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糖刺激的GMC源外泌体促进足细胞焦亡及通络益肾方的干预研究
1
作者 闫文 韩斌杰 +3 位作者 林莉 陈丽名 屈杰 李小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95-504,共10页
目的观察高糖刺激的系膜细胞(GMC)源外泌体(Exo)对C57BL/6小鼠肾脏的影响及通络益肾方(TLYSF)的干预机制。方法大鼠GMC分为正常糖组(NG,5.6 mmol/L葡萄糖)、高糖组(HG,30 mmol/L葡萄糖),培养24 h后收集上清,超速离心法提取Exo,透射电镜... 目的观察高糖刺激的系膜细胞(GMC)源外泌体(Exo)对C57BL/6小鼠肾脏的影响及通络益肾方(TLYSF)的干预机制。方法大鼠GMC分为正常糖组(NG,5.6 mmol/L葡萄糖)、高糖组(HG,30 mmol/L葡萄糖),培养24 h后收集上清,超速离心法提取Exo,透射电镜及Western blot法鉴定Exo。C57BL/6雄性小鼠分为NO-Exo组、NG-Exo组、HG-Exo组,分别予以尾静脉注射PBS缓冲液、正常糖培养的GMC源Exo、高糖培养的GMC源Exo,每周3次,共8周。8周后,将HG-Exo组小鼠随机分为3组:HG-Exo组(生理盐水灌胃)、HG-Exo联合TLYSF组[34.32 g/(kg·d)TLYSF灌胃],HG-Exo联合VAL组[10.4 mg/(kg·d)缬沙坦悬液灌胃],干预4周。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透射电镜观察足细胞超微结构;TUNEL检测肾组织细胞DNA损伤情况;组织免疫荧光检测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及Wilms肿瘤蛋白1(WT-1)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NLRP3、半胱天冬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miR-200c-3p及miR-148a-3p mRNA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caspase-1及IL-1β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G-Exo组相比,HG-Exo组小鼠mALb、尿NAG、Scr及BUN水平显著增加;透射电镜可见足细胞膜破裂、线粒体肿胀;TUNEL染色细胞阳性率升高,NLRP3光密度升高、WT-1光密度下降;NLRP3、caspase-1、IL-1βmRNA及miR-200c-3p、miR-148a-3p表达显著增加,NLRP3、ASC、caspase-1及IL-1β蛋白表达增加。与HG-Exo相比,HG-Exo联合TLYSF组小鼠mALb、尿NAG、Scr及BUN水平降低,足细胞膜相对完整,线粒体损伤减轻;TUNEL染色细胞阳性率降低,NLRP3光密度下降,WT-1光密度上升,NLRP3、caspase-1、IL-1β、miR-200c-3p、miR-148a-3p mRN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NLRP3、ASC、caspase-1及IL-1β蛋白表达下降。结论高糖刺激的GMC源Exo可损伤小鼠肾脏,诱导足细胞焦亡;TLYSF可能通过下调外泌体miR-200c-3p、miR-148a-3p表达、抑制NLRP3/ASC/caspase-1通路活化而改善足细胞焦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通络益肾方(TLYSF) 外泌体 细胞焦亡 微小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络益肾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小会 贾国华 +3 位作者 王琦 雷根平 谷浩荣 陈丽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75-480,共6页
目的探究通络益肾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DN大鼠模型(链脲佐菌素+右肾切除联合高脂饮食),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缬沙坦组、通络益肾方早期组(成模时即灌胃给药)、中期组(成模后9周灌胃给药)、晚期组... 目的探究通络益肾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DN大鼠模型(链脲佐菌素+右肾切除联合高脂饮食),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缬沙坦组、通络益肾方早期组(成模时即灌胃给药)、中期组(成模后9周灌胃给药)、晚期组(成模后22周开始给药),正常对照组予假手术及普通饲料喂养。共持续26周。第9、22周末分别处死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缬沙坦组、中药早期组各10只大鼠,余大鼠26周末处死。检测24 h U⁃Pr,肾功能,电镜观察足细胞线粒体形态,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FAM、PGC⁃1α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模型组大鼠线粒体损伤随时间延长持续加重;缬沙坦组及中药早期组线粒体损伤程度减轻。与模型组比较,中药早期组24 h U⁃Pr、Scr、BUN均降低(P<0.05,P<0.01)。26周时,与中药早期组比较,中期组、晚期组24 h U⁃Pr、Scr、BUN表达升高(P<0.01)。模型组PGC⁃1α、TFAM mRNA表达呈时间依赖性递减(P<0.01);早期组TFAM、PGC⁃1αmRNA表达升高(P<0.01);26周时,与早期组比较,中期组、晚期组表达降低(P<0.01);模型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持续下降,中药组大鼠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升高。结论通络益肾方通过改善DN足细胞线粒体功能而减轻肾损伤,早期给药效果优于中、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益肾方 糖尿病 线粒体 TFAM PGC⁃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络益肾方对高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MP-9/TIMP-1和TGF-β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小会 赵明君 +1 位作者 雷根平 苏衍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观察通络益肾方对高糖培养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调控系统MMP-9/TIMP-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为研究对象,将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空白对照... 目的观察通络益肾方对高糖培养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调控系统MMP-9/TIMP-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为研究对象,将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糖培养组(高糖组)、通络益肾方高、中、低剂量组及西药对照组,用大鼠含药血清给药,分别给予相应处理48 h后,采用四甲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TGF-β1、MMP-9和TIMP-1的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糖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明显(P<0.01),上清液中TGF-β1和TIMP-1水平显著增加,MMP-9水平减少(均P<0.01);通络益肾方高、中、低剂量均能明显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P<0.01或P<0.05),下调TGF-β1和TIMP-1表达,上调MMP-9表达(P<0.05或P<0.01),尤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佳,呈剂量依赖性;西药对照组上述指标表达水平和中药中剂量组相当(P>0.05)。结论通络益肾方可能通过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下调TGF-β1、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而拮抗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发挥其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益肾方 糖尿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络益肾方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清除氧自由基能力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婷 付娟 张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6-69,共4页
目的分析自拟通络益肾方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清除氧自由基能力。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通络益肾方联合针灸辅... 目的分析自拟通络益肾方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清除氧自由基能力。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通络益肾方联合针灸辅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47/50)高于对照组(78.00%,39/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Fas/APO-1、白细胞介素-17(IL-17)、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5-羟色胺(5-HT)、氧化应激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Fas/APO-1、IL-17、VEGF、5-HT、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0.93±0.30)分、ODI评分(9.32±1.25)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通络益肾方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促进氧自由基的清除,调节Fas/APO-1、IL-17、VEGF、5-HT的表达水平,减轻疼痛,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益肾方 针灸 腰椎间盘突出症 氧自由基 5-羟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络益肾方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纤维化及肾上腺髓质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冰 韩琳 +3 位作者 韩佳丽 高誉珊 沈一凡 秦建国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0期3018-3022,共5页
目的:探讨通络益肾方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及肾上腺髓质素(ADM)表达的影响,并探究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通络益肾方组、缬沙坦组、ADM观察组,每组10只。分别采取相... 目的:探讨通络益肾方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及肾上腺髓质素(ADM)表达的影响,并探究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通络益肾方组、缬沙坦组、ADM观察组,每组10只。分别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肾脏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ADM水平;ELISA检测大鼠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肾组织ADM水平,并对肾组织ADM和E-cadherin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DM、PCⅢ水平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E-cadherin、ADM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通络益肾方组和缬沙坦组血清ADM、PCⅢ水平降低(P<0.01、P<0.05),肾组织E-cadherin、ADM水平升高(P<0.01、P<0.05);ADM观察组血清PCⅢ水平降低(P<0.05),血清ADM、肾组织E-cadherin、ADM水平升高(P<0.05)。其中肾组织ADM与E-cadherin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2,P<0.01)。结论:通络益肾方能够改善肾间质纤维化模型(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抑制纤维化指标PCⅢ的表达,上调E-cadherin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肾脏局部ADM蛋白表达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益肾方 间质纤维化 单侧输尿管梗阻 上腺髓质素 血清PCⅢ E-钙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联合通络益肾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涛 李武强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1期2709-2712,共4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联合通络益肾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1β、MMP-3及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5月三门峡武强颈肩腰腿痛医院收治的LDH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2例,对...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联合通络益肾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1β、MMP-3及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5月三门峡武强颈肩腰腿痛医院收治的LDH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2例,对照组给予射频消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通络益肾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统计2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2组血清IL-1β、MMP-3及TNF-α水平;比较治疗前后2组疼痛及焦虑状况;评价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腰椎功能及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06%(67/72),较对照组的76.39%(55/72)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1β、MMP-3及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1个月至治疗后3个月2组VAS、SA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个月2组ODI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2组腰椎功能评分及SF-36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射频消融联合通络益肾方治疗LDH疗效显著,可明显抑制机体炎性反应及椎间盘退变,促进腰椎功能的恢复;同时还可显著减轻机体疼痛,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生命质量,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射频消融 通络益肾方 腰椎功能评分 疼痛 白细胞介素-1Β 金属基质蛋白酶-3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通络方治疗肾虚络阻型少弱精子症不育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孙自学 陈央娣 +5 位作者 陈建设 吕水林 陈翔 李路凯 李鹏超 孙赫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益肾通络方治疗肾虚络阻型少弱精子症不育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于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门诊就诊的108例肾虚络阻型少弱精子症不育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益肾通络方治疗肾虚络阻型少弱精子症不育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于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门诊就诊的108例肾虚络阻型少弱精子症不育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试验组给予益肾通络方,1剂/d,200 mL/次,分早、晚2次饭后1 h温服;对照组给予左卡尼汀口服溶液,10 mL/次,2次/d,餐时口服。两组疗程均为90 d,并于治疗开始前、30、60、90 d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各随访1次。以精子浓度、精子总数、前向运动(progressive motility,PR)精子百分比、前向及非前向运动(progressive and non-progressive motility,PR+NP)(即总活力)精子百分比及配偶受孕率为主要疗效指标,以精液量、中医证候评分为次要疗效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并观察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精子浓度、精子总数、PR精子百分比、PR+NP精子百分比均显著改善(P<0.001);试验组精子浓度、精子总数、PR精子百分比、PR+NP精子百分比提升均优于对照组(P<0.001),而配偶受孕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仅试验组精液量提升、中医证候评分总分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精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次同时期访视在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总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尤其在改善腰膝酸软,小腹、腹股沟或会阴部刺痛,头晕,耳鸣,神疲乏力,舌色紫黯,舌有瘀点或瘀斑,脉沉迟或涩等症状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束后,试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00%(44/50)、66.67%(34/5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研究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益肾通络方治疗肾虚络阻型少弱精子症不育,临床疗效确切,症状改善较明显,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 少弱精子症 虚络阻 男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脾益肾通络方治疗G1A2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臧春雪 高艺铭 高天舒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补脾益肾通络方对G1A2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1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或住院的DKD患者共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 目的探讨补脾益肾通络方对G1A2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1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或住院的DKD患者共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脾益肾通络方口服,共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治疗前后尿白蛋白/尿肌酐(urinary albumin/urinary creatinine,UACR)、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 glucosaminidase,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B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及安全性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所有指标均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总有效率82.69%(43/52),优于对照组的68.62%(3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UACR、α1-MG、β2-MG、NAG、RBP水平显著下降(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UACR、β2-MG、NAG、RBP水平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HbA1c、FBG,2 h PBG水平均下降(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bA1c、FBG水平下调(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TC、TG水平显著下降(均P<0.01),LDL-C、HDL-C水平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C、TG水平下降(P<0.05);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补脾益肾通络方治疗G1A2期DKD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G1A2期 临床研究 补脾通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苓益肾通络方对脾肾气虚型特发性膜性肾病肾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志君 韩晴 +4 位作者 王春宁 宋雪 王晓 陈立祥 高福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目的观察芪苓益肾通络方在脾肾气虚型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肾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衡水市中医医院内分泌肾病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脾肾气虚型IMN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 目的观察芪苓益肾通络方在脾肾气虚型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肾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衡水市中医医院内分泌肾病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脾肾气虚型IMN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治疗组在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基础上加用芪苓益肾通络方,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肾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并对治疗前后中医证候严重程度进行积分,评价其总体疗效。结果治疗后24h尿总蛋白定量(24 UTP)、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R)、肾小球滤过率(GFR)、血清胱抑素C(Cys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均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芪苓益肾通络方用于IMN中,疗效良好,相比于常规治疗来说,其在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血脂,延缓疾病进展等方面的优势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苓通络 特发性膜性 气虚型 功能 血脂水平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通络方对肾虚络阻型少弱精子症模型大鼠睾丸代谢组学的影响
10
作者 陈央娣 孙自学 +4 位作者 陈建设 陈翔 吕水林 华众 张芳 《辽宁中医杂志》 2025年第9期184-191,I0012,I0013,共10页
目的探讨益肾通络方(Yishen Tongluo Formula,YSTLF)治疗肾虚络阻型少弱精子症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PF级SD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组)、模型对照组[雷公藤多苷(glucosides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 目的探讨益肾通络方(Yishen Tongluo Formula,YSTLF)治疗肾虚络阻型少弱精子症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PF级SD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组)、模型对照组[雷公藤多苷(glucosides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GTW)+肾上腺素(adrenaline hydrochloride,A)组]、益肾通络方低剂量治疗组(GTW+A+YSTLF-L组)、益肾通络方中剂量治疗组(GTW+A+YSTLF-M组)、益肾通络方高剂量治疗组(GTW+A+YSTLF-H组)、左卡尼汀治疗组[GTW+A+左卡尼汀(L-carnitine,LEV)组],每组12只。除NC组外,其余各组在实验第1~4周每日10时给予GTW悬液[40 mg/(kg·d)]灌胃,实验第4周灌胃GTW后进行皮下注射A注射液[0.3 mg/(kg·d)],隔日注射A 2 h后再将大鼠置于冰水环境10 min,建立肾虚络阻型少弱精子症模型;实验第5-8周期间于每日10时,GTW+A+YSTLF-L组、GTW+A+YSTLF-M组、GTW+A+YSTLF-H组大鼠分别予0.52、1.044、2.088 g/mL YSTLF混悬液灌胃,GTW+A+LEV组大鼠予18 mg/mL LEV悬液灌胃。实验8周后腹主动脉取血及摘取双侧睾丸、附睾组织。观察指标包括一般状态、精子质量、凝血功能、切片苏木素-伊红(Harris and Eosin,H&E)染色后附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睾丸组织采用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分析技术筛选差异代谢物,富集相关代谢通路。结果与GTW+A组比较,益肾通络方各剂量组均可改善模型大鼠中医证候相关症状;GTW+A+YSTLF-M组、GTW+A+YSTLF-H组大鼠在提高前向运动精子活力、精子总活力方面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TW+A+YSTLF-H组大鼠精子浓度亦提高(P<0.01);益肾通络方各组大鼠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均显著延长(P<0.001),纤维蛋白原含量(fibrinogen,FIB)均降低(P<0.05),GTW+A+YSTLF-M组、GTW+A+YSTLF-H组大鼠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延长(P<0.05);YSTLF各剂量组亦能改善附睾组织病理损伤,微血管内瘀血减少等。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YSTLF发挥治疗肾虚络阻型少弱精子症的睾丸组织潜在生物标志物有25个,主要涉及丁酸甲酯代谢、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鞘磷脂代谢、氨酰基tRNA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等代谢通路。结论YSTLF能够改善肾虚络阻型少弱精子症模型大鼠的相关症状及指标,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能量代谢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 少弱精子症 虚络阻 代谢组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脉络学说“孙络-微血管”理论阐释糖尿病肾病 被引量:13
11
作者 范增慧 李小会 马锋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2551-2554,共4页
脉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从脉络学说论治糖尿病肾病(DN)已成为DN研究的热点。文章以脉络学说为指导探讨DN的中医病机,提出"肾虚络瘀""毒损肾络"是其核心病机,并据此提出"活血通络、解毒益肾"的治则... 脉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从脉络学说论治糖尿病肾病(DN)已成为DN研究的热点。文章以脉络学说为指导探讨DN的中医病机,提出"肾虚络瘀""毒损肾络"是其核心病机,并据此提出"活血通络、解毒益肾"的治则及应用通络益肾方治疗DN,为中医有效防治DN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脉络学说 通络益肾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血清IL-1β、MMP-3及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7
12
作者 宋圣阁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2453-2456,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IL-1β、MMP-3及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河南省省直第一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2),对照组...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IL-1β、MMP-3及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河南省省直第一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2),对照组给予自拟中药通络益肾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统计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2组简式疼痛量表(MPQ)评分、汉化Oswea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腰椎功能评分;检测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1%,较对照组的76.47%显著提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感觉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感情PRI评分、ODI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金属基质蛋白酶-3(MMP-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2组腰椎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联合中药可显著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IL-1β、MMP-3及TNF-α水平,抑制机体炎性反应及椎间盘退变,明显减轻机体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灸 通络益肾方 腰椎功能 疼痛 白细胞介素-1β 金属基质蛋白酶-3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