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疆民族地区学校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研究——基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调查
1
作者 玄清霞 何明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6,共10页
加快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并在民族地区推广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论文运用田野调查方法并辅以量化分析,完整呈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民族学校自2020年开始,从原来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材和以少数民族语言文... 加快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并在民族地区推广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论文运用田野调查方法并辅以量化分析,完整呈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民族学校自2020年开始,从原来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材和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为主要教学语言,向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和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要教学语言的转变过程,观察和评估国家语言教育政策改革实施效果以及社会文化回应。研究发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政策改革适应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需要,得到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响应,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科学文化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效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政策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统编教材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资本视角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传承
2
作者 巫达 陈开雯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5,共12页
在全球化与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传承的关系备受瞩目。本文基于西部边疆H镇的田野调查,借助文化资本理论,探究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语言实践与教育选择的主体性逻辑。研究显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快速... 在全球化与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传承的关系备受瞩目。本文基于西部边疆H镇的田野调查,借助文化资本理论,探究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语言实践与教育选择的主体性逻辑。研究显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快速推广离不开少数民族“文化自觉”的理性选择,其工具性价值(社会融入、经济转化)与文化认同功能相辅相成。本文认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主流文化资本具备制度性优势,民族语言作为潜在文化资本同样存在传承需求,由此提出双向发展路径,促使二者在“多元一体”格局中形成互动增益,通过场景化分工与资本转化达成共生。此举既有助于破解民族语言保护难题,也能为多民族地区语言政策优化提供“文化驱动—制度支撑—实践创新”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文化资本 民族语言文化 文化自觉 多语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振达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3,共8页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中国语言生活依法治理的基础。该法自公布、施行至今25年,对该法的研究可分为法律解读、“良法”讨论、“善治”转向3个时期,呈现语言研究和法律研究两类视角。学界对该法的角色地位、主要功能、对象范围、特...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中国语言生活依法治理的基础。该法自公布、施行至今25年,对该法的研究可分为法律解读、“良法”讨论、“善治”转向3个时期,呈现语言研究和法律研究两类视角。学界对该法的角色地位、主要功能、对象范围、特点原则等达成了基本共识,在以下方面则尚存争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概念及界定,汉语拼音的地位性质与使用范围,语言权利和义务,“软法”属性,“非通用语言文字”立法,外国语言文字的使用及其规范。面对新时代语言文字法治建设要求,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修订工作:(1)科学研判,深究法理依据;(2)与时俱进,修订法律规定;(3)系统落地,对接执法司法;(4)共享共治,增强法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语言文字法治建设 语言立法 语言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修改 被引量:3
4
作者 叶强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3,共10页
学界对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修改的研究,从注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标准化,发展到重视语言权的保护,再发展到强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同作用,形成了朝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向发展的修法共识。从国家认同语境看,《国家通用... 学界对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修改的研究,从注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标准化,发展到重视语言权的保护,再发展到强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同作用,形成了朝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向发展的修法共识。从国家认同语境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修改应从处理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关系入手,着重解决以下问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法律上应该具有何种地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应该如何学习和使用?对于某些特殊群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是否应该有硬性要求?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应该做什么?参考近年来国家层面的语言文字政策和地方性法规规章内容,建议:确认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体地位,明确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的具体情形,规定国家机关、教育机构和其他公共服务行业工作人员的语言资质条件,配齐少数民族学校教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材、师资和设备,真正让这部法律成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护和传承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赋能共同富裕的研究——以四川省小凉山区域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康璇 《乡村论丛》 2025年第2期84-94,共11页
在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一项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特点的事业,能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赋能增效。本文选取四川省小凉山区域作为研究对象,落脚到具体地域,力求找出其中的地域性和个性化特征及原因,在宏观政... 在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一项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特点的事业,能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赋能增效。本文选取四川省小凉山区域作为研究对象,落脚到具体地域,力求找出其中的地域性和个性化特征及原因,在宏观政策下创新特色做法,通过对此个案的分析性概括、总结性提炼,找到值得总结和推广的有益做法,从实践中提炼有参考性的举措。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对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识应跳出传统语言文字学本身,向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延伸;应尊重学习规律,紧抓关键群体,发挥语言帮扶作用,以文化认同为共同富裕凝聚发展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共同富裕 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家园社协同路径研究
6
作者 谢娜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7-122,130,共7页
我国民族地区学前儿童是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重点关注人群。政策导向下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要求持续提升。当前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教育面临语言环境与教育资源的双重制约、语言工具性与语言文化素养的张力失衡、... 我国民族地区学前儿童是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重点关注人群。政策导向下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要求持续提升。当前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教育面临语言环境与教育资源的双重制约、语言工具性与语言文化素养的张力失衡、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协同低效等现实困境。因此,有必要以“联席制度”为突破口,以幼儿园为主导,以项目活动为抓手,以真实语境为依托,以智能技术为辅助来推动家园社协同,从而助力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学好国家通用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园社协同 民族地区学前儿童 国家通用语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通用语言能力与民族地区居民主观幸福感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本健 张迪展 张鹏月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105,共11页
基于中国综合调查数据(CGSS),本文实证分析了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对民族地区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有助于提升民族地区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且该结论具有稳健性;国家通用语言能力通过提升经济地位... 基于中国综合调查数据(CGSS),本文实证分析了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对民族地区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有助于提升民族地区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且该结论具有稳健性;国家通用语言能力通过提升经济地位感知、增强社会阶层认同、强化信息获取能力、提高社会参与能力进而提升民族地区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对于在民族地区年龄越小的居民,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对其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推广普通话 国家通用语言能力 交往交流交融 主观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院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类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角 被引量:3
8
作者 石琳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5-182,共8页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新时代应坚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如磐初心,聚焦课程建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性作用,贯彻“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深刻内涵。文章结合民族院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类课程建设的学理阐...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新时代应坚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如磐初心,聚焦课程建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性作用,贯彻“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深刻内涵。文章结合民族院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类课程建设的学理阐释、现实价值、总体设计与实践探索,提出须加强系列课程创新的“顶层设计”,增进课程体系的民族共同性和融合性,并围绕目标达成、教学内容、思政育人、组织实施、多元评价等方面展开路径分析,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类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实现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三位一体”目标提供积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院校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主要通用语言教育本土化进程、路径与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程涛 王正青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33,共15页
世界主要通用语言教育是21世纪世界语言生活中的重要命题,同时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命题。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世界主要通用语言教育的先行者逐渐走上了本土化的发展道路,在“殖民主义”“民族解放”... 世界主要通用语言教育是21世纪世界语言生活中的重要命题,同时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命题。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世界主要通用语言教育的先行者逐渐走上了本土化的发展道路,在“殖民主义”“民族解放”“冷战和全球化”“文明交流互鉴”四个历史时期中,致力于政策创新、机构建设、模式变革、师资培养和资源开发。借鉴世界主要通用语言教育发展经验,未来的国际中文教育需要以理念更新、机构转型、方式创新、服务升级和保障跟进为抓手,实现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主要通用语言 本土化 国际中文教育 孔子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通用语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功能分析——以普通话宣传周主题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严庆 谭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0,共8页
国家通用语言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塑造公民国家认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1998年开始设立的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是我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的有力举措之一。历年推普周主题鲜明、意义深刻,推广主题可以分为促进语言文字规... 国家通用语言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塑造公民国家认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1998年开始设立的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是我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的有力举措之一。历年推普周主题鲜明、意义深刻,推广主题可以分为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聚焦国家发展战略等,这些主题折射出文化及社会的变迁,反映出国家通用语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中的意义和价值。国家通用语言不仅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承与交流,更能增强公民的国家认同感。推普周的主题是多种功能的概括性表达,通过对推普周主题开展类别化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知、促进国家通用语言的推广和普及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通用语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普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推进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的创新路径——基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赋能的视角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显东 张捐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0,共10页
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推动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环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所具有的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文化属性和生态属性决定了其能够在乡村振兴伟大工程中发挥效能、施展作为。以此为理论依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赋... 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推动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环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所具有的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文化属性和生态属性决定了其能够在乡村振兴伟大工程中发挥效能、施展作为。以此为理论依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赋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多维价值主要体现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产业效益、人力资本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和治理效益有助于推动民族地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在具体实践中,应在做好相关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聚焦现实推广过程中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乡村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和文化繁荣的有机结合为工作切口,依托高校智库作用的发挥和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凝心聚力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赋能乡村振兴工作落地见效,为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强大语言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乡村振兴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族人口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12
作者 梅自颖 吕利丹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21,共10页
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基于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住户调查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各民族人口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均呈上升趋势,并且民族间的语言能力差距缩小;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受个体... 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基于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住户调查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各民族人口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均呈上升趋势,并且民族间的语言能力差距缩小;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受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交网络的综合影响,受教育程度、居住安排、家庭经济状况、寄宿、流动经历、互联网使用是正向预测因素,同胞数量和“汉少”双语授课是负向预测因素;民族身份与个体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紧密关联,父代族际通婚家庭子女比非族际通婚家庭子女的普通话听说能力和汉字读写能力更好。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要在民族地区积极推广普通话和汉字,充分利用个体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保障各民族家庭子女掌握交流互通的语言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家通用语言 民族身份 语言关键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乡村振兴实践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敬袖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9期16-20,共5页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新时代新阶段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需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乡村振兴...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新时代新阶段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需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乡村振兴则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发展的现状调查研究,从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和作用进行阐释分析,进而提出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行规范汉字 提高学生素质——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一点想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更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2-53,共2页
2000年 10月 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同日,江泽民主席签署主席令,宣布自 2001年 1月 1日起开始施行。这是包括语文教... 2000年 10月 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同日,江泽民主席签署主席令,宣布自 2001年 1月 1日起开始施行。这是包括语文教学在内的我国语文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本刊特邀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山东师范大学高更生教授撰文,结合语文教学中的诸多问题,谈如何贯彻落实这部法律。本刊欢迎老师们就学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来信来稿,发表自己的看法,指出工作中的问题,促进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规范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规范汉字 学生素质 2000年10月 2001年1月 推行 想法 语文教学 语言文字学家 山东师范大学 语文生活 贯彻落实 规范工作 第一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能理论下少数民族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的增能效应研究——基于青海民族地区推普脱贫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瑞华 海路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7-55,共9页
在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既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基于增能理论对青海民族地区推普脱贫成功个案进行考查,阐释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突破母语及文化等多重阻碍,通过提升普通话应用水平,打破民族"小世界... 在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既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基于增能理论对青海民族地区推普脱贫成功个案进行考查,阐释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突破母语及文化等多重阻碍,通过提升普通话应用水平,打破民族"小世界"壁垒,实现脱贫致富的增能效应。普通话的学习与使用,为民族地区搭建起国家通用语言的沟通桥梁,扩大了信息交流,使民族群众能够融入全国一体的经济大潮,实现信息增能;通过参加普通话培训学习进而增进相关知识技能,提升脱贫能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实现教育增能;推广普通话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为少数民族群众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障与多元学习路径,增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交往与交融,增强了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对制度的信任,实现制度增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通用语言 推普脱贫 青海民族地区 增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国民语言能力提升与国家通用语言的普及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志刚 杜敏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46-54,共9页
国民语言能力是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的基础,国家通用语言又是国民语言能力的基础。在新时代提升国民语言能力,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国家语言能力,必须实现国家通用语言的全面普及。提高国民语言能力,全面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有助于加强... 国民语言能力是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的基础,国家通用语言又是国民语言能力的基础。在新时代提升国民语言能力,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国家语言能力,必须实现国家通用语言的全面普及。提高国民语言能力,全面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有助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彰显“文化自信”和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探讨国家通用语言普及应坚持的原则,提出了应继续突出以学校教育为重点、加强对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养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语言能力 国家通用语言 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学前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蔡红梅 马文香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117,共8页
学前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对民族地区学前普通话教育和学前儿童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重要影响。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民族地区的887位学前教师为对象,考察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现状。结果显示:教师的语言能力在整... 学前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对民族地区学前普通话教育和学前儿童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重要影响。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民族地区的887位学前教师为对象,考察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现状。结果显示:教师的语言能力在整体上能够满足实施学前普通话教育的语言要求,但存在区域、教龄、学历和教师聘用类型的差异。基于此,优化对学前普通话教育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强化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核心素养和教学能力培训;铸牢教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积极的国家通用语言态度等是促进教师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全面提升的行动方向,以此为民族地区构建高质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体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学前教师 国家通用语言能力 学前普通话教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础 被引量:33
18
作者 万明钢 安洁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58,共7页
教育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础事业,加快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民族地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回顾了我国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历史演进,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地... 教育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础事业,加快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民族地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回顾了我国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历史演进,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地区加快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与实践;系统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重要论述,阐述了民族地区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战略意义;从构建民族地区高水平教育体系,促进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总体要求出发,提出了民族地区加快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促进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 少数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扶贫视角下少数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深化的策略 被引量:43
19
作者 石琳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0-156,共7页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现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十三五"期间,国家开展精准扶贫的攻坚工作,扶贫须要扶智,扶智先要通语,要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为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带来"语言红利"。因此,应进一步提升国家通...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现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十三五"期间,国家开展精准扶贫的攻坚工作,扶贫须要扶智,扶智先要通语,要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为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带来"语言红利"。因此,应进一步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民族地区的普及程度与规范水平。文章依据语言调查的成果,分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使用现状,并从语言国情与语言规划出发,提出深化推普工作的语言策略,为在民族区域推广普通话,普及文化教育,提高民众素质,实现经济与文化脱贫提供积极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少数民族地区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语言规划 语言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语音教学新模式提升民族地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教学能力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建民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56,共7页
提升民族地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教学能力是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培养模式使大部分教师对国家通用语言有了理性的认知和实践的体验,但未有效地关注教学能力的提升,为此,需要进行模式的创新。实践证明,依据国家通... 提升民族地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教学能力是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培养模式使大部分教师对国家通用语言有了理性的认知和实践的体验,但未有效地关注教学能力的提升,为此,需要进行模式的创新。实践证明,依据国家通用语言的自身特点,建立起以构建声调心理表征为主导的语音教学新模式可以高效地提升民族地区教师的教学能力。对调型、调值、连读变调的准确把握,可以使教师的整体语音面貌大为改观,微格教学技能的训练则增强了教师授课的自信心。通过大小循环的结合,阶段性提升的设计,以及评估机制所产生的作用,教师的成就感也会大增。语音教学新模式适用于大规模提升民族地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教学能力,实用价值十分明显,充分体现出了语言教育理论与实践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教师 国家通用语言教学能力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