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随机抽样算法的道岔容许通过速度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平 郭强 +2 位作者 陈嘉胤 徐井芒 罗信伟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70,共7页
研究目的:道岔侧向通过速度是影响地铁线路运输能力的重要因素.为探明地铁道岔侧向最大通过速度,以某地铁12号道岔为例,基于迹线法和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结合拉丁超立方随机抽样方法,生成关键动力学参数随机样本,研究标准车轮与标准钢... 研究目的:道岔侧向通过速度是影响地铁线路运输能力的重要因素.为探明地铁道岔侧向最大通过速度,以某地铁12号道岔为例,基于迹线法和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结合拉丁超立方随机抽样方法,生成关键动力学参数随机样本,研究标准车轮与标准钢轨和磨耗车轮与实测钢轨匹配的轮轨接触几何特性和车辆-道岔系统动力响应,以及长期运营条件下道岔侧向容许速度。研究结论:(1)轮轨关系演变后,轮载过渡延后;(2)实测轮轨匹配下,道岔侧逆向容许通过速度比轮轨为标准设计状态时低2km/h;(3)结合长期运营条件下轮轨实际状态,考虑车辆动力学参数的随机性,所分析的12号道岔侧向容许通过速度为55km/h;(4)针对不同的地铁道岔,均可以通过实测轮轨型面,以及考虑车辆动力学参数的随机性的方法,探明既有道岔的侧向最大通过速度,提升地铁线路的运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道岔 容许通过速度 轮轨关系演变 多体动力学 拉丁超立方抽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对道岔侧向最高允许通过速度的要求 被引量:4
2
作者 汤奇志 马大炜 时颢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9-114,共6页
从满足高速铁路运营的角度,研究道岔侧向最高允许通过速度。分析认为影响因素有列车最小运行间隔时间、最高运行速度、列车制动性能和加速性能、沿线车站到发线长度。以列车最高运行速度300km·h-1和350km·h-1等条件为前提,对... 从满足高速铁路运营的角度,研究道岔侧向最高允许通过速度。分析认为影响因素有列车最小运行间隔时间、最高运行速度、列车制动性能和加速性能、沿线车站到发线长度。以列车最高运行速度300km·h-1和350km·h-1等条件为前提,对4种运行工况下道岔侧向最高允许通过速度要求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高速铁路的区间道岔侧向最高允许通过速度选择应不低于160km·h-1,车站道岔和咽喉区渡线侧向最高允许通过速度选择应不低于100km·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岔 高速铁路 通过速度 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计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9号道岔侧向通过速度提升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蔡文锋 汤铁兵 徐井芒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2-75,共4页
为提高地铁9号道岔侧向过岔能力,提出将9号道岔侧向通过速度提升至50 km/h,为此设计了5种道岔平面线型方案。基于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理论,分析不同的道岔平面线型方案对地铁车辆运行平稳性、安全性的影响。经方案比选可得:地铁9号道岔... 为提高地铁9号道岔侧向过岔能力,提出将9号道岔侧向通过速度提升至50 km/h,为此设计了5种道岔平面线型方案。基于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理论,分析不同的道岔平面线型方案对地铁车辆运行平稳性、安全性的影响。经方案比选可得:地铁9号道岔尖轨采用相离半切线型,尖轨尖端理论厚度增加至2 mm,尖轨冲击角取0.014 1 ~ 0.015 3 rad,既可提高尖轨的整体耐磨性,也可保证过岔较好的乘坐舒适性;导曲线半径采用350 m,有利于降低列车经过导曲线时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提高列车过岔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道岔线型 侧向通过速度 动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辆走行性能的9号直线型道岔允许通过速度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晨钟 陈嵘 +3 位作者 陈嘉胤 徐井芒 王平 罗信伟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2-340,共9页
基于迹线法和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考虑长期运营条件下车轮廓形磨耗,针对标准及磨耗后LM型车轮踏面和9号直线型道岔,对道岔区轮轨接触几何和车辆侧向通过道岔转辙器的走行性能展开评价,并分析9号直线型道岔的允许通过速度。研究结果表明... 基于迹线法和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考虑长期运营条件下车轮廓形磨耗,针对标准及磨耗后LM型车轮踏面和9号直线型道岔,对道岔区轮轨接触几何和车辆侧向通过道岔转辙器的走行性能展开评价,并分析9号直线型道岔的允许通过速度。研究结果表明:标准LM型踏面的轮轨接触关系优于磨耗后踏面,其允许通过速度高于磨耗后踏面。在相同的速度下运行时,标准LM型踏面的安全性,平稳性均优于磨耗踏面。在标准LM型踏面下运行,道岔侧向允许通过速度由车体横向振动加速度控制,为50 km/h;考虑实际运营条件下踏面磨耗,道岔侧向允许通过速度由脱轨系数控制,为40 km/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号直线型道岔 允许通过速度 轮轨接触几何 车辆走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坐式单轨运营线路曲线段提高车辆通过速度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何希和 王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54,共5页
根据跨坐式单轨的特点,结合日本跨坐式轨道交通的提速经验,通过比选,确定采取提高曲线通过速度的方案。对该方案的实现方式(包括提高欠超高的取值范围、调整曲线段的信号闭塞分区及对列车提速通过曲线处轨道梁受力的计算)进行了分析,同... 根据跨坐式单轨的特点,结合日本跨坐式轨道交通的提速经验,通过比选,确定采取提高曲线通过速度的方案。对该方案的实现方式(包括提高欠超高的取值范围、调整曲线段的信号闭塞分区及对列车提速通过曲线处轨道梁受力的计算)进行了分析,同时给出了方案的实施评估和试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坐式单轨 曲线通过速度 欠超高 闭塞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号道岔提高侧向容许通过速度的论证 被引量:2
6
作者 崔景阁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2-105,共4页
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人们出行频率的增加,国内各大城市地铁均提出缩小行车间隔、提高地铁运能的要求。减少发车时间间隔,加密行车间隔,必然要求提高列车的折返能力,也就是需要提高道岔侧向的容许通过速度。在对北京地铁部分既有线... 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人们出行频率的增加,国内各大城市地铁均提出缩小行车间隔、提高地铁运能的要求。减少发车时间间隔,加密行车间隔,必然要求提高列车的折返能力,也就是需要提高道岔侧向的容许通过速度。在对北京地铁部分既有线提高运能的研究中,对2种北京地铁常用的60 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的侧向容许通过速度进行分析,在确保列车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给出最大侧向通过速度,提出工程应用的注意事项和要求,为以后线路提高运能提供依据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岔 侧向容许通过速度 运能 北京地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研究提高既有线曲线通过速度的倾斜转向架
7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3-73,共1页
日本铁道综研所开发用于提高既有线列车通过曲线时速度的新技术,如车体倾斜技术和操舵转向架技术。提速时由于受到制动距离的制约,通过曲线时减小速度的改变量,可以提高运行速度,同时改善舒适度、抑制轨道不平整及轮轨磨耗对轨道和... 日本铁道综研所开发用于提高既有线列车通过曲线时速度的新技术,如车体倾斜技术和操舵转向架技术。提速时由于受到制动距离的制约,通过曲线时减小速度的改变量,可以提高运行速度,同时改善舒适度、抑制轨道不平整及轮轨磨耗对轨道和车辆的影响。在摆式车体与转向架间左右两侧安装空气弹簧,可使车体倾斜,由于限制了空气弹簧的压缩,车体最大倾斜角为2°。另一种倾斜采用摆式梁的结构,最大倾斜角可达6°,可由摆式梁和转向架之间安装的调节器来控制倾斜程度,适应曲线形状的路线并保持车体倾斜。铁道综研所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摆式车体舒适度的两项指标:缓和曲线舒适度TCT和晕车评价方法,并开发了新的摆式车体模型。今后将继续研发新型的操舵系统,使曲线运行时能更好地减小横压效果,并通过在车上装置传感器来检测曲线运行时的操舵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通过速度 转向架 既有线 日本 摆式车体 车体倾斜 操舵系统 通过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研究提高既有线曲线通过速度的倾斜转向架
8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2-72,共1页
日本铁道综合研究所开发用于提高列车通过既有线曲线速度的新技术,如车体倾斜技术和操舵转向架技术。列车提速时由于受到制动距离的制约,通过曲线时减小速度的改变量,可以提高运行速度,同时改善舒适度、抑制轨道不平顺及轮轨磨耗对... 日本铁道综合研究所开发用于提高列车通过既有线曲线速度的新技术,如车体倾斜技术和操舵转向架技术。列车提速时由于受到制动距离的制约,通过曲线时减小速度的改变量,可以提高运行速度,同时改善舒适度、抑制轨道不平顺及轮轨磨耗对轨道和车辆的影响。在摆式车体与转向架间左右两侧安装空气弹簧,可使车体倾斜,由于限制了空气弹簧的压缩,车体最大倾斜角为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通过速度 转向架 既有线 日本 轨道不平顺 车体倾斜 列车提速 空气弹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铁3号线折返站折返速度的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郭予广 梁东升 潘允 《铁道通信信号》 2017年第7期75-76,79,共3页
结合广州地铁3号线天河客运站的折返现状,对道岔侧向通过速度的3个指标进行计算。依据计算结果,提升道岔侧向速度,有效节约时间,提高了折返效率。
关键词 道岔侧向通过速度 指标 节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钢岔枕结构设计及力学特性研究
10
作者 邵壮 乔神路 赵天运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43,57,共8页
首先介绍钢岔枕的应用和研究情况,提出既有钢岔枕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并设计一种整体铸造形式的新型钢岔枕。新型钢岔枕材料采用QT400-18,其断面尺寸与普通混凝土岔枕相当,不影响大机捣固。其次,计算并提出一种新型钢岔枕,主振... 首先介绍钢岔枕的应用和研究情况,提出既有钢岔枕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并设计一种整体铸造形式的新型钢岔枕。新型钢岔枕材料采用QT400-18,其断面尺寸与普通混凝土岔枕相当,不影响大机捣固。其次,计算并提出一种新型钢岔枕,主振频率分别为127.4 Hz和130.9 Hz的扭转振动模态和主振频率为169.7 Hz的弯曲振动模态,其他高频振动模态主要来源于其侧壁顶部自由端的振动变形。最后,为研究新型钢岔枕在实际应用中的受力和变形特性,利用有限元法,建立新型钢岔枕在实际应用中的静力学模型,以此为基础,研究列车轴重、通过速度和钢岔枕下道床刚度取值对其自身受力情况和竖向位移量值的影响。经计算:新型钢岔枕强度满足要求,自身变形较小;当列车轴重为17 t、通过速度为80 km/h时,新型钢岔枕最大等效应力为64.4 MPa,轨头顶面最大竖向位移为1.42 mm,新型钢岔枕最大竖向位移为1.36 mm;仅提高速度至120 km/h时,新型钢岔枕受力增加16.7%,位移指标增加16.2%;仅提高列车轴重至29 t时,新型钢岔枕受力增加71.3%,位移指标增加71.1%;当底部道床刚度增加1倍时,新型钢岔枕受力增加22.5%,位移指标降低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岔枕 力学特性 振动模态 竖向位移 轴重 通过速度 道床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耕1GND-200型双轴联合整地机
11
作者 周良墉 《现代农机》 2011年第5期43-43,共1页
由河北神耕机械有限公司研制生产。该机的主要特点是,一次进地作业可完成灭茬、旋耕、起垄、施肥、覆膜等多项作业。采用自行研制的E型叉箱,前轴通过速度的调整和采用板式刀,一次作业达到灭茬旋耕的综合功能。后轴安装起垄刀,对旋... 由河北神耕机械有限公司研制生产。该机的主要特点是,一次进地作业可完成灭茬、旋耕、起垄、施肥、覆膜等多项作业。采用自行研制的E型叉箱,前轴通过速度的调整和采用板式刀,一次作业达到灭茬旋耕的综合功能。后轴安装起垄刀,对旋耕后的土壤进行初步的螺旋起垄作业以达到一定的高度。后面的施肥装置把肥料施到需要的深度,肥箱可施颗粒肥和面肥,其中面肥的螺旋动力搅拌器可保证肥料顺利落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整地机 200型 多项作业 双轴 施肥装置 通过速度 综合功能 旋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单的摩擦旋盖机构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世杰 李景惠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1991年第3期59-59,共1页
一、概述 目前国内外塑料、金属螺纹盖的旋盖机构大多采用以下两种:一种是爪式摩擦旋盖机构即靠机械爪抓紧瓶盖旋转,当达到一定的紧度时,盖与爪之间打滑;另一种是压式摩擦旋盖机构,即靠手动或气动控制摩擦盘向下压紧瓶盖以压力保证摩擦... 一、概述 目前国内外塑料、金属螺纹盖的旋盖机构大多采用以下两种:一种是爪式摩擦旋盖机构即靠机械爪抓紧瓶盖旋转,当达到一定的紧度时,盖与爪之间打滑;另一种是压式摩擦旋盖机构,即靠手动或气动控制摩擦盘向下压紧瓶盖以压力保证摩擦盘与瓶盖顶端的摩擦力,摩擦盘旋转带动瓶盖旋转,来达到旋紧瓶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盘 气动控制 下压 紧度 圆弧线 输出轴 定位精度 制造精度要求 中心线 通过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之交铁路桥梁发展的体会 被引量:17
13
作者 乔健 辛学忠 《铁道标准设计》 2004年第7期106-110,共5页
世纪之交的铁路桥梁主要以高墩、大跨、高速、耐久性为主要发展形式 ,结合近些年铁路桥梁的建设 ,介绍铁路桥梁在跨越能力、允许通过速度、新材料、耐久性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和长足的发展。随着多条客运专线及宜万、福厦等铁路及多座... 世纪之交的铁路桥梁主要以高墩、大跨、高速、耐久性为主要发展形式 ,结合近些年铁路桥梁的建设 ,介绍铁路桥梁在跨越能力、允许通过速度、新材料、耐久性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和长足的发展。随着多条客运专线及宜万、福厦等铁路及多座跨长江桥梁的建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跨越能力 允许通过速度 新材料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长汀—泉州铁路道岔号码选择的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金阁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94,共4页
在分析列车闭塞制式和列车运行工况的基础上,传统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_到)的计算方法已不适应铁路发展的要求,需要进行优化和改进。通过分析列车进站的4个阶段,进一步优化计算公式计算连续式一次速度控制的/_到和四显示自动闭塞的/_... 在分析列车闭塞制式和列车运行工况的基础上,传统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_到)的计算方法已不适应铁路发展的要求,需要进行优化和改进。通过分析列车进站的4个阶段,进一步优化计算公式计算连续式一次速度控制的/_到和四显示自动闭塞的/_到,得到200 km/h动车组和120 km/h货物列车在不同制动率与不同咽喉区长度下的/_到,并对车站正线上的侧向道岔号码选择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货共线铁路 侧向通过速度 追踪间隔 道岔号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浆悬浮液高效筛选装置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红霞 《中华纸业》 CAS 2016年第6期75-77,共3页
提供一种纸浆悬浮液高效筛选装置,大大降低增浓效应对筛选效率的影响,同时使筛缝得到有效使用,并提高操作浓度,生产能力大大提高,获得均一的筛缝通过速度,提高杂质特别是胶黏物除去效果。如图1~图6所示,纸浆悬浮液高效筛选装置的结构包... 提供一种纸浆悬浮液高效筛选装置,大大降低增浓效应对筛选效率的影响,同时使筛缝得到有效使用,并提高操作浓度,生产能力大大提高,获得均一的筛缝通过速度,提高杂质特别是胶黏物除去效果。如图1~图6所示,纸浆悬浮液高效筛选装置的结构包括壳体、上盖、转子、筛鼓、传动装置、电机和底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浆悬浮液 筛选效率 传动装置 有效使用 生产能力 通过速度 筛缝 筛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速铁道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研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大庆 张志国 +1 位作者 田德柱 唐文轶 《铁道技术监督》 2021年第10期37-42,共6页
为加强对60 km/h~100 km/h速度段铁道货车超载、偏载的监测,研制全速铁道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通过增加测量单元数量,延长测量区总长度,优化检测平台纵向联接方式,改进关键部件性能等措施,实现了5 km/h~100 km/h全速段货车超偏载的准确... 为加强对60 km/h~100 km/h速度段铁道货车超载、偏载的监测,研制全速铁道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通过增加测量单元数量,延长测量区总长度,优化检测平台纵向联接方式,改进关键部件性能等措施,实现了5 km/h~100 km/h全速段货车超偏载的准确检测。现场实际运用表明,检测装置安装简便,维护保养方便,适应大机捣固作业,检测准确度达到技术条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 设计方案 零部件 运用试验 通过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既有线开行140~160km/h摆式列车的可行性分析
17
作者 杨毅夫 《铁道机车车辆》 1995年第4期10-12,共3页
简述了摆式车体的控制机理,介绍了国外搞高曲线通过速度的措施,对我国既有线开行140~160km/h摆式列车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提出研制适合我国铁路实际情况,最大摆角为5°的摆式车体及转向架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摆式车体 曲线通过速度 列车 可行性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张高铁八达岭站道岔对向布置夹直线长度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大朋 《铁道勘察》 2020年第4期84-87,共4页
为了节省工程投资,优化正线上道岔对向布置夹直线长度,在对车站运输组织中第三方向引入及立折车等不同作业分析的基础上,对现有道岔结构及不同线间距对应的渡线上直线长度进行分析,当列车同时侧向通过两组道岔时,速度及相关动力特性受... 为了节省工程投资,优化正线上道岔对向布置夹直线长度,在对车站运输组织中第三方向引入及立折车等不同作业分析的基础上,对现有道岔结构及不同线间距对应的渡线上直线长度进行分析,当列车同时侧向通过两组道岔时,速度及相关动力特性受渡线上直线长度的影响。提出了对向布置的道岔间夹直线长度应与正线间渡线上直线长度相匹配,对向道岔间夹直线长度宜采用25 m的建议,并结合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进行工程验证。研究表明,在空间受限的困难车站,可结合接发车作业、区间走向、引入车站线路建设方案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对向布置道岔间夹直线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张高铁 对向布置 正线渡线 导曲线 振动叠加 通过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桥大学:铌钨氧化物有助研制更安全快充电池
19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86-286,共1页
据英国剑桥大学官网近日消息,该校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撰文指出,铌钨氧化物拥有更高的锂通过速度,可用于研制更快速充电的电池,而且,该氧化物的物理结构和化学行为有助他们深入了解如何构建安全、超快速充电电池。
关键词 英国剑桥大学 钨氧化物 充电池 安全 《自然》杂志 研究人员 通过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研究使旅客在车站缩短时间的措施
20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8-78,共1页
城市铁路每天高峰时间段内集中的旅客很多,造成电动车组和车站的拥挤超员,即所谓“瓶颈”,例如车门、站台、检票口、售票机、车站出口等处容易出现拥堵。解决的方法有:加宽加多台阶通道;增设或改建快速电梯,若电梯速度由30m/s改... 城市铁路每天高峰时间段内集中的旅客很多,造成电动车组和车站的拥挤超员,即所谓“瓶颈”,例如车门、站台、检票口、售票机、车站出口等处容易出现拥堵。解决的方法有:加宽加多台阶通道;增设或改建快速电梯,若电梯速度由30m/s改为40m/S,则可增加通过速度0.38人/s,即10min可增加228人通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站 时间 旅客 日本 电梯速度 城市铁路 电动车组 通过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