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管消癥汤内服联合黄金散外用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应用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陈影 杜文霞 曹颖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9-231,共3页
目的研究通管消癥汤内服联合黄金散外用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医院进行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 目的研究通管消癥汤内服联合黄金散外用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医院进行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药及灌肠、外敷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管消癥汤内服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治疗结束后跟踪随访12个月观察输卵管通畅率及宫内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57/6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50/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带下异常、腰骶酸痛、脉弦细涩、舌黯苔白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6、IL-8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12个月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及宫内妊娠率分别为91.67%(55/60)、33.33%(20/60),对照组分别为81.67%(49/60)、23.33%(14/6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管消癥汤内服联合黄金散外用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的应用效果满意,能够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是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 灌肠 外敷 通管消癥汤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管消癥汤内服结合灌肠、外敷疗法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IL-6、IL-8和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吴芳 郭勇义 贺亚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43-246,共4页
目的评价通管消癥汤内服结合灌肠、外敷疗法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IL-6、IL-8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病例90例均来自于2018年6月—2019年7月在郑州市中医院不孕不育科门诊确诊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 目的评价通管消癥汤内服结合灌肠、外敷疗法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IL-6、IL-8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病例90例均来自于2018年6月—2019年7月在郑州市中医院不孕不育科门诊确诊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45例,参照组患者采用输卵管介入术进行输卵管再通,术后口服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输卵管介入术后采用通管消癥汤内服结合灌肠、外敷疗法进行中医综合治疗。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输卵管再通率、自然受孕率和流产率。结果观察组治疗疗效较参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下腹刺痛、腰骶酸痛、带下异常、舌质黯淡、脉弦细涩临床症状积分较参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IL-8和TNF-α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输卵管再通率、自然受孕率均高于参照组,流产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通管消癥汤内服结合灌肠、外敷疗法辅助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疗效确切,能更大程度的降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炎性反应,提高输卵管复通率、妊娠率和治疗疗效,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管消癥汤 灌肠 外敷疗法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 炎症因子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