886,共6页
以纯铝粉末多孔烧结材料为研究对象,在200℃下采用粉末包套?等通道转角挤压工艺制备了完全致密的块体超细晶材料,研究在挤压过程中3种路径(A、BC、C)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路径挤压下均实现了材料的晶粒细化与致密,其中... 以纯铝粉末多孔烧结材料为研究对象,在200℃下采用粉末包套?等通道转角挤压工艺制备了完全致密的块体超细晶材料,研究在挤压过程中3种路径(A、BC、C)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路径挤压下均实现了材料的晶粒细化与致密,其中路径BC和路径A的细化效果优于路径C的;以细化效果最佳的路径BC为例,初始平均粒径为46.8μm,相对密度为0.88的粗大等轴晶组织经过4道次挤压后得到平均粒径为1.5μm完全致密的超细晶组织,且屈服强度比初始时提高了两倍左右;3种路径下显微硬度与挤压道次的关系基本一致,即一次挤压后硬度比初始值提高了75%,之后随着挤压道次的增加,硬度增加趋于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烧结材料 组织 性能 包套-等通道转角挤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通道转角挤压纯铝的组织结构 被引量:22
8
作者 赵润娴 张建 +2 位作者 王志奇 毕大森 崔宏祥 《有色金属》 CSCD 2002年第2期8-11,共4页
研究等通道转角挤压方法挤压纯铝的组织结构。纯铝试样经过ECAE挤压 ,在通道转角处产生大的剪切塑性变形 ,使晶粒细化。ECAE前原始晶粒尺寸为 2 μm ,一次挤压后晶粒尺寸约为 1 2 μm ,多次挤压后晶粒不断细化 ,8次后尺寸达到0 .3 μm... 研究等通道转角挤压方法挤压纯铝的组织结构。纯铝试样经过ECAE挤压 ,在通道转角处产生大的剪切塑性变形 ,使晶粒细化。ECAE前原始晶粒尺寸为 2 μm ,一次挤压后晶粒尺寸约为 1 2 μm ,多次挤压后晶粒不断细化 ,8次后尺寸达到0 .3 μm。同时 ,纯铝随挤压道次增加硬度提高 ,但挤压 3~ 4次后硬度趋于饱和。ECAE技术不仅能够控制晶粒尺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转角挤压 纯铝 组织结构 亚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通道转角挤压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雷力明 黄旭 +1 位作者 段锐 曹春晓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6-80,共5页
概述了等通道转角挤压(ECAE)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介绍了ECAE在模具设计和工程应用研究方面的新进展,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 通道转角挤压 剧烈塑性变形 超细晶 模具设计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郭廷彪 丁雨田 +2 位作者 胡勇 曹军 李更新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24,共6页
对等通道转角挤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近年来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挤压过程中晶粒细化机理和变形机理、影响挤压效果的因素分析认为,降低挤压温度、增加背压、减小入口摩擦并适当加大出口摩擦可以有效增加材料组织的均匀性.认为ECAP... 对等通道转角挤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近年来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挤压过程中晶粒细化机理和变形机理、影响挤压效果的因素分析认为,降低挤压温度、增加背压、减小入口摩擦并适当加大出口摩擦可以有效增加材料组织的均匀性.认为ECAP加工后材料内部大角度晶界数的增加导致变形机制的改变,晶界滑移导致晶粒转动趋势的增加,这2方面的原因是产生超塑性的主要原因.提出从单晶材料的织构层面揭示材料的微观组织演变及定量计算多晶体的宏观性质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转角挤压 超细晶 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的等通道转角挤压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1
作者 刘英 李元元 张大童 《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13-617,486,共6页
本文综述了等通道转角挤压这种新的金属材料加工及晶粒细化工艺的研究进展 ,主要包括等通道转角挤压的技术原理 ,不同工艺路线的影响 。
关键词 金属材料 研究进展 通道转角挤压 晶粒细化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通道转角挤压对L2工业纯铝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锦程 田景来 +3 位作者 张忠明 唐文亭 郭学锋 杨根仓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2,共2页
利用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技术挤压工业纯铝L2,探讨了挤压次数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挤压次数的增加,L2的抗拉强度和硬度得到显著提高,抗拉强度可提高95%,硬度提高70%。挤压1次后,其伸长率由40%下降至15%,此后伸长率基本保持... 利用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技术挤压工业纯铝L2,探讨了挤压次数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挤压次数的增加,L2的抗拉强度和硬度得到显著提高,抗拉强度可提高95%,硬度提高70%。挤压1次后,其伸长率由40%下降至15%,此后伸长率基本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转角挤压(ECAP) 挤压次数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通道转角挤压对镁铝硅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会 王同乐 +2 位作者 刘文义 王永善 夏鹏举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6-40,46,共6页
以不同硅含量(0.5%、1.5%)的Mg-Al-Si合金为原料,在自制的120°转角的等通道转角模具中,以Bc路径进行多道次等通道挤压实验,研究挤压工艺对镁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在料温为400℃,模具温度为380~400℃时,可以挤压出... 以不同硅含量(0.5%、1.5%)的Mg-Al-Si合金为原料,在自制的120°转角的等通道转角模具中,以Bc路径进行多道次等通道挤压实验,研究挤压工艺对镁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在料温为400℃,模具温度为380~400℃时,可以挤压出宏观无裂纹,外形完整,微观组织趋向均匀且存在Mg2Si相的试样;与原始铸态尺寸50~100μm相比,随挤压次数增加,多次挤压后晶粒明显细化,并且组织更加均匀。从力学性能对比发现,挤压后试样的硬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随挤压次数增加明显增加;拉伸断口呈韧窝状,随着挤压道次的增加,韧窝尺寸减小,韧窝数量增多,塑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转角挤压 镁铝硅合金 晶粒尺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通道转角挤压双相Mg-10.73Li-4.49Al-0.52Y合金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10
14
作者 孔晶 刘秦 康志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415-2423,共9页
采用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工艺在573K温度下以Bc路径对双相合金Mg-10.73Li-4.49A1-0.52Y进行1-6道次挤压变形,对变形合金进行显微组织观察、扫描电镜分析、x射线衍射测试和应变速率为1.5×10^-3 S^-1的室温拉伸实验。结果表... 采用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工艺在573K温度下以Bc路径对双相合金Mg-10.73Li-4.49A1-0.52Y进行1-6道次挤压变形,对变形合金进行显微组织观察、扫描电镜分析、x射线衍射测试和应变速率为1.5×10^-3 S^-1的室温拉伸实验。结果表明:该合金由(α+β)相组成,变形后晶粒沿着与挤压方向成30°-45°角且呈拉长的流线状,随挤压道次的增加,晶粒不断细化,其析出相A12Y颗粒也随道次的增加沿晶粒拉长的方向均匀化和细化。合金原始铸态无织构,1道次变形后β相的主滑移面{110}晶面织构强度最高,变形3道次和6道次后该晶面织构强度相对1道次的下降,织构向周围移动。变形到3道次,室温下抗拉强度从铸态的137.5MPa提高到最大值166.4MPa;4道次后,强度有一定程度下降。断口分析表明,经6道次变形后断口呈典型的延性断裂特征,存在更多的韧窝,并获得较大的室温伸长率(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锂合金 通道转角挤压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背压方式对等通道转角挤压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明智 薛克敏 李萍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2163-2168,共6页
建立了用于分析等通道转角挤压过程的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通过对纯钛等通道转角挤压过程的数值模拟,获得了模具及试件内部的应力、应变和温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等通道挤压过程中试件温度分布不均匀,在模具转角剪切部位温度最高且存... 建立了用于分析等通道转角挤压过程的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通过对纯钛等通道转角挤压过程的数值模拟,获得了模具及试件内部的应力、应变和温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等通道挤压过程中试件温度分布不均匀,在模具转角剪切部位温度最高且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挤压,有利于降低成形压力和获得较大的变形量;接触摩擦的存在导致模具受力状况恶化及试件变形的不均匀;而带背压的挤压方式可以在有效地增加试件变形量和变形均匀性的同时降低材料产生破坏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转角挤压 热力耦合 背压力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通道转角挤压硅铝合金针状共晶硅损伤断裂实验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润娴 张建 +2 位作者 毕大森 崔宏祥 李国刚 《有色金属》 CSCD 2002年第3期12-14,共3页
用等通道转角挤压试验分析方法结合位错理论 ,研究等通道转角挤压硅铝合金组织中针状共晶硅在挤压过程中晶粒细化和断裂过程。结果表明 ,硅铝合金等通道转角挤压转角处的剪切力引起塑性变形 ,导致位错在共晶硅前的塞积与增殖 ,使共晶硅... 用等通道转角挤压试验分析方法结合位错理论 ,研究等通道转角挤压硅铝合金组织中针状共晶硅在挤压过程中晶粒细化和断裂过程。结果表明 ,硅铝合金等通道转角挤压转角处的剪切力引起塑性变形 ,导致位错在共晶硅前的塞积与增殖 ,使共晶硅形成裂纹 ;裂纹尖端的应力集中使共晶硅完全断裂 ,达到晶粒的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铝合金 通道转角挤压 针状共晶硅 损伤 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通道转角挤压中定向凝固纯铜的组织及性能演变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廷彪 李琦 +4 位作者 王晨 张锋 丁雨田 贾智 唐兴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50-1654,1687,共6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OM)和XRD技术对干冰冷却后的定向凝固纯铜(99.99%)经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时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并测试了ECAP后定向凝固纯铜的硬度及导电性能。结果表明,定向凝固纯铜在低温下经A和C路径变形后易于形成取向一... 采用光学显微镜(OM)和XRD技术对干冰冷却后的定向凝固纯铜(99.99%)经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时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并测试了ECAP后定向凝固纯铜的硬度及导电性能。结果表明,定向凝固纯铜在低温下经A和C路径变形后易于形成取向一致的纤维组织,并且保持(111)面的择优取向特征,而经Bc路径变形后,柱状晶破碎,形成均匀的等轴晶,且各晶面逐渐趋于随机取向;经过1道次变形后,各路径硬度大幅增加,约为原来的1.8倍,在随后的挤压中,硬度增加缓慢,经4道次ECAP后,Bc路径的硬度有所下降;在低应变下,晶粒取向的一致性使得导电率增加;随着应变的增加,晶格畸变使得电子发生散射,使导电率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凝固纯铜 通道转角挤压(ECAP) 晶粒取向 微观组织 导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技术的研究和展望 被引量:11
18
作者 路国祥 陈体军 郝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4-87,92,共5页
综述了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技术在镁合金上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等通道转角挤压的技术原理、不同工艺参数的影响、显微组织特性和力学性能等方面,探讨了ECAP技术在镁合金上的研究热点,并指出了当前镁合金ECAP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 综述了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技术在镁合金上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等通道转角挤压的技术原理、不同工艺参数的影响、显微组织特性和力学性能等方面,探讨了ECAP技术在镁合金上的研究热点,并指出了当前镁合金ECAP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转角挤压(ECAP) 镁合金 超塑性 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50铝合金等通道转角挤压的有限元模拟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8
19
作者 徐尊平 程南璞 陈志谦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共4页
采用有限元技术模拟7050Al合金等温等通道转角挤压过程,得到摩擦系数、挤压速度和挤压转角等挤压参数对7050Al合金变形区的应变分布和挤压载荷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挤压转角和摩擦系数对材料变形区的应变和挤压载荷的影响较大,挤压转... 采用有限元技术模拟7050Al合金等温等通道转角挤压过程,得到摩擦系数、挤压速度和挤压转角等挤压参数对7050Al合金变形区的应变分布和挤压载荷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挤压转角和摩擦系数对材料变形区的应变和挤压载荷的影响较大,挤压转角越小、摩擦系数越大时材料变形区的应变值越大,挤压载荷也越大;挤压速度对材料的应变和挤压载荷的影响很小。对经过挤压的材料进行拉伸实验,结果表明:在挤压初期,材料的抗拉强度随挤压次数的增加而很快增加,此后随挤压次数增加基本达到一恒定值,挤压转角越小材料的强度值增加越大。在单次挤压后,材料的延伸率很快下降,此后随挤压次数增加延伸率有回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0铝合金 通道转角挤压 有限元模拟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通道转角挤压过程中材料的受力及变形均匀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丁雨田 张静 +2 位作者 郭廷彪 胡勇 贾智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23,共5页
利用DEFORM-3D软件对纯铝和纯铜的ECAP过程进行模拟,得到不同挤压路径和模具内角时材料的载荷变化和等效应力、应变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模具内角对材料变形所需载荷有显著作用;内角度数越大变形越易进行,但不利于变形量的累积,90°... 利用DEFORM-3D软件对纯铝和纯铜的ECAP过程进行模拟,得到不同挤压路径和模具内角时材料的载荷变化和等效应力、应变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模具内角对材料变形所需载荷有显著作用;内角度数越大变形越易进行,但不利于变形量的累积,90°时材料受力较为均匀.不同挤压路径对材料的变形均匀性影响也不同,Bc路径能最有效地提高材料变形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转角挤压 有限元模拟 等效应力 变形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