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腑醒脑汤联合电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早期促醒作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建业 李道昌 +2 位作者 杨先清 沈伟 范家权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7-191,共5页
目的探讨通腑醒脑汤联合电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早期促醒作用。方法选取来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电针疗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腑醒脑汤,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对比... 目的探讨通腑醒脑汤联合电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早期促醒作用。方法选取来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电针疗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腑醒脑汤,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GCS评分、NHISS评分、右侧椎动脉、左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Vm和Vs、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及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GCS评分、NHISS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HISS评分显著降低,GCS评分显著升高(P<0.05);并且实验组改善较多(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右侧椎动脉、左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Vm和Vs明显升高(P<0.05);并且实验组升高较多(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D-D、FIB、APTT和PT水平明显降低(P<0.05);并且实验组降低较多(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RP、IL-6和WBC水平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RP、IL-6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并且实验组CRP、IL-6和TNF-α水平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苏醒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通腑醒脑汤联合电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脑血流灌注,促进苏醒,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腑醒脑 电针疗法 重型颅损伤昏迷 早期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腑醒脑汤治疗中风痰热证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梁桂林 柴学芳 陈彩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77-278,共2页
目的 :观察通腑醒脑汤的临床疗效。方法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积分、中医单项症状比较及并发症比较。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本方清热化痰、通腑醒脑的作用能够改善中风病急性期的症状。
关键词 中风痰热证 通腑醒脑 清热化痰 通腑醒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中药息风醒脑通腑化瘀方联合治疗的有效性以及术后护理措施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晓荣 高媚 +1 位作者 员雅静 卢利芬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2110-2110,共1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中药息风醒脑通腑化瘀方联合治疗的有效性以及术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中药息风醒脑通腑化瘀方联合治疗的有效性以及术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息风醒脑通腑化瘀方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科学合理的术后护理,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中药息风醒脑通腑化瘀方联合治疗的有效性显著,辅之以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出血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中药息风化瘀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