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通道换乘乘客走行时间规律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杜鹏 刘超 刘智丽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9年第4期103-109,共7页
对地铁换乘走行时间的准确查定是研究线路间列车合理衔接、减少换乘等待时间的前提,本文从统计的角度对地铁换乘通道乘客走行时间规律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影响走行时间的因素,设计了推断乘客走行时间规律的抽样试验方法.采用该方法,... 对地铁换乘走行时间的准确查定是研究线路间列车合理衔接、减少换乘等待时间的前提,本文从统计的角度对地铁换乘通道乘客走行时间规律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影响走行时间的因素,设计了推断乘客走行时间规律的抽样试验方法.采用该方法,选择北京地铁5号线的5个换乘站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对东单站5号线换乘1号线通道样本的分析,得出乘客走行时间近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拥挤对分布均值和方差影响显著的结论.接下来分析了影响分布函数参数的因素,在综合考虑通道实际长度和通道内设施影响程度后提出换算长度概念.通过对10个换乘通道的回归分析,表明走行时间均值与通道换算长度在一定范围内二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通道换乘 换乘走行时间 换算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换乘车站客流疏运模拟及风险分析(2)——单通道换乘车站 被引量:7
2
作者 史聪灵 钟茂华 +1 位作者 张岚 楚柏青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28,共8页
为了研究通道换乘地铁车站的客流疏运过程及风险点,文章针对某单通道换乘车站,通过对车站通道和客流分析,提出了优化的客流流线;并基于智能个体和矢量空间模拟技术,建立了地铁换乘车站的疏运模型,模拟了高峰时间段内的客流疏运过程。数... 为了研究通道换乘地铁车站的客流疏运过程及风险点,文章针对某单通道换乘车站,通过对车站通道和客流分析,提出了优化的客流流线;并基于智能个体和矢量空间模拟技术,建立了地铁换乘车站的疏运模型,模拟了高峰时间段内的客流疏运过程。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了交叉客流、拥堵发生位置及原因,辨识了高风险位置,并提出了整改措施。文章提出的模拟方法和结论可为国内外类似车站制定客流组织方案及通道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换乘车站 通道换乘 客流疏运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宁金湖广场通道换乘地铁车站的站位比选 被引量:1
3
作者 袁江 陈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0-185,共6页
地铁线网往往会在城市中心区规划2条及以上的线路并形成换乘。若换乘站并未能同步实施,先建车站往往通过预留换乘节点的方式以形成今后的换乘条件,使得后建车站的设计、建设难度增大。以南宁地铁先建的1号线与后建的3号线换乘站金湖广... 地铁线网往往会在城市中心区规划2条及以上的线路并形成换乘。若换乘站并未能同步实施,先建车站往往通过预留换乘节点的方式以形成今后的换乘条件,使得后建车站的设计、建设难度增大。以南宁地铁先建的1号线与后建的3号线换乘站金湖广场站为例,基于复杂的控制条件,探究出不同的方案并进行比选,引入“0-4评分法”及“权重评分法”进行方案评分,最终得出合理的3号线站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城市中心区 换乘车站 通道换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换乘通道与既有地下商场接建施工方法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小林 王薇 +3 位作者 叶万军 李冀伟 曾庆元 毛久海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9-41,共3页
以一地铁工程为依托研究车站换乘通道施工对与其接建的既有地下商场的影响。利用MIDAS/GTS软件对不同施工条件进行了三维模拟分析,得出采用台阶法施工、管棚支护的合理开挖进尺及管棚参数,对比实际监测数据验证了施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换乘通道 接建 沉降 经济合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铁6号线海珠广场站换乘通道近接施工数值模拟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维朋 漆泰岳 陈策 《铁道标准设计》 2007年第9期67-69,共3页
广州地铁6号线海珠广场站换乘通道的施工,是在软弱地层中的近接施工。由于地层软弱,且与上部既有区间隧道距离较近,施工难度大。为保证换乘通道的安全施工及既有线的正常运营,采用FLAC3D对施工过程进行了三维模拟,从而对换乘通道的施工... 广州地铁6号线海珠广场站换乘通道的施工,是在软弱地层中的近接施工。由于地层软弱,且与上部既有区间隧道距离较近,施工难度大。为保证换乘通道的安全施工及既有线的正常运营,采用FLAC3D对施工过程进行了三维模拟,从而对换乘通道的施工过程及其对周围位移场和既有结构的影响进行预测,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地层 换乘通道 近接施工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换乘通道合理长度评估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得伟 尹浩东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8-43,共6页
地铁车站换乘通道的长度对地铁客流组织、乘客出行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地铁换乘站换乘通道长度合理性的问题,考虑乘客的差异性,研究了换乘通道长度对客流的影响机理;提出了地铁车站合理换乘通道长度的理论计算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分析。... 地铁车站换乘通道的长度对地铁客流组织、乘客出行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地铁换乘站换乘通道长度合理性的问题,考虑乘客的差异性,研究了换乘通道长度对客流的影响机理;提出了地铁车站合理换乘通道长度的理论计算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对北京地铁崇文门和复兴门换乘站进行的实例研究,提出了换乘通道合理长度的优化建议。研究发现,地铁换乘通道长度与宽度共同决定了通道的客流集散效果,适当增加通道长度能有效缓解客流冲击;但随着地铁换乘通道长度的增加,长通道缓解客流对站台冲击的效果会减弱。所提出的建议可供地铁换乘车站设计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换乘通道 合理长度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上海站南北广场换乘通道改建方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何静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6-69,共4页
作为上海交通主要客流集散中心之一的铁路上海站交通枢纽,汇集了铁路、长途汽车、轨道交通、常规地面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伴随着客流的持续快速增长,铁路南北广场的换乘通道已经成为整个枢纽的“瓶颈”,制约了上海站的轨道交... 作为上海交通主要客流集散中心之一的铁路上海站交通枢纽,汇集了铁路、长途汽车、轨道交通、常规地面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伴随着客流的持续快速增长,铁路南北广场的换乘通道已经成为整个枢纽的“瓶颈”,制约了上海站的轨道交通枢纽效应的全面发挥。为使铁路车站地区交通枢纽功能更加完善,使乘客不出地面即可完成换乘,对枢纽换乘通道进行分析,提出改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站 轨道交通 换乘 换乘通道 改建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换乘通道密贴下穿既有地铁车站施工工序优化 被引量:8
8
作者 有智慧 苗龙刚 +3 位作者 农兴中 江永旺 郭宏博 章慧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9-103,共5页
依托新建换乘通道密贴下穿既有地铁车站工程,针对新建换乘通道采用多分部开挖的施工工序难题,采用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3种不同施工工序引起的既有地铁车站、新建换乘通道、围岩介质等的力学响应。结果表明:从既有地铁车站底板附加变形、... 依托新建换乘通道密贴下穿既有地铁车站工程,针对新建换乘通道采用多分部开挖的施工工序难题,采用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3种不同施工工序引起的既有地铁车站、新建换乘通道、围岩介质等的力学响应。结果表明:从既有地铁车站底板附加变形、新建换乘通道初期支护变形及围岩塑性区指标来看,工况1所引起的最大变形值及塑性区体积均相对最小,建议采用工况1为优选施工工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换乘通道 施工工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多线换乘车站火灾模型实验研究-(4)换乘通道火灾 被引量:3
9
作者 程辉航 钟茂华 +3 位作者 陈俊沣 龙增 杨宇轩 田向亮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19,共8页
为了研究地铁多线换乘车站换乘通道的火灾烟气扩散规律,利用1∶10的地铁多线换乘车站火灾模型装置,在换乘通道内开展多种情景下的火灾实验,对顶棚温度、烟气扩散范围等进行分析,比较不同防烟分区通风联动模式的烟气控制效果。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地铁多线换乘车站换乘通道的火灾烟气扩散规律,利用1∶10的地铁多线换乘车站火灾模型装置,在换乘通道内开展多种情景下的火灾实验,对顶棚温度、烟气扩散范围等进行分析,比较不同防烟分区通风联动模式的烟气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自然通风条件下,通道内的烟气受到“L”型的建筑结构影响,在通道的转角附近区域发生蓄积,产生局部温升较大;综合考虑两侧站厅内的烟气温度分布情况,当靠近大站厅(站厅A+B)一端和转角处起火时,采用站厅A+B送风、站厅C排烟的联动模式具有较优的烟气控制效果;当靠近小站厅(站厅C)一端起火时,站厅A+B的通风对站厅C内的气流组织形式影响小,开启站厅C内风机进行排烟能够更好地控制烟气的扩散。实验结果可以为通道换乘式车站的烟气防排烟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多线换乘车站 换乘通道 模型实验 火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10号线国贸站换乘通道暗挖施工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胜军 《铁道标准设计》 2008年第12期94-97,共4页
北京地铁10号线国贸站至1号线国贸站换乘通道主洞长为97.566 m,支洞长63.282 m;支洞步梯段从大北窑桥DB134、DB135号桥墩及DB142号桥台基础间穿过,采用"复合锚杆桩"对既有桥梁(短)桩基础进行加固后开挖。两支洞分叉处北侧为... 北京地铁10号线国贸站至1号线国贸站换乘通道主洞长为97.566 m,支洞长63.282 m;支洞步梯段从大北窑桥DB134、DB135号桥墩及DB142号桥台基础间穿过,采用"复合锚杆桩"对既有桥梁(短)桩基础进行加固后开挖。两支洞分叉处北侧为紧急疏散通道开口处,减小此处暗挖施工时群洞效应的影响是安全控制的关键。疏散通道及支洞挑高段最大坡角达35°,开挖安全控制是工程的重点。介绍国贸站换乘通道暗挖施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铁10号线 换乘通道 暗挖法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T”形换乘车站通道火灾通风模式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钟茂华 张磊 +1 位作者 肖衍 梅棋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19,共7页
为研究地铁"T"形换乘车站通道火灾时站厅不同防烟分区通风系统联动模式的烟气控制效果,采用火灾动力学软件FDS构建了换乘通道内乘客行李火灾场景,对起火通道、两侧站厅通风系统和防火门不同联动模式下的顶棚烟气温度、人眼高... 为研究地铁"T"形换乘车站通道火灾时站厅不同防烟分区通风系统联动模式的烟气控制效果,采用火灾动力学软件FDS构建了换乘通道内乘客行李火灾场景,对起火通道、两侧站厅通风系统和防火门不同联动模式下的顶棚烟气温度、人眼高度及危险高度的CO浓度和能见度进行计算模拟。结果表明:关闭起火通道防火门能够将烟气控制在局部区域,但会加快通道内CO浓度上升和能见度下降的速度;各防烟分区通风系统均执行排烟动作虽然会导致烟气向两侧站厅蔓延,但危险高度的能见度始终在安全逃生的最低限值以上;烟气扩散至补风防烟分区时,新鲜空气与烟气的掺混将加快烟气沉降速度,不利于人员疏散和应急救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T”形换乘车站 换乘通道 火灾 通风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真试验设计的地铁换乘通道客流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先龙 宋程 廖胜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7-70,75,共5页
换乘通道是地铁换乘站设计的关键,而换乘通道客流密度是评价站点设计优劣的最有效指标。研究基于LEGION软件的仿真试验,建立了地铁换乘通道客流密度与客流强度、换乘通道长度及宽度的关系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长度和宽度换乘通道适宜客... 换乘通道是地铁换乘站设计的关键,而换乘通道客流密度是评价站点设计优劣的最有效指标。研究基于LEGION软件的仿真试验,建立了地铁换乘通道客流密度与客流强度、换乘通道长度及宽度的关系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长度和宽度换乘通道适宜客流规模。基于模型仿真,研究提出了人行通道是否使用物理分隔组织单向交通的临界条件,分析了行人逆向通行对单向通道正常方向人流状态的干扰影响。通过广州市部分地铁换乘站点的实测数据与仿真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仿真试验法建立的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换乘通道 客流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人仿真技术的南宁轨道交通金湖广场站换乘通道服务水平评价及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虹兵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3-105,109,共4页
基于换乘客流冲突点和进出闸乘客冲突点特征,构建了一种通道换乘站车站服务水平分级评价标准。通过行人仿真技术进行客流模拟,并对南宁轨道交通金湖广场站换乘通道的原始方案进行服务水平评估分析,进而提出了优化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双... 基于换乘客流冲突点和进出闸乘客冲突点特征,构建了一种通道换乘站车站服务水平分级评价标准。通过行人仿真技术进行客流模拟,并对南宁轨道交通金湖广场站换乘通道的原始方案进行服务水平评估分析,进而提出了优化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双路径模式下的客流组织效果较好,可以有效分离换乘客流,减少客流冲突点,提高换乘通道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换乘通道 服务水平 客流仿真 客流流线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愚园路站换乘通道实施方案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洪波 刘晨 杨红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8年第2期35-38,共4页
换乘通道的实施经常会面临既要实现换乘方便、快捷,同时又要尽量减少工程的实施难度,以保证施工进度;还要尽量不对道路交通、管线和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这一矛盾如何有效解决已成为车站换乘通道设计、施工考虑的重点。通过对轨道交通11... 换乘通道的实施经常会面临既要实现换乘方便、快捷,同时又要尽量减少工程的实施难度,以保证施工进度;还要尽量不对道路交通、管线和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这一矛盾如何有效解决已成为车站换乘通道设计、施工考虑的重点。通过对轨道交通11号线愚园路站与2号线江苏路站换乘通道可实施性方案的研究,提出通过改造既有2号线风井结构实施两线换乘通道的方案。介绍了该方案的改造内容、改造步骤及实施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地铁车站 换乘通道 风井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换乘通道客流压力的评估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玉书 孙越 +1 位作者 万衡 蒲琪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6-109,144,共5页
基于车站各设施设备的负荷,可建立一套可以描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压力状态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车站换乘通道部位的客流压力进行评估,利用行人路阻函数来表征车站换乘通道的通行能力及客流压力情况。选取上海... 基于车站各设施设备的负荷,可建立一套可以描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压力状态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车站换乘通道部位的客流压力进行评估,利用行人路阻函数来表征车站换乘通道的通行能力及客流压力情况。选取上海轨道交通线网中的江苏路站及四平路站为案例,形成这两个换乘站换乘通道走行时间函数。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换乘 换乘通道 客流压力 BPR(美国联邦公路局)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lman滤波的地铁换乘客流预测 被引量:16
16
作者 熊杰 关伟 孙宇星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2-116,121,共6页
针对地铁换乘通道的换乘客流量,提出了利用Kalman滤波进行短时客流量预测的方法.基于Kalman滤波原理对地铁换乘客流系统构建状态方程,并根据历史数据对状态方程中的状态转移矩阵进行标定,然后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来确定该状态转移矩... 针对地铁换乘通道的换乘客流量,提出了利用Kalman滤波进行短时客流量预测的方法.基于Kalman滤波原理对地铁换乘客流系统构建状态方程,并根据历史数据对状态方程中的状态转移矩阵进行标定,然后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来确定该状态转移矩阵在待预测时间序列上的值,进而实现客流量的预测.以北京地铁西单站换乘通道为例,从平日和假日两方面分别对该换乘通道一周内,早高峰时期客流量进行了短时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乘通道 短时客流量预测 KALMAN滤波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地下与已建高架车站的换乘研究——以重庆杨家坪站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蔡明 苏南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445-451,共7页
为解决前期轨道线网中大型商圈车站未预留换乘节点问题,研究新建地下车站与已建高架车站换乘设计的合理性。以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杨家坪站为例,通过分析杨家坪站周边主要控制因素,考虑与既有2号线高架车站换乘,结合设站条件、客流服务... 为解决前期轨道线网中大型商圈车站未预留换乘节点问题,研究新建地下车站与已建高架车站换乘设计的合理性。以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杨家坪站为例,通过分析杨家坪站周边主要控制因素,考虑与既有2号线高架车站换乘,结合设站条件、客流服务等因素对5种站位方案进行比选,形成推荐站位,进一步比选车站主体方案。最后,对非付费区换乘及付费区通道换乘(内置通道、外置通道)、“通道+厅”换乘方案进行比选,推荐18号线与2号线采用付费区“通道+厅”换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换乘 地下车站 高架车站 通道换乘 商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换乘方式之我见 被引量:4
18
作者 谢仁德 《地铁与轻轨》 2000年第1期9-11,共3页
本刊所载葛世平先生所作《国内外地铁换乘枢纽站的发展趋势》一文,资料详尽,议论精辟,阅之深受启发。我曾从事北京地铁设计工作近四十年,对地铁换乘方式曾小有研究,国外地铁有关换乘方式的文献资料亦曾稍有涉猎,因而见猎心喜,根据工作... 本刊所载葛世平先生所作《国内外地铁换乘枢纽站的发展趋势》一文,资料详尽,议论精辟,阅之深受启发。我曾从事北京地铁设计工作近四十年,对地铁换乘方式曾小有研究,国外地铁有关换乘方式的文献资料亦曾稍有涉猎,因而见猎心喜,根据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所了解的国内外的一些情况,不揣浅陋,草此短文,对地铁换乘方式的某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作为葛文的补充,不知是否有狗尾续貂之嫌,刊此敬就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铁路 换乘方式 地铁车站 十字换乘 通道换乘 T形换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拆除运营地铁车站底板施工换乘结构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书明 《都市快轨交通》 2010年第5期83-87,共5页
北京地铁4号线宣武门站需要下穿既有2号线宣武门车站,形成十字交叉,需修建换乘结构,换乘通道垂直下穿既有站,然后顺着既有站底板开洞后接站台板,施工过程需保证既有线的正常运营。对既有线的保护标准、下穿结构的设计与施工的辅助措施... 北京地铁4号线宣武门站需要下穿既有2号线宣武门车站,形成十字交叉,需修建换乘结构,换乘通道垂直下穿既有站,然后顺着既有站底板开洞后接站台板,施工过程需保证既有线的正常运营。对既有线的保护标准、下穿结构的设计与施工的辅助措施和步序、拆除底板的关键技术和工艺、施工效果和监控量测结果等进行研究,使4号线宣武门顺利建成并投入运营,并实现了最短距离换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下穿 既有运营车站 施工换乘通道 北京地铁4号线宣武门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铁工程设计施工新技术
20
作者 白廷辉 《隧道建设》 2014年第1期53-59,共7页
上海地铁新五线工程建设具有难度大、风险高和工期紧的特点,与运营交叉项目多,建设的边界条件极为苛刻。通过上海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盾构穿越工程及换乘通道和出入口工程实践案例,阐述上海地铁解决工程难题和挑战的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 上海地铁新五线工程建设具有难度大、风险高和工期紧的特点,与运营交叉项目多,建设的边界条件极为苛刻。通过上海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盾构穿越工程及换乘通道和出入口工程实践案例,阐述上海地铁解决工程难题和挑战的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推广"建设为运营服务"的建设管理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地铁 深基坑 盾构穿越 换乘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