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货膨胀周期波动中的持久性与随机冲击效应
1
作者 花俊国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53,共13页
以双阈值机制转移模型刻画通货膨胀周期波动中通胀持久性的变化为基础,使用非线性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不同通胀周期阶段随机冲击对通胀的动态冲击效应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通胀周期可分为通缩持续、通缩缓和、通胀缓和与通胀加速阶段... 以双阈值机制转移模型刻画通货膨胀周期波动中通胀持久性的变化为基础,使用非线性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不同通胀周期阶段随机冲击对通胀的动态冲击效应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通胀周期可分为通缩持续、通缩缓和、通胀缓和与通胀加速阶段,通胀缓和与通胀加速阶段的通胀持久性相对更高,通缩持续阶段相对较低;2012年7月中国进入新一轮通胀周期的通缩持续阶段,中国刺激经济增长政策对通胀的冲击将由2012年下半年的负向随机冲击转为持续正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周期 通胀持久性 货币政策 随机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通货膨胀的内在周期波动与外在水平波动的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建 王丽婧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30,共21页
无论是从有关中国宏观经济周期性文献,或者还是从有关中国通货膨胀文献来看,它们均普遍忽略了中国通货膨胀的内在周期与外在水平波动的分析。为此,文章首先从内部时域和频域视角,通过"谷-谷"划分法和谱分析方法对1990年到201... 无论是从有关中国宏观经济周期性文献,或者还是从有关中国通货膨胀文献来看,它们均普遍忽略了中国通货膨胀的内在周期与外在水平波动的分析。为此,文章首先从内部时域和频域视角,通过"谷-谷"划分法和谱分析方法对1990年到2016年的CPI进行了周期划分和波动成分分解;随后从外部视角通过对驱动通货膨胀水平波动的系统因素,进行因子提取,采用FAVAR方法研究了价格变动的影响机制。主要发现:(1)中国以CPI为度量标准的通货膨胀在1990年1月到2016年12月完整经历了6轮周期。在有些轮次周期中,上升跨越度和下降跨越度有明显的不对称性。(2)内在成分中,食品项的主周期长度和次周期长度均与CPI指数保持高度一致,食品对CPI总指数的影响相对较大,长期保持同向变动。(3)外在机制中,外部冲击因素因子、通货膨胀自身惯性和预期对中国通货膨胀变动具有较为重要的驱动贡献。中国通货膨胀不仅是货币现象,而且也是外部冲击、自身惯性与预期波动的重要驱动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周期 谱分析 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模型 驱动机制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1995年的世界经济
3
作者 辛博 《西南金融》 1995年第1期48-49,共2页
简析1995年的世界经济辛博编译1991年和1995年工业化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增长3%。由于许多经济新兴国家(地区)的经济运行比传统的工业化国家更为良好。因此,从总体上看,199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应当是4%左右。... 简析1995年的世界经济辛博编译1991年和1995年工业化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增长3%。由于许多经济新兴国家(地区)的经济运行比传统的工业化国家更为良好。因此,从总体上看,199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应当是4%左右。1994年,工业化国家之间的经济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率 周期通货膨胀 工业化国家 世界经济 中央银行 经济复苏 日本经济 经济发展 经济周期 资本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